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位置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
1、能選擇參照物,并能準確地、定性地描述一個給定物體的相對位置(前后、左右、遠近、東西、南北等)。
。、會使用平面圖,能在圖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能根據(jù)從甲地去乙地的語言描述,畫出相應的路線圖,并按圖設法找到相應的地點。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術語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薄⒃敢獍炎约好枋鑫矬w的方法告訴其他同學;并且愿意傾聽別人是怎樣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
2、能夠與本組其他同學合作共同做好各項活動。
。、對搜集各種各樣的地圖感興趣,并發(fā)現(xiàn)他們各自的特點。
科學知識目標:
。、能夠說出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有參照物、方向和距離。
。病⒛軌蛘f出通用地圖的主要標識的功用。(東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標記等。)
其他目標:
。、能簡單描述從甲地去乙地的地圖的大體制作過程,能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家或經(jīng)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病⒃敢鈬L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方位問題。
3、能夠找出現(xiàn)代科學技術如何幫助人們準確確定物體位置的實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各種小物件(尺子、筆、塑料塊、小木塊、小球、書等等)。紅色小方塊。地形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記憶游戲。
每組分發(fā)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裝好)。在10秒鐘內(nèi)盡可能地記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轉過身去,由另一同學迅速改變桌上物體原來的位置。再轉回來,說出桌上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引導學生了解: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的,另一個物體就是這個物體的參照物。
二、在圖上找位置——歡迎你到我家來。
每組分發(fā)一張晉州市地圖,
。薄⒄埫课煌瑢W找到自己學校和自己家的具體位置。
。、通過觀察地圖,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學生會討論關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圖形符號等方面的問題。)
三、分析我校校園的地圖。
。ㄐ〗M活動:弄清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北校門和南校門的位置,在200畝的校園范圍內(nèi),建筑物和綠化帶的分布情況。)
第二課時
一、在校園內(nèi)開展找紅色小方塊的比賽。
每組分發(fā)一張標有紅色小方塊位置的校園地圖,同學們根據(jù)地圖的指示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分散到校園各個角落尋找紅色小方塊,老師做計時的工作,看哪個組快準。
準備工作:
。薄⑻嵝淹瑢W們注意安全。
。、不要打擾其他班上課。
3、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在小方塊旁邊標明距離。學生根據(jù)比例尺進行推算。
二、小結,公布比賽結果,對所有同學予以鼓勵。
三、布置課外活動:
。、收集各種地圖。
。、給同學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圖
做沙盤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
。、能根據(jù)學校中各個建筑物的位置,畫出自己學校的平面示意圖。
2、能在沙盤上擺出自己學校各種設施的位置。
3、會制定簡單的活動計劃。
。、根據(jù)自己的計劃或方案,制作出沙盤模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薄⒛芘c小組同學進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能與其他小組交流評價各組的活動結果。并分析成敗的原因。
。、關心校園環(huán)境,愿意設計新校園。
科學知識目標:
能用沙盤的形式展示自己設計的未來新校園的規(guī)劃圖,說出自己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如環(huán)境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做校園沙盤模型
1、教師介紹沙盤是什么樣的,沙盤是如何制作的。
2、學生討論、擺弄模型,在沙盤上建造所觀察到的校園。
3、各小組之間進行對比,看哪組做的在形象、準確。形象方面?zhèn)戎厣潮P中一些建筑物的比例、形狀、大小等,準確方面?zhèn)戎仄矫鎴D的準確,設計沙盤中物體間的距離、擺放位置等。
★未來校園設計大賽
1、指導學生明確活動目標,設計方案。
2、征求其他同學或家長的意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修改設計方案。
3、根據(jù)擬訂的方案準備材料,并在沙盤中展示出來。
動與靜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
能利用參照物判斷某一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薄⒃敢鈱ξ矬w“運動與靜止”的問題進行探究。
。病⒛芤庾R到對一些物體狀態(tài)的描述是相對的。
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明物體的位置和運動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其它目標:
能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判斷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中的運動情況,解決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蕩秋千
1、問題引入:我們坐在行駛的車里觀察車外的景物,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起學生探究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興趣。
2、“蕩秋千”活動:
讓秋千上的同學說說自己看到的同學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讓秋千下面的同學說說看到的秋千上的同學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分析為什么秋千上的同學和秋千下的同學看到的情況不同。引導學生說明理由,即以什么作為參照物來判斷的,被判斷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關系。
3、分析戴帽子的同學在自動扶梯上、公共汽車上、旋轉餐廳里的運動情況。
4、結合實際,描述物體的運動與靜止,特別要說明什么為參照物。
★分析電扇工作時個部分的運動情況。
1、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2、選擇參照物,判斷同一物體中某一部分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快與慢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兩種方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
2、能用簡單工具測量一個沿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
3、能用簡單的圖表或圖形來表示物體運動的距離與所需要的時間的關系。
4、能通過實驗探究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系。
5、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用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設計實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薄⒛軌蛑鲃拥赝ㄟ^多次測量,如實記錄所獲得的相關數(shù)據(jù)。
。、能夠與小組其他同學分工合作探究小車運動的情況;愿意把本組讓小車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訴給其他組。
科學知識目標:
能從位置、方向和快慢來描述物體的運動。
其它目標:
能舉例說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快與慢的現(xiàn)象,并嘗試利用所學的快與慢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物體運動的問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比較列車的快慢
1、引入課題。播放相關課件,幫助學生意識到不同動物運動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離的條件下,跑完全程,誰用的時間短,誰的速度越快。
2、讓學生感受運動速度的快慢。在操場上分組進行比賽,讓學生知道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3、認識列車時刻表。
4、比較列車的快慢。每列火車運行的時間用到達的時間減去出發(fā)的時間,根據(jù)快慢給列車排序。
第二課時
★玩小車
1、討論怎樣使小車動起來。記錄自己的方法。
2、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從課文中給出的方法中選取一種方法。
3、學生分組活動。引導學生小組之間進行比較,找出哪個小組的小車跑的快,并說出理由。
4、猜想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在做這一類對比實驗時,每次只改變一個條件,其他條件保持不變,才能準確觀測這一條件對小車運動快慢的影響。這是進行科學的對比實驗的重要條件。
5、利用影響小車速度的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車,是小車跑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