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寶玉挨打
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反封建的主題
2.通過小說激烈矛盾沖突中的人物不同反應的分析,認識其性格的不同點.
教學過程:
1.<紅樓夢>簡介
2.<紅樓夢>產生的歷史背景
小結:<紅樓夢>的產生正處于中國封建社會由極盛轉向極衰,所以這部作品的誕生有其歷史的必然,它的主題"四大家族的興衰"也與這個背景吻合。
3.理清人物關系<賈政,賈寶玉在家族中的地位>
導入:《紅樓夢》當中重要的三次大變故是什么
4.寶玉挨打的原因:
直接原因:流蕩優(yōu)伶,表贈私物,荒疏學業(yè),*辱母婢。
根本原因: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
5.寶玉挨打各人反應如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性格特征?這些反應合理嗎?
賈母痛惜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者
王夫人哀痛維護自身利益的母親
寶釵規(guī)勸符合封建規(guī)范的大家閨秀
黛玉關心志同道合的知音
6.印發(fā)小說第40回中一段,讓學生體味其中個人的行為,性格特點極其合理性。
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shù),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里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撿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
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fā)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兒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在這個場面中,表現(xiàn)嬌嫩和放肆的是誰?如果寶釵在這,她會如何表現(xiàn)?
由這個場景分析,可以看出寶玉和黛玉在這個家族中的特殊地位,他們倆才是真正的知音,是這個封建大家族的叛逆。
總結: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可以深刻地領會恩格斯關于"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
理論,即"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xiàn)在他做甚么,而且表現(xiàn)在他怎樣做"。
篇二:訴肺腑
教學目的
1.體會課文中肺腑之言的內涵,通過分析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的專一、真誠、純潔、美好,體會其間所蘊涵的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2.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
教學設想
1.把握寶黛愛情蘊涵的思想內核,同時也可使學生迅速有效地學習課文。2.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時數(shù):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又是全書的主干,是中國古典文學描寫生動、表現(xiàn)成功、意蘊豐富、影響深遠的愛情故事。
“郎才女貌”是我國古代戲曲、小說中常見的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模式,這種建筑在“憐才愛色”基礎上的愛情往往缺乏廣泛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卻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現(xiàn)為生活理想及自我實現(xiàn)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表現(xiàn)為不約而同地懷疑傳統(tǒng)人生所規(guī)約的道路和終極目的。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兩個叛逆者,在經歷了彼此的猜疑、擔心、試探、慪氣之后,終于互明真心、心心相印了!对V肺腑》一文正是敘寫寶黛二人互明心跡的精彩片斷。
二.學習要求
1.體會課文中肺腑之言的內涵,通過分析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的專一、真誠、純潔、美好,體會其間所蘊涵的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2.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
三.指導自讀
1.本文節(jié)選的是《紅樓夢》第31、32回的有關情節(jié),快速閱讀課文之后把握節(jié)選部分的主要情節(jié)。
明確:主要情節(jié)是湘云帶丫環(huán)翠縷來賈府,拾到寶玉不慎丟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來,尤其擔心金麒麟又引來“金玉良緣”之說,因此悄悄前來欲察二人之意,聽到寶玉在湘云、襲人面前對自己不避嫌疑的稱揚,心有所感;接著,寶玉向黛玉傾吐了積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分析小說,思想內容也好,人物形象也好,藝術特色也好,情節(jié)結構是不能跨越的,它是基礎,是依托。要使學生熟悉情節(jié),為后面的分析、理解作先期的準備。)
2.節(jié)選的作品情節(jié)上有相對的完整性,我們在熟悉情節(jié)之后,再看看課文中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哪幾個?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作者是用怎樣的描寫手法來刻畫這幾個人物的?學生通過尋找、朗讀、討論的方式理解。
明確:課文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寶玉、黛玉、湘云和襲人。
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結交,蔑視封建道德倫理規(guī)范,熱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侶,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
黛玉執(zhí)著于理想愛情的追求,她與寶玉心相通,志相同,盡管為得到專一的愛情整日以淚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內心仍蘊積著反抗的情緒,她被寶玉視為從來不講“混賬話”的知己。
湘云雖也曾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又不及寶釵那樣深,她的言詞表現(xiàn)了她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襲人對寶玉的規(guī)勸及其對寶玉誤把她當黛玉而發(fā)出內心隱情的震驚,和后來她很快向王夫人發(fā)出寶玉有可能越出禮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個馴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規(guī)范的立場。
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這幾個藝術形象。
(引導學生認識“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這種文學現(xiàn)象。文學作品中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質的語言就是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人物思想感情尤其是寶黛二人的思想感情,為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作鋪墊。)
3.在把握了課文中著力刻畫的幾個人物之后,再來看看有一個人雖未出場,可湘云和襲人都對其發(fā)出由衷的贊揚,這個人又是誰呢?她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
明確:寶釵。通過湘云與襲人之口,作者間接地刻畫了薛寶釵的形象。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溫柔敦厚、豁達大度、隨分從時、很會做人的金陵閨秀。
4.寶玉向來是“心里有妹妹,但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又“連忙就走"。寶玉愛黛玉,但遇著溫柔豐韻的薛寶釵和爽朗灑脫的史湘云,卻又不能不眩目動情,感情確乎是曾經游移不定的,作者將黛玉、寶釵、湘云三人放在一個平面寫有什么深意呢?
明確:為了突出寶黛二人在人生道路上共同的叛逆意識,及二人逐日深化了的相知相戀的純真愛情。
黛玉、寶釵、湘云三人,論風姿,一個裊娜風流,公認有種病態(tài)美;一個鮮艷嫵媚,公認有種健康美;一個靈秀灑脫,公認有種天真美,都具備著“傾國傾城貌”。論才學,一個魁奪“菊花詩”;一個諷和“螃蟹詠”,譽稱絕唱;一個韻和“海棠詩”,壓倒群芳,都是錦心繡口、慧心靈氣。論門弟,一個是侯門之后;一個是皇商之家;一個是侯門之女,與賈府都是門當戶對。論親緣,都是寶玉的表姊妹,結成婚緣都是“親上加親”,三人都有資格成為寶玉的婚姻對象。
然而寶玉卻越來越鐘情于黛玉,而和寶釵、湘云“生分”了,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他認為寶釵和湘云“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嬲嬗胸撎斓冂婌`毓秀之德!”尤其是寶釵一再規(guī)勸寶玉“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雖屢嘗閉門羹而仍喋喋不休。只有黛玉,從不對寶玉說“仕途經濟”和“光宗耀祖”之類的“混賬話”,終于使得寶玉對三人在態(tài)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在心理上有了親疏的區(qū)分,以這種思想認識為基礎,才有了“訴肺腑”的情節(jié)。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對寶黛愛情的專一真誠、成熟鞏固、純潔美好、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礎進行深入地把握。)
5.肺腑之言就是從內心吐露的真實之言,找出課文中二三處加以分析。
明確:
例①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例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分析:寶玉在黛玉面前放膽訴說一腔真情,既體恤痛惜著黛玉的病體,又焦灼期盼著黛玉對自己真情的明曉,感情分外地執(zhí)著、真誠、純潔而美好。
(通過學生的品讀、分析,體會肺腑之言的內涵。)
四.點撥
為幫助學生把自讀引向深入,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1.試析寶黛愛情曲折發(fā)展的過程及敘寫這一過程的深刻思想意義。
明確:寶黛二人從“木石前盟”到一見面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從多次的口角到間接的試探,雖然寶玉生來“聰明靈慧”,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卻誰也不能領悟對方的深情實意,總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二人終由多次的小牾積聚成大沖突,直吵得一個“臉紅頭脹”,一個“手心冰涼”;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如何解開二人心頭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似乎很難,其實也實在容易,寶玉的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當寶玉聽到湘云勸他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時,甚覺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于無意中聽得此言,不禁驚喜交集,本來想到因寶玉獲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們“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悄悄來到怡紅院,本出于對寶玉的極不放心,一聽寶玉此言,轉而對寶玉極為放心,引為知己。
作者讓二人這樣試探不行,那樣試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這句話的分量,顯然不說“混賬話”是寶黛二人建立和鞏固愛情關系的基點。讓寶玉說這句話時黛玉不在場,目的就是要讓黛玉認為這是寶玉對自己的真正尊重,寶黛愛情發(fā)展至此趨于成熟穩(wěn)定。
曹雪芹在對寶黛二人情感曲折發(fā)展的敘寫過程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礎,二要彼此互相尊重,這一愛情觀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質來說,又是屬于未來的。單就這一點,曹雪芹真不愧為思想的巨人,文學的大師。
2.真實自然又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
明確: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主要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兩種手法對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話描寫學生很容易通過閱讀分析把握,這里主要說說心理描寫。
本文比較集中的心理描寫主要是在黛玉無意中聽到寶玉對自己稱揚不說“混賬話”一節(jié),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黛玉在對愛情的追尋過程中,總是憂傷多于快樂,痛苦多于幸福。原因在哪里呢?不僅在于愛情的本性是排他的,愛情的痛苦也是個人的,更主要的還在于她與寶玉的愛情乃是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互相聽到了內心召喚的回音,因而隨著愛情的步步深化,她越來越感到環(huán)境的勢利、險惡和前途命運的艱難、叵測。這一段“喜”“驚”“悲”“嘆”的心理描寫,不僅充分表現(xiàn)了黛玉細心多慮、多情善感,對真誠真心的寶玉的愛戀,也暗示了二人愛情發(fā)展的悲劇性結局。課文就是通過這段極具個性化的心理描寫塑造了林黛玉這一典型形象,其真實、自然、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古往今來引發(fā)了多少人的共鳴之心和同情傷感之淚!
(將問題引向深入,使學生能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更深的把握。)
五.作業(yè)
閱讀《紅樓夢》第29回的相關情節(jié),回答下面的問題。
且說寶玉因見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飯也懶怠吃,不時來問。黛玉又怕他有個好歹,因說道:“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寶玉因昨日張道士提親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聽見黛玉如此說,心里因想道:“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怎連他也奚落起我來。"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煩惱加了百倍。要是別人跟前,斷不能動這肝火,只是黛玉說了這話,倒又比往日別人說這話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臉來,說道:“我白認得你了!罷了,罷了!"黛玉聽說,冷笑了兩聲道:“你白認得了嗎?我那里能夠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寶玉聽了,便走來,直問到臉上:“你這么說,是安心咒我天誅地滅!"黛玉一時解不過這話來。寶玉又道:“昨兒還為這個起了誓呢,今兒你到底兒又重我一句!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么益處呢?"黛玉聞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話來。今日原是自己說錯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來,說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呢!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里生氣,來拿我煞性子。"原來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癡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我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卻只用假意試探,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事。即如此刻,寶玉的心內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為我解煩惱,反來拿這個話堵噎我,可見我心里時刻有了你,你心里竟沒我了。"寶玉是這個意思,只口里說不出來。那黛玉心里想著:“你心里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了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而毫無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里時時有這個‘金玉’,見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兒著急,安心哄我!
那寶玉心中又想著:“我不管怎樣都好,只要你隨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罷,不知也罷,只由我的心,可見你方和我近,不和我遠。"黛玉心里又想著:“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丟開,只管同情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遠你了!
1.這些文字主要寫什么?
2.選文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寶黛二人?
(參考答案)
1.這段文字主要寫寶黛二人為明曉彼此的真心真意而互相試探終至誤會的內容。
2.采用的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對話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二人因誤會而賭氣而使誤會更深的情景,心理描寫則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表現(xiàn)了二人心細如發(fā)、互相揣測、頓生誤會、備受煎熬的情形。
(思考題,旨在使學生在擴展閱讀訓練中,進一步了解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并更清晰地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發(fā)展的進程,加深對課文中人物描寫手法的理解。)
篇三: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
【自讀導言】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觀點。
2.結合有關語言知識或現(xiàn)象,理解文中富有深意的語句。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能力。
(解說:本文是一篇語言學論文,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礎上,理解其中的語言理論知識,特別要抓住作者的觀點,進而更好地闡釋文章中富有深意的語句。學習是為了運用,要通過應用文中的理論解釋相關的語文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自讀程序】
1.預習課文。
(1)根據(jù)單元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初步把握作者觀點。
(3)圍繞課后練習一指出的4個句子跳讀課文。
(解說:本文是自讀課文,應給學生一定時間,讓他們發(fā)揮自主性。教師提出初步要求,讓學生有的放矢,進而為下一步遷移學習打基礎。)
2.研讀課文。
(1)重點梳理第一部分,把握語言與說話的關系。
(2)重點研讀第三部分,理清第三部分總—分—總的結構,把握作者觀點。
(解說:舍棄中間部分,突破一、三部分,使自讀教學重點更為明確,便于學生弄清觀點,進一步用文中觀點去解釋相關的語言現(xiàn)象。這一步是整個自讀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指導學生利用總—分—總的結構和“觀點+例子”的模式去把握作者觀點,去闡釋富有深意的語句。)
3.拓展延伸。
用實例闡述“說話的好壞往往影響到交際的成敗”。
(1)錢宰吟詩
明朝錢宰編輯《孟子節(jié)衣》,非常勞苦。有次早朝,無意吟出一首詩:“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辈涣,這首詩被皇帝知曉,朱元璋起初勃然大怒,后一想,錢宰為人忠厚,不至于對皇帝有二心,便心下釋然。第二天朱元璋召見錢宰,笑問他:“卿詩中是否對朕有看法?”錢宰聽后冷汗淋淋,自覺大禍臨頭,皇帝見他如此,越覺其忠厚,于是讓他把“嫌”改為“憂”。
請分析“憂”與“嫌”表達的優(yōu)劣。
(2)劉大請客
劉大在五十大壽時請張三、李四、王五和趙六到他家里作客,結果等了半天,只來了兩個,王五、趙六還未到。劉大正等得不耐煩,王五來了,劉大嘆口氣說:“唉,該來的還不來。”王五一聽,掉頭就走了,劉大見王五走了,心里一急,對著張三兩手一攤說:“唉呀,不該走的又走了!睆埲宦牐南耄骸翱磥,我是應該走的!本筒晦o而別。劉大見張三也走,不知所措,說:“你看,我又不是說他。”李四一聽,“那一定是指我了?”于是也氣呼呼地走了。見此情景,劉大大失所望,長嘆一聲:“哎呀!怎么都走了!?”
分析:劉大請客,人為何都走了?
(3)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從前相交的一班苦朋友照舊過著很窮的日子。有一天,他從前的一個苦朋友跑到南京求見,準見之后便說:“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兒當關,多虧菜將軍!敝煸耙宦牐[約覺得他的話中包含了一些從前的往事,見他說得好聽,心里很高興,所以立刻封他做了御林軍的總管。這個消息讓另外一個苦朋友聽見了,他心想:“同是那時候一起玩的人,他去了有官做,我去當然也不會倒霉吧?”于是,他就去了。和朱元璋一見面,就直通通地說:“我主萬歲!還記得嗎?從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們在蘆花蕩里,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著,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泥地里。你只顧從地上滿把地抓豆子吃,卻不小心連紅草葉子也送進嘴去。葉子梗在喉嚨口,害得你哭笑不得。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葉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紅草葉子帶下肚子里去了!敝煸暗炔坏寐犕昃瓦B聲大叫:“推出去斬了!推出去斬了!”
同是一件事,說話的效果就不一樣,試分析。
(解說:設此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運用交際工具時應注意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去表情達意,更好地體會“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
【自讀點撥】
1.第一部分中“說話只能在這種有限和無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進行”,其中“有限”與“無限”,“自由”與“不自由”怎么理解。
明確:“有限”指的是有限的詞和為數(shù)不多的組合規(guī)則,“無限”指的是運用語言和組合規(guī)則可構成無數(shù)不同的句子;“自由”指的是人們根據(jù)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表達,“不自由”是指在表達時不能杜撰詞語、違反組合規(guī)則,必須服從社會的語言表達習慣。
2.談談語言與說話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明確:語言不同于說話。語言是從話語中抽象出來的一套語音、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是說話和表達思想的工具;說話是人們運用語言“生產”出來的“產品”(或運用語言工具表達思想所產生的結果)。
3.分析第三部分的結構及作者的觀點。
明確:
(1)第三部分按總分總的順序,論述了“語言不但是人類交際的工具,而且是各種交際工具中重要的一種!
(2)作者在這一部分中闡述了如下觀點:
①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一種重要的輔助交際工具。
②旗語之類是建立在語言、文字基礎之上的輔助性交際工具。
、勰槻勘砬、手勢、軀體姿態(tài)等伴隨動作是一種非語言的交際工具。
4.為什么說“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
明確:語言是人類專有的交際工具,但人們進行交際的工具除語言外還有其他一些用于交際的工具,如文字、烽火、旗語、紅綠燈、電報代碼以及手勢、臉部表情、軀體姿態(tài)等,都能起到一定的交際作用,但這都不能跟語言相比,它們過于簡單,不能表達復雜的內容,或雖然表達較多的內容,其實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上形成的輔助性手段,不過是語言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已,只有語言才能聽從于人們自由組合,組成表達思想的話語,靈活自如地用于各種社會交際,所以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
(解說: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善于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原文、把握文中觀點、理解關鍵句子的含義,如果學生的探究出現(xiàn)停滯不前或偏差時,要及時教給探究方法(如結合上下文理解,明確總分總的結構,“觀點+例子”的模式等),因為探究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能力。)
【自讀思考】
見“拓展延伸”訓練題(1)、(2)、(3)。
【參考答案】
(1)錢宰的意思是,四更天就起來穿上朝衣準備午門朝見,“嫌”的是自己擔心上朝遲了,由于指代不明,在這里可以理解成臣子嫌皇帝上朝遲了?蓱z錢宰一片忠心,由于說的時候運用的語言不能明確地表情達意,差點造成君臣的猜忌。如果換成“憂”字,則更能表現(xiàn)錢宰一心為國、日夜操勞的情懷。
(2)劉大沒有把握雙方的角色關系,加之他的表情、動作使得交際雙方產生了一系列的誤會:作為主人的劉大,第對剛來的王五說:“該來的還不來”,就意味著王五是不該來的;而王五走后,對張三一攤手,說:“不該走的又走了”,就意味著張三該走,后面對剩下的惟一的客人李四說“我又不是指他們”,當然就意味著指的是李四。所以說話時要注意交際雙方的角色關系和各種非語言的交際工具,把話說對、說好。
(3)朱元璋過去的兩個窮朋友來朝拜他,所講的話意思大體相同,但表達效果和所得到的待遇截然相反。一個注意了他和朱元璋的關系由過去的朋友關系轉變?yōu)檠矍暗木缄P系,顧及了對方的尊嚴,贏得了朱元璋的歡心,做了大官。另一個則相反,觸犯了圣威,被推出斬首。真可謂“話說三分,巧說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