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南平三中 佘冬妹整理
教學目的:和初一新生談語文學習的價值、意義、重要性與要求
教時時間:兩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自我介紹
介紹姓氏,家鄉(xiāng)、愛好。
錫惠公園的惠山寺有一對聯(lián)“佛門半開,有緣進來”,是指緣分的巧妙和難得。16個班級,偏偏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就恰巧分到這一個班級里來,彼此成了同學甚至同桌,用流行語說“千萬人之中,沒有早一分,也沒有晚一秒,我們就這樣相遇了……”通常,人們喜歡把老師比喻成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彪m然是對老師職業(yè)的極至贊美。但我一點也不喜歡,蠟燭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的,并且含著淚,過于悲壯?晌易鼋處熛肟鞓返狞c亮你們的一生,卻不想毀滅自己,而且現(xiàn)代科技看來,蠟燭的光太暗了,不如日光燈亮,我更喜歡把老師比喻成撐船的水手,三年一調(diào)頭,送走一批學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師、學生,水手、渡客,這就是緣分。將來的生命中,你還會不會記得這三年的生活,還記不記得三年的生活中有個我,這很難說,生命是個變數(shù)。希望你們倍加珍惜朝夕相處的三年寶貴時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們的友誼。
二、關(guān)于語文
《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告訴我們:興趣是好的老師。要學好語文學科,興趣重要。從以往的經(jīng)驗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學語文很枯燥,沒有興趣。大家覺得,語文把美妙的東西進行“尸體解剖”,因而對語文產(chǎn)生了深深的誤解甚至反感。更有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外語能拿高分,自己的母語拿不到分,對外語的熱情超過母語。這是中國的怪現(xiàn)象。中國的應試教育害人不淺,但它仍是目前中國人適用并且公平的一種方式。所以,請大家不要恨考試。
1、 為什么要學語文?(同學說說看)
首先,在我看來,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做人。
講兩個案例,真人真事。
A、2000年《中國青年報》刊登過一封14歲中學生的遺書,遺書重要的片斷是這樣的:“那天我看電視,見記者采訪一個放牛娃,放牛娃說,他的理想是放好牛,然后賣掉牛掙錢蓋房子,蓋了房子娶媳婦,娶了媳婦生孩子,生了孩子讓他接班再放牛。事后,我想到了自己——為什么要讀書?考大學,上大學又為什么?找份好工作,找個好工作可以借此找個好媳婦,然后呢?生孩子,讓他考大學,找工作,娶媳婦……這樣的生活沒意義,這樣的生命沒價值……”于是,這位從小學到初中,年年都是三好生,班長的優(yōu)秀少年,服毒自殺了。
請同學們反思一下:你問過這樣的問題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想做什么?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我怎樣活著才快樂而有價值?
B、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劉海洋把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震驚了全國,他有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嗎?專家檢驗結(jié)果:沒有。他這么做只是想看看黑熊會有怎樣的反映。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他學習過程中無數(shù)實驗課中的一節(jié),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坐的各位,你們認同他的觀點嗎?從他的行為中你有沒有反思過社會的根源是什么?能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為什么我們的年青人會虐待各種動物,或者對虐殺動物事件不以為然。緊接著我們把目光聚集到去年暑假全國關(guān)注的云南大學馬家爵殺人一案,這位國全重點大學的高材生,把鐵錘冷靜地砸向自己的舍友,事后不慌張不失態(tài),幾天之內(nèi)連殺三人,再制定逃跑計劃……我們拋開他與同學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想想他的人格精神上又出什么問題了?能找到答案嗎?還有六年前浙江17歲的高中生徐力因考試不理想遭到母親數(shù)落就把母親殺掉了,事件暴露前他照樣正常上課下課與母親的尸體共處一室而鎮(zhèn)定自若。
這些學生,有的是各種理工科的知識和技術(shù),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問題,他們得的是另外一種。喝祟愇拿魅狈ΠY、人文素質(zhì)缺乏癥。
他們有知識,卻沒有是非判斷力,他們有技術(shù)卻沒有良知。
他們不懂:什么是尊重生命。
老百姓的話就是:缺德——失德
用現(xiàn)在前衛(wèi)的詞語來總結(jié):他們沒有精神家園。
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全國參與調(diào)查的學生中,心理存在健康隱患的高中生為20%-25%;大學生中則為25%-30%。多可怕的隱患,也就是說全國中學生與大學生中,患這類病癥的人比例非常的高。所以,全國教育終于開始重視“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與精神家園的建設”了。
一個人的個性和人格的養(yǎng)成的青春歲月里,離不開的基礎是“語文——文學”而這些在數(shù)理化等純科學的領域里你是看不到個性、人格精神這些內(nèi)容的。
教了這么多的書,我發(fā)現(xiàn)兩種學生是常見的。一種接受了12年的系統(tǒng)的語文學習,但仍然沒有學會讀書——既沒有讀書的興趣,也沒有讀書的方向,更沒有讀書的方法與審美意識。我稱他們充其量只能算識字。另一種學生功課優(yōu)秀,能順利考入大學,并且大部分是進修文科之外的專業(yè),有可能,他們一生的人文功課,就是中學時代的這幾本教科書,所以他們才沒有自己的精神家園,所以才會有劉海洋這一類的“優(yōu)秀學子”出現(xiàn)。
由此可見:高學歷≠高道德≠高素質(zhì)
甚至高智商、高學歷犯罪的社會危害比普通百姓更大,更可怕。同意我的觀點嗎?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回答為什么學習語文為個問題了。在中學的歷程里,語文——文學作品,他能通過寫作者真實的生活經(jīng)驗與心理歷程與你交流,向你展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價值取向,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你可以透過文章,看到作者的精神家園,中學里沒有哪一門功課是。這樣的內(nèi)容,在精神上為你做引領。(板書)
其次,語文的第二個目的教你學會做人,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善良的人。
做一個良心不會枯萎的人,一個有人性的人,一個有語文文學審美的人,一個在文字王國里捍衛(wèi)自己尊嚴的人。在道德滑坡的社會中懂得潔身自愛,懂得自律的人。(板書)
你不一定要踏入大學的門,可你必定要跨入社會的門,你可以不懂數(shù)理化,沒有任何特長,只要領工資會簽自己的名,但你不能不會做人,你可以失掉一切,但你沒能失掉尊嚴。
例子一:歌德(1749-1832)是近代德國的詩人、劇作家和思想家。這里要講的,是一件頗能反映歌德道德修養(yǎng)的小事。
有一天,歌德在魏瑪公園散步。當他走在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徑上時,迎面走來了一個曾經(jīng)把歌德的所有作品都貶得一文不銘的文藝批評家。那位批評家站在歌德的對面,胸膛朝前一挺,傲慢地說:
"對一個傻子我決不讓路!"
批評家的姿態(tài)使歌德感到十分有趣,他把頭一點,微笑著說:
"我正好和您相反,先生。"
說著,歌德站到了一邊。頓時,那位批評家滿臉通紅,羞得無地自容。
歌德因他的善良用文字化解了尷尬,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例二:有,周恩來總理同國民黨政府談判。在我方義正詞嚴面前,對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說同我方談判是”對牛彈琴“!周恩來總理當即靈機一動,利用對方拋來的詞語,將計就計,巧妙地回敬了對方:”對!牛彈琴!“在這里,周恩來總理把對方拋來的”對牛彈琴“這個成語巧妙地進行了結(jié)構(gòu)上的調(diào)整,變成了一個內(nèi)涵豐富的”對!牛彈琴!“,從而既擺脫了困難,又迫使對方陷入無地自容的窘境。從而維護了黨的尊嚴。
第三,學好語文第三個目的能塑造人的氣質(zhì),提升人的人格魅力。
(古語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zhì)來自人性的真、善、美,是人格的終極追求。氣質(zhì)靠文學熏陶,模仿不來,一舉手一投足都能體現(xiàn)你個人的修養(yǎng)。
巴金先生在《燈》中有一句名言:我們不是光靠吃米活著。意思是我們還靠精神活著。語文給你的,不只是精神家園的守護,還是生命質(zhì)量的拓展。我們追求的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寬度?套用網(wǎng)絡流行的說法就是像活數(shù)量還是活質(zhì)量?
現(xiàn)當代朦朧詩人舒婷有一句話:你表達了自己,你才獲得生命。有一笑話,說一小伙第爬上長城,面對看起來壯麗的景色情致大發(fā),“啊,長城——”(你能猜到下一句嗎?周圍的游客也在等呢,)“咋就這么長!”港臺劇讓我受不了的句式是“我好喜歡好喜歡你!”的“好好”句式,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愛情的美好,真是蒼白無力,又肉麻。
再來我們文學里如何描繪愛情的堅貞: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賞析】:與文人詩詞喜歡描寫少女初戀時的羞澀情態(tài)相反,在民歌中常見的是以少女自述的口吻來表現(xiàn)她們對于幸福愛情的無所顧忌的追求。這首詩屬于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辭》,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傾心相愛的男子表述愛情。由于這位姑娘表愛的方式特別出奇,表愛的誓詞特別熱烈,致使千載之下,這位姑娘的神情聲口仍能活脫脫地從紙上傳達出來。
首句“上邪”是指天為誓,猶言“天啊”!古人敬天畏命,非不得已,不會輕動天的威權(quán),F(xiàn)在這位姑娘開口便言天,可想見她神情莊重,有異常重要的話要說。果然,姑娘終于把珍藏在自己內(nèi)心,幾次想說而又苦于沒有機會說的秘密吐出來了:“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薄跋嘀本褪窍鄲,相好。姑娘經(jīng)過自己的精心選擇,認為這位男子確實值得相愛!伴L命無絕衰”是說兩人的命運永生永世連結(jié)在一起,兩人的愛情永生永世不會衰退。前一句是表白愛情的態(tài)度,后一句是進一層表白愛情的堅貞。愛情,只有與堅貞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是無比純潔美好的。姑娘當然懂得這一點,因此她要進一步表明心跡。不過,她不愿再從正面直說,而是通過出人意料的逆向想象,從反面設誓。她先舉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為設誓的前提:“山無陵,江水為竭”,是說世上永久的存在物發(fā)生了巨變;“冬雷震震,夏雨雪”,是說自然界永恒的規(guī)律發(fā)生了怪變;“天地合”是說整個宇宙發(fā)生了毀滅性的災變,然后吐出了“乃敢與君絕”五個字。由于這五個字有五件非常之事作為支撐點,因此字字千鈞,不同凡響;又由于設誓的前提沒有一個會出現(xiàn),因此“乃敢與君絕”的結(jié)果也就無從說起了。
所以,學好語文將來用處大著呢,在座的各位,假如那一天來臨時別一紙難倒眾位爺們,一片傷心寫不出……
第四,后,它還有一功用:大學的敲門磚。以后高考語文成績提升到200分。(板書)
三、怎樣學習語文
(一)、我們的目的爭取做“五一居士”
(1)一手好字
(2)一張能言會道的嘴
(3)一肚子名篇佳作
(4)一筆好文章
(5)一顆永遠純真善良的心
(二)、我們的行囊:
(1) 相信自己,勇敢面對
(2) 養(yǎng)成習慣,重在堅持
(3) 注重方法,培養(yǎng)能力
(三)、新學期準備:
(1)積累(背、默、抄、記)
(2)頓悟(悟性、思考、靈感)
(3)創(chuàng)造(寫作、讀書)
(4)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認真書寫的習慣(作業(yè)不過關(guān),重寫)
勤查字典、詞典的習慣
積極思考、質(zhì)疑問難的習慣
上課積極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
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及時復習的習慣
課文批注、做筆記的習慣
記筆記、隨筆的習慣
修改作文的習慣
沉著冷靜、積極應考的習慣
讓優(yōu)秀的習慣幫助我們成為優(yōu)秀的人!
(四)老師建議:
課內(nèi):
首先,做好課文的預習:
1.粗讀課文一遍,利用注釋或工具書讀準字音,寫在書上。
2.再讀課文,試著了解作者寫了哪些內(nèi)容,然后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么,讀后受到的啟發(fā)有哪些,如果是名家名篇,還需要查找資料了解作者情況及文章的寫作背景等。
3.三讀課文,試著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緒。特別是抒情性強的作品,如詩歌、抒情散文等,吟誦得好,就學好了一大半。
其次,有目的的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爭取課堂多發(fā)言,積極參加課堂討論。注意要收放自如。有疑問的地方先做好記號,等合適的時機再問。
后,整理思路和筆記,寫寫學習心得。按時的、保質(zhì)保量完成作業(yè)。
課外:
1、以書為友
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毕M瑢W們在學習中能多讀書,讀好書。要多閱讀文章、報刊、文學作品。
2、生活中學習
文章來源于生活,或直接或間接。學語言、學文章都不能離開生活。
四、作業(yè):1、預習《春》要求:
⑴、正確認讀和默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并用中方格本按要求抄寫3遍。
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遍。要求: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讀出節(jié)奏;第三遍讀懂內(nèi)容,讀出情感,劃出喜愛的語段,背誦并寫出感受。
2、作文:題目一:我期待一個*****語文老師
題目二:這就是我
南平三中 佘冬妹整理
教學目的:和初一新生談語文學習的價值、意義、重要性與要求
教時時間:兩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自我介紹
介紹姓氏,家鄉(xiāng)、愛好。
錫惠公園的惠山寺有一對聯(lián)“佛門半開,有緣進來”,是指緣分的巧妙和難得。16個班級,偏偏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就恰巧分到這一個班級里來,彼此成了同學甚至同桌,用流行語說“千萬人之中,沒有早一分,也沒有晚一秒,我們就這樣相遇了……”通常,人們喜歡把老師比喻成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彪m然是對老師職業(yè)的極至贊美。但我一點也不喜歡,蠟燭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的,并且含著淚,過于悲壯?晌易鼋處熛肟鞓返狞c亮你們的一生,卻不想毀滅自己,而且現(xiàn)代科技看來,蠟燭的光太暗了,不如日光燈亮,我更喜歡把老師比喻成撐船的水手,三年一調(diào)頭,送走一批學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師、學生,水手、渡客,這就是緣分。將來的生命中,你還會不會記得這三年的生活,還記不記得三年的生活中有個我,這很難說,生命是個變數(shù)。希望你們倍加珍惜朝夕相處的三年寶貴時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們的友誼。
二、關(guān)于語文
《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告訴我們:興趣是好的老師。要學好語文學科,興趣重要。從以往的經(jīng)驗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學語文很枯燥,沒有興趣。大家覺得,語文把美妙的東西進行“尸體解剖”,因而對語文產(chǎn)生了深深的誤解甚至反感。更有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外語能拿高分,自己的母語拿不到分,對外語的熱情超過母語。這是中國的怪現(xiàn)象。中國的應試教育害人不淺,但它仍是目前中國人適用并且公平的一種方式。所以,請大家不要恨考試。
1、 為什么要學語文?(同學說說看)
首先,在我看來,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做人。
講兩個案例,真人真事。
A、2000年《中國青年報》刊登過一封14歲中學生的遺書,遺書重要的片斷是這樣的:“那天我看電視,見記者采訪一個放牛娃,放牛娃說,他的理想是放好牛,然后賣掉牛掙錢蓋房子,蓋了房子娶媳婦,娶了媳婦生孩子,生了孩子讓他接班再放牛。事后,我想到了自己——為什么要讀書?考大學,上大學又為什么?找份好工作,找個好工作可以借此找個好媳婦,然后呢?生孩子,讓他考大學,找工作,娶媳婦……這樣的生活沒意義,這樣的生命沒價值……”于是,這位從小學到初中,年年都是三好生,班長的優(yōu)秀少年,服毒自殺了。
請同學們反思一下:你問過這樣的問題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想做什么?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我怎樣活著才快樂而有價值?
B、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劉海洋把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震驚了全國,他有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嗎?專家檢驗結(jié)果:沒有。他這么做只是想看看黑熊會有怎樣的反映。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他學習過程中無數(shù)實驗課中的一節(jié),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坐的各位,你們認同他的觀點嗎?從他的行為中你有沒有反思過社會的根源是什么?能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為什么我們的年青人會虐待各種動物,或者對虐殺動物事件不以為然。緊接著我們把目光聚集到去年暑假全國關(guān)注的云南大學馬家爵殺人一案,這位國全重點大學的高材生,把鐵錘冷靜地砸向自己的舍友,事后不慌張不失態(tài),幾天之內(nèi)連殺三人,再制定逃跑計劃……我們拋開他與同學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想想他的人格精神上又出什么問題了?能找到答案嗎?還有六年前浙江17歲的高中生徐力因考試不理想遭到母親數(shù)落就把母親殺掉了,事件暴露前他照樣正常上課下課與母親的尸體共處一室而鎮(zhèn)定自若。
這些學生,有的是各種理工科的知識和技術(shù),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問題,他們得的是另外一種。喝祟愇拿魅狈ΠY、人文素質(zhì)缺乏癥。
他們有知識,卻沒有是非判斷力,他們有技術(shù)卻沒有良知。
他們不懂:什么是尊重生命。
老百姓的話就是:缺德——失德
用現(xiàn)在前衛(wèi)的詞語來總結(jié):他們沒有精神家園。
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全國參與調(diào)查的學生中,心理存在健康隱患的高中生為20%-25%;大學生中則為25%-30%。多可怕的隱患,也就是說全國中學生與大學生中,患這類病癥的人比例非常的高。所以,全國教育終于開始重視“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與精神家園的建設”了。
一個人的個性和人格的養(yǎng)成的青春歲月里,離不開的基礎是“語文——文學”而這些在數(shù)理化等純科學的領域里你是看不到個性、人格精神這些內(nèi)容的。
教了這么多的書,我發(fā)現(xiàn)兩種學生是常見的。一種接受了12年的系統(tǒng)的語文學習,但仍然沒有學會讀書——既沒有讀書的興趣,也沒有讀書的方向,更沒有讀書的方法與審美意識。我稱他們充其量只能算識字。另一種學生功課優(yōu)秀,能順利考入大學,并且大部分是進修文科之外的專業(yè),有可能,他們一生的人文功課,就是中學時代的這幾本教科書,所以他們才沒有自己的精神家園,所以才會有劉海洋這一類的“優(yōu)秀學子”出現(xiàn)。
由此可見:高學歷≠高道德≠高素質(zhì)
甚至高智商、高學歷犯罪的社會危害比普通百姓更大,更可怕。同意我的觀點嗎?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回答為什么學習語文為個問題了。在中學的歷程里,語文——文學作品,他能通過寫作者真實的生活經(jīng)驗與心理歷程與你交流,向你展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價值取向,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你可以透過文章,看到作者的精神家園,中學里沒有哪一門功課是。這樣的內(nèi)容,在精神上為你做引領。(板書)
其次,語文的第二個目的教你學會做人,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善良的人。
做一個良心不會枯萎的人,一個有人性的人,一個有語文文學審美的人,一個在文字王國里捍衛(wèi)自己尊嚴的人。在道德滑坡的社會中懂得潔身自愛,懂得自律的人。(板書)
你不一定要踏入大學的門,可你必定要跨入社會的門,你可以不懂數(shù)理化,沒有任何特長,只要領工資會簽自己的名,但你不能不會做人,你可以失掉一切,但你沒能失掉尊嚴。
例子一:歌德(1749-1832)是近代德國的詩人、劇作家和思想家。這里要講的,是一件頗能反映歌德道德修養(yǎng)的小事。
有一天,歌德在魏瑪公園散步。當他走在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徑上時,迎面走來了一個曾經(jīng)把歌德的所有作品都貶得一文不銘的文藝批評家。那位批評家站在歌德的對面,胸膛朝前一挺,傲慢地說:
"對一個傻子我決不讓路!"
批評家的姿態(tài)使歌德感到十分有趣,他把頭一點,微笑著說:
"我正好和您相反,先生。"
說著,歌德站到了一邊。頓時,那位批評家滿臉通紅,羞得無地自容。
歌德因他的善良用文字化解了尷尬,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例二:有,周恩來總理同國民黨政府談判。在我方義正詞嚴面前,對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說同我方談判是”對牛彈琴“!周恩來總理當即靈機一動,利用對方拋來的詞語,將計就計,巧妙地回敬了對方:”對!牛彈琴!“在這里,周恩來總理把對方拋來的”對牛彈琴“這個成語巧妙地進行了結(jié)構(gòu)上的調(diào)整,變成了一個內(nèi)涵豐富的”對!牛彈琴!“,從而既擺脫了困難,又迫使對方陷入無地自容的窘境。從而維護了黨的尊嚴。
第三,學好語文第三個目的能塑造人的氣質(zhì),提升人的人格魅力。
(古語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zhì)來自人性的真、善、美,是人格的終極追求。氣質(zhì)靠文學熏陶,模仿不來,一舉手一投足都能體現(xiàn)你個人的修養(yǎng)。
巴金先生在《燈》中有一句名言:我們不是光靠吃米活著。意思是我們還靠精神活著。語文給你的,不只是精神家園的守護,還是生命質(zhì)量的拓展。我們追求的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寬度?套用網(wǎng)絡流行的說法就是像活數(shù)量還是活質(zhì)量?
現(xiàn)當代朦朧詩人舒婷有一句話:你表達了自己,你才獲得生命。有一笑話,說一小伙第爬上長城,面對看起來壯麗的景色情致大發(fā),“啊,長城——”(你能猜到下一句嗎?周圍的游客也在等呢,)“咋就這么長!”港臺劇讓我受不了的句式是“我好喜歡好喜歡你!”的“好好”句式,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愛情的美好,真是蒼白無力,又肉麻。
再來我們文學里如何描繪愛情的堅貞: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賞析】:與文人詩詞喜歡描寫少女初戀時的羞澀情態(tài)相反,在民歌中常見的是以少女自述的口吻來表現(xiàn)她們對于幸福愛情的無所顧忌的追求。這首詩屬于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辭》,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傾心相愛的男子表述愛情。由于這位姑娘表愛的方式特別出奇,表愛的誓詞特別熱烈,致使千載之下,這位姑娘的神情聲口仍能活脫脫地從紙上傳達出來。
首句“上邪”是指天為誓,猶言“天啊”!古人敬天畏命,非不得已,不會輕動天的威權(quán),F(xiàn)在這位姑娘開口便言天,可想見她神情莊重,有異常重要的話要說。果然,姑娘終于把珍藏在自己內(nèi)心,幾次想說而又苦于沒有機會說的秘密吐出來了:“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薄跋嘀本褪窍鄲,相好。姑娘經(jīng)過自己的精心選擇,認為這位男子確實值得相愛!伴L命無絕衰”是說兩人的命運永生永世連結(jié)在一起,兩人的愛情永生永世不會衰退。前一句是表白愛情的態(tài)度,后一句是進一層表白愛情的堅貞。愛情,只有與堅貞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是無比純潔美好的。姑娘當然懂得這一點,因此她要進一步表明心跡。不過,她不愿再從正面直說,而是通過出人意料的逆向想象,從反面設誓。她先舉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為設誓的前提:“山無陵,江水為竭”,是說世上永久的存在物發(fā)生了巨變;“冬雷震震,夏雨雪”,是說自然界永恒的規(guī)律發(fā)生了怪變;“天地合”是說整個宇宙發(fā)生了毀滅性的災變,然后吐出了“乃敢與君絕”五個字。由于這五個字有五件非常之事作為支撐點,因此字字千鈞,不同凡響;又由于設誓的前提沒有一個會出現(xiàn),因此“乃敢與君絕”的結(jié)果也就無從說起了。
所以,學好語文將來用處大著呢,在座的各位,假如那一天來臨時別一紙難倒眾位爺們,一片傷心寫不出……
第四,后,它還有一功用:大學的敲門磚。以后高考語文成績提升到200分。(板書)
三、怎樣學習語文
(一)、我們的目的爭取做“五一居士”
(1)一手好字
(2)一張能言會道的嘴
(3)一肚子名篇佳作
(4)一筆好文章
(5)一顆永遠純真善良的心
(二)、我們的行囊:
(1) 相信自己,勇敢面對
(2) 養(yǎng)成習慣,重在堅持
(3) 注重方法,培養(yǎng)能力
(三)、新學期準備:
(1)積累(背、默、抄、記)
(2)頓悟(悟性、思考、靈感)
(3)創(chuàng)造(寫作、讀書)
(4)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認真書寫的習慣(作業(yè)不過關(guān),重寫)
勤查字典、詞典的習慣
積極思考、質(zhì)疑問難的習慣
上課積極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
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及時復習的習慣
課文批注、做筆記的習慣
記筆記、隨筆的習慣
修改作文的習慣
沉著冷靜、積極應考的習慣
讓優(yōu)秀的習慣幫助我們成為優(yōu)秀的人!
(四)老師建議:
課內(nèi):
首先,做好課文的預習:
1.粗讀課文一遍,利用注釋或工具書讀準字音,寫在書上。
2.再讀課文,試著了解作者寫了哪些內(nèi)容,然后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么,讀后受到的啟發(fā)有哪些,如果是名家名篇,還需要查找資料了解作者情況及文章的寫作背景等。
3.三讀課文,試著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緒。特別是抒情性強的作品,如詩歌、抒情散文等,吟誦得好,就學好了一大半。
其次,有目的的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爭取課堂多發(fā)言,積極參加課堂討論。注意要收放自如。有疑問的地方先做好記號,等合適的時機再問。
后,整理思路和筆記,寫寫學習心得。按時的、保質(zhì)保量完成作業(yè)。
課外:
1、以書為友
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毕M瑢W們在學習中能多讀書,讀好書。要多閱讀文章、報刊、文學作品。
2、生活中學習
文章來源于生活,或直接或間接。學語言、學文章都不能離開生活。
四、作業(yè):1、預習《春》要求:
⑴、正確認讀和默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并用中方格本按要求抄寫3遍。
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遍。要求: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讀出節(jié)奏;第三遍讀懂內(nèi)容,讀出情感,劃出喜愛的語段,背誦并寫出感受。
2、作文:題目一:我期待一個*****語文老師
題目二: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