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說課稿范文篇一
說教材:。ㄒ唬┙滩牡亩ㄎ缓妥饔
1、教材基本介紹:歌曲《小青蛙找家》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一年級教材第七課《小精靈》歌曲短小,節(jié)奏簡單,通過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組成的節(jié)奏模仿小青蛙的鳴叫,表現(xiàn)了小青蛙活潑可愛和憨態(tài)可拘的音樂形象,其中,以無音高說唱形式出現(xiàn)的每句尾的“呱”字的出現(xiàn),更烘托了幾分俏皮的味道。
2、學情簡況:該年級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枯燥的音樂知識用與他們生活相關的運動聯(lián)系起來
。ǘ┙虒W目標: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實際學習水平的把握我擬訂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讓學生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2、能力目標:學生能大膽進行歌表演,在教師的指導下模仿節(jié)奏創(chuàng)編歌謠。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歌曲,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學唱歌曲并進行游戲和創(chuàng)編活動。
2、難點:采用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進行歌詞編創(chuàng)活動。
說教法與學法:
。ㄒ唬┪业慕虒W設計理念: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以利于學生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在本課中,我遵循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興趣導入法,根據(jù)孩子愛玩好動的年齡特征,我在開課部分運用了帶著大家去交游
2、情景引入法:在新課教學部分,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故事開始新課,將學習貫穿與游戲與故事之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吸引學生。
3、啟發(fā)誘導:在歌曲處理和創(chuàng)造部分,學生模仿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和行走節(jié)奏為歌曲填詞。
由于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了聆聽法,通過多次聆聽來感受歌曲,學習歌曲。
(三)教學過程:
下面簡單的說說教學流程:
1、師生問好
2、談話故事引入課題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通過觀看FLASH,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下青蛙找到自己的家,突破第一個難點。
3、學唱歌曲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聆聽錄音范唱讓學生初步接觸歌曲,感受音樂形象。通過教師演唱,學生熟悉歌曲,模仿小青蛙的鳴叫,通過師生接龍,逐步學會演唱歌曲,通過啟發(fā),用聲音和動作處理歌曲并能聲情并茂唱歌。
4、創(chuàng)設情境表現(xiàn)歌曲和創(chuàng)編歌詞
這個環(huán)節(jié)將體現(xiàn)本課的另外兩個難點:教師通過語言的啟發(fā)和身體動作的示范,試圖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用孩子們自己的身體分角色表現(xiàn)豐富的音樂形象與情感,將本課推向高潮。在此基礎上,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將孩子們的思維再次打開,請他們通過模仿其他小動物的聲音和行走方式來填詞唱歌,使課堂更富有生氣。師開小列車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說課稿范文篇二
一、說教學內(nèi)容:這堂課我運用的是小學一年級(人教版)的教材,主要內(nèi)容是音樂知識——音的強弱。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節(jié)課主要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幫助學生感受、體驗音的強弱,并通過音樂游戲訓練學生對強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應能力,其次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在身心愉悅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提高對音樂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這堂課的重點就是感受音的強弱,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音的強弱知識處理歌曲。
四、說教法學法:
許多美學家認為,音樂是富有情感的藝術,同時又是講究形式結構的藝術。所以,我認為音樂教學應努力創(chuàng)設一些美的情境,使兒童在充分的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
在本節(jié)課中,我以“美”為突破口,以實踐為中心,以技能為手段,以能力為重點,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
具體做法有:
1、律動體驗:上課鈴一響起,在沒進入教室之前,我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強弱對比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律動進教室。目的一是一開始就能讓學生感受到音的強弱,二是基于小學低年級兒童愛模仿的天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為后面一系列的音樂活動作準備。
2、問好體驗:我一反常態(tài),采用兩次師生問好,第強,第二次弱,為了更好地導入新課。
3、游戲體驗:我抓住學生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讓學生通過玩律動游戲感受音的強弱,訓練學生靈活的反應能力。
4、色彩體驗:我嘗試著運用一種讓音樂與美術相結合的新的教法,不限定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大膽去想像、去創(chuàng)造,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表示音的強弱,從而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操。
5、生活鏈接:讓學生說說生活當中,身邊發(fā)現(xiàn)的聲音有哪些是有強有弱的,目的在于我們音樂教學的終目標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本身,而應該能延伸到課外,聯(lián)系到生活。
6、找強弱: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7、唱歌曲體驗:這是本課的難點之處。如何讓學生把學會的強弱知識遷移到音樂課的核心部分——歌曲中來是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我的做法是讓學生拍打著有強有弱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之后再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就易于接受,也能更好地演展。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說課稿范文篇三
教學目標:1、感受金色秋天的絢麗色彩,體驗收獲的喜悅;在欣賞自然美、藝術美的過程中,引起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并從小豎立起保護自然與自然和平共處的良好意識。
2、演唱的表現(xiàn)力有所增強。
3、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唱。演唱時能注意表現(xiàn)不同節(jié)拍的特點,能區(qū)別并使用柔和、連貫與斷頓、跳躍等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演唱時能用柔和、連貫與斷頓、跳躍等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課前教學:
1、聽著戲曲進入教室。
2、欣賞戲曲。
3、學習演唱戲曲。
4、評價。
一、組織教學
1、學生邊欣賞邊進入音樂教室。
2、唱師生問好歌。
二、新課導入
1、展示秋天景色的大副圖片,放《小樹葉》的音樂。
2、讓學生講講聽后的感受。
3、反復聆聽歌曲《小樹葉》,想象你就是一片小樹葉,你會對你的樹媽媽說些什么話?
4、學生自由想象,并說給大家聽。
5、歌曲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豐富的情感。把飄落的樹葉比做離開媽媽的孩子,充滿了童趣,也洋溢著人間的溫情。一問一答的對話情景,為人間溫情染上更加濃厚的色彩,更生動地唱出了對樹葉飄零的不舍和期盼來年春天歸來的樂觀。
三、學唱《紅葉》
1、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2、聽音樂進行模唱。
師:演唱時注意歌曲表達的難舍難分的感情。歌曲由開始兩小節(jié)的音調變化而來,或擴展或加花,特別是中間兩句,3詞使用xxx—。
3、老師教唱,難的地方多練習。
4、學生隨琴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5、跟音樂范唱演唱歌曲,身體跟著音樂做左右晃動的動作。
6、抽學生獨唱歌曲。
7、對剛才的獨唱進行評議。
8、學生齊唱歌曲。把難舍難分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
9、用接唱形式鞏固歌曲:男生和女生,老師和學生。
10、學生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律動
1、讓學生邊想象邊欣賞歌曲。
2、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
3、表演小樹葉落下時的動作。
4、學生邊唱邊進行歌表演。先男生唱,女生表演,然后交換,師生互評。
五、全課總結
布置學生到大自然中搜集自己喜歡的樹葉,并把他作成書簽帶來向同學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