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高二語文必背古詩詞《揚州慢》的原文、譯文、注釋和賞析#】古詩詞是語文課程里重要的考試題目,同學(xué)們要重視起來,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整理的高二語文必背古詩詞《揚州慢》的原文、譯文、注釋和賞析,供同學(xué)們參考學(xué)習(xí)。
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譯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jīng)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凄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凄涼的號角。我內(nèi)心悲涼,感慨于揚州城今昔的變化,于是自創(chuàng)了這支曲子。千巖老人認(rèn)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
揚州自古是淮南東路的名城,這里有游覽勝地竹西亭,初到揚州我解鞍下馬作停留。當(dāng)年那春風(fēng)十里繁華街道,如今卻是蕎麥青青孤單可憐。自從金兵侵犯長江流域以后,連荒廢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樹,都厭惡再提起那場可惡的戰(zhàn)爭。臨近黃昏凄清的號角已吹響,回蕩在這座凄涼殘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優(yōu)美的詩句把你贊賞,今若重來定會為你殘破而驚?v使有豆蔻芳華的精工詞采,縱有歌詠青樓一夢絕妙才能,也難抒寫此刻深沉悲愴感情。二十四橋依然完好毫無損傷,橋下波心蕩漾一彎冷月寂寞。想那橋邊紅芍年年花葉繁榮,不知年年有誰欣賞為誰而生?
注釋
、艙P州慢:詞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闋,九十八字,平韻。此調(diào)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發(fā)懷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蔷S揚:即揚州(今屬江蘇)。
、人j麥:薺菜和野生的麥。彌望:滿眼。
、墒牵很姞I中發(fā)出的號角聲。
、是r老人:南宋詩人蕭德藻,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姜夔曾跟他學(xué)詩,又是他的侄女婿。黍離:《詩經(jīng)·王風(fēng)》篇名。據(jù)說周平王東遷后,周大夫經(jīng)過西周故都,看見宗廟毀壞,盡為禾黍,彷徨不忍離去,就做了此詩。后以“黍離”表示故國之思。
、嘶醋竺迹褐笓P州。宋朝的行政區(qū)設(shè)有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揚州是淮南東路的首府,故稱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時,東為左,西為右。名都,的都會。
、徒猓▁iè)鞍少駐初程:少駐,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未猴L(fēng)十里:杜牧《贈別》詩:“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边@里用以借指揚州。
、虾R窺江:指金兵侵略長江流域地區(qū),洗劫揚州。這里應(yīng)指第二次洗劫揚州。
、袕U池喬木:廢毀的池臺。喬木:殘存的古樹。二者都是亂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蕪,人煙蕭條。
、褲u:向,到。清角:凄清的號角聲。
、叶爬桑杭炊拍。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揚州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p:俊逸清賞。鐘嶸《詩品序》:“近彭城劉士章,俊賞才士!
、佣罐ⅲ盒稳萆倥榔G。豆蔻詞工: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⒃青樓:*院。青樓夢好: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⒄二十四橋:揚州城內(nèi)古橋,即吳家磚橋,也叫紅藥橋。
、旨t藥:紅芍藥花,是揚州繁華時期的名花。
賞析
盡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終老,但白石詞并不僅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現(xiàn)在他筆下的是折射出多種光色的情感世界。誠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審美情趣的制約,較之辛詞,姜詞的題材較為狹窄,對現(xiàn)實的反映也略顯淡漠。但他并不是一位不問時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歷高、孝、光、寧四朝,其青壯年正當(dāng)宋金媾和之際,朝廷內(nèi)外,文恬武嬉,將恢復(fù)大計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嘆。淳熙二年,他客游揚州時便有感于這座歷史名城的凋敝和荒涼,而自度此曲,抒寫黍離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詞中,這是早的一首。上片由“名都”、“佳處”起筆,卻以“空城”作結(jié),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斑^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虛處傳神,城池荒蕪、人煙稀少、屋宇傾頹的凄涼情景不言自明,這與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筆相若!按猴L(fēng)十里”,并非實指一路春風(fēng)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詩意,使作者聯(lián)想當(dāng)年樓閣參差、珠簾掩映的盛況,反照今日的衰敗景象!昂R窺江”二句寫金兵的劫掠雖然早已成為過去,而“廢池喬木”猶以談?wù)搼?zhàn)事為厭,可知當(dāng)年帶來的戰(zhàn)禍兵燹有多么酷烈!陳廷焯《白雨齊詞話》認(rèn)為:“‘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苯~以韻味勝,其佳處即在于淡語不淡,其中的韻味反倒是某些濃至之語所不及的!扒褰恰倍,不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幾多曲折:下有同仇敵愾之心,而上無抗金北伐之意,這樣,清泠的號角聲便只能徒然震響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詞的下片,作者進一步從懷古中展開聯(lián)想:晚唐詩人杜牧的揚州詩歷來膾炙人中,但如果他重臨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繾綣的詩句,因為眼下只有一彎冷月、一泓寒水與他倘佯過的二十四橋相伴;橋邊的芍藥花雖然風(fēng)姿依舊,卻是無主自開,不免落寞。尤其“二十四橋”二句,愈工致,愈慘淡,可謂動魄驚心。蕭德藻認(rèn)為此詞“有黍離之悲”,的確深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