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二篇)#】新課標指出:演唱歌曲是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也是學生易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xiàn)形式。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是我們的任務。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二篇)》,希望幫助到您。
【《月兒彎彎》】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小小的船》。
2.朗誦有關月亮的兒歌,講述有關月亮的故事,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演唱《小小的船》。
2.對音的高低及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體驗。
教學過程
(一)學唱《小小的船》
1.導入新課
老師將錄制好的《小小的船》的錄音放給同學們聽一遍,請同學舉手回答下面的問題。
、 這只小小的船是什么?
、 船應該在什么地方行駛?
③ 為什么說月亮像船在太空中遨游?
2.老師請同學們翻開書,并請一位同學有表情有節(jié)奏地將歌詞朗讀一遍,而后全體同學將歌詞朗讀。
3.教師教唱《小小的船》,注意提示:
、 歌曲的速度、強弱、力度。
、 歌曲的意境。
、 在歌唱中身體可以隨音樂律動。
4.請一位同學或兩位同學主動站在臺前為大家演唱。教師應給以表場和鼓勵,以激勵更多學生能有主動表現(xiàn)音樂的意識。
5.集體齊唱一遍歌曲,老師提出下一課背唱的要求。
(二)講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1.教師提問:誰能講一個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和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2.可分小組進行表演、比賽,看哪一組講、唱、誦的同學多,給予獎勵,以鼓勵發(fā)揚集體協(xié)作精神。
3.教師小結,并對大膽上場表演的同學當眾表揚,以表示對其有主動性和自信心的贊揚。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能熟練地演唱《小小的船》。
2.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
3.學生能否初步掌握3/4拍的強弱關系。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復習《小小的船》。
2.欣賞《月亮月光光》。
3.唱唱做做。
教學目標
1.能背唱《小小的船》。
2.能有想像地去欣賞《月亮月光光》。
3.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譜齊唱歌曲。
2.邀請一位主動、大方的同學,將歌曲背唱一遍。
3.集體隨老師的琴聲背唱歌曲。
(二)聽賞《月亮月光光》
1.導入新課:
① 教師展示歌曲內(nèi)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圖片。
、 完整地聽一遍童聲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 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安靜地聽,一邊想像從歌曲中聽到的景像。
2.教師將歌詞的大意講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閩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間蓋房子。
親像水花園──好像美麗的花園。
3.老師在放第二遍音樂之前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應在什么位置?
、 歌曲的情緒是什么?
4.聽完第二遍音樂,學生可以上講臺將老師的圖片作一擺放,以符合歌詞描繪的情景,或將基本的擺放方位解說給同學們聽。
5.請同學回答歌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基本情緒,是優(yōu)美還是歡快?
(三)唱唱做做
1.教師向同學們解說這一活動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將寫有 d r m f s唱名的小紅燈籠掛在釘有小圖釘?shù)男『诎迳稀?br> 2.老師指著小紅燈籠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記各個唱名及其音高。
3.當同學們都熟記并知道怎樣唱唱名以后,教師將紅燈籠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組,請同學用手勢表現(xiàn)出來,并有節(jié)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就請大家集體或者個別用手勢表示,并有節(jié)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
4.請一位同學上臺在小黑板上把寫有唱名的燈籠排列出多組旋律線,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余同學在下面有節(jié)奏地、有音高地唱出來,并輔以手勢。
5.老師按書上所列四種組合,分別用鋼琴彈奏出來,同學們盡快用手勢作出反映。
6.教師小結:通過這一練習,我們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優(yōu)美的旋律線。
教學評價
1.學生能否熟悉、準確地唱唱名。
2.學生能否主動、積極地參加音樂活動。
3.學生能否背唱《小小的船》。
【《江雪》】 教學內(nèi)容
1. 聽賞樂曲《雪花飛舞》及歌曲《江雪》。
2. 跟著錄音學唱歌曲《江雪》。
教學目標
1. 聽賞樂曲《雪花飛舞》,感受樂曲的情緒。
2. 用動作表現(xiàn)雪花飛舞的情景。
3. 聽賞歌曲《江雪》,熟讀這首古詩,了解它的意境并跟著錄音學唱。
教學過程
(一)《雪花飛舞》
1. 可播放一段雪花飛舞的錄像,引入教學主題。
2. 為錄像畫面配上樂曲《雪花飛舞》,邊看邊聽賞。
3. 單獨聽賞樂曲,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樂曲是怎樣表現(xiàn)紛紛揚揚的雪花的?
4. 有條件的學校,可聽賞鋼琴獨奏《雪花飛舞》,感受電子琴獨奏與鋼琴獨奏的不同。
5. 教師啟發(fā)學生,隨著音樂展開想象,用動作表現(xiàn)雪花飛舞的情景。注意樂曲有淡淡的憂愁,注意動作的速度不要太快。
6. 可由個別學生上臺表演自己的動作設計。
7. 全班同學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動作絕對統(tǒng)一,仍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chuàng)編動作。
(二)《江雪》
1. 初步聽賞歌曲《江雪》。
2. 教師講解古詩的含義,可借助教科書上的插圖或教師自己準備的相關圖片,
幫助學生理解古詩。
3. 學生跟著老師朗讀古詩。
4. 用聽唱法教唱歌詞,先分句教唱,再整體教唱。
5. 跟著錄音學唱歌曲。
教學評價
1. 學生聽賞樂曲及歌曲時的情緒反映。
2. 用動作表現(xiàn)雪花飛舞時,學生的參與率與參與程度和情緒反應。
3. 學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緒是否與詩詞意境吻合。
【《月兒彎彎》】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小小的船》。
2.朗誦有關月亮的兒歌,講述有關月亮的故事,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演唱《小小的船》。
2.對音的高低及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體驗。
教學過程
(一)學唱《小小的船》
1.導入新課
老師將錄制好的《小小的船》的錄音放給同學們聽一遍,請同學舉手回答下面的問題。
、 這只小小的船是什么?
、 船應該在什么地方行駛?
③ 為什么說月亮像船在太空中遨游?
2.老師請同學們翻開書,并請一位同學有表情有節(jié)奏地將歌詞朗讀一遍,而后全體同學將歌詞朗讀。
3.教師教唱《小小的船》,注意提示:
、 歌曲的速度、強弱、力度。
、 歌曲的意境。
、 在歌唱中身體可以隨音樂律動。
4.請一位同學或兩位同學主動站在臺前為大家演唱。教師應給以表場和鼓勵,以激勵更多學生能有主動表現(xiàn)音樂的意識。
5.集體齊唱一遍歌曲,老師提出下一課背唱的要求。
(二)講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1.教師提問:誰能講一個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和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2.可分小組進行表演、比賽,看哪一組講、唱、誦的同學多,給予獎勵,以鼓勵發(fā)揚集體協(xié)作精神。
3.教師小結,并對大膽上場表演的同學當眾表揚,以表示對其有主動性和自信心的贊揚。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能熟練地演唱《小小的船》。
2.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
3.學生能否初步掌握3/4拍的強弱關系。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復習《小小的船》。
2.欣賞《月亮月光光》。
3.唱唱做做。
教學目標
1.能背唱《小小的船》。
2.能有想像地去欣賞《月亮月光光》。
3.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譜齊唱歌曲。
2.邀請一位主動、大方的同學,將歌曲背唱一遍。
3.集體隨老師的琴聲背唱歌曲。
(二)聽賞《月亮月光光》
1.導入新課:
① 教師展示歌曲內(nèi)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圖片。
、 完整地聽一遍童聲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 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安靜地聽,一邊想像從歌曲中聽到的景像。
2.教師將歌詞的大意講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閩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間蓋房子。
親像水花園──好像美麗的花園。
3.老師在放第二遍音樂之前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應在什么位置?
、 歌曲的情緒是什么?
4.聽完第二遍音樂,學生可以上講臺將老師的圖片作一擺放,以符合歌詞描繪的情景,或將基本的擺放方位解說給同學們聽。
5.請同學回答歌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基本情緒,是優(yōu)美還是歡快?
(三)唱唱做做
1.教師向同學們解說這一活動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將寫有 d r m f s唱名的小紅燈籠掛在釘有小圖釘?shù)男『诎迳稀?br> 2.老師指著小紅燈籠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記各個唱名及其音高。
3.當同學們都熟記并知道怎樣唱唱名以后,教師將紅燈籠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組,請同學用手勢表現(xiàn)出來,并有節(jié)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就請大家集體或者個別用手勢表示,并有節(jié)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
4.請一位同學上臺在小黑板上把寫有唱名的燈籠排列出多組旋律線,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余同學在下面有節(jié)奏地、有音高地唱出來,并輔以手勢。
5.老師按書上所列四種組合,分別用鋼琴彈奏出來,同學們盡快用手勢作出反映。
6.教師小結:通過這一練習,我們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優(yōu)美的旋律線。
教學評價
1.學生能否熟悉、準確地唱唱名。
2.學生能否主動、積極地參加音樂活動。
3.學生能否背唱《小小的船》。
【《江雪》】 教學內(nèi)容
1. 聽賞樂曲《雪花飛舞》及歌曲《江雪》。
2. 跟著錄音學唱歌曲《江雪》。
教學目標
1. 聽賞樂曲《雪花飛舞》,感受樂曲的情緒。
2. 用動作表現(xiàn)雪花飛舞的情景。
3. 聽賞歌曲《江雪》,熟讀這首古詩,了解它的意境并跟著錄音學唱。
教學過程
(一)《雪花飛舞》
1. 可播放一段雪花飛舞的錄像,引入教學主題。
2. 為錄像畫面配上樂曲《雪花飛舞》,邊看邊聽賞。
3. 單獨聽賞樂曲,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樂曲是怎樣表現(xiàn)紛紛揚揚的雪花的?
4. 有條件的學校,可聽賞鋼琴獨奏《雪花飛舞》,感受電子琴獨奏與鋼琴獨奏的不同。
5. 教師啟發(fā)學生,隨著音樂展開想象,用動作表現(xiàn)雪花飛舞的情景。注意樂曲有淡淡的憂愁,注意動作的速度不要太快。
6. 可由個別學生上臺表演自己的動作設計。
7. 全班同學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動作絕對統(tǒng)一,仍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chuàng)編動作。
(二)《江雪》
1. 初步聽賞歌曲《江雪》。
2. 教師講解古詩的含義,可借助教科書上的插圖或教師自己準備的相關圖片,
幫助學生理解古詩。
3. 學生跟著老師朗讀古詩。
4. 用聽唱法教唱歌詞,先分句教唱,再整體教唱。
5. 跟著錄音學唱歌曲。
教學評價
1. 學生聽賞樂曲及歌曲時的情緒反映。
2. 用動作表現(xiàn)雪花飛舞時,學生的參與率與參與程度和情緒反應。
3. 學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緒是否與詩詞意境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