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大全

時間:2020-08-11 13:43: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大全#】樂府是古代音樂機關(guān),秦代以來朝廷設(shè)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西漢設(shè)樂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漢漢武帝時期,收集編纂各地漢族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江南

  兩漢: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賞析

  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采蓮歌,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仿佛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伙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diào)情求愛。

  頭兩句是寫采蓮的人們望著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圓的荷葉,心里無限喜悅,因而禁不住發(fā)出熱烈的贊美!翱伞边@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敖峡刹缮彙笔钦f江南到處都生長著蓮,真是采蓮的好地方!疤锾铩笔切稳萆徣~圓潤鮮碧的樣子,一說是形容蓮葉飽滿勁秀、挺立水面!昂翁锾铩本褪恰昂纹涮锾铩保菢O度贊美的語氣。這里只寫葉,我們卻可以聯(lián)想到花。蓮的花期為夏歷五至七月,每朵花可開二至三天,每日清晨開放,下午三、四點又逐漸閉合,翌晨再度開放,花開過二十天,可采收蓮蓬生食,果實(蓮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間。清人張玉榖說:“不說花,偏說葉;葉尚可愛,花不待言矣。”(《古詩賞析》)蓮葉茂密,蓮花繁盛,不僅景色無比秀麗,還表明蓮子必然豐收,采蓮人自然心里非常高興。

  人們在采摘水上的蓮蓬的時候,必然會看到水中的情景!棒~戲蓮葉間”寫魚在蓮葉中間游來游去,宛如在游戲一般!皯颉弊謱戶~在水中的迅捷歡樂神態(tài),非常形象。這里既在寫魚,也有以魚比人意,采蓮人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宛如魚兒在水中游動,其劃船動作之嫻熟,船行之輕快,采蓮人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歡快,自然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

  這首歌辭只有七句,明白如話,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復(fù),它的妙處究主要在于運用民歌中常用的比興、雙關(guān)手法,把男女之間調(diào)情求愛的歡樂之情寫得極其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無輕佻、庸俗之弊。全詩一氣呵成,但在結(jié)構(gòu)上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句揭示題旨;后四句進一步展示采蓮時的歡樂情景和廣闊場面。而詩中第三句又在全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上下相連,不著痕跡。詩的意境清新、開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到美景如畫,心曠神怡,呈現(xiàn)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一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lǐng)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后四句當(dāng)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如此,則采蓮時的情景,更加活潑有趣,因而也更能領(lǐng)會到此歌表現(xiàn)手法的高妙。

  詩中“東”、“西”、“南”、“北”并列,極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鋪排,卻顯得文情恣肆,極為生動,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歌曲反復(fù)詠唱,余味無窮之妙。

【篇二】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短歌行

  唐代: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愿,與人駐顏光。

  賞析

  《短歌行》是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七曲之一。古樂府中有《長歌行》與《短歌行》之分,關(guān)于二者的命意,《樂府解題》有兩種說法:一是“言人壽命長短,有定分,不可妄求”;一是“歌聲之長短耳,非言壽命也”。在李白之前,以此題為詩者,多為慨嘆人生短暫,主張及時行樂。李白的這首詩,卻以樂觀浪漫、昂揚奮發(fā)的精神,在喟嘆生命短促的同時,表達了對人生的珍惜,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時間本是個抽象的概念,用“白日”來指代,便成為具體可感的形象了。“短短”兩個疊字,強調(diào)它稍縱即逝。由時光的流逝,自然聯(lián)想到人生易老,年華難駐。這樣,詩意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到對光陰的珍惜。起首兩句,貌似平平,實則恰到好處。既開門見山點明題意,又為詩意的拓展預(yù)留地步,而且格調(diào)質(zhì)補,語勢流走,轉(zhuǎn)承自然。

  時間永恒,無始無終,漫漫無垠;生命短暫,代謝榮衰,轉(zhuǎn)瞬即逝。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強烈的反差,進一步馳騁瑰麗神奇的想象!吧n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上句從“空間”角度極言天宇浩瀚無垠;下句則從“時間”角度感嘆光陰的永恒漫長!叭f劫太極”,何其久遠!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那曾經(jīng)見過東海三次變?yōu)樯L锏穆楣孟膳,如今也已兩鬢斑白了。這種浪漫的夸張只能出自李白的筆下。據(jù)傳為漢代東方朔所作的《神異經(jīng)》里有這么一個故事:東王公常和玉女用箭作投壺游戲,每次要投一千二百支,若未投中,天便開口大笑,這就是下界所見到的電光。如今這種電閃雷鳴已歷成千上億次了。詩人巧妙地把這兩個故事融入詩篇,將人們帶進奇?zhèn)サ纳裣墒澜。這里有蒼茫的穹宇,人世的興替,麻姑仙女蟬鬢染霜,天公玉女嬉戲作樂,倏忽又是雷鳴電閃,風(fēng)雨將至……,多么光怪陸離,神奇而詭譎!這些奇異的境界,極其有力地渲染鋪排了“萬劫太極長”的內(nèi)涵。至此,空間的浩渺、時間的無垠,通過詩人大膽而奇特的想象,表達得淋漓盡致。繼而,詩人筆鋒一轉(zhuǎn),拓出另一番意境。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痹娙艘獢堊樘栺{車的六條神龍,把太陽所乘之車掛在東方“日出之所”的扶桑樹上,用北斗作酒勺盛滿美酒,請六龍各飲一杯。這樣便會使時光停歇下來,人生似乎便能得以長久。結(jié)尾二句道出詩人的意愿:“富貴非吾愿,為人駐頹光!弊怨诺弁鮽儯词骨鼗、漢武一代雄主,也無不遣人訪神仙,求長生,無非為了富貴永久。詩人要攬六龍、回朝日,“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絕非為個人富貴。對他人,為的是“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賀《苦晝短》);對詩人自己,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他渴望著有朝一日能“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保ā洞鷫凵酱鹈仙俑莆臅罚┧餄溃梢环Z轟烈烈的事業(yè),像大鵬一樣要“扶搖直上九萬里”,即使暫時受挫,也要“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這也許就是詩人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吧。唐司空圖說:“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詩”(《與李生論詩書》)。對詩人的意蘊似乎應(yīng)作如是觀。

  縱觀全詩,詩人在馳騁豐富的想象時,把美麗的神話傳說融入瑰麗奇?zhèn)サ乃囆g(shù)境界,塑造出瑰奇壯觀,多姿多彩的藝術(shù)形象,洋溢著濃郁而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文辭如行云流水,極富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詩人雄奇奔放,清新飄逸的風(fēng)格。他以吞吐千古,囊括六合的胸襟和氣魄,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從思想到藝術(shù)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在繼承借鑒前人的同時作了重大的突破,比如,“北斗酌美酒”就是反用《詩·小雅·大東》“唯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的典故。前人的《短歌行》在慨嘆人生短促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及時行樂,縱情聲色的頹廢情緒。同樣的歌題,在李白的筆下,雖也同樣發(fā)出“百年苦易滿”的嘆喟,然而,全詩貫穿的卻是樂觀浪漫、昂揚奮發(fā)的基調(diào)。這是詩人的個性及盛唐時代的精神風(fēng)貌使然。再如,屈原在《離騷》中唱道:“吾令曦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徜徉”。李白顯然對此是有所借鑒的。但同樣的素材到他手里,便刻意鋪排為新穎、詭譎的藝術(shù)境界、包蘊著更為深廣的內(nèi)涵!罢嬲膭(chuàng)造就是藝術(shù)想象力的活動!保ê诟駹栒Z)李白的創(chuàng)作實踐證實了這一論斷。正如皮日休對他的評價:“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李白是當(dāng)之無愧的。



【篇三】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落月一作:落花)

  賞析

  此詩題目,以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gòu)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整首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chǎn)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笔翘撝浮=焙棋珶o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xì)膩的筆觸,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在此處卻別開生面,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眰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云”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游子的兩地思念之情!鞍自啤薄扒鄺髌帧蓖形镌⑶。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扒鄺髌帧睘榈孛,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shè)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fù),詩情蕩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思婦內(nèi)心的愁悵和迷惘。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傍櫻汩L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最后八句寫游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xì)w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xiāng)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xiāng)。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奥湓?lián)u情滿江樹”,這結(jié)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shù)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tǒng)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jié)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shù)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shù)氛圍之中,整首詩篇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霸隆笔窃娭星榫凹嫒谥,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jīng)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diào)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shù)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xiàn)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結(jié)構(gòu),以整齊為基調(diào),以錯雜顯變化。詩的韻律節(jié)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蕩,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nèi)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yīng)地?fù)P抑回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后以仄聲遇韻結(jié)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交互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xì)微級(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xì)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zhuǎn)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后應(yīng),既回環(huán)反復(fù),又層出不窮,音樂節(jié)奏感強烈而優(yōu)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zhuǎn)諧美。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對偶句和流水對,起承轉(zhuǎn)合皆妙,文章氣韻無窮。



【篇四】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戰(zhàn)城南

  唐代:李白

  去年戰(zhàn),桑干源,今年戰(zhàn),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zhàn),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zhàn)無已時。

  野戰(zhàn)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賞析

  這首詩用的是漢代樂府詩的題目,有意學(xué)習(xí)樂府詩的傳統(tǒng),但比漢代那首《戰(zhàn)城南》寫得更形象,更深刻。這首詩是抨擊封建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吧8伞、“蔥河”、“條支”、“天山”都是邊疆地名。整首詩大體可分為三段和一個結(jié)語。

  第一段共八句,先從征伐的頻繁和廣遠方面落筆。前四句寫征伐的頻繁。以兩組對稱的句式出現(xiàn),不僅音韻鏗鏘,而且詩句復(fù)沓的重疊和鮮明的對舉,給人以東征西討、轉(zhuǎn)旆不息的強烈印象,有力地表達了主題!跋幢倍鋵懻餍械膹V遠。左思《魏都賦》描寫曹操討滅群雄、威震寰宇的氣勢時說:“洗兵海島,刷馬江洲!贝硕溆闷湟狻O幢,洗去兵器上的污*;放馬,牧放戰(zhàn)馬,在條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馬,其征行之廣遠自見。由戰(zhàn)伐頻繁進至征行廣遠,境界擴大了,內(nèi)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鋪排點染的筆墨!叭f里”二句是此段的結(jié)語!叭f里長征戰(zhàn)”,是征伐頻繁和廣遠的總括,“三軍盡衰老”是長年遠征的必然結(jié)果,廣大士兵在無謂的戰(zhàn)爭中耗盡了青春的年華和壯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寫,這一聲慨嘆水到渠成,自然堅實,沒有一點矯情的喧呶叫囂之感。

  “匈奴”以下六句是第二段,進一步從歷史方面著墨。如果說第一段從橫的方面寫,那么,這一段便是從縱的方面寫。西漢王褒《四子講德論》說,匈奴“業(yè)在攻伐,事在射獵”,“其耒耜則弓矢鞍馬,播種則捍弦掌拊,收秋則奔狐馳兔,獲刈則顛倒殪仆。”以耕作為喻,生動地刻畫出匈奴人的生活與習(xí)性。李白將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兩句詩。耕作的結(jié)果會是禾黍盈疇,殺戮的結(jié)果卻只能是白骨黃沙。語淺意深,含蓄雋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句。秦筑長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漢時仍然烽火高舉。二句背后含有深刻的歷史教訓(xùn)和詩人深邃的觀察與認(rèn)識,成為詩中警策之句。沒有正確的政策,爭斗便不可能停息!胺榛鹑疾幌,征戰(zhàn)無已時!”這深沉的嘆息是以豐富的歷史事實為背景的。

  “野戰(zhàn)”以下六句為第三段,集中從戰(zhàn)爭的殘酷性上揭露不義戰(zhàn)爭的罪惡!耙皯(zhàn)”二句著重勾畫戰(zhàn)場的悲涼氣氛,“烏鳶”二句著重描寫戰(zhàn)場的凄慘景象,二者相互映發(fā),交織成一幅色彩強烈的畫面。戰(zhàn)馬獨存猶感不足,加以號鳴思主,更增強物在人亡的悲凄;烏啄人腸猶以不足,又加以銜掛枯枝,更見出情景的殘酷,都是帶有夸張色彩的濃重的筆墨!笆孔洹倍湟愿袊@結(jié)束此段。士卒作了無謂的犧牲,將軍也只能一無所獲。

  《六韜》說:“圣人號兵為兇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詩以此語意作結(jié),點明主題。這一斷語屬于理語的范圍,而非形象的描寫。運用不當(dāng),易生抽象之弊。這里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體描寫,這個斷語是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慘痛經(jīng)驗中提煉出來,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全詩意旨豁然。有人懷疑這一句是批注語誤入正文,可備一說,實際未必然。

  這是一首敘事詩,卻帶有濃厚的抒情性,事與情交織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兩句感嘆語作結(jié),每一段是敘事的一個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個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諧,使全詩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有“一唱三嘆”之妙。

  漢《戰(zhàn)城南》古辭主要是寫戰(zhàn)爭的殘酷,相當(dāng)于李白這首詩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辭,從思想內(nèi)容到藝術(shù)形式都表現(xiàn)出很大的創(chuàng)造性。內(nèi)容上發(fā)展出一、二兩段,使戰(zhàn)爭性質(zhì)一目了然,又以全詩結(jié)語表明自己的主張。藝術(shù)上則揉合唐詩發(fā)展的成就,由質(zhì)樸無華變?yōu)橐蒎戳髅。如古辭“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zhàn)斗死,駑馬徘徊鳴”和“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此詩錘煉為兩組整齊的對稱句,顯得更加凝煉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氣勢,顯示出李白的獨特風(fēng)格。

【篇五】經(jīng)典樂府詩名篇賞析:老將行

  唐代: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zhuǎn)戰(zhàn)三千里,一劍曾當(dāng)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

  賞析

  這首詩敘述了一位老將的經(jīng)歷。他一生東征西戰(zhàn),功勛卓著,結(jié)果卻落得個“無功”被棄、不得不以躬耕叫賣為業(yè)的可悲下場。邊烽再起,他又不計恩怨,請纓報國。作品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賞罰蒙昧,冷酷無情,歌頌了老將的高尚節(jié)操和愛國熱忱。

  全詩分三段,開頭十句為第一段,是寫老將青壯年時代的智勇、功績和不平遭遇。先說他少時就有李廣之智勇,“步行”奪得過敵人的戰(zhàn)馬,引弓射殺過山中最兇猛的“白額虎”。接著改用曹操的次子曹彰故事,彰綽號黃須兒,奮勇破敵,卻功歸諸將。詩人借用這兩個典故,描繪老將的智勇才德。接下去,以“一身轉(zhuǎn)戰(zhàn)三千里”,見其征戰(zhàn)勞苦;“一劍曾當(dāng)百萬師”,見其功勛卓著;“漢兵奮迅如霹靂”,見其用兵神速,如迅雷之勢;“虜騎崩騰畏蒺藜”見其巧布鐵蒺藜陣,克敵制勝。但這樣難得的良將,卻無寸功之賞,所以詩人又借用歷史故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漢武帝的貴戚衛(wèi)青所以屢戰(zhàn)不敗,立功受賞,官至大將軍,實由“天幸”;而與他同時的戰(zhàn)將李廣,不但未得封侯授爵,反而得罪、受罰,最后落得個刎頸自盡的下場,是因“數(shù)奇”。這里的“天幸”,既指幸運之“幸”,又指皇帝寵幸;“數(shù)奇”,既指運氣不好,又指皇恩疏遠,都是語意雙關(guān)的。詩人借李廣與衛(wèi)青的典故,暗示統(tǒng)治者用人唯親,賞罰失據(jù),寫出了老將的不平遭遇。

  中間十句為第二段,寫老將被遺棄后的清苦生活。自從被棄置之后老將便“衰朽”了,歲月蹉跎,心情不好,連頭發(fā)都白了。他昔日雖有后羿射雀而使其雙目不全的本領(lǐng),但久不習(xí)武,雙臂就如同生了瘍瘤,很不利落了。古人常以“柳”諧“瘤”,并且“楊”“柳”通假。在這里詩人以“楊”諧“瘍”(瘡)是照顧到詩的平仄聲調(diào)。老將被棄,瘍生左肘,卻還得自尋生計,“路旁時賣故侯瓜”!肮屎睢保盖貣|陵侯召平,秦破,為布衣,種瓜于長安東城。這里說他不僅種瓜,而且“路旁時賣”,可知生活沒有著落;“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也是指他以耕作為業(yè)的意思。陶淵明門前有五柳,因自號“五柳先生”。至于住處則是“蒼!币黄肮拍尽眳仓械摹案F巷”,窗子面對著的則是“寥落寒山”,這更見世態(tài)炎涼,門前冷落,從無賓客往還。但是老將并未因此消沉頹廢,他仍然想“誓令疏勒出飛泉”,象后漢名將耿恭那樣,在匈奴疏勒城水源斷絕后,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終于又得泉水卻敵立功;而決不像前漢潁川人灌夫那樣,解除軍職之后,使酒罵坐,發(fā)泄怨氣。

  最末十句為第三段,是寫邊烽未熄,老將時時懷著請纓殺敵的愛國衷腸。先說西北賀蘭山一帶陰霾沉沉,陣戰(zhàn)如云,告急的文書不斷傳進京師;次寫受帝命而征兵的軍事長官從三河(河南、河內(nèi)、河?xùn)|)一帶征召大批青年入伍,諸路將軍受詔命分兵出擊。最后寫老將,他再也呆不住了,先是“拭拂鐵衣如雪色”,把昔日的鎧甲摩擦得雪亮閃光;繼之是“聊持寶劍動星文”,又練起了武功。他的宿愿本就是能得到燕產(chǎn)強勁的名弓“射天將”擒賊擒王,消滅入寇的渠魁;并且“恥令越甲鳴吾君”,絕不讓外患造成對朝廷的威脅。結(jié)尾為老將再次表明態(tài)度:“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立功勛”,借用魏尚的故事,表明只要朝廷肯任用老將,他一定能殺敵立功,報效祖國。魏尚曾任云中太守,深得軍心,匈奴不敢犯邊,后被削職為民,經(jīng)馮唐為其抱不平,才官復(fù)舊職。

  這首詩十句一段,章法整飭,大量使事用典,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刻畫出“老將”的藝術(shù)形象,增加了作品的容涵量,完滿地表達了作品的主題。沈德潛《唐詩別裁》謂“此種詩純以對仗勝”。詩中對偶工巧自然,如同靈氣周運全身,使詩人所表達的內(nèi)容,猶如璞玉磨琢成器,達到了理正而文奇,意新而詞高的藝術(shù)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