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小學二年級教材具有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的特點。首先根據(jù)這些特點,課堂中多采用圖文結合、讀演結合、識字與生活結合等方法進行教學,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學“14”“不要亂扔果皮,讓座,扶老爺爺過馬路……”時,不光讓學生看,還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分別讓學生演一演“扔、讓座、扶”。這樣,始終讓學生的興奮點保持在一定高度,就可以達到了高效率識字、學詞的目地。其次,教材非常注重呈現(xiàn)方式的改變,增強了教材的親和力,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極大地激發(fā)了興趣,提高了識字效率和理解能力。通過觀察圖畫,理解句子意思,教育學生養(yǎng)成自覺保持公共場所清潔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要尊敬老人,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材優(yōu)勢,使識字教學的效率和看圖理解句子的能力得到大的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緊緊把握二年級教材特點,不斷探索識字、看圖理解句子的教學方法,開創(chuàng)教學的新局面。
【篇二】
有了計劃,心中那股不安隨即被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所代替,自信又回到我的身上。我翻開語文課程標準,仔細的閱讀分析,試著從中找到本冊教學重點,理清這冊的教學總體思路。
仔細學習了新課標,學習之余覺得找到了些感覺,思路逐漸的明晰起來。
于是,我制定了本冊的總體思路:
一、繼續(xù)以識字、寫字為重點。
識字以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為主,鼓勵學生課下識字,加大課下識字的數(shù)量。
寫字在一年級的基礎上,重點要求學生把字寫美寫好,提高審美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對這方面的教學和評價要和有趣形象的游戲、活動等結合起來,以適應該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
二、閱讀教學
繼續(xù)定位在“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等一些基本的做法上。與一年級不同的是逐漸“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蔽业南敕ㄊ桥Π牙斫庠~句做的趣味些,淺顯些,和緩些,讓學生感覺不到學的知識再加深。還有的區(qū)別就是隨著識字量的加大,二年級的課外閱讀應該增加數(shù)量,怎樣引導課外閱讀也是二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
三、寫話教學
這學期我打算用各種趣味的活動、方法來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寫話。重點不在寫了多少,而是著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寫話的興趣,讓他們能自發(fā)地去寫出自己的所見所感。
四、口語交際
根據(jù)一年級的經(jīng)驗,我們除了完成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內容外,把練習的重點放到課下(課間師生間、同學間的練習)、課上(課上回答問題時對口語交際的引導)與閱讀結合(讀書講故事)。
五、綜合性學習
根據(jù)實際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活動中以語文觀為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
計劃制定出來了,但是怎樣實施還是要動腦子的,不過,我可以有信心的走進我的學生中間了。
【篇三】
或許,真的存在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對于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究竟是怎樣的,我想,描述各有不同,但有發(fā)言權的是誰?
那一堂課,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理想的狀態(tài),是幾位高手潤色之后的杰作,但結果呢?令我耿耿于懷的不是終的結果,而是什么才是呈現(xiàn)在眼前的理想狀態(tài)?什么才是可以作為方向來引領我們前行的?
如果不是那節(jié)《丑小鴨》的對比,或許,我就會這樣走下去;叵胫n堂學生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思量著后的結果,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走出了一個局限性又陷入了另一個局限性?
學生的快樂是什么?是閱讀之后因收獲而快樂嗎?有收獲,就有快樂,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如果,下課后,學生不能主動地思量著自己的收獲,那快樂從何而來?或許,這快樂只是我們成人強加給孩子的吧?還是,由著快樂的引領,在快樂的行為中體驗到了收獲?這應該是大有不同的吧?
課堂中,學生應該是由著快樂的引領來學習;課堂中,學生應該是在快樂的行為中有所收獲。我想,快樂與收獲應該是并重的,尤其是相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不能由著任務的引領來學習,即使收獲了,效果怎樣呢?
處在兩個路口,應該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