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學金工實習心得體會合輯
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結束了,同學們都表現得很賣力,因為都想多學些課本以外的知識。下面就金工實習做一簡單的總結。
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基礎課,是機械類各專業(yè)學生學習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等課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課,是非機類有關專業(yè)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它對于培養(yǎng)我們的動手潛力有很大的好處。而且能夠使我們了解傳統的機械制造工藝和現代機械制造技術。
作為自動化專業(yè)的一名學生,學好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動手潛力也是至關重要,此刻的很多大學生,個性是來自城市的同學,平時自己動手的機會少,動手的潛力差,很難適應以后社會對全面人才的需求。而金工實習課程為我們這些理工科的學生帶來了實際鍛煉的機會,讓我們走出課堂,在各種各樣的工件和機器的車間里,自己動手,親身體驗,這些對我們的幫忙是巨大的。感謝學校為我們帶給這樣的機會,同時也感謝辛苦帶領和指導我們學習的老師們。
再穿上軍服的我們,成為校區(qū)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還記得第,我們帶者好奇而興奮的情緒,向著工專金工實習基地進發(fā),想象著自己親手完成工件加工的快樂。然而,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短學期兩周的18個學時的金工實習已經結束了,在當藍領的日子里,我們有過艱辛,有過畏懼,但我們收獲更多的是快樂和寶貴的動手經驗。和老師,同學們聚集在車間里的那種親切,那種體驗,將是我人生里永恒的回憶。
在實習期間,我先后參加了車工,焊接,鉗工,銑工,從中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它讓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增強自己的動手潛力。
【篇二】大學金工實習心得體會合輯
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開始了,我心里有些緊張又有些期盼,期望能在動手操作潛力上證實自己并非一個單純的書呆子。我一向期望能在應試教育的罪惡的馬蹄下幸免于難,不會被腐蝕了自己對人生的期望和行動上的靈活。但是,經過兩星期的實習培訓,雖說大家都是第來實習的菜鳥,但我經過與其他人的比較(就怕人比人),我發(fā)現自己的動手潛力確實很有欠缺。但大的收獲的,透過這次實習,我大的收獲是我在透過實踐教育與團隊合作中了解到了咱們金工實習的大致資料、工作好處和偉大之處。還有就是在團隊合作中如何大程度的發(fā)揮各成員的潛能,使工作效率能到達大。
在開始的第一天,老師先讓我們看視頻了解一下金工實習中的一些規(guī)范操作,在一個小時的視頻中,其中重點講的是的是鋸子、圓規(guī)、平面銼、打孔機等工作原理,在其中講到打孔機時,重要的安全措施是不能帶手套,以免手套上的纖維被轉子卷入而造成傷害。整個金工實習的過程中重要的原則是把安全放在首位。沒有安全,工人就缺乏工作用心性,做事就畏首畏尾,一切工作進展將難以保障。因此,我們在操作時,就應嚴格按照老師要求的去做,這樣才能保障安全和工件的規(guī)格貼合要求。
在開始時,我們的第一任務就是先給一個圓柱的一個圓面給銼平。銼平一個圓面不是像我們單純的想象那樣拿著平面銼在一個不平的面上來回銼,而是單一地向前銼,因為如果來回銼,工件上的鐵粉將會粘在平面銼上不能掉落,若長期如此,就會損壞平面銼刀,使平面銼刀在銼工件時打滑。而單一地朝一個方向銼時,平面銼刀上的鐵粉就有時間掉下來,避免了銼刀被損壞。雖然這種方法銼起來比較累而且效率可能較低,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好好地完成工作,務必保證各個工具的可用性。
在剛開始銼時,我發(fā)現我的工件的加工面很不平整,有好幾道很深的劃痕,看來這次工作并不簡單。雖然對其他人的工件上挺光滑的加工面表示羨慕,減少了他們的工作量。但我認為這是一個考驗我的機會,于是我很用心地去銼,要把這東西銼平可不只是耗費體力的事,還要動腦筋,如何掌握力度,在哪處地方要多加把勁,如何把中間地方給銼平。這活兒很講究技巧性。在銼之前,工件要穩(wěn)穩(wěn)地夾在臺虎鉗上,而且工件不能夾得太高或太低,太高了工件就不太穩(wěn)當(有同學就因為夾得太高了,銼起來時發(fā)出吱吱的刺耳的聲音),太低了就影響加工進程,不方便銼。
透過直角器,我每次都發(fā)此刻圓面的兩端有透光現象,這說明了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把加工面銼得中間高,周邊低了。那我就更加把勁去銼中間,可我發(fā)現無論怎樣銼總是銼不平。幸好老師及時伸出援手,他用粉筆繞著中間高地地方畫了一個圈圈,然后讓我去銼,第我把一些粉筆痕跡銼沒了,老師說不行再來,又補畫了圈圈,這次我銼得比較好,粉筆灰還在。原先就是要給自己一個工作時的目標,朝著這目標前進能夠使工作效率增大。
整個加工過程累的就是鋸了,在鋸的時候要注意盡量使用整條鋸條,以免鋸條局部過熱而導致出現退火現象,使鋸條容易斷裂。在鋸之前,先給要鋸的地方用粉筆涂好,再用劃針把輪廓線畫出,然后用樣沖和錘子沿著輪廓線敲出一圈小孔。開始鋸時,腳下要站穩(wěn),左腳稍置于前,右腳在后。用左手拇指的指甲置于樣沖點前大約一毫米處定位(留加工余量),再把鋸條放在拇指指甲前開始鋸。要鋸的時候利用重心的轉移來鋸能夠省力。在鋸的時候,不要用力把鋸往下壓,以免鋸條偏轉而導致鋸歪了。鋸鐵很耗費體力和時間,在第一天回宿舍后,我的手臂都酸痛了,不得不擦藥油。鋸鐵鋸到一半時,我想鋸方便點,就換個方向再鋸,于是我連續(xù)換了好幾個地方鋸,沒有一鋸到底,結果是后得到的平面參差不平,既增加了銼難度,又要耗費更多時間。因此我從這次中學乖了,以后就一鋸到底,平面就平整多了。所以,實習動手操作十分重要,能夠學到許多書上學不到的東西,要好好珍惜機會,吸取教訓,努力改善。
工件的質量好壞取決于誤差大小,誤差越大,工件就淪落為次品甚至廢品,誤差越小,工件與工件之間的配合度就越好,不容易出現事故。像我們這種需要加工成螺母的看似普通的零件其實一點也不普通,其中要求的誤差要嚴格要求到0。01mm,而這些誤差用肉眼或是尺子都測不出來,務必用到一種儀器:百分表。百分表能夠精確地測出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到0。01mm,當百分表向逆時針轉動時,就代表這一處高了,當百分表向順時針轉動時,就代表這一處低了。這靈敏的東西讓很多人高興而來,敗興而歸,
工件還有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基準面的選取問題,選取平整光滑的基準面是很重要的,因為以后的其他面的加工都是圍繞這個基準面進行的。就像在加工六棱柱之,務必選取對邊短的兩面的其中一面(a面)做基準,加工完了,就以a面做基準加工b面,b面加工好了,就用角規(guī)測量一下兩個面之間的角度,不適宜就再加工。直到加工到適宜為止。
一周的實習很快就結束,大家都覺得身心皆疲,但看到自己親手做得螺母又有一種自豪感。經過這次實習,我想起在前兩個世紀的歐洲第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他們歐洲人的機器從無到有,造出了影響整個世界的機器,帶領人類進入了鋼鐵時代。而他們在一窮二白時,又是如何造出比螺母更復雜的機器零件呢我們的先輩們的聰明才智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們終生學習。
在下一周的熱加工實習中,我們學習的是氣割、氣焊和電焊。在一開始,老師就給我們講解熱加工的重要性,許多材料的鍛造,澆鑄,分割和接合都離不開熱,只有經歷過熱的考驗,材料才能變得更堅韌耐用。熱加工無處不在,小到平時的防盜網接合,大到神州九號的上天火箭,都離不開它。小時候,我們總被教導不能玩火,而在那里,正如老師所說的,我們不止要玩火,還要玩出水平來。我們要用火或電產生的高熱量來把那些我們看做堅固無比的金屬材料如我們所愿地加工,就務必掌握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技巧,還要克服對火的恐懼心理,才能“玩出水平”。
我先是學習氣割和氣焊,氣割和氣焊所用的氣體是乙炔和氧氣,透過燃燒產生氧乙炔焰,能釋放高達三千多度的高溫來切割金屬。使用氧乙炔焰關鍵是掌握氧乙炔的比例,當氧乙炔之比小于1時,為不完全燃燒;當氧乙炔焰之比為1~1.2時,為充分燃燒;當氧乙炔之比為1。2以上時,為充分完全燃燒。而我們在加工時,通常使氧乙炔之比為1~1.2,并用焰心加熱。為什么不是用外焰呢因為在自然界中,由于氧氣在大氣中所占的比例只有20%左右,燃燒物的燃燒很難到達充分燃燒,此時外焰的溫度高,因此,平常多用外焰加熱。而熱加工就不同了,由于氧氣充分,使內焰的溫度比外焰要高。無論是氣割還是氣焊,在加工前務必進行的是預熱,不然無法進行下去。氣割前,要把焰心的尖端靠近加工面進行預熱,當出現火星四濺時,就說明預熱足夠,只要加大氧氣的量(讓氣體把金屬液體下流)就能夠進行切割了。在即將切割完成時,要先減少氧氣的量才能讓焰心離開加工面。
我們學習的氣焊是把銅絲與鐵絲熔鑄在一齊,技術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移動過程中還要進行月牙形移動。經過一番學習和親身體驗,我們對火的了解增加了,恐懼感也減少了,紛紛主動要多嘗試。氣焊和氣割是專門對付一些較薄的的材料(3mm以下),用電焊則不行,因為電焊溫度更高(6000度以上),容易把薄體材料給熔穿。而氣焊的成本要比電焊高,效率也低,雖然質量要好,但工業(yè)上能用電焊的基本上都不會用氣焊,畢竟成本和利潤是影響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電焊雖然危險度較高,但由于其獨有的優(yōu)點使其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電焊的原理很搞笑,其中的焊條中間有焊芯,外面包著藥皮。在焊接時,藥皮下端能夠構成一個喇叭口,以保護焊芯的繼續(xù)燃燒。在電焊前,需要用劃擦法讓焊芯通電并引著。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在我們實際操作時,很多時候都不留意讓焊條跟鐵塊黏在一齊了,我經過了多次操作,才能熟練起來。熟練起來時,大家都當玩具來玩,爭著要多嘗試。許多人都能焊出一條很好的焊線,我想這就是電焊能廣泛應用的真正原因吧。
經過這次金工實習,我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動手操作才是我們理科學習的真理。我們要學會靈活的運用咱們的知識去創(chuàng)造未來。
【篇三】大學金工實習心得體會合輯
時光如流水,兩周時間轉眼即逝,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給我體會頗多,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展開:
1、透過這次實習我們了解了現代機械制造工業(yè)的生產方式和工藝過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機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構、工夾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術。了解機械制造工藝知識和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
2、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機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獨立操作技能。
3、在了解、熟悉和掌握必須的工程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過程中,培養(yǎng)、提高和加強了我們的工程實踐潛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潛力。
4、實習過程中制訂的學生實習守則,加強清理機床場地、遵守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要求,對學生的綜合工程素質培養(yǎng)也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5、培養(yǎng)和鍛煉了勞動觀點、質量和經濟觀念,強化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安全技術規(guī)則和愛護國家財產的自覺性,提高了我們的整體綜合素質。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理論學習,不止的被告知理論知識與實踐是有差距的,但我們一向沒有把這句話當真,也沒有機會來驗證這句話的實際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實習給了我們實際掌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的環(huán)境,我們感受到了車間中的氣氛。同學們眼中好學的目光,與指導教師認真、耐心的操作,構成了車間中常見的風景。
在課堂中的我們感受到了動手潛力重要性,只憑著腦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實際的工作的,只有在擁有科學知識體系的同時,熟練掌握實際潛力,包括機械的操作和經驗的不斷積累,才能把知識靈活、有效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使得透過高考而進入大學的大學生的動手實踐潛力比較薄弱。因此,處于學校和社會過渡階段的大學就承擔了培養(yǎng)學生實踐潛力的任務。金工實習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潛力的有效途徑;诖,同學們務必給予這門課以足夠的重視,充分的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好好的提高一下自己的動手潛力。那里是另外一種學習課堂。透過我們動手,對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補充與質疑。這與傳統的課堂教育正好相反。這兩種學習方法相輔相成,互相補充,能填補其中的空白,彌補其中一種的一些盲點。透過金工實習,整體感覺實際生產方式還是相對落后,書本中介紹的先進設備我們還是無法實際操作,實習中的設備往往以勞動強度大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較低,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知識能夠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這次實習,讓我們明白做事要認真留意細致,不得有半點馬虎,同時也培養(yǎng)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本質,不到后一秒決不放棄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