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諾貝爾的輝煌業(yè)績,感受諾貝爾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體會諾貝爾在發(fā)明炸藥的過程中雖歷經(jīng)失敗,痛苦,但他毫不氣餒,決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鍥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諾貝爾的相關資料,初步了解他的輝煌業(yè)績。
四、教學過程:
。ㄒ唬┓窒碣Y料,導入課題。
同學們搜集了哪些關于諾貝爾的資料?“諾貝爾獎”又是怎么來的?學生交流。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諾貝爾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全文可分為幾各部分?分別寫了什么?
2.和同學交流讀書的收獲和疑惑。
3.指名回答本文各部分分別寫了什么?
。ǖ谝欢危1自然段)簡要介紹了諾貝爾是一個在科學研究領域內(nèi)不怕危險的人。這一段起到了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第二段(2——8自然段)寫了諾貝爾為發(fā)明炸藥所付出的代價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9自然段)簡要介紹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
4.學生質疑,梳理學生的問題。
如:諾貝爾為什么要發(fā)明炸藥?在研制炸藥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諾貝爾為什么被稱為“炸藥工業(yè)之父”?
5.過渡:學貴有疑,疑問是學習的開始,同學們的問題非常有價值,帶上這些問題用心讀2——8自然段,邊讀邊劃出相關的語句用心體會,并在旁邊作批注。
。ㄈ┢纷x2——8自然段里劃出的相關語句,感悟諾貝爾的精神。
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各自劃出的語句。
1.諾貝爾一生有許多的發(fā)明,突出的發(fā)明是炸藥。諾貝爾為什么會想到要發(fā)明炸藥呢?學生讀相關語句。
。ㄓ袃蓚原因:一是他看到工人們徒手劈山開路十分艱苦,就想發(fā)明一種東西能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二是黑火藥威力小,使用起來不安全,說明諾貝爾發(fā)明動機來自于對人民的關心和同情。理解并積累“堅硬、汗流浹背、移山填!钡仍~語)
2.探究諾貝爾在研制炸藥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研讀學生劃出的語句,體會諾貝爾諾貝爾“不怕死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教師點撥以下語句?已經(jīng)有很多人進行過研究,都沒有成功。有的人在實驗中喪生了,有的人在爆炸的火光前望而卻步了。諾貝爾卻知難而進,跟烈性炸藥打交道,落入死神的魔掌。(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諾貝爾“不怕死的精神”。)
為什么失去親人的痛苦核試驗工作的多次失敗,都沒有能夠動搖諾貝爾繼續(xù)研究炸藥的決心。(補充1864年諾貝爾工廠實驗室爆炸的詳細經(jīng)過,體會諾貝爾經(jīng)歷的痛苦,抓住“多次”體會你諾貝爾的毅力。)
為什么人們都失聲驚呼:“諾貝爾完了!”正當人們?yōu)橹Z貝爾的生命擔心的時候,他從濃煙中沖了出來,滿臉是血,一邊跑,一邊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體會諾貝爾在科學研究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為什么諾貝爾憑著不怕死的精神,憑著百折不撓的毅力,終于制服了硝化甘油,使這種炸藥能夠安全的保存、運輸,在引爆后又能夠猛烈爆炸,可以應用到生產(chǎn)中去。(體會諾貝爾發(fā)明炸藥的意義之大,感悟諾貝爾被稱為“炸藥工業(yè)之父”的原因。)
。ㄋ模┳詫W第9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一部分告訴了我們什么?(學生讀書回答。)
2.諾貝爾發(fā)明炸藥的初衷是為人類造福,然而大量的炸藥卻用于戰(zhàn)爭,毀滅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諾貝爾會有何感想?
3.學生交流。
。ㄖZ貝爾也許預見到炸藥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設立了和平獎,以激勵人們?yōu)槭澜绲暮推、進步而努力,另外還設立了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文學獎共五項獎金。這就是的“諾貝爾獎”)
4.諾貝爾獎設立的意義是——齊讀后一句。
。ㄎ澹┛偨Y延伸。
1.學生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對科學家諾貝爾有了哪些新認識?懂得了什么?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fā)?
2.教師總結:是!諾貝爾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yè),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jīng)成為舉世矚目的科學大獎。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遠地留在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文明史冊上。同學們,在古今中外,還有很多人,他們雖歷經(jīng)失敗、痛苦,但毫不氣餒,決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你能舉出一些例子來嗎?
五、教學結束:
作業(yè):搜集有關諾貝爾和“諾貝爾獎”的一些資料,準備開讀書交流會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主要內(nèi)容及字詞;
2、正、側面描寫相結合;
3、了解化學家諾貝爾的經(jīng)歷,學習他不畏困難、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過程:
。ㄒ唬z查預習情況:字詞、諾貝爾的資料
資料:
諾貝爾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他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干的機械師、發(fā)明家,但由于經(jīng)營不佳,屢受挫折。后來一場大火又燒毀了全部家當,生活完全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債度日。父親為躲避債主離家出走,到俄國謀生。諾貝爾的兩個哥哥在街頭巷尾賣火柴,以便賺錢維持家庭生計。由于生活艱難,諾貝爾一出世就體弱多病,身體不好,使他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活潑歡快。當別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他卻常常充當旁觀者。童年生活的境遇,使他形成了孤僻、內(nèi)向的性格。
諾貝爾的父親傾心于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藥。受父親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xiàn)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jīng)常和父親一起去試驗炸藥,幾乎是在隆隆的爆炸聲中度過了童年。
諾貝爾到8歲才上學,但只讀了一年書,這也是他所受過的惟一的正規(guī)學校教育。1850年,父親讓他出國考察學習。兩年時間,他先后去過德國、法國、意大利和美國。由于他善于觀察、認真學習,知識迅速積累。很快成為一名精通多種語言的學者和有著科學訓練的科學家。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所伯萊格就發(fā)明了一種烈性炸藥,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歷任何炸藥所不能比擬的。但這種炸藥極不安全,稍不留神,就會使操作人員粉身碎骨。許多人因為意外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橫飛,連尸體也找不到。諾貝爾決心把這種烈性炸藥改造成安全炸藥,他發(fā)明了雷管。諾貝爾一生的發(fā)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藥就達129種。諾貝爾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他的財產(chǎn)累計達30億瑞典幣。他不顧其他人的勸阻和反對,在遺囑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財產(chǎn)作為一筆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為獎金,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中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人。獎金分成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或醫(yī)學、文學及支持和平事業(yè)共5份。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fā)明家,從1901年開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頒發(fā)諾貝爾獎。
。ǘ⿲W習新知:
1、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2、理清思路:
。1)本文開篇先概述諾貝爾是一個在科學研究領域內(nèi)不怕危險的人。這一部分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
(2)然后,作者用了7個自然段評寫諾貝爾冒生命危險終于成功研制硝酸甘油炸藥,被譽為“炸藥工業(yè)之父”。
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先介紹諾貝爾的生平經(jīng)歷。后寫諾貝爾研制炸藥的原因。原因有兩個:第一,1859年26歲的諾貝爾回到祖國,看到了工人手工勞動“既辛苦進度又慢”的現(xiàn)狀,心急如焚;第二,當時的黑炸藥威力小,使用起來很不安全;谶@兩個原因,諾貝爾決心要研制一種威力巨大又安全可靠的炸藥,“實現(xiàn)人們移山填海的夢想”。第二層寫試驗遇到的重重困難及危險。這一層中,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體的辦法。先寫“這是一項多么艱巨,多么危險的工作。 眮砀爬ㄟ@項工作的危險性。然后,一一敘述試驗所遇到的險阻。雖然試驗“連連受挫,但諾貝爾毫不氣餒”。第三層寫諾貝爾冒著生命危險終于研制成功硝酸甘油——炸藥,被人們譽為“炸藥工業(yè)之父”。
(3)后一個自然段,寫諾貝爾創(chuàng)立了“諾貝爾獎”。表現(xiàn)了他不計個人私利的偉大品格。
3、寫法總結: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除了正面去體現(xiàn)諾貝爾的精神,還采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塑造科學家形象。在寫諾貝爾研制炸藥遇到了重重困難與危險這一部分時,先些許多研究“都沒有成功”,“有的人在實驗中喪生了,有的人在爆炸的火光前望而卻步了”,寫這些內(nèi)容的目的:一是突出此項研究的危險性;更為重要的是烘托出諾貝爾“知難而進”的光輝形象。
4、練習鞏固:課后練習。
三、教學結束:
作業(yè):練習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