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著的世界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提出3個以上自己感興趣的有關運動的問題。
2能從提出的問題中選出自己認為值得研究的問題。并能說明自己選擇的理由。
3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查閱1-3條有關物體運動的資料,并能制成資料卡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夠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種運動形式的奇妙。
2對查閱有關運動的資料并制成資料卡片產(chǎn)生興趣。
科學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物體運動的各種形式。
2能說出制作資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準備:
有關運動的各種卡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它們怎樣運動?
1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出示風在動、人在行、水在流、魚在游、鳥在飛的情景,讓學生初步體會我們生活在一個運動著的世界里。
2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圖片,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有關運動的例子,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自然界的物體都在運動嗎?”這個深層的哲學問題。
3討論“自然界的物體都在運動嗎?”學生討論,教師不要急于說出答案。
4引導學生把自己關于運動想知道的問題記錄下來。選擇自己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學習中研究的問題。
★搜集有關運動資料。
1講解:科學家已經(jīng)做過了許多關于運動問題的研究,查閱資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決我們關于運動許多疑問的好方法之一。
2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資料。報紙、書籍、網(wǎng)絡,利用標題、目錄、搜索快速查詢。
3把自己查閱的資料記錄并制成卡片。需要記錄內容:作者、書名、頁碼、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錄日期。
4引導學生經(jīng)歷一個完整的資料卡片的設計和制作過程,把自己制作的資料卡片與同學交流、分享。
動物運動會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
。、能夠從多種途徑觀察到動物運動的方式。
。、能夠通過感官和全身的活動,感知并模仿某種動物運動的主要方式。
。、能用圖和文字的形式記錄觀察結果。
4、能夠歸納出動物的多種運動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對觀察、模仿動物的各種運動方式感興趣。
2、能夠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紛繁復雜。
科學知識目標:
1、能夠說出周圍常見的動物的名稱。
。病⒛苷页鲞\動方式相似的動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標:
。薄㈤_始意識到自然界的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和變化。
2、能發(fā)現(xiàn)動物的身體某些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并與生活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教學準備:各種表演輔助工具(棍子、懸掛鐵絲、小物件等,兩個特大號的袋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表揚同學們的第研究,鼓勵大家繼續(xù)努力。“我們就會越來越像科學家!保
二、研究動物的運動方式。
。、小組活動。每組積極準備,選擇教師提供的輔助工具,模擬一種或多種動物運動的方式。
。病⒈硌,全班一起評價。邊討論小結各種動物運動方式。
3、競賽。教師準備兩個特大號的布袋或較厚的塑料袋,全組同學一起模仿袋鼠媽媽帶著兩個袋鼠寶寶一起跳躍?茨慕M速度快。
三、小組集體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完成后討論小結。
四、小組活動:按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茨慕M的分類標準多分得恰當。鼓勵發(fā)散思維。
生命在于運動
教學過程: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多種動物運動的目的。
2、能夠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運動前后身體的變化。
。场⒛芾煤唵蔚墓ぞ哌M行測量,并對測量和分析的結果進行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薄⒛芙邮苓\動對人類健康有好處的觀點。
。、能逐漸養(yǎng)成堅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的習慣。
。、能與同學分工合作完成測量工作。
科學知識目標:
能夠舉例說出動物運動對其生存的意義。
其他目標:
意識到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可以幫助自己更準確地知道運動前后身體發(fā)生的變化。
教學準備:計時工具。學生小組活動用表格。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了解兩個名詞:心率、呼吸頻率。
三、小組活動:測量每位同學的心率和呼吸頻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組做得既快又好。
測量在安靜狀態(tài)下的情況,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時做好記錄。
四、討論小結。根據(jù)同學們測量的結果發(fā)現(xiàn):......
五、全班集體活動,根據(jù)老師拍手的節(jié)奏原地跳或跑步。兩分鐘后趕緊測量此時的心跳,并進行記載。自己重復活動,測量運動后呼吸的頻率,并進行記載。
(此環(huán)節(jié)可學生分組自由進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師一起集體活動,集體活動時因老師拍手節(jié)奏的變化和氣氛的熱烈,學生可能會興趣更濃。)
六、小結。
。、討論:現(xiàn)在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自由發(fā)言,鼓勵積極發(fā)表意見看法和提出新問題。
。、引導學生了解堅持體育運動能使身體更強壯,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提出個人鍛煉計劃。
推薦資料:為什么要從小參加體育運動
1、體育鍛煉能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
。1)骨骼的生長發(fā)育:骨骼生長需要不斷地吸收蛋白質和無機鹽(特別是鈣和磷),人體必須有足夠的維生素才能使鈣和磷很好地吸收。戶外活動時,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使皮膚中的一種物質(麥角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另外,體育鍛煉中,跑跳等動作對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種機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骨骼的生長發(fā)育。
。2)肌肉的生長發(fā)育:經(jīng)常鍛煉,肌纖維變粗,肌肉血液供應好,毛細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強壯。
(3)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生長發(fā)育:在體育鍛煉中,肌肉的活動是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直接指揮下進行的,肌肉有節(jié)奏的收縮和放松,也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身體各組織、器官的聯(lián)系加強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間的協(xié)調能力。
。4)心臟的生長發(fā)育:經(jīng)常鍛煉的兒童,心肌健壯,跳動次數(shù)比一般兒童要少,這是心臟健康的表現(xiàn)。“您的心臟就是您的健康!边@是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日”提出的口號。
2、體育鍛煉能使兒童更聰明。
一個人是否聰明,主要取決于大腦的功能。兒童大腦需氧量占整個人體需氧量的50%,體育鍛煉消耗大量的能量,為了滿足運動的需要,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huán)增強。從而保證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和養(yǎng)料。大腦工作時的能量來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體育鍛煉還可使體內胰島素工作正常,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更好地發(fā)揮“聰明”功能。
3、體育鍛煉能增強兒童的抵抗力。
醫(yī)生常說,體育鍛煉作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藥物都無法替代的。比如,一個人坐著不動,一分鐘只能攝取1/4公升的氧氣,而跑5公里,一分鐘能吸取2公升的氧氣,等于坐著不動時的8倍,僅從獲氧量來看,鍛煉與不鍛煉對健康的影響就大不相同。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經(jīng)受各種氣溫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臟、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身體對寒冷刺激的適應能力。
小吊車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
1、能根據(jù)圖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車模型。
2、能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動物骨骼、肌肉與其運動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對制作模型、設計仿生產(chǎn)品表現(xiàn)出較大的興趣。
2、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大膽設計仿生產(chǎn)品。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舉例說出人體的運動是肌肉的收縮和舒張的結果。
2、能描述某種運動方式有利于鍛煉人體的哪部分肌肉。
其他目標:
1、能對一種仿生產(chǎn)品的設計過程進行描述,體會到仿生產(chǎn)品是科學技術結合的產(chǎn)品。
2、能聯(lián)想到現(xiàn)代各種交通工具的運動方式與動物的哪種運動方式相似,例如,飛機的飛行與鳥的飛行方式相似。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啟疑,引入新課。
1、CAI場景:貨輪靠岸了,同學們想想看,有哪些辦法可以把貨物搬上岸?(滑梯、直升機、吊車……)
2、激趣: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好了一輛小吊車(出示小吊車)。別小看它呀,它一樣可以靈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話,看看老師的表演。ń處熝菔荆
3、激發(fā)提問:對于這個有趣的小吊車,你有什么疑問嗎?
4、引出課題: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小吊車工作奧秘在哪里呢?這是我們今天的課題。(板課題:小吊車的奧秘)
二、制作小吊車模型,探究發(fā)現(xiàn)其構造和工作原理。
1、CAI:探究問題1:小吊車工作奧妙在哪里?
2、學生分組制作小吊車模型。
3、小組代表上臺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車提起和放下重物。師生共同評價。
4、分組有目的的”玩”小吊車。
注意觀察:小吊車工作的幾個關鍵構造是什么?
注意體驗:兩根牽引繩如何協(xié)調作用牽動吊臂?
5、說出我的發(fā)現(xiàn):小吊車工作的奧妙。
三、通過感受肢體運動,聯(lián)系小吊車的工作原理,推想動物肢體的運動原理。
1、討論:你覺得我們身體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車這樣提起和放下重物?
2、設疑:我們的手臂也可以象小吊車這樣靈活的提起和放下物體,你覺得它們相似嗎?引出探究問題2:手臂與小吊車的運動原理相類似嗎?
3、摸一摸(手臂)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圖)手臂的構造怎么樣。
4、學生類比手臂與小吊車模型,描述手臂與小吊車相類似的構造。
5、用手臂模仿小吊車提起和放下重物,觀察體驗手臂的變化。感覺手臂運動過程中骨骼、肌肉、關節(jié)的作用。
6、類比小吊車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運動原理,并簡單描繪猜測圖。學生投影展示猜想圖并表述推測依據(jù)。
四、動畫模擬手臂的運動過程,領會和歸納: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時,牽拉前臂骨完成曲臂運動。反之則是伸臂運動。
學生修正手臂運動原理的推測,展說。
五、體驗肢體的其他運動,進一步認識肢體運動是多個運動器官協(xié)調作用的結果
1、引導遷移:身體的其他部位運動原理是不是一樣呢?
2、學生再體驗踢腿等運動,說說原理。
3、幫助學生提升認識:肢體運動需要多個運動器官的協(xié)調作用,任何一塊肌肉、一塊骨,孤軍作戰(zhàn)都不足以完成運動。
六、初步了解仿生學和仿生方法,嘗試仿生創(chuàng)意設計。
1、啟發(fā):事實上,吊車正是人們在研究了手臂的運動原理后發(fā)明出來的一種機械。
2、談話:你還知道有哪些仿生產(chǎn)品?
3、講述仿生學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STS)
4、學生通過視頻了解仿生方法(視頻:仿生典例)
6、頭腦風暴:學生分組探討一個仿生創(chuàng)意。
7、激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想回家設計或制作仿生作品。
七、根據(jù)個人興趣特長,課外自主進行仿生實踐活動
把小組的仿生創(chuàng)意進行仿生制作、制圖或科幻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