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深奧學問),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边@表明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 )
A.因材施教 B.啟發(fā)誘導 C.擇優(yōu)而教 D.有教無類
2.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孩子在外面偷了東西,如果他們相信荀子的理論,可能對孩子采取的態(tài)度是( )
A.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會改正錯誤。
B.認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錯誤是一時糊涂
C.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必須嚴厲地懲罰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認為孩子犯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環(huán)境不好,應擇善而居
3.蔡元培在《中國倫理學史》中之所以贊揚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權(quán),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確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這位思想家是
A.孫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4.儒家思想創(chuàng)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們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稱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
A.“仁”、“仁政”、“愛人”、“政在得民”
B.“六經(jīng)”:《詩》、《禮》、《書》、《易》、《樂》、《春秋》
C.“三綱五!
D.“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5.以下關(guān)于各派與其代表人物的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道家學派──老子、莊子 B.墨家學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學派──韓非子 D.儒家學派──孔子、孟子
6.秦朝和西漢的主流思想分別是( )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7.儒家學說到了漢代在內(nèi)容上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即( )
A.君權(quán)神授 B.獨尊儒術(shù) C.人定勝天 D.實行“仁政”
8.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建議,主要是為了( )
A.強調(diào)“君權(quán)神授” B.宣揚“天人合一”
C.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 D.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
9.假如你是漢代的一名學生,若想進入全國高等學府接受教育,你應該去( )
A.長安、太學 B.洛陽、書院 C.南京、國子監(jiān) D.曲阜、孔廟
10.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成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
A.它是封建社會最進步的思想
B.歷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適應了加強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
D.它宣揚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擁護
11.促使儒學在漢代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因素有( )
①董仲舒新儒學的提出 ②漢武帝時從中央到地方設立太學和郡國學
③漢武帝正式規(guī)定“五經(jīng)”,起用文學儒士參政
④當時國家政治、經(jīng)濟、軍事發(fā)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以下是《宋史》中出現(xiàn)的人名:焦守節(jié)、李克讓、陳從信、趙安仁、錢端禮、張忠恕……由此可見,宋人取名深受當時哪一思想的影響( )
A.佛學 B.道學 C.理學 D.法學
13.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共同點有( )
①都強調(diào)宇宙萬物的本原②都倡導加強道德修養(yǎng)
③都是唯心主義的思想④都科學地說明人的認識和實踐的關(guān)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體運行法則 B.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C.封建道德規(guī)范 D.“天人感應”理論
15.下列思想家中提出“知行合一”學說的是( )
A.王陽明 B.程顥程頤 C.朱熹 D.陸九淵
16.程朱理學被官方化的原因是( )
A .理學大儒的傳播
B.有利于統(tǒng)治者加強思想控制
C.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
D.是人們追求功名的敲門磚
17.儒家思想開始受到社會思潮的批判,始于( )
A.明朝后期 B.鴉片戰(zhàn)爭時期 C.維新運動時期 D.新變化運動時期
18. 下列哪一項不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tǒng)儒學的主張
A. 黃宗羲繼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 顧炎武批判道學脫離實際的學風,提倡走出門戶,到實踐中求真知
C. 王夫之批判理學先前宣揚的“天命論”和“生知論”
D. 三人都尖銳地揭露道學家是“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19. 批判舊儒學的“君為臣綱”的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新思想命題的是( )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20.17世紀的中國和18世紀的法國,都產(chǎn)生了啟蒙思想,兩者最主要的共同之處是
A.都批判君主專制統(tǒng)治 B.都提倡理性
C. 都提倡“經(jīng)世致用” D.都要求*封建制度
21.李贄的“離經(jīng)叛道”思想有( )
①“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
②“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③“天下為主君為客”
④“人有男女之分,而見識高低沒有男女之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2.明末清初思想家中,開一代樸實學風先河的是( )。
A.李贄 B.顧炎武 C.黃宗羲 D.王夫之
23.明清之際三位進步思想家的思想實質(zhì)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活躍 B.宋明理學的深化和發(fā)展
C.漢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復興 D.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的興起
24.明清時期的唯物論思想家是( )。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25.黃宗羲和韓非子對君主專制所持觀點幾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兩人的階級立場不同
B. 兩人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不同
C.兩人所處的社會歷史階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26.明清時期出現(xiàn)反對君主專制*的進步思想的根本原因( )
A.知識分子具有憂國憂民思想
B.封建專制的殘酷壓迫
C.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D.知識分子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
二、雙選題
1.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學派眾多,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有( )
A.社會大變革使思想界非;钴S
B.各國國君為富國強兵紛紛養(yǎng)士
C.“學在民間”局面被打破,貴族開始對教育壟斷
D.科技生產(chǎn)迅速發(fā)展,唯物主義戰(zhàn)勝了唯心主義
2.下列觀點言論屬于道家學派的是( )。
A.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欲
B.希望回到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C.強調(diào)用禮樂來規(guī)范人的行為,使人向善
D.主張性善論
3.和諧社會是人類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標。下列那些主張是有利于我們今天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 )
A.孔子主張“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主張“仁政”、“民貴君輕”
C.董仲舒的“三綱五常”
D.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
4.戰(zhàn)國時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進行討論,根據(jù)下列幾段文字:“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薄ⅰ叭藷o有不善”、“明主峭其法而嚴刑,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亂”。判斷哪些學派的思想家參加了這次聚會()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5.從戰(zhàn)國“百家爭鳴”到西漢“獨尊儒術(shù)”的轉(zhuǎn)變體現(xiàn)了
A.中央集權(quán)的強化 B.統(tǒng)治者放松了對思想的控制
C.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 D.儒家以外各學派的消亡
6.宋代以朱熹為代表的新儒學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 B.道家
C.法家 D.“經(jīng)世致用” 的學說
7.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張不包括
A.主張“師夷制夷” B.主張“經(jīng)世致用”
C.主張“工商皆本” D.主張“民主共和”
高二歷史完美假期寒假作業(yè)答案
單選題
1—5AABAB 6—10CACAC 11—15DCACA
16—20BADBA 21—26BBADCC
雙選題
1、AB 2、AB 3、AB 4、AC 5、AC 6、AB 7、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