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類題目的問法通常是“如果以下哪項為真,最支持上述結論?”,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的是,還有一種問法是“如果以下哪項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結論?”這里需要注意,最不能支持上述結論的這種問法,需要我們從選項中找到三個加強選項,然后進行排除,而不是直接找削弱。因此如果跟題干論證無關的話,也是不能支持上述結論的,所以這里需要注意。
【例】:某科研機構提出潮濕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運巨大石塊和雕像的關鍵。研究人員指出,古埃及人將沉重的石塊放上滑橇后,先在滑橇前鋪設一層潮濕的沙子,再牽引它們,這種搬運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流變儀測試沙子的硬度,以證實需要多少牽引力才能使一定數量的沙子變形,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牽引模型,從中發(fā)現將潮濕的沙子鋪在滑橇前能更容易移動重物,而且沙子所含水分決定了沙子的硬度和牽引力。
如果以下哪項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
A.在一幅古埃及墓室壁畫中,一名男子站在滑橇前方,似乎正在澆水
B.滑橇牽引力與沙子硬度成反比,潮濕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兩倍
C.實驗證明,鋪設在滑橇前的潮濕沙子容易堆積,形成較大滑動阻力
D.一個實驗室版的埃及滑橇被成功建造,能夠模擬古埃及工地的實況
【答案】B。第一步:找到結論和論據。結論是科研機構提出的觀點,第一句話:潮濕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運巨大石頭和雕塑的關鍵。論據是結論之后的:古埃及人將沉重的石塊放上滑撬后,先在滑撬前鋪設一層潮濕的沙子,再牽引它們,這種搬運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選項。A項:舉了壁畫的例子去說明似乎在澆水,到底有沒有澆水,卻不清楚;澆水與滑撬的牽引是否有關,也不明確,排除;B項:滑橇牽引力與沙子硬度成反比,潮濕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兩倍,也就是說潮濕的沙子硬度更大,那么需要的牽引力就更小,剛好解釋了潮濕的沙子鋪到地上更容易移動重物的原因,屬于加強。保留。C項:潮濕的沙子容易堆積形成較大滑動阻力,阻力越大越不容易搬運重物,削弱結論,排除;D項:舉了實驗版的埃及滑橇能模擬古埃及工地的實況,但是這個實驗是否與潮濕沙子有關嗎,并不知道,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
其實對于加強型題目對于大家而言,最容易出現找不清邏輯主線,對于選項來說忘記對選項進行利力度比較也是會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接下來復習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對選項進行力度比較分析,這樣才能更加準確找到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