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假使我們是那個時代的人,新知識新技術都沒有,所能作的僅八股文章,所讀過的書僅中國的經史,我們救國方案還不是離不開我們的經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動聽的文章?假使正在這個時候,我們中間出了一個人提出一個偉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訓,又適宜時局,其文章是我們所佩服的,其論調正合乎我們的胃口,那我們還不擁護他嗎?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那個時代”的歷史特征和“偉大的方案”的基本特點。(6分)
(2)與材料一“偉大的方案”相比,材料二的觀點有何進步之處?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作
者為什么認為“日本就是一個好例子”?(9分)
十二、比較題
商鞅變法與梭倫改革的異同
(1)相同:
①兩次改革都有富國強兵的目的。
②兩次改革都涉及了對權貴利益的限制;商鞅變法主張廢除世卿世祿制度;梭倫改革主張按財產劃分等級,打擊舊貴族的特權。
③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使國力強盛。
(2)不同:
①兩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梭倫改革處于奴隸制度的上升時期,其改革加強了奴隸主貴族 的統(tǒng)治;商鞅變法處于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時期,改革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確立起封建制度。
②兩者的性質不同。梭倫改革是一次奴隸主階級的緩和社會矛盾的變革;商鞅變法是一場新興地主階級為發(fā)展封建經濟而進行的除舊布新的社會改革。
③兩次改革的特點不同。梭倫改革為平衡各階級、階層利益,有著調和、折中的特點;商鞅 變法堅決打擊奴隸主舊貴族勢力,改革較為徹底,是一次促使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型的變革。
④兩次改革的結果與影響不同。梭倫改革不但沒有緩和社會矛盾,反而激起了舊貴族的強烈 反對,但卻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礎。商鞅變法成功了,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為秦國滅掉東方六國,實現(xiàn)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俄國農奴制改革同明治維新的比較
(1)相同之處:
①所處時代:都發(fā)生在19世紀60年代。
②國內背景: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俄國為農奴制,日本為幕府統(tǒng)治。
③方式:都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
④主觀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維護了君主及其統(tǒng)治。⑤客觀效果: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都促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都是本國歷史發(fā)展的轉折點。
⑥性質: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⑦結果: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殘余且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尤其是對中國的侵略擴張。
(2)不同之處:
①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俄國沒有遭受外國的侵略,日本則受到了外國的侵略。
②清除障礙的激烈程度:日本要激烈一些,爆發(fā)了*幕府的武裝斗爭。
③影響的廣度和深度: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廣泛而深刻,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成為亞洲經濟、軍事實力的國家;俄國改革不徹底,資本主義發(fā)展緩慢。
分析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
(1)國際環(huán)境:
①日本:當時列強仍處于自由資本主義發(fā)展階段,以打開市場、傾銷商品為主要目的,且列強在亞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國。
②中國:19世紀末,隨著自由資本主義發(fā)展成為壟斷資本主義,列強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輸出資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長,在中國,列強掀起了瓜分狂潮,不會允許中國走上自強之路。
(2)國內環(huán)境:
①日本:封建專制統(tǒng)治相對薄弱、資本主義發(fā)展相對充分。
②中國:封建專制統(tǒng)治達到頂峰、頑固勢力異常強大,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仍占統(tǒng)治地位,資本主義發(fā)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3)思想文化:
①日本:知識分子容易吸收外國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學說普及早。
②中國:儒家傳統(tǒng)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4)領導力量:
①日本:倒幕派掌握實權,得到人民的擁護,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
②中國:維新派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不敢發(fā)動群眾,力量弱小。
(5)改革途徑:
①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運動,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較小
②中國:維新派依靠無實權的光緒皇帝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頑固保守勢力強大。
(6)改革措施:
①日本:全面、系統(tǒng),既體現(xiàn)了發(fā)展資本主義、實行民主憲政的精神,又充分考慮到了日本的具體國情。
②中國:雖然也有政治、經濟、文教、軍事方面的內容,但由于維新派的妥協(xié)退讓,缺少民主憲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過急、全面出擊,便利了頑固派的反撲。加之地方督撫持觀望態(tài)度或陽奉陰違,變法法令實際上成為一紙空文。
十一
(1)歷史特征: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嚴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落后于時代;先進中國人探索救國方案。(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基本特點:既合乎古訓,又適宜時局。(2分)
(2)進步之處:提出越早越快接受近代文化才能實現(xiàn)國家富強。(3分)
說明:確立君主立憲體制;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發(fā)展工商業(yè);推行文明開化,實現(xiàn)文化轉型;擺脫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