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義。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識。
過程與方法
能合理運用燃燒的知識和滅火的原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防火、防爆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爆炸的含義;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識。
難點如何防火、防爆。
教學工具
蠟燭、火柴、金屬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氫氣在點燃前要驗純,是因為不純的氫氣燃燒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財產(chǎn)的損害。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爆炸方面的知識。
二、推進新課
爆炸
師:物質(zhì)具備燃燒的條件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什么有關?
實驗探究:粉塵爆炸。(實驗7-2)
實驗步驟:剪去空金屬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屬罐和小塑料瓶的底側(cè)各打一個比橡皮管外徑略小的小孔。連接好裝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點燃蠟燭,用塑料蓋蓋住罐口(如圖7-11)。從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氣(人距離該裝置遠一些),使面粉充滿罐,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發(fā)生了爆炸。
師:金屬罐和塑料蓋構(gòu)成了一個有限空間,向裝置中鼓氣后,面粉充滿了金屬罐,加大了它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罐內(nèi)的溫度達到了面粉的著火點,使它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急劇地燃燒并在短時間內(nèi)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引起爆炸。
師: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nèi)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赡馨l(fā)生爆炸的物質(zhì):可燃性氣體、粉塵等。
師:由上可知,物質(zhì)具備燃燒的條件后,燃燒的劇烈程度和什么有關?
生:氧氣的濃度和接觸面積?扇嘉锱c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在一定空間內(nèi)急劇燃燒,并有氣體生成,可以引發(fā)爆炸。
師:通過以上實驗可知,在面粉廠附近是要嚴禁煙火的。為了使警鐘長鳴,同學們對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問題要時刻提高警覺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師:為了防止火災以及爆炸事故發(fā)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場合會經(jīng)?吹揭韵聢D標。
師:投影展示:
師:這些圖標向人們傳遞了什么樣的信息?
生:(1)當心火災——易燃物質(zhì);(2)禁止放易燃物;(3)當心爆炸——爆炸性物質(zhì);(4)當心火災——氧化物;(5)禁止煙火;(6)禁止帶火種;(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煙。
師:根據(jù)這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nèi)容,同學們認為在哪些地方應該貼“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
生:油庫、加油站、紡織廠、煤礦礦井等。因為油庫、面粉加工廠等地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它們接觸到明火,就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
師:請閱讀“生產(chǎn)、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的注意事項”。(課本第134頁“資料卡片”)
師: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溫或撞擊時,極易發(fā)生燃燒或爆炸。因此,為了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生產(chǎn)、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
板書
第2課時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一、爆炸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在一定空間內(nèi)急劇燃燒,并有氣體生成,可以引發(fā)爆炸。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教學反思:
鑒于學生對燃燒與爆炸的現(xiàn)象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奧秘,并把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
教學目標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的科學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通過探究讓學生討論燃燒的條件及推出滅火的原理。
教學工具
投影自制的幻燈片、白磷、薄銅片、大燒杯、熱水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火是燃燒的一種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和過去的學習中,我們曾見過或遇到過許多燃燒的事例,你見到過哪些燃燒的事例嗎?請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
[學生活動]在學生發(fā)言過程中,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同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以鼓勵為主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踴躍地討論了我們常見到的燃燒現(xiàn)象,比如,篝火晚會、煤氣燒菜、奧運圣火、火箭發(fā)射等。還有第二單元學過的碳、硫、鐵、鋁箔等在氧氣中的燃燒等。雖然燃燒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燃燒的現(xiàn)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你知道燃燒的這個共同特征是什么?我們能不能對燃燒下定義呢?
[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從燃燒的現(xiàn)象(發(fā)光、發(fā)熱)和有新物質(zhì)產(chǎn)生兩個方面討論燃燒的特征,并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匯報自己的觀點,后形成燃燒的定義。
[小結(jié)]燃燒的定義:呵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師:燃燒是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那么,大家想過沒有,什么樣的物質(zhì)在什么條件下才能燃燒?也就是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呢?下面我們一起進行實驗探究。
二、實驗探究
1.燃燒的條件。
[實驗l]學生分組進行教材中“活動探究’’的實驗。,教師巡視各組,及時肯定學生的正確操作并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根據(jù)觀察到事實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討論](投影)
(l)由上述實驗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2)由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
(3)由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人氧氣(或空氣)后燃燒的事實,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4)綜合上述討論,可得出燃燒需要哪些條件?
師:通過同學們進行的實驗探究及問題的討論,這些事實有力地說明了,物質(zhì)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可燃物(即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與空氣(或氧氣)接觸;
(3)達到燃燒時所需的低溫度。
組織學生認識常見物質(zhì),例如木材、木炭、酒精、無煙煤等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及方法。
師:火給人類帶來了熟食和溫暖,但火一旦失控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同學們你知道生活和生產(chǎn)中通常采用的滅火方法嗎?請各小組將你們所知道的滅火方法填人表格,比一比哪個小組知道的多。
(投影)滅火的事例和方法
┏━━━━━━━┳━━━━━━━┓
┃災火事例┃—,方法┃
┣━━━━━━━╋━━━━━━━┫
┃1.┃┃
┣━━━━━━━╋━━━━━━━┫
┃2.┃┃
┣━━━━━━━╋━━━━━━━┫
┃3.┃┃
┣━━━━━━━╋━━━━━━━┫
┃4.┃┃
┣━━━━━━━╋━━━━━━━┫
┃5.┃┃
┗━━━━━━━┻━━━━━━━┛
將各小組的討論結(jié)果用投影進行展示評講。
[討論]下面請各小組根據(jù)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把剛才滅火的方法進行歸類,并想一想它們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然后歸納小結(jié)。
[小結(jié)]
(1)可燃物跟空氣隔絕;(2)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師:你們能否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滅火的方法呢?
組織學生進行教材中[實驗7-1]的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一步驗證了滅火的方法,然后根據(jù)這個滅火的原理設計一個簡易的滅火器。
[錄像展示]生活中幾種滅火器:(1)泡沫滅火器;(2)干粉滅火器;(3)二氧化碳滅火器。同時分別介紹它們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師:每年我國因地下煤礦的礦井內(nèi)瓦斯爆炸,化工生產(chǎn)的工廠爆炸、煙火爆炸等災難,造成的經(jīng)濟擄失上億元,造成人員傷亡上千人!多么怵目驚心數(shù)據(jù)啊!那么我們作為有知識的青少年,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懂得利用科學知識為民造福,把災難雕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易矧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除了可燃性氣體能發(fā)生爆炸外,面粉、煤糕等粉塵也能發(fā)生爆炸嗎?
[實驗2]演示教材中[實驗7-2]注意:該實驗中鼓氣球與金屬罐之間的連按管可稍長一些,人應遠離金屬罐,以防危險。此實驗用的面粉應干燥,金屬罐可用八寶粥空罐等。
實驗完畢,請同學們觀察現(xiàn)象并進行分析。諾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32頁后一自然段,總結(jié)易刪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小結(jié)]
(l)在生產(chǎn)、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
(2)展示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投影:見教材中圖7-12所示)
課后小結(jié)
師:學完本課題你應該知道:
1.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燃燒需要三個條件:(l)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時所需的低溫度(也叫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
(l).消除可燃物或隔離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3.在生產(chǎn)、運輸、使用和貯藏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
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初中
2,學科:化學
3、課時:1課時4、學生課前準備:學生查閱有關滅火方法和著火自救措施方面的資料。
二、教學課題: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的科學方法。
3.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guī)律,認識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
本課題共包含三大內(nèi)容: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簡介。本課題共需兩課時,此設計為第一課時。
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教學難點:
。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
。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四、教學方法及教學思路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質(zhì)疑,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設計并實施實驗。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的科學方法。
本節(jié)課講解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學生對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燒現(xiàn)象比較熟悉,在前面的化學學習中也已經(jīng)了解了部分物質(zhì)的燃燒情況,對燃燒的條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對滅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本節(jié)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學生從生產(chǎn)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親自實施探究方案→總結(jié)歸納形成結(jié)論的方法來組織教學。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在實驗中發(fā)展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科學探究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引入】你聽說過劉謙嗎?劉謙在春晚表演的精彩魔術,著實讓他火了一把,今天老師也為大家表演一個魔術。想看嗎?
【老師】表演“燒不壞的手帕”
【學生】觀察魔術
【老師】在熊熊火焰中手帕為什么沒有被燒壞呢?這其中蘊含著一定的化學原理,你想為這一魔術解密嗎?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7.1燃燒和滅火
【老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你見過哪些燃燒現(xiàn)象?
【學生】回憶學過的物質(zhì)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如木炭,硫,鐵絲等在氧氣中燃燒。
【老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物質(zhì)燃燒時的共同現(xiàn)象總結(jié)出燃燒的定義。
【老師】你們知道為什么會發(fā)生燃燒嗎?能猜一猜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嗎?(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學生】分組做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實驗1.用鑷子分別夾取一根小木條和一塊小石子,在酒精燈上點燃。實驗2.觀察常溫下存放的蠟燭會燃燒嗎?點燃后呢?實驗3.分別點燃兩支蠟燭,將其中一支蠟燭用燒杯罩住。
【教師】在討論試驗2時穿插著火點的概念。
【學生】通過討論歸納燃燒的條件。
【老師】板書:燃燒的條件
【老師】燃燒是不是必須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觀看視頻!景俣纫曨l】
【老師】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到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在數(shù)學中三角形是穩(wěn)定的圖形,現(xiàn)在我們也構(gòu)建一個三角形,缺少任何一條邊也不能形成“火”,我們稱之為“火三角”。
【百度視頻】(截取前半部分)
【老師】火能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現(xiàn)在我們能讓燃燒發(fā)生,能不能根據(jù)燃燒的條件讓燃燒停止呢?結(jié)合你的生活經(jīng)驗,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學生】各小組討論交流生活中燃燒的現(xiàn)象和滅火的方法。
【老師】多媒體展示搜集的圖片:燃燒的酒精燈、蠟燭、燃氣灶、篝火、草原著火、森林著火,我們是如何熄滅這些火焰的?
【學生】各小組討論交流滅火的方法。
【老師】以上是生活中滅火的例子,F(xiàn)在老師給你們一些燃燒的蠟燭,你們會運用不同方法熄滅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燒杯、石棉網(wǎng)、沙子、剪刀和水,根據(jù)老師提供的實驗用品,小組討論滅火方案,完成實驗,并思考這些方法為什么能夠滅火。
【老師】請大家思考上述不同的方法中蘊含著怎樣的化學原理?它們?yōu)楹文茏尰鹧嫦缒兀?/p>
【學生】學生思考方法中存在的共性,總結(jié)出滅火的原理。
【老師】板書:滅火的原理
【老師】看到同學們設計的方案我不禁想到一個故事:名字叫《小猴學樣》,說一天小猴玩火不小心點燃了一個草堆,猴媽媽急忙拎起一桶水將火澆滅。這一切被小猴看在了眼里。晚上睡覺的時候,猴媽媽讓小猴熄滅蠟燭,小猴拎起一桶水倒在了蠟燭上,蠟燭是熄滅了,而小猴挨了媽媽一頓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實際滅火過程中,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學生】聽故事,并從中感悟,在滅火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老師】下面的方法運用了哪些滅火原理?多媒體展示:炒菜時油鍋著火、高壓水槍滅火、燃氣爐著火三幅畫面。
【老師】同學們,你是否發(fā)現(xiàn)燃燒與滅火的原理之間有什么關系?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滅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燒反應的發(fā)生,破壞燃燒所需要的條件,滅火時只需阻止一個條件即可。
【老師】同學們知道了滅火的方法和原理,還有專門的滅火器具呢,我們學校就有,對于滅火器你們一定很陌生,接下來我們觀看一段視頻學習一下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
【百度視頻】在電視上我們經(jīng)常看到一些火災的報道,為了保護自己,救護他人,我們必須要學會一些火災中的自救知識。接下來我們觀看視頻。
【百度視頻】(截取后半部分)
。ㄈ┥罨毩,拓展延伸
1、紙比煤易點燃的原因是()
A.紙比煤接觸空氣面積大B.紙比煤的著火點高
C.紙比煤的著火點低D.紙比煤的密度小
2、下列滅火方法不恰當?shù)氖?)A.不慎打翻酒精燈起火,立即用濕抹布撲滅
B.圖書檔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C.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D.石油油井著火,用大量水澆滅
3、下列關于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放熱、發(fā)光現(xiàn)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B.在氧氣中能燃燒的物質(zhì)在空氣中也一定能燃燒
C.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
D.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火焰和發(fā)光的現(xiàn)象
4、在空氣中敞口放置的一瓶無水酒精,沒有燃燒的原因是()
A.沒有達到著火點B.無水酒精是液態(tài)
C.沒有與氧氣接觸D.無水酒精揮發(fā)快
5、1992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燒,我國救援人員在滅火工作中做出了貢獻,下列措施不能考慮用于滅火的是()
A.設法阻止石油噴射
B.設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溫度
C.設法使火焰與空氣隔絕
D.設法降低石油的著火點
6、夜間發(fā)現(xiàn)液化石油氣泄露時,應采取的緊急措施是()
A.向室內(nèi)噴水,溶解液化石油氣,防止其燃燒
B.開燈,仔細檢查泄露源
C.打開所有門窗通風,關閉氣源閥門
D.打電話報警,并請維修人員前來維修
7、用水可以滅火,這是因為()
A、水蒸發(fā)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B、水蒸發(fā)吸熱,提高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C、大量水蒸發(fā)吸熱,使可燃物溫度降低大著火點以下,而且水蒸氣又起著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的作用
D、水的密度大于空氣8、某商學院女生宿舍發(fā)生火災,四名女生從六樓跳下當場身亡,為此,專家呼吁,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知識,學會如何逃生,當高層樓房下層起火,火勢兇猛無法撲滅時,下列逃生措施不正確的是()A、沿樓梯迅速下樓B、用濕毛巾堵住口鼻C、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D、封閉房門,沿繩索下墜
9、《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zhàn)”,曹操率百萬水師乘船橫渡長江,聲勢浩大,卻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來的東風弄得大敗而逃。用燃燒三條件回答: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進曹軍的連環(huán)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軍的部分船只逃脫,這些船沒有被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營,還為燃燒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燒得更旺。
10、請用“燃燒和滅火”的化學知識解釋下面的成語:釜底抽薪、杯水車薪、鉆木取火。(四)小結(jié)
學習了以上知識,你能對老師做的小魔術解密嗎?學完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密魔術,討論交流本節(jié)課的收獲。
。ㄎ澹┎贾米鳂I(yè)
教科書:131頁,2、5、6
。└桨鍟O計
7、1燃燒和滅火
1、燃燒的條件2、滅火的原理
。1)可燃物(1)清除可燃物(2)氧氣(2)隔絕氧氣(3)溫度達到著火點(3)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