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一
萬里一線牽教學目標
認識通信,了解古現代通信方式及其發(fā)展,學會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規(guī)范,注意通信禮儀。
教學重難點
了解各種通信方式及其特點,學會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規(guī)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神通廣大的現代通信
1、下面圖片中的東西有哪些?它們有哪些用途呢?(出示圖片)
2、你的父母經常用什么方式和他人交流呢?
打電話、發(fā)短信、微信、QQ、電子郵件、傳真……
3、閱讀52頁活動園。李紅的爸爸在外地工作,眼看就要過生日了。她可以用什么方式給爸爸送上祝福呢?
4、知識窗:通信就是信息的傳遞。自從有了人,就有了信息傳遞的需要。從結繩記事、擊鼓傳情,到烽火報警、驛騎傳書,都是人們發(fā)明的信息傳遞方式。19世紀,電報的誕生,標志著一個新的通信時代的到來。
5、生活中,我們使用的通信方式各不相同。你知道,這些通信方式各有什么特點嗎?(閱讀書83頁)你還知道哪些通信方式?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二、歷的通信
1、我國通信有著悠久的歷史。你知道古代是怎么傳遞信息的嗎?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呢?(閱讀84頁)
2、在古代,受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人們傳遞信息十分艱難。(閱讀85頁“閱讀角”)古代通信難在哪里?
三、飛速發(fā)展的通信世界
1、現代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我們去采訪一下長輩,看看通信方式在近幾十年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采訪調查,完成86頁表格內容)
2、閱讀教材第87頁“閱讀角”。
思考:現代通信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3、小結:現代通信技術日新月異,通信領域的新技術、新業(yè)務、新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消除了許多煩惱。
四、通信交往中的文明
同學們,我們在享受通信帶來的便利時,也應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規(guī)范,要注意通信禮儀。
1、閱讀88頁,想一想這些同學的做法合適嗎?為什么?
2、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文明的接打電話、收發(fā)郵件呢?請演一演。
3、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護的,F在我們來閱讀89頁“閱讀角”的案例。
4、如果老師或者父母私拆你的信件,你認為合法嗎?(閱讀“知識窗”)
五、課堂總結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通信以它特有的魅力走進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交流、溝通方式。萬里一線牽,讓我們用通信架起溝通的橋梁吧!
板書設計
神通廣大的現代通信
萬里一線牽、歷的通信
飛速發(fā)展的通信世界
通信交往中的文明
2.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二
慧眼看交通教學目標
了解交通發(fā)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知道國家、政府為解決這些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低碳出行,為解決交通問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學重難點
了解交通發(fā)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為了解決問題,人們采取了種種措施。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身邊的交通問題
快速發(fā)展的交通,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交通發(fā)展帶來的一些問題,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出示課件)
交通擁堵、噪音、汽車尾氣……
二、深挖交通問題的本質
1、交通問題還引發(fā)了其他一系列社會問題。(閱讀79頁“閱讀角”)
能源減少、擴建公路導致耕地減少……
2、你還能想到哪些由交通問題引發(fā)的其他社會問題?播放交通擁堵時的音頻,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三、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交通問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負面影響,我們是時候關注并解決這些問題了。
1、看下面這幅圖,你知道它是什么嗎?(出示列車圖片)
磁懸浮列車被稱為“綠色交通工具”?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介紹: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現代高科技軌道交通工具,它通過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的懸浮和導向,再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牽引列車運行。磁懸浮列車由于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走時不需接觸地面,因此只受來自空氣的阻力。磁懸浮列車的高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里以上,比輪軌高速列車的300多公里還要快。
2、解決交通問題的一些好辦法:
實行單雙號限行,限制進入市區(qū)的車輛。
‚讓汽車“食用”清潔無污染的汽車燃料。
③生產新型電池汽車。
、芨呖萍紴槠嚱滴邸
、.新燃料電池進入汽車。
3、這些措施對解決交通發(fā)展帶來的問題有什么作用?
4、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可以為解決交通問題做哪些努力?
四、暢想未來的交通
未來的交通是什么樣呢?我們將會使用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呢?各種交通設施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請你發(fā)揮想象,做一名綠色交通的設計師吧。
全班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講述設計思路和原理。全班評選出“環(huán)保設計”、“節(jié)能設計”、“有創(chuàng)意設計”。
五、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交通發(fā)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知道了國家、政府為解決這些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低碳出行,為解決交通問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三
四通八達的交通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優(yōu)勢和劣勢,學會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出行。
2.情感與態(tài)度
感受現代交通的發(fā)達和便利,感受家鄉(xiāng)交通的發(fā)展變化,為我國交通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自豪。
3.行為與習慣
養(yǎng)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習慣,做到文明安全出行。
4.過程與方法
通過親身體驗、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不同交通工具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通過詢問長輩、走訪調查等方式了解家鄉(xiāng)交通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帶來的不同體驗。
難點: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談話引題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上學都是怎么來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
師:同學們的家住得離學校近,我家住得比較遠,同學們猜猜我是怎么來的?
學生回答問題:汽車(公交車)。
師:對,我就是乘坐汽車這種交通工具來的。今天我們大家就一塊聊聊“交通”這個話題。
出示課題:四通八達的交通
【設計意圖:用談話的方式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認識各種交通工具
師:節(jié)假日的時候,同學們一定經常與父母出去玩,F在請大家回憶一下,你們去的時候都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呢?誰來說說?
學生回答問題。
教師依照學生說出來的交通工具的順序,展示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調動學生冒憶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來認識不同的交通運輸工具,不僅可以豐富和發(fā)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而且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3.了解交通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師:同學們在出行時選擇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它們將我們載到祖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簡直太方便了。現在請大家思考:交通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感受交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師小結:隨著輪船、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誕生,人們出行變得輕松起來,日行千里早已成為平常事。
二、了解運輸特點點,選對出行方式
1.師:誰知道交通運輸有哪些方式?
。ü愤\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
2.師:這些交通方式有什么特點呢?現在同學們以小組的方式來討論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和航空運
輸各自的特點。每個小組選擇1個討論話題。
3.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并推選代表向全班展示。
4.教師以課件的形式對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小組討論的方式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學生集思廣益,鍛煉了歸納總結能力!
6.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各種交通方式的特點,F在老師可要出道難題考考大家了。
國慶節(jié)期間,家住南京的宇涵一家要到大連旅游。媽媽很想坐輪船看看藍藍的大海,爸爸想節(jié)省交通的成本,宇涵則想體驗一下坐飛機的感覺。假如你是一位導游,你會如何設計他們的往返行程呢?不要忘了,要綜合考慮每個人的愿望、每種交通工具的特點、出行費用等因素。(出示地圖、每種交通工具的時速。)
7.學生分小組設計,推選代表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學以致用。】
三、七嘴八舌話交通
師:無論你生活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會發(fā)現如今的交通與過去相比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咱們一起來調查、了解一下家鄉(xiāng)交通的變化。
。1)交通工具的變化
師:老師小時候上學,大多數時候是步行,家離學校又遠,每次步行到校都要半小時左右,所以為了不遲到,每天都得早早起床。如果遇到雨雪天,那就得比平時起得更早,因為路不好走。
師: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了自己爸媽小時候上學使用交通工具的情況,誰來分分享一下?學生講述自己了解到的情況。
師:以前我們能用的交通工具少,自行車算是不錯的交通工具,更多時候是靠腳步行。那么,現在同學們都是怎么到學校來的呢?
生:乘坐公交車、校車、電動車等來的。
。2)道路的變化
師:父母上學的時候,跟我們現在上學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生:道路不一樣。以前的路是泥巴,很窄也不平攤,現在的路都是石子、水泥鋪的,很寬闊、平坦。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以前大多數是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F在都是沙石路、柏油路,寬闊、平坦而且干凈,走在上面非常平穩(wěn)、舒適。
(3)這些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師:上面我們討論了家鄉(xiāng)交通工具的變化、道路的變化。那么這些變化給我們的家鄉(xiāng)帶來了哪些變化呢?
生:使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家鄉(xiāng)的農產品也可以很方便地運輸到外地,讓更多的人品嘗家鄉(xiāng)的美味,同時增加了家鄉(xiāng)人民的收入,促進了家鄉(xiāng)經濟的發(fā)展。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使學生感受到家鄉(xiāng)交通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益處。】
四、向你致敬
師:當我們感受到各種交通方式帶來的便利時,我們不能忘記交通崗位上的工作人員,他們用辛勤的勞動,為我們出行做出了貢獻。
出示:①火車站售票口售票員工作的情景。
、诎矙z處、候車廳、檢票口及車廂內工作人員工作的情景。
、壑饭と诵藿ㄨF路、交通警察指揮交通、駕駛員駕駛機車等情景。
師:大家說說這些平凡的工作人員起到的作用。想想如果沒有他們,交通會陷入怎樣的狀況?學生思考討論,派代表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使學生學會感恩和珍惜,感恩那些為交通發(fā)展辛勤勞動、默默奉獻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愛護交通設施,遵守交通規(guī)則!
五、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現代多種多樣的交通方式以及每種交通工具各自的優(yōu)勢,感受到了家鄉(xiāng)交通的變化和發(fā)展,知道了現代交通的便利離不開交通崗位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默默付出,學會了選擇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
4.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四
愛心的傳遞者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明白得到幫助和給予幫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獲快樂;懂得幫助他人時要注意方式方法。
2.情感與態(tài)度
真正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培養(yǎng)助人為樂和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懷。
3.行為與習慣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關心和幫助他人,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4.過程與方法
通過回憶親身經歷、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獲得幫助以及提供幫助時的快樂,明白幫助他人之前需要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懂得關心、幫助他人,自己會更快樂的道理。
難點:幫助他人時注意方式方法。
教學過程:
活動一:我們都有愛心
1.(展示教材64頁圖片)
師:孩子們,生活中處處有愛心。我們都得到過別人的關心、幫助,我們也應該關心、幫助別人。請大家看這幾幅圖,你的感受如何呢?
2.師:請大家回想一下,你曾得到過別人的哪些幫助?你當時有何感受?①摔倒了,同學把自己扶起來,自己心里很感動。
、跊]拿筆,同桌借給自己,自己心里很感激他。
、巯掠炅,沒有傘,同學送我回家,自己很感謝他的付出。
3.師:你又曾給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與大家分享一下。
、偻瑢W生病了,好幾天沒來學校。當他身體恢復健康回到學校后,我把自己的筆記本借給他,主動幫他補課。
②撿到錢包,歸還失主。
4.師:看同學們在講述自己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都很感動和開心;在講述自己幫助他人的時候,也很開心幸福。可見,助人為樂不僅能溫暖他人,也能帶給自己幸福。
【設計意圖:本活動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體會自己得到幫助后內心的溫暖以及幫助他人后內心的快樂和充實!
話動二:尋找身邊的愛心使者
1.師:關愛就在我們身邊。有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則是不露痕跡的,需要留心才能發(fā)現。下面我們來讀一讀教材第65頁的《他們在偷懶嗎?》
2.師:找一找,他們的愛心藏在哪兒?你的身邊有這樣隱藏著的愛心嗎?
3.學生分組交流,派代表發(fā)言。
4.師:我們發(fā)現,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默默關心著我們,默默給予我們幫助。我們也要把自己的愛心裝進每個需要幫助的人的心中,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社會的溫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默默地關心我們,教導學生學會感恩、奉獻!
活動三:善于幫助他人
1.師:關心和幫助他人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教材第67頁的圖片。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什么這兩位同學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幫助。
2.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一下,為什么圖中的小朋友遇到困難,卻不愿意被幫助呢?
3.學生分組討論,班內交流意見,教師注意做引導。
4.師:所以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用平等、友善、熱誠的態(tài)度幫助別人,不嘲笑別人,以免使被幫助的人產生自卑心理,引起他們的反感。
5.你認為什么才是正確的表達愛心的做法,演一演吧。
6.學生班內表演。
7.(出示教材68頁“相關鏈接”)師: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年公寓的老人,你想對志愿者們說些什么呢?
8.師:我們在幫助人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需要幫助的人;尊重他們的隱私和意愿;感同身受地了解他們的需要;以友善與熱誠的態(tài)度幫助他們。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明白,在幫助人的時候應該照顧到對方的感受!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明白了無論是得到關心、幫助,還是關心、幫助別人,都能獲得快樂和幸福,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愛心;懂得了關心和幫助他人是一門學問,我們在奉獻愛心時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5.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五
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什么是規(guī)則,知道生活處處有規(guī)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樹立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懂得積極維護規(guī)則和改進規(guī)則。
3.情感與態(tài)度
體會規(guī)則的重要性,增強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生活處處有規(guī)則,懂得規(guī)則的重要性。
難點: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規(guī)則嗎?
生:公共場合不許大聲喧嘩;不允許闖紅燈;樓梯間不打鬧;不能隨便地亂扔垃圾…
師:從同學們的講述中,我們發(fā)現生活中原來有這么多規(guī)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新的一課《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
二、共同回憶,暢談感想
出示教材58頁圖片,同學們,你們玩過這個游戲嗎?這個游戲怎么玩?
生:貓捉老鼠游戲。幾個同學在圈內當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動,一個同學在圈外當貓,貓只能在圈外活動,一旦老鼠出到圈外,貓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個節(jié)目……
師:除了這個,你們還玩過哪些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
學生分小組交流玩過的游戲,并講述游戲規(guī)則。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討論了游戲的規(guī)則、比賽的規(guī)則,其實,生活中也處處有規(guī)則。請同學們想一想,你還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規(guī)則?
生:交通規(guī)則,紅燈停綠燈行:公共場所不能吸煙;愛護草坪……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可以看出同學們都是知道規(guī)則的人。但有些同學認為:規(guī)則多了太煩人,定那么多規(guī)則干什么?你們有沒有這么想過呢?下面我們通過三個活動了解一下規(guī)則的作用。
1.沒有規(guī)則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頁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規(guī)則,會出現什么情況。
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派代表班內展示。
教師小結:古人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里的規(guī)矩也可以換成規(guī)則,如果沒有了規(guī)則,我們的學習、生活就都亂套啦!可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
2.給規(guī)則分分類
出示一組學校里、社會中涉及規(guī)則的圖片。教師指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說說各種不同的規(guī)則。學生看圖,參與討論學校以及社會生活中有哪些規(guī)則。
3.規(guī)則有什么用
閱讀課本61頁閱讀角,說說你看完后的感受,體會規(guī)則的作用。
(不要小看規(guī)則,應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越是危急關頭,越要遵守規(guī)則。)
師:學你們自己或自己身邊的人,有沒有不遵守規(guī)則的經歷,造成了怎樣的后果。
學生分享,并談自己的感想。
師生共同完成教材61頁下方的表格。
教師小結:生活中處處有規(guī)則,我們要嚴格遵守規(guī)則。
【設計意圖:通過影像資料等形式,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規(guī)則的重要性。】
三、共同探討
1.這樣對不對?
觀點一:公園里亂扔垃圾不對,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著扔。
觀點二:只要沒人看到,沒人管,就可以在公園里扔垃圾。
觀點三:我覺得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紅燈,車輛少或者沒車的時候可以闖紅燈。
分組討論:你怎么看待以上觀點?
結論:這三種觀點都是缺乏規(guī)則意識的表現。遵守社會生活規(guī)則不能只靠外在約束,更需要我們自己自覺遵守,將規(guī)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則。
2.看圖思考一—你會怎么辦?
件出示課本62、63頁圖片。
思考:(1)生活中還有類似的行為嗎?
。2)為了解決這種狀況,你有什么好的辦法?
。ㄒ獜淖陨碜銎,自覺遵守規(guī)則;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jiān)督、幫助他人遵守規(guī)則。)
小結:生活中處處有規(guī)則,請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規(guī)則,并互相監(jiān)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井然有序。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使他們明白,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必須遵守規(guī)則!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生活處處有規(guī)則,懂得了規(guī)則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遵守規(guī)則,并監(jiān)督、提醒他人遵守規(guī)則。
6.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六
大家的“朋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設施,知道它們的作用。
2.行為與習慣
養(yǎng)成愛護公共設施的良好習慣,爭做文明小公民。
3.情感與態(tài)度與價值觀
知道公共設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覺愛護公共設施。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公共設施的作用,學會愛護公共設施。
難點: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主動去愛護公共設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我們的“朋友”
1.出示:同學們,在小區(qū)、村莊、街頭、公園……有許多為我們默默提供著幫助的“朋友”,你了解它們嗎?今天老師想給大家介紹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師出示公共設施圖片)
2.學生回答:公用電話亭、路燈、垃圾桶、休息椅。
3.總結:像這些“朋友”這樣,在公共場所供大家使用,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設置的設施,稱為“公共設施”。
4.你還知道哪些公共設施?
。ń煌ㄐ盘枱、護欄、小區(qū)健身器材、涼亭……)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1.閱讀課本第50頁,感受朋友的作用。
、傩菹⒁危骸爱斈阈凶咴诠珗@里,想坐下休息時,我會張開雙臂,讓你坐下來歇一歇!
②垃圾桶:“當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時,我會笑瞇瞇地對你說,扔到我這里,保持街道的清潔!”
③路燈:“漆黑的夜晚,我為人們照亮回家的路!
2.你還知道哪些公共設施的作用?請大家說一說。
3.小組交流,學生代表回答。
小區(qū)健身器材:可以幫助我們鍛煉身體,增強我們的體魄……
4.這些公共設施默默地為我們服務,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沒有了這些公共設施,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呢?來看看小叮當的旅行遭遇吧。
5.播閱讀課本52頁內容:小叮當來到一個沒有公共設施的國度……
6.同學們想一想,小叮當還會遇上哪些不方便?誰能把故事接著講下去?
7.學生接著補充故事。
8.總結:公共設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設施的默默付出,我們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9.我們舉行一場比賽吧!設計一種新型的公共設施,比比誰的設計具有創(chuàng)意。
(出示要求:可以是對現有公共設施的改進和完善,也可以設計一種新型的公共設施。)
10.學生寫出或畫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11.學生展示或介紹自己的設計方案。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常見的公共設施,知道公共設施的作用。】
三、傾聽“朋友”的委屈
1.我們每天都在享用著公共設施提供的各種便利,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愛護它們?墒牵械娜藚s沒有善待它們,讓我們來聽聽它們的委屈吧!
2.出示圖片:貼滿小廣告的公共汽車站牌和被弄斷的公園長椅的訴說。
3.提問:看了畫面,聽了它們的訴說,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4.學生回答。
為這些行為而感到氣憤。
5.也許這樣的事就發(fā)生在你我的身邊,課前老師布置大家調查我們學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設施,下面請同學們
說一說大家的調查情況。
6.學生講述調查的結果。
小區(qū)的健身器材:油漆掉了,生銹嚴重,不僅不美觀,而且使用起來也不靈活。
課桌:有的被學生亂涂亂畫,影響了課桌的整潔。
7.閱讀教材第54頁并思考:如果傷害了這些無聲的“朋友”,終受傷害的是誰?
8.學生閱讀并回答
9.教師小結:這些無聲的“朋友”一旦被破壞,輕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影響市容,重則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傷害生活中這些無聲的“朋友”,終受傷害的是我們健康、安全的生活,是我們自己。
四、善待我們的“朋友”
1.身邊的這些“朋友”是為我們服務的,如果得不到善待,它們的委屈可想而知。應該怎樣愛護它們呢?讓我們來聽聽它們的心聲吧!
2.出示課本56頁圖片:傾聽路燈和公園休息椅的心聲。
3.如果你是某一樣公共設施,你想對人們說些什么?請你站在“朋友”的角度說一說。
4.小組交流,學生代表說給大家聽。
5.傾聽了朋友的心聲,那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我們該如何文明使用公共設施呢?
。ㄔO置公共設施警示牌、設置宣傳欄、看到不文明使用公共設施的行為要勇于制止。)
6.學生進行反思:是否損壞過公共設施?今后應當怎樣愛護公共設施?
【設計意圖:通過訴說“朋友”的心聲和自我反思,強烈激發(fā)學生的責任心與愛心—一公共設施需要我們的愛護!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身邊的公共設施,知道了這些“朋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們要行動起來善待這些默默為我們服務的特殊“朋友”。
7.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七
請到我的家鄉(xiāng)來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學生通過調查活動,學會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去探究和解決問題。
3、了解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做出貢獻的人物及事跡,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家鄉(xiāng),激發(fā)他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為家鄉(xiāng)作貢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猜猜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有幾位同學要介紹他們的家鄉(xiāng),通過他們的描述,你能猜出這幾位同學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嗎?
生1:我家鄉(xiāng)的電話區(qū)號是010。
生2:我家鄉(xiāng)的簡稱是“蘇”。
生3:我的家鄉(xiāng)有美麗的漓江。
生4:紫荊花是我家鄉(xiāng)的區(qū)花。
回答:區(qū)號是010的地方是北京,第一位同學的家鄉(xiāng)是北京;江蘇簡稱“蘇”,第二位同學的家鄉(xiāng)是江蘇;廣西桂林有美麗的漓江,第三位同學的家鄉(xiāng)是廣西桂林;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花是紫荊花,第四位同學的家鄉(xiāng)是香港。
師:出示《中國行政區(qū)劃圖》,你能在地圖上找到自己所在的省級行政區(qū)嗎?
請大家在教材43頁的《中國行政區(qū)劃圖》上找一找,然后描出它的輪廓。
。1)學生描出輪廓后,小組進行展示
。2)同學們仔細觀察河北省的輪廓像什么?
生:像耳朵、像問號……
師:請你在地圖上找一找家鄉(xiāng)的鄰省。學生找出后回答。
二、我是家鄉(xiāng)小導游
假如有遠方的朋友要去你的家鄉(xiāng)游玩,你愿意做他的導游嗎?你都收集了哪些資料?咱們來做一個比賽吧,比一比哪個小組介紹得精彩。
。1)小組合作整理收集來的資料。
。2)每個小組選一個有代表性的景點進行介紹。
閱讀教材45頁,哪位同學收集到了關于家鄉(xiāng)風景名勝的神話、傳說或故事?給大家講講吧。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介紹家鄉(xiāng)的風景、講述家鄉(xiāng)的傳說和故事,增進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激發(fā)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三、我愛家鄉(xiāng)的特產
師指導學生觀察教材46頁的圖片:
圖1,吐魯番的特產——葡萄。
生1:我的家鄉(xiāng)氣溫高,日照時間長,特別適合葡萄生長。這里的葡萄非常甜。
圖2,無錫惠山的特產——惠山泥人。
生2:很久以前,心靈手巧的藝人發(fā)現家鄉(xiāng)的稻田下面有一種黑泥,細膩堅韌,很適合捏泥塑。他們就把黑泥反復敲打,精心雕琢,捏出了人見人愛的惠山泥人。
師:特產就是指一個地方特有的,的產品。那么,你的家鄉(xiāng)又有哪些特產呢?咱們來開一個“家鄉(xiāng)特產發(fā)布會”吧!
小組合作整理帶來的特產或特產圖片,選出感興趣的特產進行介紹。
師:舉例:新疆哈密瓜、山西刀削面、四川火鍋、泡菜,天津麻花等。
【設計意圖:家鄉(xiāng)特產發(fā)布會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感受家鄉(xiāng)的物產豐富,增進學生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四、我的家鄉(xiāng)人
1.師:家鄉(xiāng)的景美、物美,家鄉(xiāng)的人更美!人們?yōu)榻ㄔO美麗的家鄉(xiāng)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學生觀察教材47頁圖片:
圖1,張叔叔種植有機蔬菜,帶領大家增收致富。
圖2,侗繡傳承人覃奶奶帶領姑娘們在繡侗繡。
圖3,王叔叔參與設計了市里的發(fā)電廠。
圖4,手巧的劉爺爺能把出問題的自行車很快修好。
師:在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人給你的印象深?令你感動和佩服?
小組交流,小組代表講述。
2.學生觀察教材48頁的圖片:
圖1,山西人以面食為主。
圖2,陜北人的腰鼓極有特色。
師:不同地方的人們在生活與飲食習慣等方面往往會有不同,你覺得家鄉(xiāng)人有什么特別的生活習慣嗎?
(1)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2)學生閱讀教材49頁內容,提問:你的家鄉(xiāng)一定也有很多像阿里木這樣的“家鄉(xiāng)人”在為家鄉(xiāng)作貢獻,請你說說他們的故事吧。
【設計意圖:設置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家鄉(xiāng)的美麗離不開建設者,學習這些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家鄉(xiāng)建設者的尊重。】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生活在我們身邊為建設家鄉(xiāng)而默默奉獻的人們更值得我們去尊重和學習。課下,讓我們拿起畫筆,把你看到的家鄉(xiāng)美的畫面畫下來吧!
8.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八
我家的好鄰居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習鄰里之間相處的常識,懂得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互相幫助。
2.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與探究學習的能力。
3.情感與態(tài)度
感受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快樂。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們重視鄰里關系、學習鄰里相處之道。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們關愛鄰里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該話激趣,導入新課
1.誰能告訴老師:你鄰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時都和他(她)玩些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玩,你開心嗎?
2.生回答。
3.師小結:和鄰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讓我們感到了生活的快樂,那么你知道和鄰居相處有哪些技巧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我家的好鄰居”。
二、小組合作,共同學習
活動一:做一個有禮貌的好鄰居
1.師:大家回憶一下,自己去鄰居家玩,有沒有因為不禮貌被鄰居或父母說過?你覺得我們在與鄰居相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
3.(出示教材35頁圖片)師:你覺得哪種行為不恰當?說說你的理由。
4.學生對這幾種行為進行評價,并改正行為的不當之處。
【設計意圖:以演一演的形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做一個文明的人!
活動二:感受鄰居間的溫暖
1.閱讀課本第36頁,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圖1:小紅放學回家忘帶鑰匙,張奶奶請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來。
圖2:小麗的父母去出差,小麗的鄰居請她到家里吃飯。
圖3:李奶奶的孫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沒在家,鄰居張叔叔幫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醫(yī)院。
通過圖片我們看出了,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是鄰居們伸出了援助之手。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有沒有接受過鄰居的幫助,或者你主動幫助過鄰居?
師小結: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要互幫互助、和睦相處,在鄰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這樣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幫助和溫暖。大家就都能度過生活里的困難,過上美好的生活。
活動三:鄰里互助,生活和睦
。ǔ鍪窘滩37頁圖片)
圖1:小明幫李叔叔家收西瓜。
圖2:下雨了,小麗幫小毛家收晾曬的玉米和衣服。
圖3:小紅攙扶王爺爺下樓。
師:圖片中的同學,都主動幫助鄰居。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那么請大家思考,你能為鄰里做些什么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派代表回答。
師生共同閱讀教材38頁《垃圾不見了》這篇文章。
師:你認為小女孩的行為會給這里帶來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懂得了鄰里互助、生活和睦的道理。鄰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溫暖,我們也應該為鄰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四:不給鄰居添麻煩
。ǔ鍪窘滩39頁圖片)師:如果你是他們,你會怎么辦?
學生分小組討論,各小組派代表匯報。
師:鄰里之間怎樣才能避免矛盾的發(fā)生呢?你平時是怎么做的?
平時多為鄰居想一想,例如在家看電視的時候,音量調小一點兒;不在樓道里堆放雜物等。
師:大家有誰搜集了歷有關鄰里之間謙讓、體諒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師:如果自家受到傷害時,要怎么處理呢
(出示教材41頁圖片)師:當你遇到相同的情況時,你會怎么辦?
小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
小結:當鄰居傷害到自家時,要先去找鄰居積極友好溝通,給鄰居講道理;如果鄰居不理睬,也還要尋找適當的方法去溝通解決,而不能粗暴解決。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懂得當與鄰居發(fā)生矛盾時,應采用恰當的處理方法!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好鄰居”非常重要。當我們去鄰居家串門時,要做一個文明的客人;當鄰居家有困難時,應主動提供幫助;當與鄰居家出現矛盾時,要及時溝通,恰當解決。只有這樣,鄰里之間才能和睦友好相處,我們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諧。
9.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九
我的家在這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過程與方法
在游戲及分享的活動過程中,掌握與人交流的方法,主動與人交流。
3.情感與態(tài)度
通過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養(yǎng)對社區(qū)的熱愛和自豪。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簡單介紹給大家。
難點:使每位同學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熱愛自己的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燕子說,這里有溫暖的泥窩:
小白鵝說,這里有可愛的小河:
小山羊說,這里有青青的山坡:
小朋友說,這里到處都是有我成長的足跡。
小結: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因為家鄉(xiāng)總能帶給我們歡樂。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說說自己的家
師: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組家鄉(xiāng)的圖片。
師:同學們,你能看出圖片上是哪里嗎?剛才的畫面是不是讓你想到了自己的家?現在請同學們認真回憶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圍有什么標志性的建筑?
教師指定學生描述自己的家。
師:同學們都講得津津有味,說得很詳細。從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愛自己的家。
師:我想再請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區(qū)里,除了家人,你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為什么會對他們印象深刻呢?
師: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區(qū)的村志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yōu)槭裁唇心莻名字嗎?
小結:我們生活在一個平安和諧的大家庭里,這里有我們成長的足跡,有我們熟悉的人和事,我們在這里快樂地成長,留下了無數的歡聲笑語。這里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了解自己家的具體位置,能清楚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
活動二:我想說
師:我們一起來閱讀故事《井深情更深》。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請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戶戶有了自來水,人們?yōu)槭裁催喜歡到井邊來呢?
全班內交流。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對。即便家家戶戶都有了自來水,人們還是到井邊來,是因為這里聚集著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著村民之間親切的情意。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到鄰里之情的溫暖與可貴,引導學生珍惜鄰里之情,與鄰居和睦友好相處。】
活動三:我能做點什么
師:大家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區(qū)已經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教師舉例提問:
小區(qū)垃圾沒人管,你會怎么做呢?
水渠遭到破壞,你會怎么做?
生活區(qū)道路被占,你會怎么做?
小區(qū)綠地被占,你會怎么做呢?
學生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議。
小結:不論你是生活在村子里,還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區(qū)里,人們都需要和諧相處,愛護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不斷改善不完美的地方,只有這樣,我們生活的家園才會更加美麗、舒適。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建設美好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0.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十
同學相伴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感受同學相伴的快樂,懂得同學、集體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能夠認識到同學和集體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同學之間友誼的珍貴,感受同學情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同學相伴的快樂。
難點:懂得同學、集體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展示一些別人同學聚會的照片。
2.小小分享會:
。1)你見過圖片中的場景嗎?你知道什么叫“同學聚會”嗎?你的爸爸媽媽參加過“同學聚會”嗎?
。2)為什么大家那么喜歡參加“同學聚會”呢?
。3)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以后,你愿意參加我們這個班級的同學聚會嗎?
二、講授新課
【同學相伴的快樂】
1.小游戲:蒙眼畫臉譜。
2.小采訪:你覺得這個多人游戲好玩嗎?
3.開動腦筋:
。1)想象一下,假如沒有這么多的同學,這個游戲還能玩得起來嗎?
。2)你還與同學們玩過哪些多人游戲呢?
4.多人游戲與單人游戲:你覺得哪種更好玩?
5.總結: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分享一下,我們彼此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份快樂,我有一份快樂,彼此分享一下,我們就獲得了兩份快樂……
6.想一想:我們班有多少份快樂呢?
7.展示班級合照:我們班有xx份快樂。
8.小小分享會: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快樂往事吧。
(1)課間時,我們一起玩耍。
(2)春游時,我們一起游戲,分享食物。
。3)運動會上,我們團結合作。
(4)學習上,我們一起解決難題。
9.小小討論會:
(1)與同學在一起的感受如何?
。2)假如沒有同學的陪伴,你的生活會怎樣呢?
。3)想一想,一個人能做什么?兩個人能做什么?兩個人以上呢?
10、總結:同學相伴的快樂。
【集體對于每個人的重要性】
1.想一想,辨一辨:與同學在一起是快樂的?捎械摹靶∨笥选眳s認為,可以不和同伴在一起……
2.閱讀角:七彩音符。
3.想一想,演一演:
(1)離開大家后,“1”會遇到什么情形呢?請根據你的想象演一演。
。2)你想對“1”說些什么心里話呢?
(3)你覺得你可以離開集體而生活、學習嗎?為什么?
4.古今智慧: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5.聽音樂《好朋友》
三、全課總結
集體不僅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歡樂,還給我們帶來成長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集體,集體也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成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到我們應該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懂得如何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區(qū)分謊言和善意的謊言。
能力目標:能夠在不同的情景下保持誠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誠信行為,堅持維護自己的信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懂得如何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難點:懂得如何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視頻《狼來了》
2.思考:
。1)為什么后狼真的來了的時候,大家都不相信了呢?
。2)從這個故事當中,你認識到了一個怎樣的道理?
3.道理:那些常常說謊的人,即使再說真話,也不會有人相信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誠實做人。
二、講授新課
【如何做到誠實】
1.張強的故事:
。1)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2)你是怎么看待張強的行為的?
2.總結: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讓誠實伴隨我們成長。
3.美德少年:潘家宇和李妍的事例。
4.尋找身邊的榜樣:我們班也有這樣的美德少年嗎?請你找一找,說一說,關于他的誠信故事吧!
5.頭腦風暴:通過這些事例,你認為,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個誠實的人,讓誠實伴隨我們成長呢?
6.總結:做一個誠實的人,我們要……
7.試一試:該怎么做?
【區(qū)分謊言和善意的謊言】
1.謊言與“謊言”:以上兩幅圖中的同學都對別人說了謊話,你認為兩人的“謊言”是否有區(qū)別?說說你的看法。
2.解釋說明:善意的謊言。
3.辨一辨:有人認為,圖一中的行為只是一種惡作劇,小事一樁,沒有關系。你認為呢?
4.故事:這不是小事,這是一個人的誠信問題!
5.小討論:從這個故事當中,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
6.總結:誠實無小事,的不誠信行為,會毀掉我們一生的信用。
7.活動:誠實信用卡。
三、全課總結
我們的信用是需要靠我們一直保持誠實的行為去維護的,讓我們做一個誠實的人,讓誠實伴隨我們成長。
11.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十一
我很誠實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誠實、認識誠實的重要性,做到不說謊。
能力目標:能夠分析說謊的原因,避免說謊。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誠實的品質,拒絕說謊。
教學重難點:
重點:養(yǎng)成誠實的品質。
難點:學會分析謊言產生的原因。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親吻小豬:
。1)提問:如果你是這長,你會兌現你的,去親吻一頭小豬嗎?
。2)思考:我們應該向這長學習哪一種重要的品質?
2.導入語:我們應該向這位校長學習誠信的品質。
二、講授新課
【我心中的誠實行為】
1.播放視頻《誠信歌》承上啟下。
2.誠實與說謊:你贊同圖中同學的做法嗎?為什么?
3.我心中的誠實行為:你認為“誠實”是什么呢?
4.解釋與總結:誠實是什么。
【誠實的重要性】
1.故事屋:明山賓賣牛。
2.我看“明山賓”:有人認為,明山賓太傻了。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
3.誠實故事會: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嗎?召開一個誠實故事會,講一講有關誠實的故事。
4.古今智慧:誠信值千金。
5.教師寄語: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之本。(總結誠實的重要性)
【說謊的原因與危害】
1.數據:英國人平均每天撒謊四次。
2.思考:我們都知道撒謊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但是我們在生活中有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說謊話。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3.謊言探測儀:課本18頁探究。
。1)小文為什么說家里養(yǎng)了金魚?
。2)設想一下后面會發(fā)生什么事?
。3)同學們會怎么看小文?
。4)這件事給了你什么啟示?
4.溫馨提示:謊言就像是一個雪球,它會越滾越大。我們撒一個謊,往往就需要十個其他的謊言來彌補。我們能欺一人一時,不能欺人一世。謊言總有一天會被拆穿。(謊言的危害)
5.思考:小文很苦惱,你能幫小文解決這個問題嗎?
6.試一試,出主意:請你判斷一下,下面兩位同學各是因為什么原因沒有說實話。你能幫他們擺脫困境嗎?(課本19頁)
7.小小分享會:你是否也因為某種原因而說過謊?說謊以后你的心情怎樣?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你應該吸取什么教訓?
三、全課總結
說謊是一種不誠實的表現,它會使我們失去別人的信任與尊重。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讓誠實伴隨我們成長。
12.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十二
不一樣的你我他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與“不同”的人交往的意義,學會與“不同”的人進行交往,感悟“不同”所帶來的精彩。
能力目標:能夠與“不同”的人好好相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和尊重不同、接納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與“不同”的人好好相處。
難點:學會與“不同”的人好好相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實驗:請你從這些瓶蓋當中,找到能夠蓋好瓶子的那一個。
2.思考:為什么其他的蓋子蓋不上呢?
3.過渡語:不同的蓋子蓋不上,不同的人在一起也難免有摩擦。
4.歡歡和喜喜:
。1)你有過相似的經歷嗎?
。2)你認為,“不同”的人能好好相處嗎?
二、講授新課
【與“不同”友好相處】
1.征友啟事:你喜歡和怎樣的人交朋友呢?
2.思考:一般來說,我們更喜歡和自己相似的、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但是如果我們過于強調這一點,會怎么樣呢?
3.周同同日記:
。1)你覺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嗎?為什么?
。2)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豈不是就交不到朋友了嗎?我們該怎么辦呢?
4.播放視頻故事《將相和》:
。1)請你找一找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的不同點。
。2)《將相和》的故事,對你有何啟示?
5.交友啟示: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本領。
6.試一試:怎么和“不同”的人相處?(教材13頁)
7.小分享:你有和“不同”的同學交往的好經驗嗎?說說看你們有何不同,又是怎么好好相處的呢?
8.交友秘訣:如何與“不同”的人交朋友。
9.觀點大集合:根據你的經驗,請你說一說,你認為與“不同”的人交往,有什么好處?
10.交往提示:與“不同”的人交往,不僅能夠讓我們收獲更多的友誼,還能鍛煉我們的交往能力!安煌钡娜私煌,可以讓我們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優(yōu)勢互補,幫助我們進步。
【“不同”讓生活更精彩】
1.點亮班級:請你夸獎一下班級里的一位同學,說說因為他的哪些“不同”,使得班級生活更加精彩?
2.生活中的“不同”:教15頁材圖片展示。
3.我說“不同”:看到這些場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還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給生活帶來精彩的例子呢?
4.教師寄語:正是因為“不同”,我們才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喜歡這充滿不同的世界,我們愿意和各種不同人交往。學會接納不同,欣賞他人,我們的生活會更豐富、更精彩。
三、全課總結
正是因為“不同”,我們才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喜歡這充滿不同的世界,我們愿意和各種不同人交往。學會接納不同,欣賞他人,我們的生活會更豐富、更精彩。
1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十三
不一樣的你我他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人與人之間會有共同點也會有不同點。
能力目標:能夠并善于發(fā)現不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到每個人都不不僅相同的,為接納不同奠定認知基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不同。
難點:認識不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比一比:每個人在校園里撿一片樹葉。和同桌比一比,再和前后四位同學比一比,你們的樹葉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小發(fā)現:
。1)你從對比中發(fā)現了什么?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嗎?
(2)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那么,世界上有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呢?
二、講授新課
1.我們有所“同”:請你想一想,我們在座的同學有哪些相同/相似的地方呢?
2.總結:我們年齡差不多,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學習,又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夠聊到一起,玩到一塊兒。
3.思考:我們有這么多的相同點,那么,我們有沒有不同之處呢?
4.小游戲:YesorNo
5.火眼金睛:你有發(fā)現從頭到尾答案都跟你一樣的同學嗎?把他/她找出來吧!
6.找不同:請兩位答案完全相同的同學站在講臺上,我們其他同學一起來找一找他們之間有哪些不同。
7.開動腦筋:想一想,除了這些不同以外,我們之間還會有什么不同呢?
8.展開想象:下面有一個圓,你會把它想象成什么呢?把你的想象畫出來,并涂上顏色。然后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意。
9.小討論:為什么同樣是在圓上作畫,每個人畫得各不相同呢?
10.大家一起來找茬:我們普通人是各不相同的,但是雙胞胎呢?他們之間也有所不同嗎?
。ㄈ绻嗉壆斨杏须p胞胎,就邀請班上的雙胞胎配合完成此環(huán)節(jié)。)
11.播放視頻《雙胞胎寶寶看同一視頻,卻是不同反應》,說明雙胞胎也有所不同。
12.總結:我們年齡差不多,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學習,又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夠聊到一起,玩到一塊兒。但我們每個人又各不相同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13.活動:填樹葉。
14.觀察與思考:
。1)再看這棵大樹,你發(fā)現了什么?
。2)為什么這棵光禿禿的大樹,會變得如此繁茂呢?
15.總結:如果說班級是棵大樹,那么每一位同學就像樹上的一片葉子。同學之間有很多相同點,可又各有不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讓我們的集體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全課總結
如果說班級是棵大樹,那么每一位同學就像樹上的一片葉子。同學之間有很多相同點,可又各有不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讓我們的集體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14.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十四
我是獨特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正確分析自我,相信自我,完善自我。
能力目標: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改正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接納自己的缺點,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培養(yǎng)自信心和上進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
難點:做更好的自己。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故事會:
。1)故事看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這個“一無所長”的年輕人是不是很差勁?
。2)請你想一想,這個年輕人有著怎樣的缺點和優(yōu)點?
。3)他是怎么取得成功的?
2.導入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也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我們可以不斷地改進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好。
二、講授新課
1.小健的煩惱日記:在你眼中,小健是不是很差勁呢?
2.討論:想一想,“不倒翁先生”的話有道理嗎?假如你是小健的同學,知道小健完全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你會對他說什么呢?
3.小貼士: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不應因自身的缺點而對自己進行全盤否定,而應積極改進自己的缺點,做更好的自己。
4.思考:你是不是和小健一樣,會感到自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有時候甚至認為自己很差勁呢?如果你愿意,可以跟下面的“不倒翁先生”說一說。
5.思考與分析:如果你把自己的小煩惱告訴了“不倒翁先生”,你覺得他會對你說什么呢?聽了“不倒翁先生”的鼓勵,你能找到自己棒的地方嗎?請你把“不倒翁先生”可能會對你說的話寫下來吧!
6.“不倒翁先生”的鼓勵:分享自己寫下對自己缺點的鼓勵。
7.想一想:你的“不倒翁先生”是否順利地幫你解決了所有的難題?還有哪個問題沒有解決,讓你仍然覺得自己很差勁的嗎?
8.我來幫幫你:請你勇敢地把遇到的難題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討論一下,看看大家能不能幫你解決,給你信心?
9.小貼士:當憑借自己的力量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時,也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鼓勵自己改進缺點,完善自我。
10.我的珍寶袋:我們不僅有缺點,也會有自己的優(yōu)點,有自己棒的地方,我們一起來找找看,找到自己棒的地方,贊贊自己吧!看誰能寫得更多!
11.優(yōu)點轟炸:
。1)讓我們一起找一找,寫下珍寶少的同學,請這位同學站起來。
。2)我們一起找一找這位同學的優(yōu)點,讓我們一起給他點個贊吧,讓他積累更多的珍寶吧!
12.自我分析表:請你制作一份自我分析表,分析一下自己的優(yōu)缺點。
13.思考:請認真查看你的《自我分析表》,說說自己應該怎樣怎么做?
14.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應該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缺點,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是自己變得更好。
三、全課總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應該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缺點,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是自己變得更好。
15.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篇十五
我是獨特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認識自己的獨特性,能夠認同、接納自己,樹立自信。
能力目標: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獨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同、自我接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自己的特點。
難點:認同自己、接納自己。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綠狼的故事。
2.討論:如果你是小綠狼,你會怎么想?怎么做?你會堅持把自己變成一只小灰狼嗎?為什么?
3.一起來朗誦:我就是我,獨特的一個。
二、講授新課
【在鏡子中、活動中找特點】
1.提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是獨特的,那么,怎樣才能認識這個獨特的“我”呢?我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特點?
2.回答:我們可以在鏡子中、活動中找特點。
3.小思考:請你說一說,在鏡子中,在活動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哪些特點?
4.總結“我的自畫像”:請你結合一下學習、玩耍、運動等活動,說說自己的特點,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吧!
【在他人評價中找特點】
1.過渡語:這就是我嗎,這些就是我全部的特點嗎?
2.猜猜看:這是什么?
3.小討論:
。1)你從這個活動中,能夠得出怎樣的感悟和結論?
。2)我們怎樣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呢?
4.總結與過渡: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同樣的事物,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從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別人可能會看到一些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我們還可以從他人評價中找到自己的特點。
5.我的他畫像:請你向他人了解一下他們對你的看法,看看別人眼中的你是怎么樣的,為自己畫一幅“他畫像”。
6.小發(fā)現:請你對比一下你的“自畫像”和“他畫像”,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7.趙興的調查結果:
(1)趙興不認同父母的看法,你認為趙興應該怎么和父母溝通呢?
。2)假如你像趙興一樣,并不認同某些人對你的看法,你會以什么方式與他們溝通呢?
8.試一試:請你說說,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么做?
9.小貼士:如何對待他人評價。
【在自我期望中找特點】
1.討論:我們除了從鏡子中、活動中、他人評價中能夠找到自己的特點以外,還可以從哪些地方找到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特點?
2.神奇的魔法: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對自己有特別的期望。假如你有一種神奇魔法,可以將自己變成你想成為的事物,你想變成什么呢?
3.我的小期望:你是否能從這些自我期望中,找到自己呢?
4.總結:我所期望的“我”。
【在內心世界中找特點】
1.閱讀角:我獨特的內心世界。
2.小分享:你有自己的“故事袋”嗎?默默地想一想你的“故事袋”中都裝著哪些事情。如果愿意,可以跟大家分享。
3.總結:每個人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在個人獨特的內心世界中存放著自己喜愛的事物、美好的經歷、特別的感受,還會有各種想法和疑問。
4.思維導圖小結:我們擁有著獨特的外貌、性格、愛好……我們擁有著獨特的他人評價、獨特的自我期望、獨特的內心世界。這就是獨特的我。
三、全課總結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