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伊索寓言》讀后感作文篇一
我很喜歡《伊索寓言》這本書它是一本有關(guān)動物、人或神的傳說故事,都講了許多短小而又意味深刻,蘊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并且每一篇都是先敘述故事最后在結(jié)尾揭示這個故事蘊含的哲理,能使我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道理。作者把每一篇的主人公都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一般。如:通過狐貍和山羊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不能輕易的幫助別人;螞蟻和蟬告訴我們好逸惡勞的道理;烏龜和老鷹告訴我們?nèi)魏问澄锒加幸?guī)律性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
其中有一篇使我記憶很深:《蚊子和獅子》講了一只蚊子認為自己可以打敗獅子,便去像獅子挑戰(zhàn),蚊子找到獅子,總是在獅子沒有毛的地方亂咬,獅子無論怎樣都抓不到蚊子,最后只好認輸。文字很得意,很驕傲,在路上一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wǎng)上,被蜘蛛所抓。蚊子很后悔自己的驕傲與輕敵!這篇短文章就告訴了我:生活中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驕傲自滿,要謙虛的做人。并且衡量一個人的能力不能只看外表,重要的要看他的能力和智慧。這個故事還教會了我一個詞:驕兵必敗!
《伊索寓言》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道理,讓我受益匪淺!每個人都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取長補短,做一個好學上進的人。
在學習中,正如有些考試成績好的人便會驕傲自滿,認為自己很聰明!并沒有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反而嘲笑考試成績不好的人,這樣只會是他下次考出的成績不理想。而有的人,卻一直謙虛做人,好的會要求更好,不好的會努力的改正!“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這樣,他們得到了好的結(jié)果!
《伊索寓言》通過對生活的諷刺和批判,告訴了我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使我們看清了善與惡,美與丑,讓我們更深的了解生活!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的聰明、智慧。
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伊索寓言》讀后感作文篇二
今天我讀了《伊索寓言》,從這本書中,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則寓言是:狐貍和獅子。這則寓言講述的是:狐貍聽聞獅子的威名,卻從未見過獅子。充滿好奇心的狐貍終于打聽到獅子的住處。第一次見到獅子時,聽見獅子的咆哮聲,狐貍嚇壞了,拔腿就跑。不過,過了幾天,狐貍還是想再見一次獅子,就壯著膽子去見了獅子第二面,第二次見到獅子的時候,狐貍還是有些怕獅子,不過沒有第一次見到獅子的那個時候那么怕了,聽見獅子的吼聲也稍微順耳了一些。過了幾天,狐貍偶然又跟獅子碰面了,說了幾句話以后,接著居然興奮地聊起天來了。從此以后狐貍再也不怕獅子了。
這則寓言說明了對于一些陌生的人和事,可能會產(chǎn)生畏懼感,但是一旦我們熟悉以后,這種畏懼感就會減輕直到?jīng)]有了。
其實我們的生活和這則寓言一樣,你在一些陌生人或物的面前,會有幾分畏懼感,只要你肯去接納新鮮的人和物,慢慢熟悉這些以后,你就會覺得其實它(他)們并不可怕,只是一開始克服不了心中的恐懼感罷了。
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伊索寓言》讀后感作文篇三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伊索寓言》。從《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其中的一個故事吧!《執(zhí)著的烏龜》講的是那次龜兔賽跑,自從那次兔子輸了以后始終耿耿于懷。兔子又向烏龜遞來了挑戰(zhàn)書。烏龜應(yīng)邀參戰(zhàn),但是不知道拿什么辦法解決。烏龜苦苦練習了一年的“滾動術(shù)”也失靈了。烏龜想學會了飛翔以后再和兔子一決高下。但是練了這么長的時間還是飛不起來。麻雀看見了說:“你沒有翅膀怎么飛呀?我看你還是別練了吧!”麻雀走后,烏龜覺得麻雀說得很有道理,就找來了許多鳥類的羽毛,也為自己制作了一對翅膀。到了晚上,小烏龜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思緒滾滾而來:“我應(yīng)該出門找一位師傅,讓他教教我。
第二天一大早,小烏龜就已經(jīng)走在大路上了。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小烏龜?shù)捏w力逐漸地消耗了許多,不過小烏龜并沒有氣餒,仍然向前爬行著。突然,小烏龜?shù)难矍耙涣,真美呀!小烏龜看見一只老鷹在空中能夠自由在的飛翔,小烏龜別提多羨慕了,他趕緊大聲喊到:”嘿!鷹老弟,你飛得真高呀,可不可以教教我呀?“老鷹瞅了兩眼烏龜笑著說:”烏龜兄弟,并非我不肯交你,而是你本性與鳥類不一樣,你沒有翅膀,無論如何都不能飛呀!“他趕緊拿出自己的翅膀,烏龜一再請求道:”鷹老弟,你瞧,我也有翅膀,你行行好,教教我吧!“老鷹叫小烏龜按上一對翅膀,抓起小烏龜就飛在半空中了,小烏龜說:”鷹老兄,放了我吧,老鷹放了小烏龜就向一只折斷了翅膀的鳥直往下掉,一下摔在了一塊兒大石頭上。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理想和幻想是不同的,理想是可能實現(xiàn)的,而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所以,我們要分清楚理想和幻想,不要向文中的小烏龜一樣,自己沒有翅膀,用自己制作的翅膀?qū)W飛翔,這當然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伊索寓言》讀后感作文篇四
在一個漫長的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伊索寓言》。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因為它通過一個個十分簡短的小故事,講述了一個個大道理。有一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那就是《金斧、銀斧和鐵斧》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呀,對我的觸動很大。一個誠實而又善良的樵夫出門砍柴,當然這個樵夫不僅誠實而且還很窮,他累得坐在河邊休息著。因為他非?诳,所以他就彎下腰去喝水。突然,“撲通”的一聲,插在腰間的鐵斧掉進河里,樵夫急得大哭了起來。這時水中冒出許多的泡泡,水泡中走出了一個仙人。仙人和藹地問道:“這位兄弟,你怎么了?”樵夫擦干眼淚,把事情的經(jīng)過一清二楚地告訴了仙人。仙人笑著說:“你是好人。別哭了,我?guī)湍阏乙徽。”說完,就沉入河底不見了。不久,仙人拿著一把金斧、一把銀斧,還有一把鐵斧交給樵夫,說:“哪一把是你的斧頭?”樵夫挑了一下,最終拿回屬于自己的鐵斧,但是仙人把金斧和銀斧都送給了樵夫。樵夫感謝仙人,帶著三把斧頭回了家,他的兄弟們看了都眼紅。其中一個兄弟動著壞腦筋,他也來到河邊學著樵夫的模樣。同樣,也招來了仙人,仙人也拿了三把斧子。這位壞心眼的兄弟,看到仙人手里的金斧、銀斧、鐵斧,貪婪地說:“這三把都是我的!”仙人看到這種情形,失望地帶著三把斧子離開了。這個貪心的家伙最后什么都沒得到。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貪得無厭的人必將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
《伊索寓言》告訴了我很多很多的大道理,給我數(shù)不勝數(shù)的啟示;能告訴我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我非常喜愛這本書!
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伊索寓言》讀后感作文篇五
《伊索寓言》中有很多小故事,一開始我以為伊索是一個人的名字但是剛了解伊索是一個人的名字,伊索是一個奴隸,他游歷過很多地方,于是有了很多見識,他給別人講故事,流傳下來的。在小學就學過伊索寓言上的故事,但是并不清楚是伊索寓言上的故事,我以為是中國流傳的故事,比如狼和小羊的故事,就是伊索寓言里的。狼和小羊的故事大家都還記得吧,講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只小羊在河邊喝水,一只狼走過去千方百計地想吃它,但是最終沒有得逞。烏鴉被狐貍搶去肉,愛慕虛榮的烏鴉被機靈甚至可以說狡猾的狐貍片區(qū)了肉,也是在這寓言上的。
不禁就覺得我們原來是讀伊索寓言長大的,這樣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影響。好的方面是啟發(fā)我們的想象力,使我們可以從小就對小動物產(chǎn)生想象。伊索寓言中想象很奇特,把動物基本上都擬人化,有人的個性特點。不好的方面當然也有,就是我們對動物加上了感情色彩,什么感情色彩呢?在伊索寓言中,弱小的動物往往處于被同情的地位,如小羊,一般化身為溫順,機智的代表。而狼呢,則是兇狠的代表,還有狐貍,往往是狡猾的。這就影響了人們認識動物的情感。再一方面就是受伊索寓言的排擠,中國本土的文化也就受到了影響。中國本土故事就得不到傳播,這是值得引起人們重視的。
說實話,伊索寓言有的確實是揭露了人本身的性格特點,舉個例子來說吧,伊索寓言中曾經(jīng)提到農(nóng)夫和蛇的故事,故事中蛇和農(nóng)夫各有寓意,善良的人往往會被惡人所反咬一口,現(xiàn)實中確實會發(fā)生這樣的故事,比如一個老太太在馬路上被車撞倒了,你幫忙把她扶起送到醫(yī)院,她說不定不會感謝你,反而會反咬你一口,說是你撞的她,所以這種現(xiàn)象自然就導(dǎo)致了現(xiàn)在見義勇為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
中國的神話傳說也很有好故事,以后一定要接觸,比如山海經(jīng),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