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活動總結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校近幾年來始終堅持的具有五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之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型課程,是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生為活動主體,以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言能力為主要內容,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要目標的一門課程。也就是說它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知識與能力,并從中得到情感熏陶、思想的激蕩、能力的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來自于全年級的師生共同努力,積極參與,同學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引來了一道清澈的活水,使比較繁重的語文課堂顯出了勃勃生機,使學生感受到了中外名著的無窮魅力,也使學生良好個性得到了很好的張揚。
經過半個多月的班級展示與選拔,語文組后根據班級的評價和推薦,確定了八個劇目參加后的年級匯報展示。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任務,語文老師還需在劇本完善、演員的語言動作、舞臺站位適應、主持人的選拔培訓、服裝道具準備等方面進一步付出努力,都作了詳細的流程指導。此外,還有節(jié)目次序編排、獎狀打印、節(jié)目單設計等諸多事務,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都要考慮落實。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僅鍛煉了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訓練了你們的創(chuàng)作表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更在組織、合作、表演、評價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我想應該有許多的同學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進步,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欣賞故事,品味語言,理解思想,體會感情的同時,關注斑斕多味的生活,學習偉大人物的高尚品質,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走向廣闊、精彩、充滿魅力的人生遠途,到更寬廣的社會大舞臺上去展現自己,展現一個五中人的幸福。
2.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活動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本學期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選擇了“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生活。學生通過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匯報中學會了贊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同時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yǎng)自我發(fā)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如在與語文學科的密切配合中,開展讀書樂,組成小組讀書會,組織故事會,展示學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系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會調查。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調查大涌牛仔服的發(fā)展,生長過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過這個調查活動,學生對于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產業(yè)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三、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創(chuàng)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于“實踐”二字。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fā)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yǎng)實踐能力。
總之,這學期里,學生的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煉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
3.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活動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協(xié)作、考察、搜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了解學校、社區(qū)、社會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煉自己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并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它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這課程中,學生、教師仍是不可缺少的兩大要素。我通過理論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對此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并作了一些嘗試。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主體教育的思想。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始終把學生的自主性擺在第一位,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參與,動口動腦,培養(yǎng)內在的動機,激發(fā)智慧的潛力,發(fā)展個性特長,推進個體的主動、和諧、全面的發(fā)展。為使“學生是主體”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堅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活動的設計、準備到實施、總結,都放手讓學生參與全過程,使學生感到這是自己的活動,從而真正行動起來。
主題的確定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堅持先由學生自主設計主題方案的做法。綜合實踐活動設計,不是先決定教師能夠做些什么,先決定學生應該學些什么,而是研究學生關心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等。如《玩出精彩世界》,針對學生特別喜歡玩溜溜球,放手讓學生自主組合小組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并及時進行了交流、修改。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引導完善。結果全班自主分成了八個小組,形成了八個不同的方案。后在老師的幫助下確立了活動的方案。各個小隊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個個興致高漲,忙得不亦樂乎。
二、發(fā)揚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教師的指導。沒有教師的指導,再好的課程也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顒拥慕M織、內容的選擇,甚至有些活動在實際操作中,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輔導。如《綠色食品》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交流資料,對于活動的成功開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對落實本課程,提高活動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仍處于主導地位,只是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指導注意了以下幾點: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人人都能積極參與活動。
2、給學生足夠的援助。
本學期開展的紙工制作、小種植、交通工具的研究等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途徑。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關鍵是轉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和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我們要積極探索,在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指導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21世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