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讀: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說明文,通過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克隆的意義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這篇文章中心突出,條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分類舉例說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類,前景誘人的順序鋪排展開?寺∈侨牡闹行,神奇是全文的關鍵。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的條例,理解課文電腦內(nèi)容不,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課文敘述的條例,知道克隆的意思,大致了解當前世界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課前準備:
查閱有關資料,了解當前世界克隆技術發(fā)展的情況,了解更多有關克隆的信息。為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把課文讀通讀熟,對課文內(nèi)容有大致的了解。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檢查課前預習情況,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語,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條例。
2、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初步理解克隆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板書“克隆”――讀!
質疑討論:你知道克隆嗎?(生交流)
師: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譯音,源于希臘文klone。原來指的是用植物的幼苗或嫩枝進行的一種繁殖方式,F(xiàn)在我們說的克隆就不再是那么簡單的一回事了。
而今天意義上的克隆,我們的祖先早就想到了。你信不信?為什么指名說呢?究竟什么是克隆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快速閱讀第一、二自然段,看誰先找到答案。
2、交流:你知道什么叫克隆了嗎?
二、初讀課文
1、過渡導讀:
我們已經(jīng)有點知道什么是克隆了。那么自然界的生物又是怎樣進行克隆的呢?科學家又是怎樣應用克隆技術為人類服務的呢?
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從課文中讓我們?nèi)ふ掖鸢浮?/p>
2、學生初讀課文,明確初讀要求:
。1)默讀課文,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生字的音讀準,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想一想詞語的意思。
。2)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所講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練習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3、檢查自讀課文情況。
。1)讀生字詞語,進行詞義質疑。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指導讀好長句。
(2)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我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條例。
1、交流概括課文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1)孫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無性繁殖。(3)植物的克隆。(4)低等生物的克隆。(5)高等生物的克隆。(6)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7)克隆技術可以用以培育優(yōu)質產(chǎn)品。(8)克隆技術的其他廣泛應用。(9)克隆技術正在展示誘人前景。】
2、練習根據(jù)自然段意義之間的關聯(lián)給課文分段
根據(jù)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將相關的或者關系比較密切的合為一段,這樣,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三段),你能做到嗎?
。▽W生思考分段,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第一段:什么叫克。坏诙危悍诸惤榻B自然界的克隆現(xiàn)象。第三段: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前景誘人。)
3、教師小結。
四、學習課文的一段――什么是克隆
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孫悟空真的能夠用自己的毛變出許多個自己嗎?
“用今天的科學名詞來講,那就是孫悟空能夠快速地自己科隆自己!边@是作者說的,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懂得克隆這種技術了,對吧?
。ㄉ涣髯约旱目捶ā#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克?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讀了課文第二段,你知道什么是克隆了嗎?能舉個例子嗎?
。ㄉ涣。)
質疑:我們知道,孫悟空的變化其實根本就不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克隆,與克隆也沒有任何關系,所以老師覺得,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完全可以刪去,你認為呢?有什么理由?
。ㄓ眯蜗蠡膬(nèi)容巧妙有趣地說明克隆的含義,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完成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3、從課文中找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迅速()復制()繁殖()臨近()
噩運()協(xié)調()奇特()成效顯著()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9自然段,了解植物和一些低等生物是怎樣進行自我克隆的,了解科學家對高等生物的克隆情況。知道克隆技術對于人類的好處。
2、理解課文是如何有條理地進行介紹的,通過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去感受克隆技術的奇妙之處。
3、初步懂得,科學的發(fā)展,其根本宗旨就是為了造福人類。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討論
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是克隆嗎?(生交流)
二、導入新授
。ㄒ唬⿲W習課文第二部分(3-5節(jié))
1、我們知道克隆就是無性繁殖。那么在自然界有沒有這樣的生物,它們就是通過克隆來繁殖的呢?
請同學自讀課文3-5小節(jié),找找答案。
2、討論1: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自然界生物自我克隆情況?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1)課文從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三個方面來介紹自然界的生物克隆情況。
。2)課文運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通過我們比較熟知的一些例子如:柳樹扦插成活、馬鈴薯、仙人掌等的繁殖,細菌的分裂等來說明自然界植物的克隆情況。3
3、討論2:高等生物的繁殖都是有性繁殖,但是科學的發(fā)展,使得高等生物的繁殖也出現(xiàn)了成功的克隆。
讀課文第三段。請用一句話概括這一段的內(nèi)容。
。1996年科學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師: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它為動物的克隆開辟了廣闊的道路。那么克隆技術的發(fā)展究竟對于人類又有什么意義呢?
。ǘ⿲W習課文第三部分(6-8節(jié))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六至八自然段,想一想: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
2、交流:
出示句子:克隆技術是一項可以造福人類的科技成果。
朗讀,為什么這么說?課文是如何具體向我們作介紹的?
。ń涣鳎嚎梢耘嘤齼(yōu)質、高產(chǎn)的糧食、蔬菜、品質優(yōu)良的家畜。可以挽救瀕危物種,培植人體“配件”。)
齊讀:奇妙的克隆技術正在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3、小結:
這一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克隆技術對于人類的意義,課文采用了怎樣的結構方式來進行說明的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ㄟ@一段按“總—分—總”的結構來說明問題,前后呼應,條理清楚。)
三、回顧全文,歸納總結。
1、《克隆之謎》是按怎樣的順序向我們介紹有關克隆的知識的?你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內(nèi)容概括一下嗎?
2、關于克隆,你還有什么想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
四、作業(yè):
完成補充練習有關作業(yè)。
板書:
7、克隆之謎
克隆――無性繁殖低等生物自我克隆高等動物科學克隆克隆造福人類
定義――――舉例說明――――――意義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捯
1、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對科學充滿了好奇,對生活充滿了幻想,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奇妙的克隆》(板書),也是有關科學奧秘的。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關克隆的資料。
。ǘ┏踝x課文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把全文讀通。
2、畫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邊讀邊思考課前提的問題。
。ㄈz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ㄋ模┓侄沃该x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x課文
1、學習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①默讀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樣說明的?
②怎樣讀第一自然段,誰來試試?
、勰x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它們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④教師引讀“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部分。
⑤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寫“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的句子,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號)
、弈阕x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
⑦你還讀懂了什么?根據(jù)收集的資料談談“壓條”和“嫁接”。
2、學習第五自然段:
、俑叩葎游锟刹豢梢钥寺∧?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②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樣得來的?“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
3、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倏寺〖夹g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小組討論交流)隨機引導理解、感情朗讀:從“……可以……也可以……”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優(yōu)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從“……還可以……,從而……”體會克隆在保護生態(tài)方面的重要意義。從“……能夠……能夠……,一旦……就能……”體會克隆技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
、诮處熞x學習第九自然段: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揮想像。(小組討論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七)總結課文,了解說明方法
1、齊讀全文:課文寫了什么,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這是科學家們的巨大貢獻,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ò耍┙虒W結束
作文: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讀課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
教學重點:
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
教學難點:
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
教具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教師:收集相關資料,教學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我們對科學充滿了好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科學奧秘的說明文(板書)7.《神奇的克隆》。讀了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
2、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把全文讀通。
2、畫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邊讀邊思考課前面所提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或放在學習課文時講解。
3、指明說說什么是克?
4、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四、再讀課文
1、過渡:課文還介紹了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2、生自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3、師生共同總結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說說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xiàn)象。指名說說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現(xiàn)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指名說說哪些個前景。
五、歸納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克隆的相關知識,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
六、作業(yè)布置
1、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3、搜集相關資料做手抄報。(選作)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
過渡:克隆究竟神起在哪?我們一同細讀課文。
1、默讀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课闹惺窃鯓诱f明的?
2、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它們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教師引讀“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部分。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寫“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的句子,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你讀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師相機介紹“壓條”和“嫁接”。
4、低等生物也能克隆。生自讀了解。
5、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生交流
6、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小組討論交流收集的資料)
隨機引導理解、感情朗讀:教師引讀
從“……可以……也可以……”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優(yōu)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還可以……,從而……”體會克隆在保護生態(tài)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能夠……能夠……,一旦……就能……”體會克隆技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
7、齊讀第九自然段
8、發(fā)散思維:克隆技術會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揮想像?寺∮惺裁床缓玫牡胤剑浚ㄐ〗M討論交流)
三、總結課文
任何一項發(fā)明都閃爍著智慧的結晶,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大膽探索,就能夠更多更好的為人類造福。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家人聽。
3、短文練習:《假如我是克隆專家》、《談談克隆》(選做)
板書設計:
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自然界中的克。
動物植物低等生物
克隆造福人類
食物畜牧生態(tài)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