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上半年,在衛(wèi)生局的領導下,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積極開展工作,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提高全市院前急救水平,塑造全新的急救行業(yè)形象,全面推進我市衛(wèi)生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院前急救工作方面
自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7月1日,我單位調度中心共接到120求救電話25195次,急救派車5360次,救治病人總數(shù)5387人,嚴格按照市衛(wèi)生局轉診分流病人的原則,做到處理及時、轉診迅速、分流有序、操作規(guī)范,遇有突發(fā)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上報,確保120急救電話24小時暢通,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二、單位管理工作方面
(一)、加強調度人員素質培養(yǎng),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班,使調度人員業(yè)務水平不斷提高。
調度員是調度指揮工作的靈魂,單位通過舉辦調度指揮人員素質強化培訓、新調度員崗前培訓,把科學發(fā)展觀落到實處,把責任感使命感放在首位,為提高調度員職業(yè)技能與專業(yè)素質,規(guī)范120調度指揮流程,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促進120急救網(wǎng)絡的整體、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加強預案演練,增強應急能力。
中心進一步修改完善應急預案和相關制度,組織調度員、技術維護人員反復進行桌面推演,增強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通過演練增強調度指揮中心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的反應能力,確保指揮調度工作萬無一失。
(三)、巡檢通訊設備保持系統(tǒng)靈敏。
120調度指揮中心是院前急救工作的中樞和大腦,通訊設備完好、通訊暢通是確保調度指揮工作順利開展、協(xié)調運轉的前提和基礎。日常工作中技術維護人員深入各急救分中心、急救站,對救護車車載GPS、電腦等通訊指揮設備進行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指揮系統(tǒng)通訊暢通,反應靈敏。
(四)、加強調度質量管理,規(guī)范交接班制度。
在調度工作中要求當班調度員將一天的調度事宜整理規(guī)范,準確記錄,并就當班的問題與接班調度員進行詳細交接,每天早晨交班前調取當天值班的5個電話錄音進行回放,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要點,進行點評總結;建立健全差錯登記制度,對于在調度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差錯,及時予以登記,及時報告并與其他調度員進行交流,避免同樣錯誤的再次發(fā)生;每周一召開中心全部成員參加的例會,對上周的突發(fā)重大事件、典型事例進行討論,講評優(yōu)秀與特殊的案例,相互交流工作心得,提出注意事項和改進措施,并對本周的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確保在工作中不出現(xiàn)紕漏,同時,做好突發(fā)事件的上報工作,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力依據(jù)。
三、精神文明建設、政治建設方面
(一)、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創(chuàng)先爭優(yōu)”、“聞鈴而動、救死負傷”活動。
圍繞活動開展,堅持用“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重要思想武裝干部職工,做到活動有計劃、有落實,學習有安排、有記錄,并將活動的開展貫穿工作始終,公開向社會提供滿意的院前急救服務,確保120電話24小時暢通,確保1分鐘調度、3分鐘之內出車,嚴格按照轉診分流的原則,做到受理及時、出診迅速、分流有序、操作規(guī)范,在開展“兩好一滿意”活動過程中,我們堅持每月隨機抽取百分之二十的呼救患者進行電話回訪,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紕漏,了解病人對院前急救工作的需求和不滿意之處,通過回訪,絕大部分患者或家屬對我們的電話調度、出診速度、院前急救服務水平、服務態(tài)度都非常滿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通過活動的開展,對日常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整改,真正做到患者滿意,患者放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深入開展普法宣傳、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月、基層基礎年活動。
制定了《平度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20xx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促進了平安創(chuàng)建工作的深入進行。
(三)、深入開展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
以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文明行業(yè)為重點,以品牌建設為切入點,積極開展靈活務實、貼近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和業(yè)務培訓力度,提高職工政治思想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每月組織干部職工學習急救常識、調度技術、地理信息和溝通藝術等知識,不斷更新業(yè)務知識,提高業(yè)務工作能力;對分中心進行院前急救學術講座和技能操作演練,使院前急救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效的提高了急救隊伍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處
理能力。創(chuàng)建“聞鈴而動、救死負傷”的服務品牌和“時間、質量、生命”的服務理念,堅持發(fā)揚“救死扶傷、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確保建立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行動快的急救隊伍,確保建立起覆蓋城鄉(xiāng)、功能完善、運轉協(xié)調的全市醫(yī)療急救指揮體系,讓群眾滿意,讓政府放心。
我接到送教上門的工作時,說實話:我的心里是比較忐忑的,我既高興我能有機會奉獻愛心為特殊孩子送去他們期待已久的課程,又有點擔心這些孩子太難教。因為我們特殊教育學校平時的教學對象就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平時我們就感覺教學難度很大。更何況需要送交的學生有很多都是一級殘疾,不能動、不會說的孩子占很大一部分。后愛心還是戰(zhàn)勝了壓力,我決定用我的愛心來撫慰特殊孩童的心靈。夏天時頭頂烈日、冬天時冒著寒冷,為的是能讓殘疾兒童在智力、肢體活動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從學校到特殊兒童家的路上留下了我們汗水與艱辛,然而我們?yōu)槟茏龊眠@項工作而感到驕傲,因為我們的耕耘與收獲并存,我們的付出換來了殘疾兒童點滴的進步,迎來了他們家長的笑顏。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師認真研究的書。
可以說我們送教的學生每一個都很有特點,本著注重發(fā)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社會的能力為宗旨,我及時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所了解的情況包括家庭成員、孩子的病因、發(fā)病的情況、治療情況、作息安排、與孩子慣用的溝通方式、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氣、性格等,這些情況都記錄在案,為后面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在了解了兒童的大致情況后,我們對兒童進行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運動能力、感知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等。評估的目的是為了從各領域的角度來分析對象的狀況,為制定送教計劃和教學進度方案提供依據(jù)和方向。
在充分了解送教對象現(xiàn)狀后,我立即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并把分析結果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這個學生不會站、不會爬、坐不穩(wěn)、手指伸不開、一說話就流口水,所以我從教育與康復、知識與技能的角度出發(fā),決定著重對學生進行手指精細動作能力的訓練和坐的能力的訓練。
練習學生的手指精細動作時的總體思路是:手指操加針對性的活動練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練習中逐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