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上冊歷史《古代埃及》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能準確說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發(fā)源地、奴隸制小國興起時間、統(tǒng)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時間及名稱和文明遺存。
2.通過小組討論,在教師提示下,歸納總結大河文明的產(chǎn)生與其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正確分析古埃及成為文明古國的原因。
【教學重點】古埃及的文明
【教學難點】古埃及成為文明古國的原因、正確評價金字塔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師: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哪些國家?
學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
師:人類早期文明先誕生于亞非地區(qū)的大河流域。自西向東,曾出現(xiàn)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臘羅馬文明、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亞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今天我們學習古代埃及。
(二)自我研學,生成新知
知識點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東北角。
2.河流:尼羅河是世界上長的河流,貫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
3.出現(xiàn)國家時間: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初步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的時間:公元前3100年左右。
4.成為軍事帝國:在新王國時代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tǒng)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
5.滅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學和文化成就: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早的文字之一。
知識點二:金字塔
金字塔是法老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體狀的陵墓。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知識點三:法老的統(tǒng)治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是全國高的統(tǒng)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閱讀教材,探究問題。
(1)為什么說古埃及文明是“尼羅河的贈禮”?
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
(2)列舉古埃及的重大事件。
①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xiàn)國家;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③在新王國時代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tǒng)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④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國吞并。
探究二金字塔
根據(jù)下面的材料,探究問題。
如圖是屹立在尼羅河下游的金字塔群。從左到右依次為胡夫、哈佛拉(胡夫之子)、第四王朝門卡烏拉(胡夫之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孫子的幾個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財富和實力。
(1)關于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有下列幾種觀點,你認為哪種觀點是正確的?
、倩鹦侨恕@碛墒乾F(xiàn)代科學發(fā)現(xiàn)火星上可能有和人類一樣的高智慧生物。
②“大西洲人”。西方有學者認為遠古時候,在大西洋中有一個大西洲,那里的人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很高的文明,可惜后來大西洲沉陷了。
、酃虐<叭。根據(jù)希羅多德的記載,它是埃及國王奴役勞動人民的見證,更是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的一大世界奇跡。
正確觀點是③,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椎體狀的陵墓,它每個側面都形似漢字“金”,因此,中國人稱為“金字塔”。
(2)結合下面的材料,你如何評價金字塔?
(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為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
——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
評價: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隸主壓迫奴隸的歷史見證。
(3)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什么?
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
(四)歸納總結,整體感知
2.初三上冊歷史《古代埃及》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1)觀察古代埃及地圖,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羅河對古埃及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
。2)知道古埃及統(tǒng)一的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及其統(tǒng)治;知道法老的相關知識。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點以及金字塔建造中體現(xiàn)出的古埃及人民智慧;通過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社會結構,掌握古埃及的階級狀況。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金字塔”的探究,引導學生認識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殘酷奴役埃及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也是古埃及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通過學習法老的統(tǒng)治,掌握古埃及奴隸制國家君主zhuanzhi統(tǒng)治的特點,培養(yǎng)認識古埃及奴隸制國家君主zhuanzhi統(tǒng)治的實質。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了解古埃及史,認識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燦爛與輝煌。
。2)通過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類文明的偉大,認識統(tǒng)治階級對奴隸的殘酷奴役和驕奢*逸的腐朽生活,體會高超的建筑技術以及奴隸們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教學重點:
法老的統(tǒng)治;金字塔。
教學難點:
通過對金字塔的學習,認識和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上古時代埃及的階級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運用網(wǎng)絡,查閱古埃及概況、了解尼羅河風光,搜集卡納克神廟的圖片、金字塔圖片,以及獅身人面像的神話傳說等,力圖了解儲備更多的古埃及歷史知識,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等。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查閱尼羅河風光、美麗的金字塔、卡納克神廟,搜集與占埃及有關的神話傳說。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情境導入:[講故事——法老魔咒之謎(《圖坦卡蒙的詛咒》),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故事有很強的趣味性,講故事既能鍛煉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激發(fā)我們學習的興趣,有誰愿意講一講古埃及的故事法老魔咒之謎。
生:在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上鐫刻著這樣一行墓志銘:“誰要是干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數(shù)十年來,所謂的“法老咒語”越傳越神秘,不僅令盜墓者望而卻步,而且令很多考古學者和觀光客心存疑慮。1999年,德國微生物學家哥特哈德·克拉默在木乃伊身上發(fā)現(xiàn)了足以致命的細菌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長達數(shù)個世紀之久。
師: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法老是如何統(tǒng)治埃及的?而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又應如何認識和評價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古代埃及。
二、講授新課:
。ㄒ唬┌l(fā)現(xiàn)古埃及史
1.位于埃及境內(nèi)的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而古希臘歷史學家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請你說說理由有哪些。
埃及位于非洲大陸東北部,終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羅河縱貫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條狹長的綠洲,而尼羅河流域的居民利用河水漲落的規(guī)律,開墾荒地,引水灌田,使尼羅河沿岸變成地中海區(qū)域的谷倉,造就了繁榮的古代文明。故古希臘歷史學家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明白古埃及文明屬于大河流域文明。)
2.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又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
(1)公元前6世紀始,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不斷入侵而衰亡,記載古埃及歷史的文字工具——象形文字的識讀方法失傳,致使古埃及文明史一度湮沒無聞。
(2)1799年,法國士兵在一個叫羅塞塔的村落旁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陌生的文字。
(3)后來,法國文字學家商博良憑借淵博的語言學知識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解開了碑上的象形文字。
(4)19世紀,歐洲古文字學家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考古學家不斷發(fā)掘出古代遺址和文字史料,為現(xiàn)代人認識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必要條件。(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提煉、總結知識要點的能力)
(二)法老的統(tǒng)治
1.古埃及于何時確立了早的君主zhuanzhi制度?國王被稱為什么?其職權有哪些?
(1)約公元前3100年。
(2)法老。
(3)掌握國家一切大權。
2.埃及的國王,即法老,是如何實行zhuanzhi統(tǒng)治的?
(1)法老的zhuanzhi統(tǒng)治通過一整套依附于他的官僚體制加以實行。
(2)王位一般由家族成員世襲。
(3)建立龐大的官僚機構及軍隊。
(4)制定了嚴格的賦稅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
3.古埃及宮廷形成了一套怎樣的禮儀?結合古埃及的歷史,你是如何認識和評價在農(nóng)耕文明時代君主zhuanzhi統(tǒng)治的作用的?
(1)大臣覲見法老須行跪拜之禮,吻法老腳前的塵土。如果臣下能吻法老的腳尖,意味著他得到了法老的獎賞。
(2)君主zhuanzhi統(tǒng)治對鞏固國家統(tǒng)一、維持社會安定、促進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君主zhuanzhi統(tǒng)治也常常導致昏君暴君的出現(xiàn),從而激化了社會矛盾,引起社會動蕩和改朝換代。
。ㄈ┙鹱炙
多媒體出示材料:
埃及的金字塔約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筑,因形似漢字“金”字,故譯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發(fā)現(xiàn)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00多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時期。在埃及已發(fā)現(xiàn)的金字塔中,大有名的是位于開羅西南面的吉薩高地上的祖孫三代金字塔。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金字塔的用途和形狀分別是什么?為什么把法老的陵墓稱為“金字塔”?
(1)法老的陵墓。
(2)底方上尖的角錐體。
(3)金字塔的形狀是底方上尖的角錐體,像中文的“金”字,所以中國學者把它形象地稱為“金字塔”。
2.法老修建“金字塔”的原因是什么?法老以高聳、壯觀的金字塔顯示其威嚴,又表示他與天上神靈存在密切聯(lián)系。
3.你是如何評價和認識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也是當時社會結構的真實寫照。(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整理教材知識要點的能力。)
4.右邊圖片是吉薩金字塔群,它不僅是古埃及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也是當時社會結構的真實寫照。請問金字塔是如何反映埃及當時的社會結構的?
生:以法老為代表的統(tǒng)治階級高居塔尖之上,中小土地所有者、商人、知識分子處于塔腰之間,廣大農(nóng)民、工匠、奴隸構成塔基,他們用自己的汗水供養(yǎng)著高高在上的統(tǒng)治階級。
小結:
本課通過對發(fā)現(xiàn)古埃及史、法老的統(tǒng)治、金字塔三個子目的學習,了解了古代埃及的起源史、奴隸制國家的建立、確立了世界上早的君主zhuanzhi制度,以及古代埃及人民修建的金字塔,知道古代埃及創(chuàng)造了燦爛而輝煌的文明,尤其是古代埃及人民的首創(chuàng)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發(fā)揚。
板書設計
古代埃及、發(fā)現(xiàn)古代埃及、法老的統(tǒng)治、金字塔
3.初三上冊歷史《古代埃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知識與水平】
1、結合圖片和相關資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理解尼羅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們對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意義。
3、理解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分析自然環(huán)境影響文明產(chǎn)生,進一步理解大河對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理解文明產(chǎn)生的多源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埃及的金字塔,圍繞金字塔之迷,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學難點】
1、分析自然環(huán)境對文明產(chǎn)生的影響;
2、理解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系。
教學準備:
1、電腦;
2、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
3、相關的音像制品及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希羅多德說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多的令人驚異的事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多的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業(yè)績!苯裉熳屛覀円黄饋韺W習第1課:古代埃及。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ㄒ唬┕虐<暗淖匀画h(huán)境——尼羅河
1.圖片展示:國際空間站拍攝地球夜景:尼羅河岸燈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詩歌《贊美尼羅河》: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出,養(yǎng)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讓我們歌唱!你滋潤了太陽神賦予的土地,養(yǎng)育著所有的人民,讓我們在干涸的沙漠里暢飲!你慷慨無私地給予我們所有美好的東西!
3.教師提問:
(1)解釋歌詞“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碧崾荆耗崃_河是水源,為人類生存提供條件。
。2)解釋歌詞“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提示:定期泛濫,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
。3)還有什么“美好的東西”?提示:便于航行。
教師小結:尼羅河為人們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定期泛濫促動了古埃及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而其平緩的河水以及盛行風又提供了便利的航運條件;這些有利條件促動了尼羅河流域的統(tǒng)一。
。ǘ┫笮挝淖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對照表”
2.教師提問:請學生猜測其中幾個文字的含義并說說象形文字有怎樣的特點?提示:與事物形狀相似。
3.資料鏈接:紙莎草紙古埃及人在距今5000年前發(fā)明了紙莎草紙,紙莎草紙的制作材料是紙莎草。它盛產(chǎn)于尼羅河沿岸的水生植物。人們將紙莎草的粗莖切割下來,剝?nèi)ネ馄ぃ瑢⒗锩嫒彳浻钟许g性的莖芯兒切成薄片。再將切成片兒的莖芯橫、豎編織或疊放。然后用錘子將兩層莖芯兒敲打,直至融合成一張薄紙。融為一體的薄片兒在經(jīng)過曬干、打磨等工藝處理后,世界上早的紙就誕生了。
教師小結: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就。
目標導學二:金字塔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圖片
2.教師提問:埃及有句古諺語:人類畏懼時間,而時間畏懼金字塔。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想象一下古代埃及人是如何搬運、建造金字塔的?提示:學生自由回答;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后人有幾種推想:
。1)用一個巨大的杠桿,一段用繩子綁住石塊,另一端通過人力將石塊吊往上方,然后將石塊逐步往上堆砌。
。2)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質滾軸將石塊拉上去土堆是環(huán)繞金字塔螺旋上升。也有人認為,第(2)種方法土堆的清除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而推測開始用土堆,然后用杠桿。也有些人認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為他們覺得古人沒有這么高的智慧來建造這么偉大的建筑。
目標導學三:法老的統(tǒng)治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法老的圖片
2.教師提問:說說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樣的?提示:法老作為全國高的統(tǒng)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
3.思維延伸:埃及法老們?yōu)槭裁匆o自己修筑金字塔?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修筑豪華的陵墓,以備在冥世間繼續(xù)生活,同時也是為了宣揚法老至高無上的宗教神權和世俗zhuanzhi統(tǒng)治的權力。
課堂總結:金字塔外形雄偉壯觀,內(nèi)有很多甬道和墓室相通,還有繪畫、雕刻等藝術品,實際上是一座地下宮殿。國王的尸體經(jīng)防腐處理,制成了干尸,放置在棺木中,這就是“木乃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板書設計
1.自然環(huán)境 2.文明歷程 3.文明成就:太陽歷、數(shù)學、象形文字、解剖學、金字塔等 4.法老統(tǒng)治
4.初三上冊歷史《古代埃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ㄒ唬┲R與技能目標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們對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意義;
2.結合圖片和相關資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理解尼羅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ǘ┻^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分析自然環(huán)境影響文明產(chǎn)生,進一步認識大河對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產(chǎn)生的多源性。
。ㄈ┣楦、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了解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深刻體會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有多個源頭,是各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結果。
2.通過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難點:分析自然環(huán)境對文明產(chǎn)生的影響,理解“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教學策略】
1.運用多媒體形象直觀展示豐富資料,吸引學生興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課堂接近學生,學生融入課堂。
3.采用獨立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在遇到難題時互相討論,取長補短,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出示視頻短片:《埃及——無可比擬》學生欣賞。
教師課前導入:希羅多德說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多的令人驚異的事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多的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業(yè)績。”
設問:四大文明古國。
設計意圖:本課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接續(xù)七年級后的單元“文明探源”,有必要對幾個大河流域的早期區(qū)域文明做知識回顧。
2.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古埃及的自然環(huán)境——尼羅河
出示:贊美尼羅河詩歌、尼羅河圖片。
設問:解釋歌詞“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
教學預設:尼羅河是水源,為人類生存提供條件。
設問:解釋歌詞“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
教學預設:定期泛濫,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
設問:還有什么“美好的東西”?
教學預設:便于航行。
片段小結:尼羅河為人們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定期泛濫促進了古埃及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而其平緩的河水以及盛行風又提供了便利的航運條件;這些有利條件促進了尼羅河流域的統(tǒng)一。
3.教學環(huán)節(jié)二:幾何學和太陽歷
活動:分組采訪官員和農(nóng)民,自己設計采訪的問題,小組成員分角色表演。
活動設計意圖:學生在采訪和回答的過程中理解尼羅河的定期泛濫對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幾何學的產(chǎn)生的重要意義。
出示:幾何圖形和太陽歷中的三個季節(jié)。
設問:太陽歷發(fā)明的意義
片段小結:正是因為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人們才需要每年丈量土地,幾何學得以產(chǎn)生發(fā)展;根據(jù)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nóng)作物生長規(guī)律,發(fā)明了人類歷第一部太陽歷。古代埃及的幾何學和天文學也取得了輝煌成就。
4.教學環(huán)節(jié)三:象形文字
出示:幾個象形文字,要求學生猜測其含義。
設問:象形文字有怎樣的特點?
教學預設:與事物形狀相似。
補充:象形文字一般書寫在紙草上,而紙草是生長于尼羅河河邊的一種植物。
片段小結: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就。
5.教學環(huán)節(jié)四:醫(yī)學技術
出示:木乃伊制作過程的圖片以及希羅多德關于木乃伊制作的一般方法的介紹。
設問1: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哪些醫(yī)學方面的知識?
教學預設:解剖、心臟、消毒、防腐、縫合技術等等。
設問2:古埃及人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
教學預設:“靈魂不死”……
片段小結:古埃及人民深信“靈魂不死”,熱衷于制作木乃伊,因此在不斷的實踐摸索中,埃及的醫(yī)學也在不斷的進步。
6.教學環(huán)節(jié)五:法老與君主zhuanzhi制度
出示:見聞和法老的圖片。
設問:法老為何會擁有如此權威?說說法老是個怎樣的人物?
出示:太陽神的圖片,希羅多德《歷史》中的記載。
片段小結:古埃及統(tǒng)一后,逐步建立君主zhuanzhi制度,法老擁有無上權威。
7.教學環(huán)節(jié)六:金字塔
出示: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圖片
設問1: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
教學預設:胡夫金字塔等
出示:金字塔建造想象圖1和教材P3資料1、2,想象如何搬運、建造金字塔的?
教學預設:利用滾木等
出示:金字塔建造想象圖2、3
設問2:金字塔主要是由誰來建造的?你從中能夠悟出什么道理?
教學預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片段小結:金字塔是建筑的奇跡,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建造凝結了無數(shù)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歷史是由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
8.教學環(huán)節(jié)七:做文明游客
出示:材料2013年5月24日,某網(wǎng)友發(fā)微博,稱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了“丁錦昊到此一游”幾個字,“我們試圖用紙巾擦掉這羞恥,但很難擦干凈,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9.課堂小結:
。1)回憶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列舉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提示:從文字、建筑、醫(yī)學、數(shù)學、天文學、政治等方面)
(2)舉例說說古埃及的文明成就與自然環(huán)境有何關系?
(3)從古埃及文明成就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中,你獲得什么感悟?
5.初三上冊歷史《古代埃及》教學反思 篇五
本課內(nèi)容知識線索較為簡單,容易掌握。在教學中,我按照“情景導入——自主研學——合作探究——歸納總結——課堂檢測”的思路,層層遞進,較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較好,只是在對金字塔評價方面,學生觀點分歧較大,意見不一。經(jīng)過我的適時引導,學生認識到了金字塔不僅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奴隸階級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