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該消毒液無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
A.NaOHB.Na2CO3C.NaClOD.Na2O2
2.鑒別稀硫酸和濃硫酸既簡單又安全的方法是()
A.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加入幾片銅片B.用玻璃棒各蘸少許點在濾紙上
C.各取少量于試管中滴加NaOH溶液D.各取少量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
3.將貯滿某種干燥氣體的試管倒置于水中,輕輕搖晃后,水可以充滿試管。該氣體可能是()
A.O2B.NO2C.H2D.NH3
4.下列實驗操作或事故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金屬鈉著火,立即用水撲滅
B.實驗結束后,用嘴吹滅酒精燈
C.皮膚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鹽酸沖洗
D.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molH2O的質量為18g/molB.CH4的摩爾質量為16g
C.3.01×1023個SO2分子的質量為32gD.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物質體積均為22.4L
6.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強酸性溶液中:NH4+、K+、HCO3-、Cl-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Ba2+、I-
C.在酸性且為無色透明的溶液中:K+、Ba2+、Fe2+、Br-
D.在滴加石蕊變藍的溶液中:Na+、S2-、CO32--、K+
7.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錯誤的是()
A.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H++OH-=H2O
B.新制氯水與KBr溶液反應:Cl2+2Br-=2Cl-+Br2
C.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CaCO3+2H+=Ca2++CO2↑+H2O
D.鋁和NaOH溶液反應:Al+2H2O+OH-=2H2↑+AlO2-
8.下列反應結束后,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的是()
A.鐵銹與過量稀鹽酸B.FeCl3溶液與過量銅片
C.FeCl3溶液與過量鐵粉D.FeCl2溶液與過量Zn粉
9.下列是氧化還原反應,且水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的反應是()
A.CO2+H2OH2CO3B.Cl2+H2O=HCl+HClO
C.3Fe+4H2O(g)Fe2O4+4H2D.2Na+2H2O=2NaOH+H2↑
10.將氯化鈉、氯化鋁、氯化亞鐵、氯化鐵、氯化鎂五種溶液。只用一種試劑就能加以區(qū)別,這種試劑是()
A.KSCNB.BaCl2C.NaOHD.HCl
11.在反應中,還原劑是()
A.CB.H2SO4C.CO2D.SO2
12.從降低成本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角度考慮,制取*銅的方法是()
A.銅和濃硫酸反應B.銅和稀*反應
C.氧化銅和稀*反應D.氯化銅和*銀反應
13.將以小塊鈉投入到氯化鐵溶液中,現(xiàn)象有產生氣體置換出鐵生成紅棕色沉淀()
A.B.C.D.
14.將過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下列溶液中,最終會出現(xiàn)渾濁的是()
A.氯化鈣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水玻璃D.*鋇溶液
15.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接觸到氯氣后,其顏色變化為()
A.變紅B.變白C.先變紅后變白D.不變色
1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酸鈉比碳酸氫鈉易溶于水
B.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wěn)定
C.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都能和石灰水反應得到白色沉淀
D.物質的量相等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于鹽酸反應得到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17.下列不屬于銨鹽的共同性質的是()
A.易溶于水B.與苛性鈉供熱產生氨氣
C.都是晶體D.受熱分解都產生氨氣
18.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將等物質的量的這兩種氣體同時作用于潮濕的有色物質,可觀察到有色物質()
A.立刻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復原D.顏色不退
19.把游離態(tài)的氮轉化為化和態(tài)的氮稱為氮的固定,下列屬于氮的固定作用的化學反應是()
A.氮氣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
B.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氣經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氣制碳酸氫氨和硫酸銨
20.將5.0gCaCO3固體完全溶于稀鹽酸后,再用蒸餾水稀釋成100ml溶液。該溶液中Ca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5.0mol/LB.0.10mol/LC.1.0mol/LD.0.50mol/L
二、填空題
21.(共10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質的分離、提純、檢驗是重要的實驗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鑒別氯化鉀溶液和碳酸鉀溶液的試劑是______
。2)除去混入氯化鈉溶液中少量碳酸氫鈉雜質的試劑是______
(3)除去碳酸鈉粉末中混入的碳酸氫鈉雜質用______方法
。4)除去碳酸氫鈉溶液中混入的硅酸鈉雜質的試劑是______,所采用的分離方法______
22.(共6分)將下列性質的代號,填入各小題后面對應的括號中:
A.脫水性B.強酸性C.難揮發(fā)性D.氧化性E.吸水性
(1)將膽礬放入裝有濃硫酸的干燥中,過一段時間膽礬變白色。()
。2)在燒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濃硫酸變黑,并產生大量氣體。()
。3)用稀硫酸清洗金屬表面的氧化物。()
23.(共20分)自然界有一種“雷雨發(fā)莊稼”的現(xiàn)象.雷雨時,空氣中的氮氣在閃電條件下與氧氣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氣體;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氣略大,常溫下易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再與水反應,生成*(HNO3)和一氧化氮,*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在土壤中生成能促進植物生長的*鹽.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兩種氣體是______、______.
(2)試分別寫出氮氣與氧氣;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氮為______色氣體,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氮時,可用下列哪種收集方法?(填序號)______.
。5)雷雨過后,空氣顯得特別清新,這是因為少量氧氣(O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了臭氧(O3),3O22O3.下列說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
、僭摲磻獙儆谖锢碜兓谠摲磻獙儆诨瘜W變化
、跲2與O3是同素異形體④O2與O3是同位素.
24.(共4分)把5.6g鐵放入足量的鹽酸中,鐵完全反應。
計算:(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生成氫氣的體積(標準狀況)。(寫出計算過程)
【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30分)
1.某反應在高溫時能自發(fā)進行,在低溫時逆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則對其正反應的下列判斷
正確的是
A.吸熱反應,熵增加B.放熱反應,熵增加
C.放熱反應,熵減小D.升高溫度時,平衡常數(shù)K減小
2.在蒸發(fā)皿中用酒精燈加熱蒸干下列物質的溶液,然后灼燒,可以得到該固體的是
A.AlCl3B.NaHCO3C.(NH4)2CO3D.MgSO4
3.下列熱化學方程式表達正確的是(的絕對值均正確)
A.C2H5OH(1)+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燒熱)
B.NaOH(aq)+HCl(aq)=NaCl(aq)+H2O(1)△H=+57.3kJ/mol(中和熱)
C.S(s)+O2(g)=SO2(g)△H=-269.8kJ/mol(反應熱)
D.2NO2=O2+2NO△H=+116.2kJ/mol(反應熱)
4.對可逆反應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達到化學平衡時4v正(O2)=5v逆(NO)
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大容器容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2v正(NH3)=3v正(H2O)
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由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跟NaOH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c(H+)=1.0×10-7mol•L-1的溶液C.pH=7的溶液
D.c(H+)=的溶液(Kw為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
6.下列敘述中一定能判斷某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A.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改變B.正、逆反應速率改變
C.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百分含量改變D.混合體系的壓強發(fā)生改變
7.用某種儀器量取液體體積時,平視時讀數(shù)為nmL,仰視時讀數(shù)為xmL,俯視時讀數(shù)為
ymL,若X>n>y,則所用的儀器可能為
A.滴定管B.量筒C.容量瓶D.以上均不對
8.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熵變、焓變皆大于0
B.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因此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
C.碳酸鹽分解反應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條件下所有碳酸鹽分解一定自發(fā)進行
D.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9.某探究小組在某溫度下測定溶液的pH時發(fā)現(xiàn):0.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c(OH-)=10-22,則該小組在該溫度下測得0.001mol•L-1NaOH溶液的pH應為
A.13B.12C.11D.10
10.一定條件下反應2AB(g)A2(g)+B2(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A2,同時消耗2nmolAB
B.容器內,3種氣體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隨時間變化
11.某溫度下,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加人4molA和2molB進行如下反應:
3A(g)+2B(g)4C(?)+2D(?),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1.6molC,且反應的前后壓強之比為5:4(相同的溫度下測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是K=
B.此時,B的平衡轉化率是35%C.增加C,B的平衡轉化率不變
D.增大該體系的壓強,平衡向右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增大
12.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A.將水加熱,Kw不變,pH不變
B.把FeCl3的水溶液加熱蒸干可得到FeCl3固體
C.用25mL堿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錳酸鉀溶液
D.將NaHSO4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至中性:2H++SO42-+2OH-+Ba2+=BaSO4↓+2H2O
13.已知25℃,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關系:K=cH+•CH3COO-cCH3COOH=1.75×10-5,則有關K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時,K值增大B.升高溫度,K值增大C.向醋酸溶液中加水,K增大D.向醋酸溶液中加氫氧化鈉,K增大
14.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理查德•赫克等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鈀催化交叉
偶聯(lián)”方面的研究。下面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正反應速率
B.催化劑通過升高反應的活化能來加快反應速率
C.催化劑能夠改變反應的反應熱
D.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物的轉化率
15.對于平衡體系:aA(g)+bB(g)cC(g)+dD(g);正反應放熱,有下列判斷,
其中正確的是:
A.若溫度不變,容器體積擴大一倍,此時A的濃度是原來的0.45倍,則a+b>c+d
B.若從正反應開始,平衡時,A、B的轉化率相等,則投入A、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a:b
C.若平衡體系中共有氣體Mmol,再向其中充入bmolB,達到平衡時氣體總物質的量為(M+b)mol,則a+b>c+d
D.若a+b=c+d,則當容器內溫度上升時,平衡向左移動,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變。
二.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30分)
16.在由水電離產生的H+濃度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貹+、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
A.③⑤B.①③⑤C.③④D.②⑤
17.一定溫度下,下列溶液的離子濃度關系式正確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釋10倍后,其pH=b,則a=b+1
C.pH=2的H2C2O4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種溶液的c(Na+):①>②>③
18.在298K、1.01×105Pa下,將22gCO2通入750mL1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
測得反應放出xkJ的熱量.已知在該條件下,1molCO2通入1L2mol/LNaOH溶液中
充分反應放出ykJ的熱量,則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CO3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CO2(g)+NaOH(aq)===NaHCO3(aq)ΔH=-(2y-x)kJ/mol
B.CO2(g)+NaOH(aq)===NaHCO3(aq)ΔH=-(2x-y)kJ/mol
C.CO2(g)+NaOH(aq)===NaHCO3(aq)ΔH=-(4x-y)kJ/mol
D.CO2(g)+2NaOH(l)===2NaHCO3(l)ΔH=-(8x-2y)kJ/mol
19.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2∶1的物質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體積的密閉
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2Y2Z,達到平衡后,X的轉化率不可能為
A.10%B.15%C.20%D.25%
A.2c1
21.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A(s)+2B(g)2C(g)ΔH<0,反應過程中B、C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1;反應達平衡后在t1、t2、t3、t4時分別都只改變了一種條件,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2min內,v(B)=0.1mol/(L•min)
B.t1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
C.t3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加壓,此時c(B)不變
D.t4時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劑,此時c(B)不變
22.下圖為對15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X用一定物
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圖像,根據圖像推出X
(mol/L)和Y(mol/L)的物質的量濃度是下表內各組中的
選項ABCD
c(X)/mol•L-10.0350.0700.030.06
c(Y)/mol•L-10.0700.0350.060.03
23.室溫下,用0.100mol•L-1NaOH溶液分別滴定20.00mL
0.100mol•L-1的鹽酸和醋酸,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線
B.pH=7時,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mL
C.V(NaOH)=20.00mL時,兩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10.00mL時,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草酸氫鉀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c(C2O)>c(H2C2O4)
B.在小蘇打水溶液中:c(Na+)+c(H+)=c(HCO)+c(CO)+c(OH-)
C.相同溫度下,1mol/L氨水溶液與0.5mol/L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
D.當氨水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c(NH)>c(Cl)>c(H+)>c(OH)
25.在10L密閉容器中,A、B、C三種
氣態(tài)物質構成可逆反應體系,其關系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4分鐘時,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mol•L1•min1
B.由T1向T2變化時,V正>V逆
C.此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其它條件不變,加壓,達新平
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40分)
26.(14分)現(xiàn)有室溫下濃度均為1×10-3mol/L的幾種溶液:
、冫}酸、②硫酸、③醋酸、④氯化銨、⑤氨水、⑥NaOH,回答下列問題:
。1)將③、⑥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則消耗兩溶液的體積為③________⑥(填
“>”、“<”或“=”)溶液中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2)將等體積的①、⑤混合,則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用離子方程式說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相同體積的①、②、③溶液中分別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鋅粒,最終產生H2總量由多到少的關系為___________(填寫序號)
。4)向相同體積的①、③溶液中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CH3COONa溶液,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pH大小關系為①_________③(填“>”、“<”或“=”)
。5)將等體積的⑤、⑥溶液加熱至同溫度后,溶液的pH⑤_____⑥(填“>”、“<”或“=”)
27.(10分)甲醇是一種新型燃料,甲醇燃料電池即將從實驗室走向工業(yè)化生產。工業(yè)上
一般以CO和H2為原料合成甲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O(g)+2H2(g)CH3OH(g)△H1=-116kJ•mol-1
、僖阎骸鱄2=-283kJ•mol-1
△H3=-242kJ•mol-1
則表示1mol氣態(tài)甲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水蒸氣時的熱化學方程式
、谠谌莘e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別研究在230℃、
250℃、270℃三種溫度下合成甲醇的規(guī)律。右圖是
上述三種溫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組成比(起
始時CO的物質的量均為1mol)與CO平衡轉化率
的關系。請回答:
。┰谏鲜鋈N溫度中,曲線Z對應的溫度是
、ⅲ├脠D中a點對應的數(shù)據,計算出曲線Z在對應
溫度下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數(shù)
K=。
、墼谀硿囟认拢瑢⒁欢康腃O和H2投入10L的密閉
容器中,5min時達到平衡,各物質的物質的濃度
(mol•L-1)變化如下表所示:
0min5min10min
CO0.10.05
H20.20.2
CH3OH00.040.05
若5min~10min只改變了某一條件,所改變的條件是。
(1)根據以上數(shù)據可計算出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精確到0.0001)
(2)下列有關滴定的操作正確的順序是
、儆脴藴室簼櫹吹味ü堍谕味ü苤凶⑷霕藴嗜芤
、蹤z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加水洗滌
。粒茛佗邰冖埽拢邰茛佗冖埽茫茛冖邰佗埽模冖佗邰茛
(3)若操作有誤,則導致待測鹽酸溶液濃度偏低的錯誤操作是
A.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標準堿液潤洗,直接裝入標準堿液
B.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氣泡,滴后氣泡消失
C.滴定管讀數(shù)時,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
D.待測液中指示劑酚酞(為有機弱酸)加得太多
。4)如果準確移取25.00mL0.2000mol/LNaOH溶液于錐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劑,然
后用未知濃度的鹽酸(裝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測定出鹽酸的物質的量
濃度?填“是”或“否”)
(5)另一小組同學用標準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若測定結果偏高,則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時,裝NaOH溶液的錐形瓶未用NaOH溶液潤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標準鹽酸潤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處有氣泡,而在滴定后氣泡消失
D.配置NaOH溶液時,NaOH固體中混有少量KOH固體
29.(6分)在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氣體和1molB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2C(g),經4s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在相同溫度下測得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5/6.
。1)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濃度
(2)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
(3)達到平衡時,用物質B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
附加題(15分)
30.(6分)(一)如圖所示,當關閉K時,向A(恒容)中充入1molX、1molY,向B(帶有活塞)中充入2molX、2molY,起始時,V(A)=V(B)=aL。在相同溫度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兩容器中各自發(fā)生下列反應:2X(g)+2Y(g)Z(g)+2W(g)ΔH<0,達到平衡(Ⅰ)時,V(B)=0.8aL。請回答:
(1)B中X的轉化率α(X)B為;
(2)A中W和B中W的物質的量比較:n(W)An(W)B
。ㄌ畲笥、小于、等于);
(3)打開K,過一段時間重新達平衡(Ⅱ)時,B的體積
為(用α的代數(shù)式表示,連通管中氣體體積不計)。
。ǘ9分)草酸晶體的組成可表示為:H2C2O4•XH2O,為測定X值,進行下列實驗:
、俜Q取wg草酸晶體配成100.0mL水溶液;
、谌25.00mL所配草酸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H2SO4后,用濃度為
cmol•L-1KMnO4溶液滴定。滴定時,所發(fā)生的反應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滴定時,反應前后的兩次讀數(shù)分別為a和b,則實驗測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由此計算出草酸晶體的X值是。
。2)假設滴定終點時,用去VmLKMnO4溶液,則待測草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