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語文上學期知識點復習筆記 篇一
詞類活用
(1)動詞使動用法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使……彎曲)
(2)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其曲中規(guī)(彎曲的弧度)
(3)名詞作狀語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4)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這種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數詞作形容詞:
用心一也(專一)
2.高三語文上學期知識點復習筆記 篇二
一詞多義
(一)虛詞“乃”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2、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詞,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詞,于是
4、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副詞,才
(二)實詞“道”
1、有碑仆道名詞,路、道路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名詞,道理
3、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詞,主張
4、何可勝道也哉動詞,說、講
5、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三)實詞“蓋”
1、日初出大如車蓋名詞,車蓋
2、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3、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動詞,超過,勝過
4、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助詞,有“大概”的意思
3.高三語文上學期知識點復習筆記 篇三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lián)、偶尾同韻、中聯(lián)對偶、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
4.高三語文上學期知識點復習筆記 篇四
文言虛詞
1、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數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7、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5.高三語文上學期知識點復習筆記 篇五
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
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
今義:多數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轉折連詞
。4)窮發(fā)之北
古義:毛,草木
今義:頭發(fā)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
今義:豐收年;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