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個案分析與反思【一】
情況描述:
又到了區(qū)角游戲時間了,慧慧和幾個小伙伴還是選擇了"小舞臺"進行游戲,我看了一下,在平時的其他的活動中慧慧也是和她們一起玩的多,只見她們到了"小舞臺"后就開始分配起角色來,慧慧今天輪到的是伴奏,只見慧慧聽著音樂敲起節(jié)奏來,還邊敲邊唱呢,那樣子和平時的她真是判若兩人,看著這副情景,我在想這不是個教育的好機會嗎,于是我對慧慧說:"你真棒!"慧慧聽到我的表揚后,馬上停止了敲奏,一副難為情的樣子,說真的,我真沒想到我的一句表揚會帶來這樣的效果,我想可能是這小家伙怕難為情吧,我就悄悄走開了,我剛走進教室,就聽見外面的敲奏聲又響了起來,我偷偷看了一下,慧慧又恢復剛才的活潑開朗的樣子了。
分析與反思:
慧慧今天這一表現(xiàn)說明她并不是一個完全內(nèi)向的性格,她的內(nèi)項是在一定的情況下在表現(xiàn)出來的,其實,這也是孩子兩面性性格的表現(xiàn),她在和她熟悉而又喜歡的小伙伴面前的面前表現(xiàn)得是那么活潑在見到老師或者陌生人時卻那么的沉默,我想要改變慧慧的這一現(xiàn)象,首先就是讓孩子經(jīng)常接觸一些陌生的人和事物,只有先去接觸她才能適應和接受,漸漸地她就會表現(xiàn)得自然大方了。
中班個案分析與反思【二】
一、幼兒基本情況幼兒:晨晨年令:4歲班級:中班性格:聰明可愛,活潑好動,沒耐心二、特殊表現(xiàn)〈一〉"我第一名,一百分!"晨晨是我班小班升上來的小朋友,他活潑好動,思維敏捷,雙手總喜歡擺弄些插塑、小人書、電動小玩具等動西,上課時他總是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老師問聽懂了沒有,他總是響亮地回答:"聽懂啦!",繪畫活動開始了,他趁老師不注意,拿著記號筆在畫紙上、桌布上亂涂亂畫,要不,就去島亂旁人繪畫,當老師走近他時,他就對你笑嘻嘻的"老師我不會畫。"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二〉好動,隨心所欲,缺乏合作精神。
雖然他反應快、靈活、愛動腦,是個聰明的孩子。但他好動管不住自己,上課不遵守紀律,插嘴、坐不住……在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交接時,如餐點前后、晨接段等類似這段時間里他總是拿些老師教具、小人書、油畫棒、教室內(nèi)作品陳設(shè)等等玩或擺弄;在區(qū)域活動時發(fā)生爭執(zhí)現(xiàn)象,經(jīng)常有小伙伴告狀"老師,晨晨又……"老師們都說帶他很費精神,一不注意他就添亂……與家長交流,爺爺說在家也是這樣,好動,管不住,所以巴不得他天天上幼兒園,省事。
三、案例分析
。1)家庭教育的原因,由于老人的寵愛倍至,盡其所能滿足其需要,在園顯得隨心所欲,教室里想拿什么拿什么。
。2)缺少玩伴,由于現(xiàn)今都是獨生子女,他與其他孩子玩耍機會少,常常只他一個人在家里玩,使他難以體會到與他人合作游戲的快樂。
。3)天資聰穎,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
四、采取措施幼兒教育是孩子一生中基礎(chǔ)的教育,它的基礎(chǔ)打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鑒于以上這些原因,我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與家庭合作,進行一致性教育。
在放學后,和晨晨的媽媽進行了長談,向她反應了晨晨在園的這些情況,并向他宣傳"合作"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引起重視,對他平時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比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我們滿足;多帶孩子與他人交往,在其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不要過多干涉,平時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戲,讓孩子慢慢體會到合作游戲所帶來的快樂;當孩子有了點進步時能給予鼓勵。在和我的談話中,晨晨的媽媽漸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似乎有點緊張,幾次問"那怎么辦,那怎么辦?"我告訴他,只要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并重視它,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多關(guān)注這方面的表現(xiàn),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有什么問題可以經(jīng)常和老師交流,相信陽陽會有所轉(zhuǎn)變,聽我這么一說,她慢慢平靜下來。
。2)、讓孩子清楚一日常規(guī)要求,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是對的。
在我們?nèi)粘I、作業(yè)、游戲過程中,我注意告訴陽陽正確的方法,告訴他怎樣就叫守紀律,怎樣在上課、游戲中進行合作,比如搭積木或游戲前,就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時,要協(xié)商解決問題;當玩具或游戲材料不夠用時,可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同伴遇到困難時,要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一人無法解決時,可以主動找小朋友協(xié)助,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他逐漸習慣與伙伴合作游玩,在合作中學會協(xié)調(diào)。
。3)、有了改變、有了進步及時鼓勵和表揚當晨晨能排隊參加晨間活動并快樂置身其中,當他端坐在位子上積極舉手發(fā)言時,當他能安靜坐在位子上進餐……我們都表揚他"晨晨安靜,晨晨守紀律,晨晨棒!"當晨晨做出合作行為,能較好地與同伴一同合作學習或游戲,我都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如,"你能商量著、合作著搭,真好!""你們倆配合得真好!",并在《一日生活表現(xiàn)優(yōu)秀表》中添畫五角星,每周五評給小紅花,給與精神獎勵。
五、矯正結(jié)果:
經(jīng)過這幾個月的教育,幫助,引導,晨晨小朋友基本上改變了好動的性格,F(xiàn)在這個孩子、常規(guī)意識、合作意識增強了,在日;顒又袠酚诤屯榻煌、分享,并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臉上常漾溢著笑容,舉手投足顯得更自信了。家長反映,現(xiàn)在我的孩子聽話、懂事多了。
在教師積極的教育、鼓勵和有效的引導下,晨晨養(yǎng)成了良好的一日常規(guī)習慣,守紀律了;他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養(yǎng)。
中班個案分析與反思【三】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如下:
一、有意性行為開始發(fā)展:4--5歲兒童在集體中行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集體活動15分鐘,中班為25分鐘左右。他們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在幼兒園里,可以學當值日生,為班級的自然角澆水,幫助老師擺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夠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幫助家人收拾碗筷、折疊衣服等。表明此時幼兒已出現(xiàn)了初的責任感。
二、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4、5歲兒童的情緒較之3歲兒童更穩(wěn)定,他們的行為受情緒支配的比例在逐漸下降,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商場,當他們看到喜愛的玩具,已不像2--3歲時那樣吵著要買,能聽從成人的要求,并用語言*:"家里已有許多玩具了,我不買了"。在幼兒園里,同伴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有時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當然,他們并非對所有的事都能調(diào)節(jié)好,對特別感興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緒支配,甚至還會出現(xiàn)情緒"失控"現(xiàn)象,遇到不順心時仍會大發(fā)脾氣。
三、規(guī)則意識萌芽,是非觀念較模糊:在集體生活中,4、5歲兒童不僅開始表現(xiàn)出自信,而且規(guī)則意識萌芽,懂得要排隊洗手、依次玩玩具等。當他們與人相處時,表現(xiàn)得有禮貌了,會主動說"謝謝"、"對不起"等,此時兒童的是非觀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揚的是好事,受指責的是壞事,懂得喜歡受表揚,聽到批評會不高興或感到很難為情。
四、在活動中學會交往:4、5歲的兒童喜歡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中他們逐漸學會了交往,會與同伴共同分享快樂,還獲得了領(lǐng)導同伴和服從同伴的經(jīng)驗。此時他們開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強烈的憤怒與挫折。有時,他們還喜歡炫耀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當然,在集體活動中他們也了解和學會與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五、動作發(fā)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4、5歲兒童精力充沛,他們的身體開始結(jié)實,體力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緞幼鞲鼮殪`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單足站立,會拋接球,能騎小車等,手指動作比較靈巧,可以熟練地穿*服、扣紐扣、拉拉練、系鞋帶,也會折紙、穿珠、拼插積木等完成精細動作。動作質(zhì)量明顯提高,既能靈活操作,又能堅持較長時間。
六、活潑好動、積極動用感官:隨著身心的發(fā)展,兒童對周圍的生活更熟悉了,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見到了新奇的東西,總愛身手去拿、去摸,還會放在嘴里咬咬、嘗嘗,或者放在耳邊聽聽、湊到鼻子前聞聞,他們會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鮮事物。還常常喜歡尋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還要探究"為什么"如為什么鳥會飛、洗衣機為什么會轉(zhuǎn)動等等。
七、思維具體形象,根據(jù)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4、5歲兒童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在理解成人語言時,時常憑借自己的具體經(jīng)驗,如教師說"一滴水,不起眼",兒童則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臍眼"。這時期的兒童在已有感性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分類,但概括的水平還很低。其分類是根據(jù)具體事物的表面屬性(如顏色、形狀)、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蘋果、桃、梨歸為一類,認為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來水分多;把太陽、卷心菜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圓形的;把玉米、香蕉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的。
八、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4、5歲兒童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開始增強,在時間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在空間概念上,能區(qū)別前后、中間、先、后等位置;在數(shù)量上,能自如地數(shù)1-10。對物體類別的概念也有初步的認識,會區(qū)別輕重、厚薄、粗細等。部分兒童還能分清左右,能把物品從大到小擺成一排。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表面的、簡單的因果關(guān)系,如能夠明白種花若不澆水,花就會枯死的道理。
九、能獨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4、5歲的兒童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匯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談。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有時講話會斷斷續(xù)續(xù),因為兒童還不能記清事物現(xiàn)象和行為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他們還會根據(jù)不同對象的理解水平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如對小妹妹說"爸爸走了",對媽媽說"爸爸去商店買吃的東西了"。有時他們也能表述相當復雜的句子:"我還沒來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紅就把它吃掉了。"
十、游戲中表征水平提高:4、5歲的兒童不但愛玩,而且會玩了。有人說:"4、5歲左右是兒童游戲活動的黃金時期。"此時的兒童不僅游戲興趣顯著增強,且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他們能夠自己組織游戲,選擇主題、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戲情節(jié)豐富、內(nèi)容多樣化,還出現(xiàn)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為,如他們會用積木代替電話機、用"雪花片"代替公園門票等,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他們的游戲不僅反映日常生活的情景,還經(jīng)常反映電視、電影里的故事情節(jié)。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戲中逐漸形成伙伴關(guān)系。而且,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游戲伙伴,"鐵哥們,好姐妹"。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和攻擊性行為。需要我們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采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
十一、具有豐富、生動的想象力:4至5歲的兒童活潑、好動,并且富于想象,難以分清假想和現(xiàn)實,他們常常會把看到的內(nèi)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當兒童站在陽臺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當心,他會說:"沒關(guān)系,我會飛。"他們還喜歡假裝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們有時會"撒謊",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撒謊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實。
十二、通過手、口、動作、表情進行表現(xiàn)、表達與創(chuàng)造:4歲的兒童喜歡唱歌,會拍打較容易的節(jié)奏,他們能說出至少6-8種顏色,喜歡涂涂畫畫,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狀和物體,如圓形、方形、西瓜、蘋果、香蕉等,有時還會捏出人像或動物的形象。這一時期的兒童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經(jīng)常要用手勢、表情一起幫助表達與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