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一
標題:合理目標,切實行動【開頭段】海德格爾曾言:“前行不息,無須遲疑和退避,健行于你寂寥的小路!睔q月匆匆逝去,生命雖短暫,卻連接著無數(shù)的將來。唯有理想與追求,方可助你我尋找到那閃閃的星斗。合理目標,切實行動,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如此,才能凸顯出我們生命的價值。
【論證段】
1.目標即“挑戰(zhàn)”,生命中不可無目標,但更應貼合實際,量力而行。
2.只要馳而不息,縱使落后或失敗,也是有價值之作為。
3.揆諸當下,無數(shù)的人們對目標設置過高,以致望而卻步,無形中蹉跎歲月。
【結尾段】“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闭\如赫茲里特所言。認定目標,切實行動,定會一石千浪,泛起激蕩人心的回響。
2.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二
標題:自律與他律【開頭段】自律與他律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它們,原本井然有序的社會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但我認為,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論證段】
1.對于個人來說,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2.對于社會來說,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3.對于國家來說,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結尾段】他律也許不能缺少,但自律更為重要。讓我們仔細審視自己的內心,抹去邪/惡的因子。自律,從每一個人做起。
3.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三
標題:志不強者智不達【開頭段】宋代思想家、教育家程頤曾說過:“順理則裕,從欲惟危。”自律,不僅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也是為了社會的安定與幸福。
【論證段】
1.自律乃是行萬事的前提。
2.自律乃是成功的捷徑。
3.對于我們學生來說,自律和他律必須雙管齊下。
【結尾段】回顧歷史,不乏曠世奇才,他們這些人無一不是自律自強之人。蕓蕓眾生幾乎都會遇到上天的考驗,但當我們堅守本心,登上勝利的頂峰后,我們就會深刻感受到“志不強者智不達”的深刻內涵。
4.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四
標題:聽從己心,無問西東【開頭段】龔自珍曾言:“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边@個“狂”字的背后,體現(xiàn)的是灑脫、率性。這也是龔自珍聽從自己的內心、對人生不設計的注腳。
【論證段】
1.精彩的人生無須設計。人生中最美的風景往往在那不斷延伸的坐標軸上未知的那片領域。
2.被設計的人生失去了生命的自由,難以收獲輝煌的成就。
3.不設計的人生,才能讓人們在未來因時而變,順時而動,打破慣性。
【結尾段】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將少年比作朝陽、乳虎、春前之草、長江之初發(fā)源。所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能只將自己的人生設計在一條考重點中學、上大學、找穩(wěn)定工作的路線上,而是要敢于突破成規(guī)陳說,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奮斗一生,這樣才能收獲成功與幸福,也才能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xiàn)。
5.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五
標題:硬核精神【開頭段】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只有“硬核”的人生才能綻放自己的光芒,只有“硬核”的行業(yè)才能在競爭中飛速發(fā)展,只有“硬核”的民族才能在災難中涅槃重生!坝埠恕本瘢沁@個時代不可多得的珍寶。
【論證段】
1.“硬核”精神,是一個人的自立自強。
2.“硬核”精神,是一個行業(yè)的精益求精。
3.“硬核”精神,是一個民族的迎難而上。
【結尾段】未來之路漫長,只有穿過層層迷霧,方能迎來燦爛的晨曦。愿“硬核”精神成為你我前進的精神力量。
6.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六
標題:在“不變”中“變”【開頭段】在自然紀錄片行業(yè)中,有一條“永不干涉”原則。但是某攝制組在南極拍攝帝企鵝時,實在不忍陷入困境的帝企鵝全軍覆沒,便想出了一個“間接干涉”的辦法,讓帝企鵝成功走出了冰坑。此舉,引發(fā)觀眾熱議。我認為,此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在堅守原則的同時,也要善于變通,學會在“不變”中“變”。
【論證段】
1.在“不變”中“變”,讓原本冰冷的規(guī)則有了溫度。
2.在“不變”中“變”,可以增強我們明辨是非的能力。
3.在“不變”中“變”,可以讓我們找到面對困境的勇氣和走出困境的辦法。
【結尾段】只有突破思維束縛,我們才能正確看待與辨析是非;只有善于變通,才可以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只有善于變通,世界才能更加豐富多彩,才能奏響陽春白雪,才能“一覽眾山小”。所以,當我們學會在“不變”中“變”,真正獲得思維解放時,或許我們會得到更多。
7.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七
標題:羨慕有度,不忘本心【開頭段】羨慕他人是人之常情,是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與他人相比較,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而不斷改變自己,正是千萬年來人類繁衍生息、不斷進步的基礎。然而,正所謂“過猶不及”,很多人在羨慕他人的同時,只看到了他人的長處,卻忽視了自己的閃光點;只想擁有他人的長處為自己所用,卻沒有考慮到這種“長處”是否適合自己。倘若薔薇既每天花香四溢,又四季常在,完美無瑕,那么人們總有一天會選擇遺忘。
【論證段】
1.一味盲目模仿,將會失去原本屬于自己的真實風采。
2.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結尾段】羨慕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優(yōu)秀;不忘本心,是為了看清自己的未來,發(fā)揮優(yōu)勢,絢爛自己。不必羨慕那耀眼的太陽,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發(fā)光體。
8.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八
標題:適度地容納對立【開頭段】哲人告誡我們:“人生的狀態(tài),是保持輕度的貧困!弊屑毱肺,頗有深意。推而廣之,適度地容納對立,或許應當是事物的狀態(tài)。猶如太極圖,白魚中必須有黑“眼”,黑魚中又需要保留一點白。事物的轉化往往就從這“眼”開始。
【論證段】
1.生活中保留某種程度的不滿足,不僅無害,反而有益。
2.只有適度地容納對立面,才能有利于主體的穩(wěn)定存在。
3.有時過于飽滿,過于純粹反而是一種“病態(tài)”。
【結尾段】事物總是“相反者相成”,看似相互對立的事物又自有其相互依賴、相互促成的一面。聰明之人,自當時刻注意——在方方面面適度地容納對立!
9.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九
標題:“巧思”與“拙力”【開頭段】參加一個扶貧工作會議,一位脫貧致富村的干部介紹完經(jīng)驗后,動情地說,幸福和富裕的好日子不是等來的,也不是向上級要來的,而是我們發(fā)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干出來的!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感動了現(xiàn)場許多人。
【論證段】
1.信息時代,崇“巧”者大有人在。
2.的確,點子也是金錢,機遇更是財富。但總體上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許多事要干成,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而且,越是難成之事,越要依靠量的積累,不真賣力氣,不流淌汗水,單靠動動嘴皮,一般是成不了事的。
3.現(xiàn)在,不論是發(fā)展還是脫貧,我們面臨的困難和任務很重,要干的大事難事很多,既靠“巧思”,更靠“拙力”。
4.好日子的大門,永遠都是為勤奮和意志堅強者開啟。
【結尾段】有一句名言:“十年磨一劍,不敢試鋒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擋!薄扒伤肌奔印白玖Α,無堅不摧,無事而不成。
10.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
標題:徐行,在生命的旅程【開頭段】在生命的旅程中徐行,就像拾一簇二月的新綠,小火慢煮歲月的清茶。慢一些,讓茶香浸潤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朋友,請慢一些,你才會獲得更多的機會去欣賞生命的美,享受歲月淌過指間的溫柔。
【論證段】
1.慢下來,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
2.慢下來,渲染生命的色彩。
3.慢下來,別總是步履匆匆。
【結尾段】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埋葬了太多愜意與溫情。匆匆的上班下班,讓親人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匆匆的早餐晚餐,讓美食變成了只是為人們果腹;匆匆的流量文章,讓人們失去了閱讀經(jīng)典的耐性……朋友,請放緩你匆匆的腳步,等一等迷失在車水馬龍間的靈魂,在熙攘的人群中找回自我,帶著虔誠與敬意,感受美在我們生命的旅程中緩慢而溫柔地留下的痕跡……
在生命的旅程中徐行,是休憩,是欣賞,是一種恬淡的生活態(tài)度。何不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那一縷縷烹煮在歲月中的茶香?
11.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一
標題: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境界【開頭段】有兩家人在路邊看見了一個乞丐,走在前面的一對父母對他們的孩子說:“你不好好讀書的話,將來會像他這樣!弊咴诤竺娴囊粚Ω改竻s對他們的孩子說:“你要好好讀書,將來讓這些人都能有工作!弊x了這個材料,我掩卷思索,感慨萬千。我為前一對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深感遺憾,同時也欽佩后一對父母的眼界與格局。
【論證段】
1.不可否認,這兩對父母都表達了對孩子的真摯而深切的愛,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卻表現(xiàn)出不同的眼界與格局。
2.父母的眼界,為孩子打開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這個窗口方向是否正確,關系到窗外的世界風景是否美麗。
3.的教育不是分數(shù),也不是名次,而是眼界教育。
4.相反,我們的一些父母,只要孩子能讀書,其他什么事情都包攬,除了分數(shù)和成績,其他不聞不問,眼界狹隘,格局窄小,沒有獨立的人格品質,缺少普世情懷,這樣的人注定走不長遠。
【結尾段】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一個人的境界。孩子猶如一張白紙,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對人生的規(guī)劃,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決定了孩子以后的胸懷和高度,指引了孩子未來的人生方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開拓眼界,放大格局,為孩子的良好成長奠基!
12.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二
標題:蕊有芳香蝶自來【開頭段】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僧人為教導他的徒兒,讓他帶上一塊普通的石頭前往市場,無論他人出價多少都不能出售。徒弟點頭應允,前往市場。隨著詢問人數(shù)的增多和徒兒面對詢問總笑而不語的態(tài)度,這塊普通的石頭竟然被貼上了“珍寶”的標簽,也因此被炒到天價。
也許有不少人認為,正是徒弟的異常態(tài)度給這塊普通石頭提供了被炒到天價的契機和環(huán)境。外界環(huán)境對它的確有影響,因此環(huán)境的作用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但它終究只是一塊俯拾即是的石頭,它的內在并不足以使它走向更高的階梯。雖然是環(huán)境造就了這塊石頭目前的非凡,但它終究無法再拓寬自我的寬度。因此,我認為,提升自我比處于優(yōu)越環(huán)境更為重要。
【論證段】
1.提升自我,可以成就自我不凡。
2.提升自我,能擁有無須攀附他人的自強。
3.提升自我,能給予自我堅定的信念與自信。
【結尾段】只有擁有了摘月的本領,月亮才會奔我們而來。一味期待并依賴環(huán)境的作用來成就自我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只有不斷發(fā)掘自我的潛力和價值,不斷提升自我,你的芬芳才會吸引翩翩蝴蝶。愿大家從此刻開始,將慵慵懶散歸還給過去的自我,成為一朵蕊有芳香的花朵。也愿明日之我們,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13.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三
標題:匠心之韻【開頭段】什么是匠心?匠心是愛心。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事業(yè),不厭惡,不心浮氣躁。真正的匠人把工作當作享受,他們享受工作環(huán)境,享受工作中接觸的各種事物,享受工作的每一刻并樂在其中。沉浸其間,達到忘我的境界,他們仿佛與作品融為一體。此時,用“工作”來形容就顯得膚淺了,因為在他們心中,這是一份神圣的事業(yè),非糊口度日之活計。
【論證段】
1.匠心是虛心。
2.匠心是恒心。
3.匠心還是一顆初心。
【結尾段】浮躁的社會呼喚新時代的匠心精神。匠心精神,不僅是手藝人的需要,更是我們每個人應具備的品質。愛心,熱愛自己從事的事業(yè),并為之傾盡全力;虛心,虛心面對身邊的一切,培養(yǎng)更多的技能;恒心,堅持走下去,讓自己在一次次挫折中得到歷練;初心,心靜下來,回到最初的執(zhí)念。
以“技”濡“身”,以“心”鑄“技”,方能匠心永存!
14.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四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于世。時人諺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币馑际钦f,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后來,季布跟隨項羽戰(zhàn)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后,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誠信待人者,才能被別人誠信相待。
話題:“誠信與人生”“互助”“誠信的價值”
15.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五
標題:咫尺匠心【開頭段】“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辟Z島曾經(jīng)用三載光陰寫就一聯(lián)詩,這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的確很難想象,在那凄清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里,他是怎樣尋尋覓覓、一字一句地斟酌推敲的?或許對于他而言,這只是盡其所能將文章做到極致罷了。
【論證段】
1.賈島就是如此寫詩的,抱著精益求精、寧缺毋濫的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反觀當下,這種工匠精神在工業(yè)化浪潮的洗禮下,好像漸漸地缺失了。在這樣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的大國工匠似乎煙消云散,工匠精神變成了一種稀缺品。原因很簡單,正所謂咫尺匠心難,難在精益求精的嚴謹,難在一生一事的專注和堅守,難在投入全部熱情仍甘于平淡寂寞。
2.工匠精神,難在精益求精的嚴謹。
3.工匠精神,難在一生一事的專注和堅守。
4.工匠精神,難在投入全部熱情仍甘于平淡寂寞。
【結尾段】中國不缺大國工匠,缺少的是每個人心中的工匠精神。我們可以大刀闊斧講求實效,但同樣也需要細針密縷慢工出細活,正如賈島“十年磨一劍”那般找回我們的工匠精神。
16.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六
標題:植根當下,以身報國【開頭段】千尺高樹的根,是對土壤的信任和依托;游子的根,是對故鄉(xiāng)的牽掛與不舍;治沙人的根,是對邊陲熱土的熱愛與堅守……新時代的“后浪”們,也應植根當下,以身報國。
【論證段】
1.根是一條無形的紐帶。這條紐帶將故鄉(xiāng)與游子聯(lián)系在一起。古往今來,無數(shù)游子無論身在何方,心都與故鄉(xiāng)、與親人連接在一起。(錢學森和姚明回國為例)
2.根也是一種信念與執(zhí)著。(塞罕壩治沙人、敦煌女兒樊錦詩、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為例)
3.根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抗疫中“90后”護士,15歲男孩趙珺延獨自從印尼背回兩萬口罩)
【結尾段】青年要明白,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們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我們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是:扎根當下,為祖國發(fā)展添磚加瓦;心中有火,用一生所蓄報效祖國。
17.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七
標題:思之有物,行止有度【開頭段】康震老師在點評《陋室銘》時說:“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擁有多少財富,和擁有多大的房子,最重要的是擁有深厚的學識和崇高的思想道德!钡拇_,思想很重要。學而/思,思而行,是古往今來我們解決大部分問題的一般規(guī)律。《左傳》中亦云:“大道行思,取則行遠!币鉃檎乐毙,應該善于思考,思有所得,謀而后動,方能行遠。
【論證段】
1.淺層的思考主導著我們最簡單的行為本能。
2.更深一層的思辨則界定著我們的行為準則。
3.思想也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行為。
4.“思”不僅作為“行”的道標,指導著我們前進,而且是“行”的戒尺,規(guī)范著我們的行為。
【結尾段】思之不殆,永遠保持靈活的思維,行為就更清醒;思之有理,明辨是非曲直,行為就更正確;思之有物,把握人生的導向,行為就更堅定;思成戒尺,時刻把握邊界底線,行為就更有度。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思行合一,且行且思,且悟且進。
18.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八
天生殘疾的余秀華,沒有被貧病打磨得失去靈性,反而堅定一身傲立的靈魂,拾起紙筆,書寫熱烈的人間煙火;遭遇醫(yī)鬧的陶勇醫(yī)生,沒有被劫難沖擊得憤世嫉俗,秉持一顆善意的初心,重披白衣,孜孜不倦救濟世人。一塵不染不是沒有塵埃,而是塵埃任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在認清生活是泥沙俱下的逆旅之后,他們依然熱愛生活;當世界試圖以黑暗和痛苦將其吞沒,他們卻自燃起心中的熊熊火光。 適用主題:人生境界、樂觀積極等
19.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十九
“看誰是蠢材”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期間,有一次在留學生的聚會上,一個金發(fā)碧眼的西方留學生站起來挑釁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溫和的徐悲鴻抑制不住憤怒,走到這個傲慢無禮的洋學生面前,大聲說:“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好,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yè)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你敢嗎?”
。保梗玻茨辏毂櫟挠彤嬙诎屠枵钩鰰r,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那個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分析:徐悲鴻能有那么大的成績,除了扎實的繪畫技巧,無疑有更深層的東西在支撐著他,那就是:國家、民族、個人的尊嚴。
20.高二議論文素材摘抄 篇二十
發(fā)現(xiàn)自己馬克·吐溫作為職業(yè)作家和演說家,在文學領域和演說領域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世界范圍內受人尊敬的文學家和演說大師。但是,他在選擇文學和演說之前,曾經(jīng)試圖成為一名商人。他先是投資開發(fā)打印機,花費了整整3年的時間,最后把千辛萬苦借來的5萬美元全部賠光了。他又發(fā)現(xiàn)出版商因為發(fā)行他的著作賺了大錢,他很不服氣,心想:我自己寫了文章自己出版發(fā)行,所有的利潤不都是自己的嗎,為何不自己開一個出版公司呢?他于是又投資開了一家出版公司。但是,他不知道,寫作與經(jīng)商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他很快就因為債務陷入了困境,出版公司破產(chǎn)了,他也陷入了更大的債務危機之中。經(jīng)過兩次經(jīng)商失敗的打擊,馬克·吐溫終于認識到自己經(jīng)商的無能,他徹底斷絕了經(jīng)商的念頭,開始到全國巡回演講,在演講的間隙里埋頭寫作。很快,風趣幽默的馬克·吐溫名聲大噪,成為全國知名的演說家,他膾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