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一
一、活動目標:
1、體驗作品中小朋友對蘋果娃娃的關愛之情。
2、能理解作品的主要資料,掌握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
3、學會如何與新朋友相處。
二、活動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已引導幼兒畫過蘋果。
三、活動過程:
1、兒歌表演法導入課題:我是一個大蘋果。
2、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傾聽。
(1)提問:你見過會說話的蘋果娃娃嗎?今日教師要給你們講一個《蘋果娃娃》的故事,故事里的蘋果娃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里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小朋友們是怎樣對待蘋果娃娃的?
(3)分段講述故事,邊講邊提問,幫忙幼兒理解作品資料。
提問:敏敏是怎樣畫蘋果娃娃的?為什么說蘋果娃娃度過了歡樂的一天?蘋果娃娃還愿意上幼兒園嗎?為什么?
3、引導幼兒思考并討論:你愿意上幼兒園嗎?為什么?如果我們班來了新朋友,我們應當怎樣做?
四、活動延伸:
在游戲活動時組織幼兒分主角表演《蘋果娃娃》;并畫一畫自我想象中的其它娃娃。
五、活動反思:
這是一篇意境優(yōu)美的童話,情節(jié)簡單,故事發(fā)生的場景幼兒也比較熟悉,幼兒比較容易理解。明白了要和朋友友好相處,如何對待新朋友。異常是對主角表演很感興趣,調動了幼兒的進取性,課堂氣氛活躍,到達了預期的目的。
2.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二
教材分析
活動:語言《設計臺詞》
可是孩子們對各個角色間的情感特點、語言的完整表達等挖掘的還不夠,所以想重溫這個文學作品的精髓,設計出大家認可的表演臺詞,開拓孩子思維,易于他們更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夠在已有的閱讀經驗上,根據故事中的角色特征,設計角色臺詞。
2、嘗試用輔助動作、語氣表情等表現(xiàn)人物特征。
3、積極參加討論,體驗創(chuàng)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自主閱讀故事,回憶故事內容。
(1)提問:你還記得故事里有誰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結果怎么樣?
2、集體閱讀、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點。
。1)集體閱讀討論,理清故事內容脈絡。
2、梳理故事脈絡,進一步分析角色關系與人物心理特點,逐一創(chuàng)編臺詞。
。1)梳理小蝌蚪找了幾個小動物做媽媽的情節(jié)拓展創(chuàng)編臺詞。
提問:小蝌蚪一開始把誰當做了自己的媽媽?鴨媽媽是怎么和它說的?
(2)依次梳理分析其它角色的特點,拓展創(chuàng)編相關臺詞。
3、根據創(chuàng)編的臺詞,引導幼兒嘗試進行對話表演。
。1)引導幼兒梳理創(chuàng)編的各角色臺詞。
(2)幼兒分角色嘗試進行對話練習,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特點。
。3)鼓勵各角色配合進行完整對話表演。
3.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三
一、找一找冬天的太陽
1、讓幼兒到室外去找太陽,找到后圍坐在太陽下面。
2、老師:大家都找到了冬天的太陽,我們在太陽下面坐一會兒,曬曬太陽。
提問:
(1)冬天的太陽曬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學習詞——暖和)
(2)摸一摸自己,你覺得身上哪些地方暖和了?(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用兒歌小結)
二、欣賞學習兒歌
1、老師把大家曬太陽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來聽一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語句)
2、我們一起來說說曬太陽的事情好嗎?(鼓勵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學念兒歌)
3、大家說得這么好,太陽公公也來作客了(出示印有圓形的紙),你們歡迎它嗎?
4、太陽公公年紀大了,剛才有幾句話沒有聽清楚,我們再說一遍給它聽好嗎?
三、我和太陽做游戲
1、太陽公公說:這一回我聽清楚了,你們說得真好聽。太陽公公心里可高興了,想和大家做一個游戲:你們看,現(xiàn)在太陽還沒有發(fā)光,請你們幫個忙,讓太陽發(fā)光,好嗎?
2、教師示范,添畫太陽光:(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各種線條添畫太陽光)
3、太陽發(fā)光嘍!太陽太陽放光芒。ㄊ謩荩⒁龑в變耗7拢
4、太陽發(fā)光了,我們又可以曬太陽了(教師手拿發(fā)光的太陽,照著幼兒,引導幼兒集體念兒歌)
四、幼兒操作,添畫太陽光。
五、結束活動
整理學習用品。
4.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四
活動目標:
1、感知詩歌內容,理解詩歌中事物間的對應關系。
2、遷移詩歌以及個人的經驗,嘗試按詩歌的句式進行詩歌仿編活動。
3、大膽地想象,積極地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
活動準備:
1、配音磁帶
2、詩歌內容課件
3、創(chuàng)編記錄紙,創(chuàng)編用的小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你們見過路嗎?路是什么樣子的?誰會在上面走呢?
2、出示圖片提問:圖上有什么?他們走的路在哪里呢?為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可以說什么樣的天空(江河、鐵軌……)什么樣天空是汽車(輪船……)走的路。(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二、學習詩歌:
1、欣賞詩歌。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自姼桀}目就叫《路》。
老師朗誦詩歌《路》
2、以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中的語言:
剛才詩歌中說飛機、輪船、火車、行人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追問藍藍的天空是誰走的路?)(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3、問答游戲
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玩問答游戲嗎?老師問你們答。你們問老師答。
4、完整朗誦詩歌。
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三、仿編詩歌:
1、簡單仿編:
藍藍的天空除了是飛機走的路,還是誰走的路?我們學著用詩歌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滾滾的江河除了是輪船走的路,還是誰走的路?
。ü膭钣變哼w移生活中的經驗進行仿編活動。)
2、進一步創(chuàng)編:除了剛才看的路,你還知道什么路,他們是誰走的?
3、欣賞教師收集的有關的路:
老師也知道一些路,看看這些是什么路,它們是誰走的?
4、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
請小朋友看著創(chuàng)編的記錄紙,選擇小卡片說說什么是誰的路把剛才的詩歌編的更長、更好聽。
活動延伸:
下課后老師幫你們把創(chuàng)編的詩句裝訂成書,放在語言區(qū)讓大家講述。
5.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五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故事表演的形式表現(xiàn)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經過。
2、學習詞語“悶”“孤獨”,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知道通過問路的方法找到目的地,體驗其快樂。
4、激發(fā)幼兒主動復述故事的渴望,培養(yǎng)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5、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活動準備
1、《問路》教學掛圖。
2、鼠先生、鼠小姐以及青蛙、公雞、狗熊和獅子的動物頭飾若干。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閱讀學習資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鼠先生找鼠小姐的經過。
提問:
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見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鼠先生迷路了,他都來到誰的家?他是怎樣問路的?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詞語“悶”“孤獨”,并嘗試生動展示角色對話。
1、引導幼兒說出:鼠先生問了幾次路?遇見了誰?是怎么說的?
2、請幼兒說說對故事中“悶”“孤獨”詞語的理解,教師加以引導。
3、引導幼兒嘗試角色對話。
四、請幼兒扮演角色,學說角色對話,體驗通過問路找到目的地的快樂。
1、請幼兒6人為一組,協(xié)商分配角色。兩名幼兒分別扮演鼠先生和鼠小姐,其他幼兒扮演青蛙、公雞、狗熊和獅子。
2、啟發(fā)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商討、畫好問路的行進路線。
3、鼓勵幼兒學說角色對話,大膽表演。
五、聯(lián)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我迷路了,我會用哪些方法找到家人。
6.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六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學習詞匯:五彩繽紛。
2、嘗試仿編散文詩句,表現(xiàn)風箏的特征。
3、體會散文詩優(yōu)美、寧靜的意境,表達對風箏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散文詩課件、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放風箏的視頻。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放風箏”,引起幼兒興趣。提問:這些人在干什么?都有什么樣的風箏?什么顏色的風箏?一只只風箏是怎樣飛到天空中的?
提問:你放過風箏嗎?你放的風箏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樣讓風箏飛得又高又遠的?
小結:風箏是各種各樣的,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風箏,風箏由一條長長的線牽引著,很多風箏飛在天空中很美麗。
2、欣賞散文詩《放風箏》,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提問:你聽了散文詩后有什么感受?心情怎樣?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
。2)提問:他們的風箏都是什么樣子的?用散文詩中的語言梳理、提升幼兒的答案。
3、結合課件圖片再次欣賞散文詩,加深幼兒對散文詩的理解。
提問:很多顏色的風箏在天空中飄蕩,一眼望去,就變成了什么樣的風箏?引導幼兒理解詞匯:五彩繽紛。
提問:孩子們?yōu)轱L箏做了什么事情?用什么把它送上了蔚藍的天空?散文詩中他們在比什么?
小結:有的風箏是黃蜜蜂,有的風箏是紅蜻蜓,有的風箏是白蝴蝶,顏色五彩繽紛,小朋友們用一根長長的線拉著他們,比一比誰的飛得高,誰的飛得遠。
4、仿編散文詩句,大膽表達。
提問:除了散文詩中說的風箏,還有什么樣的風箏?請你用散文詩中的語言來說一說。
5、討論:怎樣讓風箏飛得又高又遠?
7.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七
活動內容:
仿編散文詩《云彩和風兒》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
2、嘗試仿編詩句“吹呀吹,云彩變成……”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求異性和發(fā)散性。
3、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字卡“云”、“有趣”、“能干”;背景圖一張;披風;云朵形狀的各色卡紙。
活動預設:
一、猜謎引入:今天莫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好嗎?
1、師念謎面,引導幼兒猜謎。
謎面: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老虎,有時像大象。
2、出示字卡“云”,幼兒認讀“云彩的云、白云的云”
二、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優(yōu)美的意境,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師談話引入:秋天到了,天空變得格外晴朗,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陣陣秋風吹呀吹,朵朵白云變呀變,變成了什么有趣的東西呢?請小朋友聽一首散文詩就知道了。
2、幼兒欣賞配樂散文一遍,并結合背景圖的'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散文的內容。
師:散文里說云彩變成什么?
3、師再朗誦一遍,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和思維。
師邊朗誦邊出示字卡“有趣”、“能干”。提問:為什么說云彩真有趣,風兒真能干?
三、組織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
1、師:平時,你們看到天上的云還像什么?請你和旁邊的同伴說說。
2、引導幼兒用“吹呀吹,云彩變成……”的句式說出來。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象散文詩里的句子一樣,用“吹呀吹,云彩變成……”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
3、老師把每個幼兒說的句子寫在“一片云朵”上,并貼在背景圖上。
四、幼兒欣賞仿編的詩歌,師將幼兒編的詩句連起來朗誦一遍。
五、游戲“云彩和風兒”,進一步感受云的有趣,風的能干。
1、師講解游戲玩法:請一名幼兒扮風,一部分幼兒扮云朵,云朵在空中悠閑的飄來飄去,當一陣風吹過之后,云朵要做一個造型,并且說“我變的是誰,在干什么!
2、請部分幼兒游戲一遍
3、幼兒到戶外游戲。
8.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八
活動目標:
1、聽故事《小兔子種麥子》,知道種麥子要付出很多的了的勞動,同時在故事中認識生字:
兔子、麥子、麥種、綠油油、又黃又矮、施肥、除草、抓蟲、澆水、磨粉。
2、能與同伴合作種谷類,并學習做觀察記錄。
活動準備:
谷類的種子若干、分類盒若干、棉花、記錄本、字卡若干、故事錄音、幼兒名字
活動過程:
1、聽故事、學漢字
出示字卡“小兔子”“麥子”,幼兒認讀,再完整地讀《小兔子種麥子》
卡片“春天”。小兔子看見農民在地里播麥種子(卡片“麥種”它也把麥種撒在地上。
農民伯伯的麥子長出了“苗”可是小兔子的麥種卻不見影子。
小兔子問農民伯伯,農民伯伯說:“種子要撒在翻過的土地上,才能扎下根的。
小兔子把土扒拉扒拉,重新撒下“麥種”(每個字詞老師自己說出或引導幼兒說出。故事講完,字卡全出示在黑板上。
2、集體認讀字卡。
3、游戲:找字寶寶(教師指讀一個,幼兒從眾多的字卡中找出來)
4、聽錄音故事
延伸活動:集體結伴種五谷類,體會播種的樂趣,并做好種子生長觀察記錄。
9.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九
活動目標:
1、喜歡欣賞漫畫,生動地描述圖片的'內容。
2、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準備:
1、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語言兩貓相爭》。
2、學習包《語言講述活動兩貓相爭》
活動過程:
一、設疑導入:
今天森林里開運動會,所有的小動物們都來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見貓兄弟倆。貓兄弟倆去哪里了?
二、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容并講述。
1、感知講述對象并自由講述。
2、豐富詞匯: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3、集體講述。
4、幼兒個別講述。
三、完整講述圖片內容并結合圖片取名。
四、小結活動情況,提升主題并進行行為教育。
五、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續(xù)編圖片的故事。回家后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故事的結尾還可以怎么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10.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十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故事,初步了解人體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其功能,感受人體消化過程的奇妙。
2、積累正確的保護人體消化器官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對于身體中消化器官十分好奇,知道認識嘴巴、胃比較常見的器官。
2、教學課件:《牙齒旅行記》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情景
1、討論:看圖片猜猜,洋洋是個怎樣的`女孩?
2、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饞嘴的女孩洋洋身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牙齒吞下去之后會怎么樣?
二、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
1、結合ppt分段講述故事(認識消化器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
重點討論:
1)胃的形狀像什么?胃有什么作用?
2)小腸的工作是什么呢?
3)大腸喜歡做什么?食物被大腸吸完水分以后會變成什么呢?
2、結合人體模型圖鞏固消化器官的順序和功能
小結:原來女巫從嘴巴里進去,經過了食道、胃、小腸、大腸,后從臀部里出來了。這些器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完成了這些工作后食物才能順利地進入下一個器官。
三、游戲:問問答(提供認識消化器官以及如何保護它們的問題)
游戲規(guī)則:自由分成人數(shù)一樣多的兩組進行輪流回答問題。
11.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十一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猜想、講述紅帽子的多種用途。
2、樂意幫助朋友,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紅色的鳥窩》、故事。
2、蜂、蝴蝶、鼴鼠、貓、兔、山雀頭飾、紅帽子
活動實施:
1、提問引出話題。
教師:如果你有一件心愛的玩具,大家都喜歡,想借來玩一玩,你會怎么辦?
2、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有一個叫丹丹的.小朋友她有一頂漂亮的紅帽子,但別人向她借的時候,她會怎么不能做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
。1)傾聽故事。
教師:哪些動物向丹丹借了紅帽子?他們用紅帽子來干什么?
。2)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教師:蜜蜂和蝴蝶用紅帽子干什么?
鼴鼠用紅帽子干什么?
貓用紅帽子干什么?
兔子用紅帽子干什么?
山雀用紅帽子干什么?
丹丹將帽子借給別人,心情怎樣?為什么?
3、表演故事。
。1)自愿結伴,分配角色,選擇頭飾。
。2)合作表演故事。
4、創(chuàng)編故事。
教師:還有誰會向丹丹借紅帽子?他們用紅帽子來干什么?
。1)四人一組想一想、編一編,講一講。
。2)每組選一個代表將編好的故事講聽。
12.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十二
活動名稱:
膽小先生
活動目標:
一、通過故事讓幼兒體驗作品幽默的情趣,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大膽地續(xù)編故事,并嘗試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1、課件
2、用積木和其他材料布置好膽小先生家的`場景、
3、小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放課件,介紹故事主人公及他的房子。
二、講述及續(xù)編故事。
1、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膽小先生的家是怎么樣的?膽小先生有沒有放了母老鼠?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2、講述故事的第二段,提問:膽小先生有沒有和老鼠換房間?為什么?老鼠換了房間后,他們做了些什么?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3、講述故事的第三段,提問:“大老鼠要將膽小先生趕出房子,膽小先生答應了嗎?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三、完整欣賞課件,聽故事。
四、討論:
1、你有什么害怕的經歷?害怕什么?
2、如果你遇到害怕的事情會怎么辦?
鼓勵幼兒做勇敢、有力量的人。
五、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嘗試表演故事。
13.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十三
活動目標:
1、能有序的按(包的名稱、功能、材料等)進行講述,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學習簡單的推銷技能。
3、在游戲活動中樂于和同伴大膽主動的交往。
活動準備:
1、將各種包的圖片,布置在教室周圍。
2、實物包一個。
活動過程:
一、招聘推銷員,激發(fā)推銷愿望。
1、教師擔任包行經理,發(fā)布招聘信息。
2、提供實物包,幼兒嘗試應聘。
。1)自由應聘,嘗試推銷產品。
。2)討論歸納推銷方式:
A、主動打招呼。B、按一定的順序(從包的`名稱、功能、材料以及式樣方面)進行推銷,突出包的優(yōu)點。C、大膽講述。
二、體驗活動:學做小小推銷員
1、全班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做顧客,一組做推銷員,自選卡片進行活動。然后互換角色游戲,在游戲中學習交往,鍛煉膽量。
2、說一說自己推銷了多少產品,是怎樣推銷的。
活動延伸:
1、每天提供一定的時間開展“小小推銷員活動”讓每位幼兒得到充分的鍛煉。
2、活動可以結合角色游戲、區(qū)域活動展開。
14.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十四
設計意圖
《露水蘑菇》是一個簡短,溫馨的故事,講述了一個非常愛挑食的小兔子通過爸爸恰當?shù)慕逃谷话涯⒐、青菜、蘿卜都吃掉了的故事。故事中兔爸爸的教育方式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教育孩子需要恰當?shù)姆椒,只要我們動腦尋找,一定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活動準備
1、請班里一名幼兒戴頭飾扮小兔,表演無論誰給他吃菜都搖頭的情景。
2、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頭飾一只。
4、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給“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兒扮“小兔”,幼兒給“小兔”吃蔬菜,并說:我給你吃XX。
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辦法讓小兔喜歡吃蔬菜嗎?
。ǘ┬蕾p故事。
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爸爸想了什么辦法讓小兔什么都愛吃了?
露水蘑菇是什么?
(三)看掛圖欣賞故事。
爸爸讓小兔做了哪些事?
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樣?
為什么小兔原來不愛吃的菜現(xiàn)在變得真香、真好吃了呢?(幫助幼兒理解勞動后會有饑餓感)
。ㄋ模┱勗挘翰惶羰车暮⒆由眢w好。
你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通過集體討論,幫助幼兒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體更棒。
15.幼兒園優(yōu)秀語言活動課件 篇十五
設計背景
設計這個活動,意在讓幼兒在教室里、生活中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反義詞。據觀察,我班的孩子對反義詞表現(xiàn)出比較濃厚的興趣,偶爾會在交談中流露,嘗試著運用。在設計活動中,我著重考慮到每個幼兒的發(fā)展存在著差異性,所以我設計幾個難度深淺不一的游戲,以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有能力參與,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能獲得滿足與成功。
根據孩子思維的特點,我嘗試以圖片引入,從孩子進行熟悉的環(huán)境(教室)著手,逐步過渡到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孩子們從兩種物品中找出一對反義詞,后到從兩種物品中找出多對反義詞。在活動中,孩子思維的敏捷性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發(fā)展和強化。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相反的,樂意在游戲中根據變化尋找反義詞。
2、能聽清指令,遵守游戲規(guī)則,愿意在集體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口語表達能力。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相反的。
難點:愿意在集體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圖片人手一張、塑料筐、筆、紙、積木、瓶子、花片、泥工土、小繩子、小玩具。
活動過程
一、由《高人和矮人》引入課題。
讓幼兒知道高矮的意思是相反的,它們是一對反義詞。
二、游戲:找朋友
1、老師講解游戲的玩法。幼兒根據老師提供的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并尋找一位朋友,朋友卡片上的內容與自己的內容正好相反。
2、找到朋友后坐在一起,然后依次向伙伴介紹自己圖片的內容。
3、規(guī)則:兩張圖片必須意思相反。
三、游戲:輪番搶答
1、引導幼兒通過平時的觀察,在教室里、生活中尋找反義詞朋友。
2、分組進行比賽搶答,看看哪組獲勝。
3、規(guī)則:a、你說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
b、別人說過的你就不能說。
四、游戲:做相反
1、老師說詞語,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出反義詞。如老師說“向前走”,幼兒做向后走的動作。
2、規(guī)則:老師說,不做動作;幼兒不說,但要做出準確的動作。
五、游戲:變變變
1、老師講解游戲的玩法,幼兒根據老師提供的玩具,通過自己“動一動”、“變一變”改變玩具的位置等,來尋求各種不同的反義詞。
2、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用符號圖形來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規(guī)則:幼兒必須尋找與物品有關的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