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育是神圣的事業(yè),教師是太陽底下崇高的職業(yè)。教師要恪守自己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做到廉潔從教。
1.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切實做到廉潔從教。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不接受學生饋贈禮物,不向?qū)W生推銷教輔資料,不私自辦班,不排擠學生。
2.我們要發(fā)揚奉獻精神,淡泊名利,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教師工作的性質(zhì)是教書育人,應該是樂于奉獻和淡泊名利。教師要比其他人具有更高的道德情操,不廉潔,就不能為人師表。一個惟利是圖的教師,是不能理直氣壯地教好自己的學生的,不能公平、公正地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3.我們要用無私的愛關(guān)懷每一個孩子,公正執(zhí)教,才能廉潔從教。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guān)懷去善待學生的缺點錯誤,適時表揚、鼓勵,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學生會取得成功。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廉潔從教從我做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
【篇二】
近讀了《廉潔從教》這本書后,感觸頗深,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樹立了甘于奉獻的道德情操,使我知道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是我們每一個的信念,培育人才是我們的責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腳踏實地、樂于奉獻是我們的工作態(tài)度,淡泊明志、廉潔從教是我們追求的精神境界。具體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樹立甘于奉獻的道德情操
廉潔從教的根本是要保持廉潔自律,要廉潔自律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工作的性質(zhì)是教書育人,而不是重利的商人,應該是甘于清貧和淡泊名利。當然我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不要報酬那是不可能的,畢竟“無私奉獻”與“無報酬”并不是同一概念,我們要講教師要廉潔,并不是說就是讓教師過苦行僧一樣清苦的日子,教師同樣也需要在物質(zhì)上過優(yōu)越的生活,生活條件好了,才能更有利于搞好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尤其是近幾年來,各級教師的待遇明顯提高,教師正在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職業(yè),雖然現(xiàn)在教師的工資水平比起有些行業(yè)來還有些差距,但我們教師擺正好自己的心態(tài),正確看待生活中的種種,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為世人做出表率。
二、加強自律性,自覺抵制各種非正當利益的誘惑
廉潔自律看起來是無形的東西,但是一旦深入地根植于人們的心中,它將起到法律制度無法替代的作用。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下,來自于各方面的非正當利益的誘惑不斷出現(xiàn),有些人在這些利益面前認為“別人都能去享受,而我卻為什么不能?”甚至有些人認為不取得非正當利益的人是“白癡”等。豈不知,接受的非正當利益越多,教師的形象、人格就越低,當家長和學生貌似恭敬地給教師一些錢物的同時,他的內(nèi)心深處是不是發(fā)自真心的對教師的敬仰?他的目光和心里有著多少不滿和無奈?所以,我們教師要加強廉潔自律,摒棄非正當利益的誘惑,增強辨別能力,不要被來自各方面的不良風氣蒙住了雙眼,做到不是自己通過合法勞動所得的報酬,就堅決不能接受。此外,我們教師要不斷磨煉自己的道德意志,只有意志力強大起來才能抵制各種不廉的誘惑,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自己正確的認識和信仰。
總之,我們只要具備了辨析是非的能力,有頑強的抵制能力,并能夠養(yǎng)成自己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主動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家庭成員積極配合,營造良好的家庭廉潔文化,就一定能保持自己廉潔從教的道德行為。
【篇三】
我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工作在這個優(yōu)秀的學校里,深感教師的責任重大。師德的好壞,不僅影響著學生,甚至影響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因此師德建設是一個關(guān)系到整個社會精神面貌的大問題。按學校要求,我主要學習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明確認識到:師德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是教育藝術(shù)的基礎和前提,教師時時要做好表率。在家長面前樹立“可信賴的人”形象,在社會上樹立“文明群眾形象”展示坦誠向上整潔的精神風貌。加強自我學習和經(jīng)常自查自己的師德行為規(guī)范尤為重要。
思想積極,要求進步,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任教以來,一直以愛國心,事業(yè)心,責任心“三心”為動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廣大師生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工作中我不斷鉆研科學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規(guī)律,以不怕苦累的實際行動感召學生,以樸實端莊的人民教師形象教育學生,做到了為人師表,修德修才。
教育工作中,面對有限的課時,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科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自覺參與學習的意識,大限度地提高單位時間里的教學效益。把提高教學效益當作首要任務,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后精練作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教學三環(huán)節(jié)。課前精備,是指上課前把功夫下在深入鉆研教材,廣泛搜集有關(guān)資料,精心設計課堂結(jié)構(gòu)及教學方法上,特別是認真研究怎樣用節(jié)省的時間、簡潔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多的知識,并促使學生快地轉(zhuǎn)化為能力。課上精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能力點、思路和規(guī)律,激活課堂氣氛,教得生動,學得主動,充分發(fā)揮課堂潛在功能。
反“四風”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迫切需要的,是人民群眾所渴望的。反“四風”精神的提出在新的發(fā)展趨勢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發(fā)揮了起積極向上的作用,是我們黨開展工作的一項重要武器。本人有決心在教研這塊園地中,更加辛勤地耕耘,用自己的汗水,澆灌出更加豐碩的果實,讓青春在對事業(yè)的追求中煥發(fā)出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