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 學習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4、 學習語言特點:生動、幽默;
5、 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
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自讀法
1課時
多媒體資料
以錄制的蟋蟀、蟾蜍、鯨魚、蚊子等生物的聲音導入(幻燈片)
見文中注釋1
配樂朗讀課文(幻燈片)
(一)、探討下列問題:
1、本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C)
A、音樂B、大自然的聲音C、生物的非事務性聲音(語言)D、生物的事務性聲音(語言)
2、本文的結(jié)構(gòu)、思路
第一部分(1-14):通過人類與動物的反復對比,說明動物界和人類一樣,存在著美妙的超功利的音樂;
第二部分(15):為音樂的存在做出宇宙學、熱力學和解釋,認為音樂有物理成因。使作者的觀點不僅限于現(xiàn)象的描述,而且有了理論根源。
3、列舉、分析:
1、白蟻——頭部——打擊樂(非事務性聲音)
白蟻——上顎——信號(事務性聲音)
2、蝙蝠——聲納——捕捉昆蟲(事務性聲音)
蝙蝠——倒掛——鈴聲(非事務性聲音)
3、重點朗讀”我家后院的畫眉“這段。由個別朗讀,到集體朗讀,明確“事務性聲音”
與“非事務性聲音”之間的區(qū)別。彼此交流信息如:警告、驚叫、求偶、宣布領(lǐng)地等事務性語言不是音樂。
4、鳥類事務性語言背后還有大量的重復出現(xiàn)的美妙聲音(非事務性)
5、蟋蟀、蚯蚓的合奏、座頭鯨充滿力度和肯定的歌曲。
(二)、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生物界和人類一樣,存在著美妙的音樂,而這音樂并沒有功利目的,只是生物性本能。
本文主要運用了兩個顯著的說明方法:
一是舉例子,為了說明動物界充滿音樂,作者列舉了白蟻、畫眉、鯨魚等各種動物的例子,并生動地描述了它們發(fā)出的美妙音響。
二是做比較,人類與動物音樂的比較,更是貫穿于全文,旨在說明動物與人類一樣,有著超功利的音樂。
本文語言生動幽默。例如,為了說明動物發(fā)出的聲音,未必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拿外星人揣測人類的高爾夫球的咔嗒聲做類比,“警告的叫喚”(不太可能)、“求偶的信號”(沒那回事)或“領(lǐng)土占有的宣言”(這倒可能),種種猜測讓人忍俊不禁,真可謂“一個頭腦糊涂的外層空間來客”。再如,第9段對畫眉歌聲的描述,更是生動迷人,感覺這是“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轉(zhuǎn)的歌曲”,“是一種沉思的、若泣若訴的音樂”。
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