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正確、美觀書寫10個生字,會區(qū)分使用多音字“分”的兩種讀音。
★學生從整體感受出發(fā),抓住感受品詞析句,讀中感悟、反復(fù)品味,從而享受語言的熏染、習得語言、發(fā)展語感。
★受到同一樁事可以各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的啟示。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難點
抓住感受點品詞析句,讀中感悟。
四、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花的美麗會讓我們留戀忘返,樹的偉岸會讓我們贊不絕口,你見過哪些樹呢?你們見過榕樹嗎?(介紹榕樹)在小樹子家的門外有一株老榕樹,但圍繞這株老榕樹發(fā)生了兩件有趣的事情,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株老樹和兩個怪人》。
。ǘ┲v授新課
我們先來讀課文,要求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事情。讀后回答:“這株老樹”指的是什么?它長成什么樣子?學生再讀課文,并用筆畫出描寫老榕樹的句子。文中寫到它和許多老榕樹一樣盤根錯節(jié)、根深葉茂,但又說它古怪,什么叫做“古怪”呢?(學生回答)文中是怎樣描寫它的古怪的?想象一下這株老榕樹長成什么樣子,并用筆把它畫一畫。
圍繞著這株老榕樹,發(fā)生了哪兩件有趣的事呢?(讀課文,小組討論思考)
當?shù)谝晃宦每涂吹竭@株老榕樹時,他是怎樣做,又是怎樣說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課文,并劃出重點地語句。齊讀第一位旅客說的話。
這株老榕樹使第一個旅客想起了那些堅強的人,不禁想它致敬?墒钱?shù)诙宦每涂吹竭@株老榕樹時,他是怎樣做,又是怎樣說的呢?(學生朗讀)
對同一件事情,卻有不同的看法!熬烤孤犇囊粋人的才對呢?”你們能回答小樹子的問題嗎?默讀課文,和同學們交流你的看法。
。ㄈ⿺U展
假如你見到這株大榕樹,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ㄋ模┛偨Y(jié)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十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看法和道理。
教學設(shè)計(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dǎo)入:
教師可以采用“講故事,留懸念”的方式,從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引起話題。
如:同學們,有一個叫小樹子的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別有趣,是嗎?在他家的門前啊,種著一株老榕樹,它的樣子呢?非常古怪,樹干底部像許多粗繩子扭在了一起,到了上端,才變成完整的樹干。圍繞著這株老榕樹,卻發(fā)生了兩件有趣的事。大家一定想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對嗎?那就讓我們走近課文,一起去聽聽《一株老樹和兩個怪人》的故事。
板書課題。請學生說說,通過這個題目,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畫出新字新詞,正音正字,歸納梳理。
2.請學生簡單地復(fù)述課文內(nèi)容大意。
3.大屏幕出示本課的部分生字新詞,先請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一下大致意思,再通過大屏幕出示。
互相、堅強、困苦、能夠、成績、禁不住
當初、忘恩負義、憎惡、品味、磨難
腐爛、盤根錯節(jié)、思索、挫折、腐朽
根深葉茂、卑鄙無恥
指名讀生詞,全班一起參與正音。
齊讀、手指空中寫生詞,教師應(yīng)以正確的筆順引導(dǎo)學生書寫。
2.分自然段“開火車式”讀課文,小組齊讀或指名讀均可。
3.小組內(nèi)討論,讀完課文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3.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課文。
1.復(fù)習。
回顧生字詞語。
2.排火車式讀課文,教師要注意指導(dǎo)并組織學生評價朗讀的語氣。
二、理解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象老榕樹的樣子,注意抓住“古怪”的特點去理解,之后說一說,老榕樹的樣子怎樣的“古怪”。
2.指名再讀課文第二到第十自然段,理清課文脈絡(luò),可以請學生說一說,圍繞著這株老榕樹,發(fā)生了哪兩件有趣的事情。
3.請兩位學生分別用不同的語氣朗讀兩個旅客對老榕樹的不同態(tài)度和看法的內(nèi)容。
教師要注意引導(dǎo)學生抓住兩個旅客不同表現(xiàn)的關(guān)鍵詞加以理解。
第一個旅客:“一連鞠了三個躬”“激動”“令人尊敬”“令人贊美”“不害怕困苦、磨難、挫折”等;
第二個旅客:“一連三次鞭打”“輕蔑地掃視”“冷冷地”“卑鄙的”“強盜”“謀殺者”“騙子、劊子手、叛徒和忘恩負義的家伙”。
要通過對比,認識到兩位旅客對待同一株樹呈現(xiàn)出的迥然不同的態(tài)度。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4.讀課文后一個自然段,反復(fù)地讀小樹子后的思索,先在小組中談?wù)勛约旱囊庖,再在全班同學面前展開交流。
要注意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自己平時的生活來談,不必強求學生追求標準答案,要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全班齊讀課文,回顧前文。
三、作業(yè)。
以“大榕樹,我想對你說……”為題讓學生繼續(xù)展開交流,以對話的方式給大榕樹寫幾句話,要注意指導(dǎo)學生從課文的文本中走出來,以此為話題,放開思維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