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的學校之間要有一定梯度
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志愿共設4個批次。
第一批次
為省級重點高中、省級示范高中、市標準化高中,設16個志愿(體育、藝術特優(yōu)生設3個有序志愿;統(tǒng)招公費生提前錄取設1個志愿,統(tǒng)招公費生、指標到校生、民辦學校自費生設12個平行志愿)。
第二批次
為師范學校、國家及省示范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師學院,設7個志愿(師范學校設1個學校和專業(yè)志愿,國家及省示范中等職業(yè)學校設3個平行志愿,技師學校設3個平行志愿)。
第三批次
為一般高中,設8個志愿(體育、藝術特優(yōu)生設2個有序志愿,統(tǒng)招公費生和民辦學校自費生設6個平行志愿)。
第四批次
為一般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設6個志愿(一般中等職業(yè)學校設3個平行志愿,技工學校設3個平行志愿)。
楊侃建議考生:填報的學校之間要有一定梯度。填報都是熱點學校,就有可能造成志愿落空;填報的都是非熱點的學校,就會失去了升入適合自己學校的機會,考生要注意適當拉開各個志愿之間的梯度。一般情況下,應該把自己更希望錄取的學校,自己預測錄取分數(shù)線更高的學校放在前邊。提倡的梯度模式是: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保,墊一墊。
指標到校只錄取
具備指標到校資格的應屆考生
指標到校是指將省級重點高中部分招生計劃按一定比例定向分配到相應初中學校的辦法。楊侃建議:這部分招生計劃稱之指標到校生計劃,填報指標到校生志愿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指標到校生執(zhí)行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不單獨設立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
其次,考生可以同時填報區(qū)內(nèi)多所具有指標到校生計劃的普通高中,比如在和平區(qū)報考考生可同時填報市第20中學、回中、鐵路實驗、東北中山指標到校生志愿;在大東區(qū)報考的考生可以同時填報市第1中學、市第5中學指標到校生志愿。
再次,普通高中指標到校生計劃以初中畢業(yè)生學校為單位校下達,初中畢業(yè)生學校未完成的指標到校生計劃,予以取消。
最后,指標到校只錄取具備指標到校資格的應屆考生,非政策允許借讀生、往屆生不參加指標到校生錄取。
“平行志愿”按照“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原則
普通高中(統(tǒng)招公費生、指標到校生、民辦學校自費生)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含技師學院、技工學校)實行平行志愿。那么,平行志愿是怎樣錄取的?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規(guī)定的錄取批次中,允許考生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順序排列的學校志愿,按照“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即先按照考生中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再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多個平行志愿學校,將考生錄取到最先符合錄取條件(達到招生學校錄取分數(shù)線)的志愿學校。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分分清”,就是將同一個分數(shù)的所有考生,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依次錄取完之后,再進行下一分數(shù)考生的錄取。
操作步驟
第1步:按照考生中考成績(含政策加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比如分是740分,則先檢索錄取740分的考生,再檢索錄取739分的考生,再檢索錄取738分的考生……以此類推。
第2步:對每一分數(shù)上的每位考生,依次按照先A學校、再B學校、再C學!捻樞驒z索,如考生符合A學校錄取條件(達到招生學校錄取分數(shù)線),就錄取到A學校,如不符合則再檢索B學校,以此類推,只要考生符合被檢索學校錄取條件,就錄取到該學校。考生一旦被錄取,就不再檢索該生后面所報考的其他學校志愿。
填報“平行志愿”應注意五方面問題
楊侃提醒考生:填報平行志愿時,應該注意以下五個方面問題。
首先,分數(shù)優(yōu)先。平行志愿先錄取高分考生,再錄低分考生。舉個例子,假設考生甲中考成績?yōu)?40分,考生乙中考成績?yōu)?39分,某校只剩余1個招生計劃,甲在D志愿報考該校,乙在A志愿報考該校,由于甲中考成績高乙,所以優(yōu)先錄取甲到某校。
其次,平行志愿也有志愿順序。對于每個考生來講,平行志愿是依次按照先A學校、再B學校、再C學!捻樞蜻M行錄取,因此,考生在填報時,一定要把自己最理想的學校放在前面,其他學校志愿放在后面,要避免出現(xiàn)“倒掛”現(xiàn)象,以免錯失進入理想學校的機會。舉個例子,假設某考生報考的A學校錄取分數(shù)為700分,D學校錄取分數(shù)為710分,即使他最后考了720分,也首先被A學校錄取。
再次,分數(shù)相同,先看志愿順序。如果兩名考生分數(shù)相同,又報考同一所學校,那么優(yōu)先錄取學校志愿排序在前的考生。舉個例子,假設甲、乙兩名考生中考成績均為700分,某校只剩余1個招生計劃,甲在A志愿報考該校,乙在B志愿報考該校,由于甲所填志愿在前,所以優(yōu)先錄取甲到某校。
第四,填報的學校之間要有一定梯度。填報都是熱點學校,就有可能造成志愿落空;填報的都是非熱點的學校,就會失去了升入適合自己學校的機會,考生要注意適當拉開各個志愿之間的梯度。
最后,不想去的學校不要填報。
詳細了解心儀學校的報考條件
楊侃提示考生:一定要了解所報考的學校。一是要了解你所要報考學校的辦法性質(zhì)是普通高中還是師范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還是技工學校;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二是要了解的是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和招生錄取情況。包括學校教學特色、各種招生形式的招生計劃,往年各種招生形式的錄取分數(shù)線等。三是要了解的是學校的地理位置、校容環(huán)境、辦學條件,以及是否具備住宿條件,自己就讀是否方便。四是要了解的是學校的報考條件,如普通高中體育藝術特優(yōu)生,只招收參加該校專項素質(zhì)測試并取得合格成績的考生,師范學校只招收面試和加試合格的考生等等。
另外,要對自己的學習和應考能力進行評價和定位。考生要根據(jù)自己平時的學習成績以及近幾次模擬考試情況,再結合自己所在學校近幾年的升學情況,判斷自己在全校、全區(qū)乃至全市所處的相對位置,對最有希望被錄取的學校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針對性地選擇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