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不開呼吸
教學目標:了解運動對呼吸的影響以及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其預防。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4~37頁。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上節(jié)我們初步運動引起呼吸次數(shù)的變化,這一節(jié)除了進一步了解外,我們還要學習一些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其預防知識。
新課學習
活動4研究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研究目的:知道兒童平靜時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及劇烈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活動過程
a)、老師計時,學生自測平靜時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
b)、將學生提供數(shù)據(jù)記錄在黑板上。
c)、到操場跳繩一分鐘,再測30秒內(nèi)的呼吸次數(shù)。
d)、將學生提供數(shù)據(jù)記錄在黑板上。
e)、比較運動前后呼吸次數(shù)的變化,找出共性和個性。
f)、分析引起呼吸變化的原因:運動時,身體需要更多的新鮮空氣,呼吸就加快了。運動使呼吸加快,可鍛煉胸部肌肉,使肺功能更健康,身體更強壯。
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其預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癌等統(tǒng)稱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都是傳染病,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為常見。這種病是鼻腔、咽喉部的急性炎癥。當受涼、淋雨、過度疲勞時,人的身體防御功能降低,原已存在于人體內(nèi)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發(fā)熱、寒戰(zhàn)、頭疼、肌肉疼痛、乏力、咳嗽和食欲減退等癥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可通過飛沫或被污染的用具傳播,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預防辦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和抗病能力,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好辦法,另外要注意添衣防寒,按時作息,遠離煙害,避免對上呼吸道的刺激。一旦得病,不要與他人親密接觸,防止交叉感染。
冷水浴要循序漸進,一般從夏天開始,每天堅持洗冷水澡,或用冷水洗臉擦身,到了冬天,就可以冬泳了。
小結
肺癌大多由吸煙引起,吸煙可導致多種疾病。吸煙分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吸入別人的煙氣稱被動吸煙,被動吸煙對身體更有害,所以公共場所常掛有“禁止吸煙”的警示牌,平頂山市早就頒布了禁煙條例。我們要盡量避開煙塵的危害,勸告吸煙的家庭成員和周圍的人戒煙,以保證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作業(yè)
怎樣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課后反思:“吸煙有害健康”,每個煙盒上都醒目地標示著,但還有一些不珍惜生命的人和陋習難改的人甚至教師,仍在公共場合吞云吐霧,飄飄欲仙,污染環(huán)境,害人害己。因此,我們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宣傳吸煙的危害和戒煙的好處,保衛(wèi)我們的健康,保衛(wèi)人類的健康。
代謝廢物的排出
教學目標:研究影響心跳次數(shù)的因素,知道如何保持心臟和血管的健康。教學過程:
一、測定、交流心跳情況。
二、新課
1、拓展2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心跳的快慢?
、偬岢霾孪耄挲g、性別、情緒、身體狀況等)。
②設計實驗方案。
、塾涗泴嶒灲Y果。
④寫出實驗報告,總結出實驗結論。
2、資料2保持心臟和血管的健康
心臟和血管健康對人體健康很重要,要保持心臟和血管健康,就要堅持經(jīng)常鍛煉,均衡飲食,不吸煙等良好習慣。
吃大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會導致血管硬化和高血壓,要少吃油炸食品和蛋類,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
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比如游泳、跑步、打球、跳繩、蕩秋千溜冰等,鍛煉心臟和肌肉,防止血管硬化。
吸煙有害健康,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得心臟病的可能性要高出兩倍,因此要想心臟血管健康,必須禁煙,有吸煙陋習的人必須戒煙。
3、上網(wǎng)了解心臟血管健康知識。
三、小結
四、作業(yè)
宣傳保護心臟的意義和辦法,勸告吸煙的家庭成員和周圍的吸煙人戒煙。
課后反思: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有吸煙習慣的人戒煙是不太容易的,有的人寧愿身體受損,也不讓嘴受委屈,這是愚昧無知的表現(xiàn)。吸煙人在公共場合吸煙害人害己,要教育學生遠離煙害,敢于抵制危害他人健康的行為,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
人體的司令部和健康生活
教學目標:知道大腦的作用,掌握合理用腦的方法。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游戲:測試反應速度
被測者手半握拳,拳眼向上放在桌上,測試者手拿鋼筆,使鋼筆下端與被測者拳眼處于水平位置或略高于拳眼置于拳眼上方。測試者突然松手,被測者看到鋼筆下落馬上握拳,聽不到鋼筆與桌面撞擊聲者為反應快?凑l能做到。
二、新課學習
1、解釋游戲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鋼筆撞擊桌面才握拳的現(xiàn)象呢?現(xiàn)在我們來分析一下游戲過程。鋼筆下落時,被測者的眼睛首先覺查到,于是眼睛就把這一消息報告給大腦,大腦馬上向手發(fā)出指令“握拳!”手接到指令后馬上執(zhí)行任務。但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從眼睛看到鋼筆下落到握拳這段時間往往大于鋼筆從松手到落到桌面的時間。所以大多被測者來不及握拳鋼筆就落到桌面上了。
2、觀察第46頁圖,說說他們的反應是不是很快。他們?yōu)槭裁磿䦟誓繕税亚蛱叱鋈セ虬亚蚪幼。?/p>
原來人體受到刺激后,就會把信號傳送給大腦,大腦迅速作出反應,向身體的有關部位發(fā)出指令,這些部位就迅速執(zhí)行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足球向你飛來時,眼睛把這個消息報告給大腦,大腦根據(jù)足球飛來的高度、速度、方向等參數(shù)迅速判斷該怎么處置(接還是踢),然后向身體有關部位發(fā)出相應指令,接到指令的身體部位就按指令做出動作。這就是人體反應。
3、活動1看看你的反應有多快
參照教材第47頁內(nèi)容,逐個測試學生的反應速度。手捏的地方離尺子下端越近,表明反應越快(每人測3次,取平均值比較)。
4、活動2猜猜你摸到的是什么?
指名學生,蒙上眼睛,摸一件物品,邊摸邊說摸到物品的特征,判斷摸到的物品是什么,說說判斷的根據(jù),是利用哪些器官和功能判斷的。
5、討論:根據(jù)大腦的功能和作用,說說為什么說大腦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
6、討論:人為什么要睡覺?
7、資料:勞逸結合,合理用腦
研究表明,用腦所需要的血液比肌肉工作時需要的血液多15~20倍,所以長時間用腦會使人頭昏腦脹,反應遲鈍。因此用腦一段時間要及時休息。比如上40分鐘課要休息10分鐘,活動一下身體,腦子會清醒一些;工作學習一天,晚上睡一覺,能消除大腦疲勞;合理安排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可避免大腦過度疲勞,所以學科學習要交替進行。
8、說說你平常是怎樣用腦的,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應注意什么,今后怎樣改善。
三、小結
四、作業(yè):舉例說明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課后反思:常言道,腦越用越靈,經(jīng)常動腦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人就會越來越聰明,但這并不是說連續(xù)用腦時間越長越好。我們每天寫家庭作業(yè)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先放一放,等腦子清醒了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