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工具
教學目標:科學知識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工具。
2、能簡單描述工具的用途。
科學探究
1、能按要求選用不同的工具將紙整齊地分開。
2、能通過觀察找到教室中的工具,并說出它們的用途。
3、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交流。
科學態(tài)度
1、愿意動手嘗試用工具將紙分開,并對該過程產(chǎn)生興趣。
2、在分紙的過程中,敢于大膽嘗試不同的工具。3、積極參與“尋找教室里的工具”活動,對身邊的物體是否是工具產(chǎn)生猜測和質(zhì)疑。
4、愿意和小組同學合作交流,分享信息,共同完成任務。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STSE)
能夠舉例說明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工具,工具是人的力量的延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紙、小刀、剪刀、裁紙刀、直尺、硬卡片等。
學生準備
《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直接利用教材提供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
提問:“想將一張紙分成兩張,可是用手撕總是撕不齊,請大家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紙整齊地分開?”
。ǘ┨骄颗c發(fā)現(xiàn)
活動1:把一張紙分成兩張
1、材料:作業(yè)紙。自己想到的工具。
2、明確任務:“自主選擇工具,想辦法將紙整齊地分開,比一比哪組想到的辦法多。”要注意安全,小朋友們。
3、小組為單位,老師巡視。
4、記錄整理。將自己使用的方法以及用到的工具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頁上?梢詫懸部梢援。
5、表達交流。小組向全班展示。我們想到的方法是什么,我們用到的工具是什么,我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你還認識哪些工具?
活動2:尋找教室里的工具。
1、大家觀察一下,教室里有什么工具?
2、整理信息。把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頁上。
。ㄈ⿷门c拓展
1、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還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見的工具。
2、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交流總結。
廚房里的工具:
洗衣服用到工具:
修車時用到的工具:
繪畫時用到的工具:
養(yǎng)植物
教學目標:了解植物生長在哪里,需要哪些條件。教學重點:植物生長的條……
教學難點:植物長得好需要條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菜園里,有的植物長得好,有的長得不好,植物生長需要什么呢?
二、新課教學
1、怎樣才能讓植物長得好?讓我們養(yǎng)一盆植物來研究吧!
2、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植物生長在哪里?找一片綠地,觀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說一說,栽種植物前需要準備什么?怎樣將植物栽到花盆里?怎樣養(yǎng)護植物,把我們的做法記錄正業(yè)。
4、教師引導歸納:植物生長需要土、水、空氣、陽光、肥料等。
三、拓展與應用:思考,植物沒有泥土可以生長嗎?
楓樹與竹子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楓葉的葉子,了解它們之間的特征。
。2)學會收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并與他人分享。
。3)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探究事物的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楓葉的葉子,了解它們之間的特征。
教學難點:能夠收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并與他人分享。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媒體:出示課本驅動任務情境圖。綠油油的竹子和五彩繽紛的楓樹,兩個小朋友手里拿著不同的葉子。
問題:這些葉子是哪種植物的呢?
交流: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匯報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二、新課
。ㄒ唬┗顒1:楓葉和竹葉
導入:楓葉和竹葉看起來都很漂亮,同學們想不想收藏呀?你們知道它們身上藏著什么小秘密嗎?
任務:分小組收集楓葉和竹葉,并且觀察記錄。
交流: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這些葉子的特征。
匯報:楓葉長的很像手掌,竹葉長長的…
小結: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簡單的小結。
(二)活動2觀察常見植物的葉子
媒體:出示不同的葉子
問題:你觀察過哪些植物?
討論并回答
任務:分小組觀察手中不同的葉子。并做好記錄。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形狀、顏色、邊緣等
小組匯報
教師給予一定的評價。
小結
活動(三)拓印葉片
收集一些植物的葉
將顏料涂在葉片表面,然后再拓印在紙上,并寫出植物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