學習伴成長
【學習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學習的重要性,熱愛學習,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充實自己,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能力目標:學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學習。
知識目標:知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了解學習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的重要性。
難點:會分辨生活中哪些是學習,認識到學習沒有終點。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或視頻:
出生的嬰兒——幼兒園的小朋友——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博士……
思考:(1)從這些圖片中你認識到了什么?
(2)是不是參加工作后,就不需要學習了?
學生討論回答。
師:是呀,學無止盡,學習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今天,我們就探討這一話題——學習伴成長。
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預習
1.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
2.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3.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tài)度。帶著學習的心態(tài),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
4.學習伴隨我們的成長,學習沒有終點。
5.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
6.學習就是給生命添加養(yǎng)料。如果不學習,人的生命將會枯萎。
(二)合作探究
知識模塊一 打開學習之窗
探究一:教材P14,運用你的經驗
(1)你認得這兩個字嗎?在你看來,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這兩個字的時候,想表達什么呢?
(2)我們共同認可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1)①學;②雙手;③木棍;④房子(教室);⑤小孩從小要在教室里學習;⑥習;⑦小鳥反復學習飛翔。(2)我們從小就要學習,要反復不斷地學習。
探究二:教材P15探究與分享
(1)他們是在學習嗎?為什么?
(2)你經歷的學習有哪些?和同學一起討論,看誰想得多。
答案提示:(1)他們是在學習。因為學習的范圍很廣,既有知識的獲取,也有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
(2)讓學生自由回答,如:做飯、洗衣服、打掃、打球、與小伙伴做游戲、養(yǎng)花……
探究三:教材P17探究與分享
(1)每個人都要學習嗎?
(2)長大成人以后,我們還需要學習嗎?
答案提示:(1)每個人都要學習,不學習就無法成長。
(2)長大后還需要學習。因為學習沒有終點,社會在發(fā)展,知識在不斷更新,科技在不斷進步,我們只有終生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社會。
知識模塊二 學習點亮生命
探究四:教材P18上面探究分享
(1)你想過自己為何而學嗎?
(2)兩個同學一組,相互探問對方,并對對方的回答進行追問。
答案提示:(1)讓學生據實回答。(2)讓學生通過小組自由提問。
探究五:教材P18下面閱讀感悟
思考:從毛澤東學習的故事中,你領悟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領悟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點亮我內心不熄的明燈,激發(fā)前進的持續(xù)動力。(具體可參考教材P18正文學習的重要性。)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后,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1.下列現象屬于學習的有(C)
、偕险n認真聽講 ②課后與同學一起探討交流問題③回家后演奏樂器
、芎屯橐黄鹱鲇螒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觀點錯誤的是(D)
A.學校就是專門為學習而設立的
B.在家里看書也是學習
C.在社會上也可以學習很多知識
D.只要身處學校,就是在學習
3.從牙牙學語的嬰兒,到能言善辯的青少年,從懵懂兒童,到明理少年,從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看出(B)
A.嬰幼兒天真,青少年理智
B.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
C.人自然而然地就長大了
D.在學校里,我們學到很多知識
4.我們所學的知識,大多數來自學校。學校就是專門為學習而設立的。我們的學習必須在學校完成嗎?請說明理由。
答案提示:不是。因為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發(fā)現、體驗和感悟。我們可以從一切經歷中學習:學習思考,認識世界,關愛他人,遵守規(guī)則……
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tài)度。假如我們沒有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即使身處學校,也可能收獲不多。帶著學習的心態(tài),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
5.古人云:“道德由學而進,才能由學而得!睂δ阌惺裁磫l(fā)?
答案提示:(1)學習,不僅能讓我們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打開了生命的視窗,讓我們面前的世界變得更廣闊、更精彩;學習,拓展了新的通道,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學習,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等等。學習就是給生命添加養(yǎng)料。
(2)學習點亮我們內心不熄的明燈,激發(fā)前進的持續(xù)動力。
(3)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主動學習,持續(xù)學習的好習慣,等等。
少年有夢
【學習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從小樹立夢想,并能把“個人夢”和“中國夢”聯系在一起,以實際行動為實現夢想而努力。
能力目標:學會樹立正確的夢想,掌握“努力”的方法,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努力計劃。
知識目標:知道樹立夢想應注意的問題,及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
【重點難點】
重點:樹立夢想應注意的問題。
難點:努力就有改變。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1.播放歌曲《初的夢想》,學生認真聆聽。
2.聽完歌曲,談談自己的夢想是怎樣的。
3.思考:如果夢想不能實現,夢想還有意義嗎?
學生回答。
師:剛才大家談了自己的夢想,首先我祝愿大家都能夢想成真。其實無論夢想實現與否,它對我們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今天我們就對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少年有夢。
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預習
1.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fā)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
2.有夢想,就有希望。
3.少年的夢想總是和現實有一定距離,有時甚至不切實際,但是人類需要這樣的夢想。
4.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
5.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6.努力,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
7.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堅持。
(二)合作探究
知識模塊一 有夢就有希望
探究一:教材P9閱讀感悟——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1)全班齊讀《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2)通過閱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感受到了人生需要夢想。有了夢想,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進的動力等。
探究二:教材P10探究與分享
(1)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的夢想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了什么?
(2)你從他的故事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發(fā)?
答案提示:(1)瑞恩的夢想是為非洲小孩挖一口井,讓他們喝上干凈的水。他的夢想給自己帶來了動力,也鼓舞感召了許多成年人,大家紛紛加入到這項公益事業(yè)中。
(2)啟發(fā):我們要從小樹立夢想,并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我們樹立夢想時,要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把“個人夢”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等。
知識模塊二 努力就有改變
探究三:教材P11中間探究與分享
關于“夢想與現實”有幾種觀點,請你辨析與澄清。
1.從小努力,經過長時間的奮斗,夢想才能實現。
2.夢想與現實是平行線,永遠無法相交。
3.夢想即使實現不了,也能引領方向。
4.現實常常會把夢想打敗。
5.總有一個夢想會在現實中開花。
探究四:教材P11下面探究與分享
(1)實現夢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夢想嗎?
(2)從萊特兄弟圓夢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答案提示:(1)不一定。
(2)啟示: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努力,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我們要從小學習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并且把自己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努力,需要堅持。只要堅持努力,即使過程再艱難,也有機會離夢想更近一步;等等。
探究五:教材P13方法與技能、拓展空間
(1)為了夢想而努力,你有哪些好方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2)在生活中,你會為實現夢想付出怎樣的努力?制訂出你的努力計劃。
答案提示:(1)各人方法不一,如:合理規(guī)劃、科學用腦、努力堅持、團結合作等等。
(2)結合教材提示,讓學生自己制訂實現夢想的計劃,要求行動要具體,有可操作性等。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后,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第2課時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1.下列對夢想的認識不正確的是(D)
A.夢想是對生活的盼望B.有夢想的日子,就有希望在生長
C.夢想可以使生活更有色彩D.夢想總是指向現在,表現為奮斗目標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边@句話告訴我們,理想的實現(D)
A.只要靠運氣就行B.只要制訂人生規(guī)劃就行
C.只要有熱情就行D.要靠腳踏實地的努力
3.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勤于追夢,善于圓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強大的青春力量。
(1)青少年要敢于有夢,那么什么是夢想?
答案提示: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愿望。
(2)我們確立自己夢想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案提示:①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明確的人生目標,猶如燈塔,能夠幫助我們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進的方向。②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4.“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一個國家的富強夢想,是建立在普通民眾人生奮斗的基礎上的。小華一家人在參加宜昌某社區(qū)組織的“中國夢•我的夢”主題宣傳活動時,分別說出了自己的夢想:
開出租車的爸爸:交通更暢通一點,乘客更尊重人一點,收入多增長一點。
當售貨員的媽媽:生意更火一點,房子更寬一點,孩子成績更好一點。
退休在家的爺爺:兒女多陪伴一點,身體更健康一點,醫(yī)療更有保障一點。
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夢想對一個人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夢想反映了我們對生命的態(tài)度。有了夢想就會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就會有前進的動力。
(2)你的夢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
答案提示: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回答。(略)
中學序曲
【學習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熱愛中學生活,珍惜新的起點,積極應對各種可能與挑戰(zhàn),珍視當下,把握機遇,以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中學生活的到來。
能力目標:能正確認識中學時代對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能積極應對中學生活的各種挑戰(zhàn),激發(fā)自我潛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知識目標:了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既是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標和挑戰(zhàn)。
【重點難點】
重點:中學時代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難點:認識中學生活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zhàn)。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師:生命好像一場旅行。我們剛剛告別快樂的小學生活,度過愉快的暑假,而今,我們滿懷希望跨入了中學的大門。進入中學階段,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又是怎樣的風景呢?你對中學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我們就走進——中學時代。
播放歌曲《中學時代》。
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預習
1.中學時代是人生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段,它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2.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
3.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zhàn)。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二)合作探究
知識模塊一:新的起點
探究一:教材P2~3運用你的經驗
(1)上了中學,你覺得自己長大了沒有?
(2)你對中學生活有哪些期待
答案提示:此活動兩問,可以讓學生據實回答,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答案不統(tǒng)一。
探究二:教材P3探究與分享
請用不同的詞語,和同學分享你對中學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案提示:詞語不統(tǒng)一,可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如:新奇、興奮、緊張、害怕、快樂、孤獨、多彩、新鮮、挑戰(zhàn)等詞語均可。
探究三:教材P4探究與分享
(1)你在校園里還有哪些發(fā)現?
(2)你的初中生活與小學相比有哪些變化?
答案提示:(1)讓學生根據自己近幾天的觀察據實回答。
(2)初中生活與小學相比變化主要表現在:科目增多,課程難度加大,作業(yè)比小學時期明顯增多;教師講課速度較快;校園活動比小學時期要多一些;有完備的實驗器材、圖書室、閱覽室等;對自主學習的要求提高;集體生活意識更強;等等。
探究四:教材P4閱讀感悟,P5探究與分享
(1)從錢學森的話語中,你領悟到了什么?
(2)請查閱相關人物的資料或采訪身邊的人,記錄他們對中學時代的回憶,并寫下自己的發(fā)現和思考。
答案提示:(1)錢學森的話語讓我領悟到,中學時代是人生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段,它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
(2)根據對身邊人物的采訪據實填寫。
知識模塊二:成長的禮物
探究五:教材P5探究與分享
(1)你想挑選哪類禮物?你希望盒子里裝的是什么樣的禮物?
(2)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
答案提示: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據實回答,如:選新的目標,里面裝的是學習進步,考一所重點高中、練一手漂亮的字、意志堅強、學會自立等等,有了這些目標會增強我學習的動力,讓我勇于迎接挑戰(zhàn),戰(zhàn)勝困難等等。
探究六:教材P6探究與分享
小學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進入中學,你打算如何彌補?
答案提示:此探究可從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課余生活、體育鍛煉、社會實踐等各個方面讓不同的學生據實談自己的遺憾及今后的打算。
探究七:教材P6探究與分享,P721世紀,我們需要學會什么
(1)你讀過這份書單中的哪些書?你有信心在初中階段讀完這些書嗎?
(2)在21世紀,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等四種學習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知識支柱。對此,你有何打算?
答案提示:(1)讓學生據實回答。(2)此活動主要讓學生認識到這四種學習的重要性,能以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后,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1.初中生活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嶄新的天地,面對這個全新的環(huán)境,我們要(B)
A.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放任自流
B.珍惜新的開始,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zhàn)
C.用大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需要別人監(jiān)督
D.確立的奮斗目標要高,否則說明自己的決心不大
2.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是新的開始。這里“新”意味著(D)
、傩碌臋C會②新的可能③新的樂趣④新的規(guī)則和要求⑤新的挑戰(zhàn)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錢學森說:“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彼谕砟暝鴮懴乱欢卧,稱17個人對自己的一生影響深遠,12個人是求學期間的老師,其中中學老師就占了7位。
從錢學森的話語中,你認識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中學時代是人生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段。這段時間并不是很長,卻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2)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這將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
4.進入中學,我們會收到許多生命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1)在你的中學生活中,你會收到哪些生命饋贈給你的禮物?
答案提示:新的目標,新的機會和可能,新的挑戰(zhàn),新的要求等。
(2)這些禮物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
答案提示:①中學生活提供了發(fā)展自我的多種機會。集體生活,涵養(yǎng)我們的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新的課程,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fā)展興趣的平臺;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②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fā)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③在新的環(huán)境中,我們有機會改變在父母、老師和同學心目中那些不夠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個“我”:越來越有活力,能堅持,有韌勁;越來越堅強,會合作,能包容;越來越有主見,敢于表達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