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學內(nèi)容: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
教學目標:
1.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能主動、大方地參加歌表演。
教學重難點: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
教學準備:CD
教學過程
。ㄒ唬┯门鲡徍晚懓鍨楦枨秶靽煺婷利悺钒樽
1.在教師指導下將歌曲集體演唱一遍,使學生感受節(jié)奏、速度和情緒。
2.教師給出節(jié)奏卡片。
學生分組按節(jié)奏拍手練習。
3.每兩人一組發(fā)給碰鈴和響板,按卡片上的節(jié)奏練習。
4.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分組為歌曲伴奏。
。ǘ└璞硌荨段杓彝尥拚嫘腋!
1.在教師的指導下聽歌曲的錄音。
2.學生四人為一組學習彝族集體舞的走步與拍手。
3.教師引導每組學生隨歌曲跳簡單的彝族集體舞。
4.教師請出跳得較好的學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勵其他學生。
5.要求學生回家后將所學的彝族集體舞的基本動作大方地跳給爸爸和媽媽看,并能在家里尋找一件能敲擊出清脆聲音的物件,制作打擊樂器。
洗手絹
教學目標:1、通過樂曲的聆聽,感受音樂的特點,并能自編動作。
2、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結(jié)合生活中的聲音聽辨、感受。
教學重點:聽辨、感受、體驗
教學難點:聽辨、感受、體驗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入座!
2、發(fā)生練習。
3、復(fù)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導入。
2.聆聽《洗手絹》《大家來勞動》。
3.(1)在完整地聆聽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調(diào)。
(2)輕聲隨范唱錄音哼唱旋律。
。3)聽著錄音有感情地讀歌詞。
。4)分小組編創(chuàng)動作,請小組內(nèi)一名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有感情地唱歌。
4.音的高低:
。1)教師組合一組汽車、輪船的音響錄音或琴模仿這些音響,讓學生聽辨、模仿。
(2)讓學生按課本上的插圖模仿動物的叫聲或交通工具發(fā)出的聲音,讓大家聽辨、說出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3)提示學生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高低不同的聲音,模仿給大家聽。
5.運動:
。4)教師指導學生為兩組節(jié)奏選擇恰當?shù)捻椖,填上象聲詞,如射箭:嗖0嗖0,摔跤:嗨—嗨—。分別填寫在方框里。
(5)分聲部拍一拍,再三聲部同時拍出。
(6)分聲部讀一讀,再三聲不同時讀出。
(7)分小組進行,看那一組選擇的象聲詞合適,讀出的效果好。
三、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
我愛家鄉(xiāng) 我愛祖國
教學內(nèi)容:1.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2.認識常用課堂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3.聽賞歌曲《吹蘆笙》。
教學目標:
1.能有興趣地聽喜樂,并知道《吹蘆笙》是表現(xiàn)哪個民族的兒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3.認識碰鈴與響板,并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教學準備:CD
教學過程:
。ㄒ唬⿲W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并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教師將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聲獨唱錄音。使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詞、節(jié)奏和情感。
3.跟著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
4.請幾級學生集體演唱,并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揚。
。ǘ┞犢p《吹蘆笙》
1.教師播放歌曲《吹蘆笙》,引導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簡單介紹侗族及其吹奏樂器蘆笠的主要特點。
3.引導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4.在聽賞幾遍以后,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
(三)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1.教師向?qū)W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讓學生識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師將樂器發(fā)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如樂器數(shù)量不夠,可輪換進行。
3.教師出示卡片
碰鈴 dang dang dang dang
響板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統(tǒng)習演奏?煞纸M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樂器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