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山西晉城市秋季中小學生開學時間
2024年秋季學期全市中小學、幼兒園9月1日(周日)報到,9月2日(周一)正式開學。
2.中小學秋季開學心理調適指南
在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學前后,個別同學出現的失眠、健忘、上課走神、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等癥狀,因為其病因和暑期長假的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密切關聯,因此大家習慣性稱為暑假綜合癥。
當我們從適應許久的居家生活切換到別的環(huán)境時,即使這曾經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環(huán)境,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還是會自動地對新環(huán)境產生一種警覺,并可能出現諸如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舒服的感覺,這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一種的狀態(tài),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調整心態(tài),重整心情,以佳的狀態(tài)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一、情緒篇
1、主動接納當下的情緒
開學前后,無論你是興奮、高興還是焦慮、不安,這都是我們真實的感受,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需去否認或者逃避。當出現負面情緒時,我們首先要將消極情緒“正;,其實焦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適度的焦慮和緊張可以幫助我們維持一定的興奮性,提高注意力和反應速度,增強對學習的積極性。試著接納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要做的事情上。
2、適當處理負面的情緒
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不代表可以長期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尤其是如果這種負面情緒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要及時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調整。
比如積極暗示,“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作息啦!”“新的學期新的開始”;或者靜下來反思一下,“我焦慮什么呢?作業(yè)沒完成?新同學相處?”聚焦自己擔心焦慮的事情,逐個攻破;如果說不上什么原因才焦慮的,那就給負面情緒一個截止日期,比如“焦慮就焦慮吧,8月30日前沒關系,之后我就將負面情緒關進小黑盒子里,與負面情緒告別”,然后開始做出新的行動計劃,這可以幫助我們做好情緒的調整和心理的重建。
3、積極表達個人感受
我們可以嘗試與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將內心的想法通過各種途徑表達出來。當我們敞開心扉與外界接觸時,就會卸下內心壓力,不斷為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很長時間且自己嘗試調整后并沒有明顯的效果,可以考慮主動向學校的心理老師們尋求幫助。
二、生活篇
1、遠離手機,重塑生活環(huán)境
炎炎夏日,手機和空調是我們的必備,突然需要放下具有無限誘惑的手機,對于同學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三步法來重塑生活環(huán)境:
第一步,隔離手機。將手機放在看不見的地方,或者交給家長、監(jiān)護人管理。
第二步,延遲滿足。實在想玩手機的時候,告訴自己等10分鐘之后再玩,期間專注于手頭的任務,學會控制自己的渴望,訓練自制力。事實證明,等過了10分鐘想玩手機的念頭就沒那么強烈了。
第三步,小步子改進法。給自己一個星期的時間,以小步子來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每天少玩20分鐘,一個星期堅持下來,就是140分鐘,可以大大減少我們對手機的依賴。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求家人的幫助。
2、調整作息,同步學校作息
根據學校的生活作息重新調整生活作息,建議可以從開學的前兩周開始,每天晚上提前20-30分鐘睡,早上提早20-30分鐘起床,調整生物鐘,改掉晚睡晚起的習慣,規(guī)律的飲食,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作息時間的調整不能心急,要小步子調整,每天提前一點,就感覺比較容易做到。也可以自己制定作息時間表,并按作息時間有序的學習、生活,必要時請家長監(jiān)督。
3、積極替代,尋找合適康娛
越臨近開學,要逐漸減少看電視、上網、出去玩的時間,還要保持一定的體育運動,可以做一些讓自己愉快開心的事情,比如踢球、看漫畫、畫畫、唱歌,或者約著同學出門聊天、做游戲,以防心理疲勞,這也能更快地讓我們回到日常生活節(jié)奏中來。
三、學習篇
1、正確認知學習
“又要開始無止盡的學習了”經常這樣抱怨或者無意識口頭禪會讓我們更多關注學習的苦,而忽而略了學習的“樂”。學習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們從出生落地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受到一些挫折,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體會,讓我們忘記了學習的初心:探索新鮮的事物。我們不妨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學習過程,重新思考一下“學習為了誰”,有了正確的認知,才能更有動力關注學習,體會學習的“樂”。
2、制定適合計劃
制定一份切實而可行的新學期計劃。計劃的難度應適中,每當一個小目標達成的時候都應該給自己一個及時激勵,培養(yǎng)學習興趣,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當我們開始全身心投入做計劃,我們的大腦也會全力配合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工作節(jié)奏,從而激發(fā)行動的動力。
3、立即投入行動
從喜歡做的事入手,我們可以找一件自己近期非常想做的事情,然后積極行動起來,用一件事情的行動帶動其它事情的行動,在過程中,不斷地給自己鼓勵,增強自信感,慢慢恢復行動力。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只要我們能堅持去做,就是成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