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課件
教學目標:
1、會認“廬、瀑、爐、疑”四個生字,會寫“爐、流、銀”三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會寫“爐、流、銀”三個生字。
教學難點:
1、感悟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2、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方法:
讀悟結(jié)合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樹木,花鳥蟲魚……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本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許多樂趣,發(fā)現(xiàn)許多秘密。今天我們學習17課——《古詩兩首》。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教師:同學們,我們都學過李白的哪些古詩?(學生回答)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再學習一首李白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
要求讀正確。
三、再度古詩。
要求讀流利。
四、識記生字。
1、默讀古詩,邊圈生字,邊識記生字。
2、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廬山、瀑布、香爐、疑問、紫煙、流水、銀河
3、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適時做指導)。
4、文中識字(學生再讀古詩)。
五、感悟古詩。
1、讀一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教師適時做指導——學生練讀,小組合作讀——教師范讀——學生再練讀,教師適時指導朗讀——配樂入情入境讀古詩。
2、看一看:邊讀邊看插圖,感知詩句的意思。
3、議一議:與同桌交流古詩所描寫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問一問: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學之間討論、解疑,教師作點撥、講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六、指導寫字
學生仔細觀察“爐、流、銀”三個生字,說書寫要點,學生對照前面的范字進行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己進行對照——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教師適時示范講解——學生再次與范字對照自己寫的字,進行修改,盡量寫到范字那樣美觀。選“流”字對學生進行字理教育(因為學生容易把這個字寫錯)。
七、積累運用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學生朗讀并背誦這首古詩,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篇二】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課件
教學目標:
1.會認爐、廬、瀑、疑4個字,會寫爐、銀、流、柳4個字。
2.能借助課件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詩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感受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廬山瀑布錄像)、幻燈片(詞語、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種壯觀的景象,你們想欣賞嗎?今天,我們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賞廬山的'瀑布。
二、借助媒體,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們的行程開始了,現(xiàn)在我們來到江西廬山,觀看香爐峰頂流下的瀑布,看完談?wù)勀愕挠∠蟆?/p>
2、放視頻,學生觀看。
3、學生各抒己見:你感受到的廬山瀑布什么樣?
4、面對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誦起日照香爐生紫煙(誦讀后板書《望廬山瀑布》)
5、詩中描繪的景美嗎?你也打開書來自由讀幾次吧!
個別讀、齊讀、指名讀
(大部分學生從沒看見過瀑布,播放瀑布的錄像,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培養(yǎng)觀察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發(fā)表見解、閱讀古詩的興趣。)
三、賞析古詩
1、自由讀古詩,觀看插圖和回憶錄像中的情景,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內(nèi)交流,先提出疑問互相解答,再說說詩的意思。
3、學生為錄像配解說詞。先練習再指名說。
(直觀形象的畫面,將抽象變?yōu)樾蜗?減緩了學生體會古詩意境的坡度,加深了對詩人情感的體驗。)
四、朗讀、背誦古詩
1、同桌互助,練習朗讀古詩,讀出李白驚奇、贊嘆的情感。
2、指名讀,評議。
3、齊讀古詩。
4、看錄像練習背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
1、播放幻燈片《早發(fā)白帝城》。
2、學生朗讀,課外積累背誦。
(擴展李白的另一首詩,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課外積累。)
六、指導識記、書寫生字
1、播放寫有詞語的幻燈片,自由讀,指讀,齊讀。
2、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指導書寫生字。
(生字在不同詞語中出現(xiàn),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字義、積累豐富的詞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篇三】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課件
教學目標:
1、了解古詩大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麗,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培養(yǎng)自學能力與語言感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古詩。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疆土遼闊,風景優(yōu)美。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配樂),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還記得葉圣陶爺爺?shù)脑娖镀俨肌穯?(齊誦)葉圣陶先生筆下的瀑布幽美輕靈,有如一位行吟詩人的詠唱,而唐代大詩人李白眼中的瀑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走近膾炙人口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感受詩人詩中的美麗景象。齊讀課題,板書課題:望廬山瀑布。這是一首贊美瀑布的古詩,請大家飽含深情地再讀課題。
二、理解題目,了解詩人。
1、唐詩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的一支爛燦的奇葩,它以其用詞精煉、音韻和諧、意境深遠贏得了億萬炎黃子孫的喜愛。在幾百首唐詩中有寫情的,有寫景的,有描繪優(yōu)美意境的,有抒發(fā)氣勢磅礴的。
2、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廬山”是我國的名山,它在哪兒?(在我國的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廬山”它是個風景秀麗、令人向往的地方,我國的風景區(qū)。)生字“廬”,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因為“廣”字的下面是窗戶的“戶”,就好像是廣闊的天宇之下有一個“窗戶”,“廬”就是指簡陋的茅屋。比如:茅廬、草廬、三顧茅廬。)“廬”和下文的“爐”怎樣區(qū)別?在廬山的西北部有一道瀑布,“瀑布”的“瀑”字與水有關(guān),離不開水字旁,注意不要把后一部分寫成“水”字。
4、作者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學生互相交流資料,了解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李白的一生,是“濟蒼生”、“安社稷”、報效祖國的一生,又是酷愛祖國大好河山,不知疲倦地尋求大自然之美的一生。李白喜歡喝酒,“斗酒詩百篇”的李白,是集“詩仙”、“酒仙”于一身的奇才.
三、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1、同學們知道的真多,那么詩人李白筆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仔細地再讀一讀下面的詩句。
2、指名試讀,教師范讀、指導朗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四、品讀詩讀,理解詩意。
1、讀了這首詩,你們讀懂了什么?看到了哪些景象?(太陽、香爐、紫煙、瀑布、流水)(“日”是指太陽,“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
討論交流:
(1)詩中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為什么會產(chǎn)生紫煙呢?(由于瀑布飛瀉,水汽蒸騰而上,在太陽光的映照下變成了紫色的煙霧。)
(2)詞語:生火生爐子升旗升起學生反復讀這兩組詞語,小組討論“生”和“升”兩個字意義上的異同。
(3)讓學生自由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飛”、“落”寫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噴涌而下!皰臁,瀑布本是流動的,作者卻巧妙地將動態(tài)定格,化動為靜,維紗維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的美麗壯觀。同時,也只有大自然能掛起如此氣勢磅礴的瀑布,其中不正隱含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由衷贊美嗎?)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太陽照射在香爐峰,高高的香爐峰上升騰起紫色的煙霧,遠遠望去,瀑布就像掛在前面山峰間的一條大河。)這是作者從遠處來觀看瀑布,從大處著筆,概寫所望到的全景。
2、此時作者站在哪兒觀看瀑布?請大家再次讀詩句。從哪些字詞知道的?(詩中的“望”、“遙”)是的,因為瀑布高大,從遠處看才能觀其全貌。
3、瀑布如此雄壯瑰麗,你們感覺到了它的磅礴氣勢了嗎?從哪里感覺到了這種氣勢呢?請大家再次回到詩句中,默讀詩句。“飛”字突出了水流速度怎樣?“直”說明了山勢怎樣?(陡峭)“三千尺米”,說明了什么?真的有三千米嗎?(夸張手法)
4、長長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簡直讓人不敢相信,于是詩人有感而發(fā)……(齊讀)“疑是銀河落九天”。
小組交流:(1)為什么“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用“疑“不用“像“?(引導學生回憶靜夜思中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銀河”、“九天”各指的是什么?(晴朗的夜空,天上呈現(xiàn)出一條明亮的光帶,夾雜著許多閃爍的星星,看起來像一條銀色的.大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九天”,天的高處。古人認為天有九重,高的一重稱為“九天”。)
5、下面請同學帶著自己的感悟朗讀詩歌,邊讀邊讀想象畫面。師生齊誦,再現(xiàn)詩中的壯觀景象。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同學們,在這極具壯觀的瀑布前,詩人會想些什么?詩人的心情怎樣呢?
2、同學們,此時你會想些什么?心情怎樣呢?(心曠神怡、心情澎湃、激情飛揚、思潮翻滾)瀑布如此雄壯瑰麗,作者托而出口,一氣呵成這首詩歌。請同學們深情地再讀讀古詩。我們剛剛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樣的的情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同學們,“詩仙”李白是我國古代詩壇上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現(xiàn)存詩有九百多首,你知道哪些呢?(課件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獨坐敬亭山》、《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fā)白帝城》、《秋浦歌》、《望天門山》等)
4、師總結(jié):
[反思]:古人曰:“一章三遍讀,一句十回吟!闭Z文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朗讀。這堂課中有十多處的朗讀,以“朗讀”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提升!皶x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是理解詩句的基礎(chǔ),特別是古詞詩的朗讀更為重要,要讀準字音,不添減文字,不讀破詞句,把句子讀通讀順,讀流暢,還要注重體現(xiàn)它的節(jié)奏、韻律。在朗讀中,還要盡量地讓學生把眼、口、耳、腦等感官調(diào)動起來,調(diào)動得越多,對課文的理解就越深刻,學習的效果就會越好,也就容易掌握其重點、突破其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