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實踐,運用多種方法體驗不同紙質(zhì)敲擊的聲音,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
2.運用提供的材料進行“樂器”制作,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
3.選擇紙張為樂曲伴奏,享受音樂的美。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白板紙、牛皮紙、皺紋紙、彩箔紙、瓦棱紙、硫酸紙、報紙等。
2.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雙面膠、蛋糕盒等輔助材料。
3.各種紙樂器欣賞ppt。
4.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
活動過程
1.試一試,說一說。
(1)提供各種紙張,請幼兒試一試:用哪種方法可以讓紙發(fā)出聲音。比如,用筷子敲、用指頭彈等。
(2)把自己的做法和感受告訴大家。比如,將紙做成小鼓,進行敲打。
2.比一比,想一想。
(1)請幼兒互相比較,體會各種不同的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每個幼兒進行展示,將不同的聲音發(fā)聲方式進行集體模仿。
(2)引導幼兒想一想,同一種紙張用什么方法,紙的聲音會有不同的效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互相合作,體驗各種紙的音色特點。
(3)展示紙樂器,讓幼兒自選樂器進行操作游戲。
3.聽一聽,找一找。
(1)請幼兒分別欣賞一段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感覺,找一種與樂曲相配合的紙;來進行配樂演奏,并引導幼兒說出選擇的原因。
(2)幼兒用自己選擇的紙樂器進行演奏操作
4.自制小樂器并進行演奏。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紙張、材料進行小樂器的制作。
(2)看節(jié)奏譜進行打擊樂練習。活動中,鼓勵幼兒不斷交換紙張或變換方法進行“演奏”。
活動延伸
將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等輔助材料投放到音樂區(qū)中,引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紙“樂器”的制作,并進行合作演奏。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的綜合性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發(fā)展的一個趨勢,本次活動融合了科學教育與音樂教學,它們之間的結(jié)合有效互補。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為幼兒探索提供了一個愉悅的氛圍和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使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獲得美的享受。感受音樂——節(jié)奏訓練——樂器制作,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促進了幼兒不同能力的發(fā)展,并把活動引向課堂之外的區(qū)域活動,讓孩子能夠真正地得到個別化學習的發(fā)展,將區(qū)域活動和教育活動進行互補,從而達到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大膽尋找紙的不同連接方法。
2.主動參與討論,并樂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
3.嘗試用多種連接方法完成各項任務,體驗成功的快樂。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廣告紙、皺紋紙、卡紙、固體膠、夾子、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動畫形象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PPT“紙國王”。
師:今天,想給你們介紹一位特別的朋友,是誰呢?
。ㄅ湟簦盒∨笥褌兒茫∥沂恰凹垏酢,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想邀請你們到我們的“紙王國”里去看一看,玩一玩,愿意嗎?)
2.出示PPT“紙王國”城堡。
師:這座城堡怎么樣?很漂亮,很氣派!你們猜,它的屋頂是什么做的?(紙)圍墻呢?所有東西都是由紙做起來的,非常的特別!
二、嘗試借助工具探索廣告紙的連接方法。
1.介紹材料及要求。
師:今天,“紙國王”要考考大家。讓我們想辦法將三張紙連接起來,變成長長的一串,它還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輔助工具,等會我們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工具,把這三張紙連接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將其展示在黑板上。(3張廣告紙)
師:誰來用一句話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紙條連接起來的?(重點指導幼兒用適當?shù)膭釉~表達連接的方式。)
小結(jié):剛才我們都借助了工具,用了夾、別、粘貼的方法把紙連接在一起?磥磉@個任務難不倒我們大班的小朋友了。
三、嘗試用皺紋紙、卡紙操作,探索無工具紙的連接方法。(各提供2張)
1.介紹皺紋紙和卡紙并交待任務。
師:接下來的任務是什么呢?(配音:剛才小朋友都是借助工具來連接的,現(xiàn)在我們要增加難度,不利用工具把紙連接起來。)師:這次它給我們提供了兩種紙,等會我們每人拿2張皺紋紙、2張卡紙、,不利用工具,想辦法把2張皺紋紙連接起來,把2張卡紙也連接起來。
2.幼兒嘗試多種連接方法,教師指導。
。ń處熤笇Э埗喾N折的方法;皺紋紙擰、套的方法)
3.交流連接方法:
師:誰來說說,沒有工具,你是怎樣把紙連接起來的?
4.教師示范新的方法。
師:看看我是怎樣把它連接起來的?(講解穿和折的方法)
總結(jié):你們看,皺紋紙用了擰的方法,可以用擰的方法直接連起來,也可以擰成圈套起來;卡紙用了插、折和穿的方法。
師:你們?yōu)槭裁礇]有用插的方法來連接皺紋紙呢?(皺紋紙?zhí)浟耍?/p>
總結(jié):對了,插的方法更適合硬一點的紙,像這些方法比較適合軟一些的紙。看來,我們要根據(jù)材料的特點來選擇適合的連接方法。
四、用無工具連接做窗簾。
師:我們小朋友動手動腦想出了這么多不用工具讓紙連接的方法,紙國王真是太佩服你們了!今天,他要我們用學到的連接方法,為他的城堡制作長長的窗簾。我們比比看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做的窗簾又長又漂亮。
五、經(jīng)驗拓展。
師:今天我們找到了能讓紙連接起來的不同方法。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用到連接的地方,你們見過哪些地方有連接的?我呀也找到了一些,一起來看看。
1.幼兒園的作品欄。
2.小籬笆
3.焊接
4.建筑工人
5.積木
6.床單打結(jié)逃生
7.人墻抗洪
六、結(jié)束活動
師:連接的運用可真多,在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很多用到連接的地方哦,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吧!
教學反思:
生活中的連接無處不在,孩子們對連接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正因為如此,選擇了這節(jié)科學活動。為什么會選取“紙的連接”這個點呢?剛開始我設(shè)計的是生活中常見的連接,比如:線的連接、繩子的連接等多種材料連接?蓪嵺`發(fā)現(xiàn),給孩子準備的這些材料種類太多,課上要想講清楚也不容易,不能突出重點,給課前準備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經(jīng)過反復的揣摩,終決定我們選取某個小點“紙的連接”。紙,是孩子再熟悉不過的,何不讓幼兒探索紙的多種連接方法呢?于是生成了這節(jié)科學活動。找到了突破點,問題也就一步步的迎刃而解。
當然,在每次的試教過程中都有不同的狀況出現(xiàn),這些看似“不順利”的小障礙反而更加完善了這節(jié)課,針對課堂上幼兒可能會出現(xiàn)的小問題,教師該如何機智應對,如何巧妙的應答和解決成了我大的挑戰(zhàn)。比如,在讓幼兒探索無工具將紙連接起來時,許多孩子的思維還處于定向思維,只想到一種方法,或不敢嘗試別的方法,但個別幼兒敢于探索,想出了不一樣的方法,教師這時必須及時察覺幼兒的新發(fā)現(xiàn),并給予指導與表揚,同伴之間的學習也會給他們萌發(fā)創(chuàng)意的靈感,孩子們探索時也要鼓勵他們多交流自己的想法,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增強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無工具連接”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孩子們了解了這些連接方法后,挑戰(zhàn)后面的“皺紋紙連接”和“做窗簾”也就輕松多了。孩子們就在這樣的寬松、愉悅的氛圍中,發(fā)現(xiàn)、探索、操作,由淺入深,有易到難,次的挑戰(zhàn)困難,探索了讓紙連接起來的好辦法,體驗了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