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一
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古詩簡介
詩人是在描寫梅花,贊美梅花可貴的品性,而實則在字里行間滲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詩人是在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像詩人自己一樣處于艱難、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那些人,為國家強盛不畏排擠和打擊的那些人。
翻譯/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yán)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yuǎn)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1.凌寒:冒著嚴(yán)寒。
2.遙:遠(yuǎn)遠(yuǎn)地。
3.知:知道
4.為:因為。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2.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二
憫農(nóng)二首·其一
李紳〔唐代〕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譯文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nóng)夫餓死。
注釋
憫:憐憫。這里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fēng)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3.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三
尋隱者不遇
朝代:唐朝|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古詩簡介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云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fēng)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翻譯/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徒弟,他說師傅采藥去了。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釋
、艑ぃ簩ぴL。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仆樱簺]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隱者”的弟子、學(xué)生。
⑶言:回答,說。
、仍粕睿褐干缴系脑旗F。處:行蹤,所在。
4.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四
風(fēng)
李嶠〔唐代〕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fēng)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注釋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開,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說指農(nóng)歷九月。
能:能夠。二月:農(nóng)歷二月,指春季。
過:經(jīng)過。
斜:傾斜。
5.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五
江上漁者
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古詩簡介
《江上漁者》是宋代詩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斗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翻譯/譯文
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
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fēng)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注釋
①漁者:捕魚的人。
②但:只
、蹛郏合矚g
、荀|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xì)、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菥耗。
⑥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⑦出沒:若隱若現(xiàn)。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囡L(fēng)波:波浪。
6.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六
古朗月行(節(jié)選)
李白〔唐代〕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譯文
小時候不認(rèn)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
7.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七
早發(fā)白帝城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詩簡介
《早發(fā)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詩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biāo)兄鄣牧鲿齿p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全詩無不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翻譯/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白帝:今四川省奉節(jié)。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
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還: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8.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八
詠鵝
駱賓王〔唐代〕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鵝,鵝!”面向藍(lán)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白色的身體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注釋
曲項:彎著脖子。
歌:長鳴。
撥:劃動。
9.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九
春曉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詩簡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lián)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zhuǎn)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翻譯/譯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里風(fēng)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釋
、艜裕涸绯,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坡劊郝犚。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且箒恚鹤蛞。
、戎嗌伲翰恢卸嗌。知:不知,表示推想。
10.幼兒園小班簡單古詩 篇十
相思
王維〔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釋
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春來”句:一作“秋來發(fā)故枝”。
“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采擷(xié):采摘。
相思: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