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的五言古詩篇一
感遇·其一
作者: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譯文及注釋】
澤蘭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潔清新。蘭桂欣欣生機勃發(fā),春秋自成佳節(jié)良辰。誰能領(lǐng)悟山中隱士,聞香深生仰慕之情;ɑ芰飨阍瓰樘煨,何求美人采擷揚名。
。、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坐:因而。
。、本心:天性。
【賞析】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fā)詩人孤芳自賞,氣節(jié)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征。三、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zhì)。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五、六句以“誰知”急轉(zhuǎn)引出與蘭桂同調(diào)的山中隱者來。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情懷。
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yīng),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經(jīng)典的五言古詩篇二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譯文及注釋】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月兒,你那里曉得暢飲的樂趣?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我應(yīng)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離散。月呀,愿和您永結(jié)為忘情之友,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薄ⅲ嘿,和。
。、相期:相約。
3、云漢:天河。
【賞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復(fù)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xiàn)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fā)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后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zhí)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jié)無情之游,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xiàn)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凄涼。
經(jīng)典的五言古詩篇三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及注釋】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
1、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鐘:賦予、集中。
。、決:裂開。
。、凌:躍上。
【賞析】
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岳,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
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后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愿。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經(jīng)典的五言古詩篇四
東郊
作者:韋應(yīng)物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fù)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jié)廬,慕陶真可庶。
【譯文及注釋】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實在煩悶,清晨出去郊游頓覺精神歡愉。
嫩綠的楊柳伴隨著春風蕩漾,蒼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慮。
靠著灌木叢自由自在地憩息,沿著澗流旁任憑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著迷蒙的細雨,寧靜的大地到處是春鳩鳴啼。
本愛長處清幽屢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務(wù)纏身行跡十分匆促。
終有一日罷官歸隱在此結(jié)廬,羨慕陶潛差不多能得到樂趣。
。、局:拘束。
。病缜迨铮涸谇逵牡氖锷械靡跃袷鏁。
。场㈠#撼戊o;
4、慮:思緒。
。、靄:迷蒙貌。
。丁⑹菏鼛,差不多。
【賞析】
這是寫春日郊游情景的詩。詩先寫拘束于公務(wù),因而案牘勞形。次寫春日郊游,快樂無限。再寫歸隱不遂,越發(fā)慕陶。
詩以真情實感訴說了官場生活的繁忙乏味,抒發(fā)了回歸自然的清靜快樂。人世哲,經(jīng)驗談,話真情真,讀之教益非淺!皸盍⒑惋L,青山澹吾慮”,可謂風景陶冶情懷的絕唱。
經(jīng)典的五言古詩篇五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譯文及注釋】
清溪之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云。
松林中間明月微露,灑下清輝似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濃,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
。、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3、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
。础⑷海号c……為伍。
【賞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隱逸詩。開頭兩句寫王昌齡隱居之所在、乃隱居佳境,別有洞天。中間四句寫夜宿此地之后,頓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兩句寫自己的歸志,決心躍然。
全詩善于在平易的寫景中,蘊含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顯豁,發(fā)人聯(lián)想!懊┩に藁ㄓ,藥院滋苔紋”可見煉字功深,又可作對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