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故事大道理 篇一
越擅長,越要謹慎三人出門,一帶傘,一帶拐杖,一空手;貋頃r,拿傘的濕透了,拿拐杖的跌傷了,第三個好好的。
原來,雨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卻被淋濕了;走泥路時,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時常跌倒;什么都沒有的,大雨來時躲著走,路不好時小心走,反倒無事。
【感悟】莊子說“善騎者墜于馬、善水者溺于水、善飲者醉于酒,善戰(zhàn)者歿于殺”。有時候,越擅長的地方反而越容易出事。
2.小故事大道理 篇二
想太多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
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
農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么?”
農夫:“什么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感悟】顧慮太多,思慮太多,就會導致束手束腳,一事無成。
3.小故事大道理 篇三
一杯水與一湖水道長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道長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咸得發(fā)苦。
道長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里,讓弟子再嘗湖水。
弟子喝后說:純凈甜美。
道長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它的容器。
【感悟】老是抱怨世界的人啊,不是世界太糟糕,是你的心胸太狹小。
4.小故事大道理 篇四
自己與他人少年問道長:“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帶給別人快樂的人?”
道長笑答:“有四種境界,你可體會其中妙趣:
首先,要‘把自己當成別人’,此是‘無我’;
再之,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是‘慈悲’;
而后,要‘把別人當成別人’,此是‘智慧’;
最后,要‘把自己當成自己’,這是‘自然’。”
【感悟】認識到“我”與“他”所能構成的四種關系,儒釋道的境界也就盡在其中了。
5.小故事大道理 篇五
米還是米一青年向道士求教:“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餅家眼里是燒餅,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里,就是救命的一頓飯。米還是那米!
青年豁然開朗。
【感悟】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決定了自己的價值。
6.小故事大道理 篇六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7.小故事大道理 篇七
所長無用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么?”“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于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于披頭散發(fā)。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感悟】:一個人要發(fā)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huán)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huán)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jù)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fā)揮自己的專長。
8.小故事大道理 篇八
袋鼠與籠子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fā)現(xiàn)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于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fā)現(xiàn)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xù)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xù)忘記關門的話!
【感悟】: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9.小故事大道理 篇九
扁鵲的醫(yī)術魏文王問名醫(y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yī)術,到底哪一位呢?
扁鵲答:“長兄,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fā)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xiāng)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jīng)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y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小故事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10.小故事大道理 篇十
救人在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中,上尉忽然發(fā)現(xiàn)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fā)現(xiàn)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并沒有立刻臥倒,他發(fā)現(xiàn)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zhàn)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zhàn)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小故事大道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