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塢》
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賞析】
辛夷塢,是王維輞川別業(yè)(別墅)附近的一小塊四面高、中部低的地方。首二句寫辛夷花在山中靜靜開放的美好情景!败饺鼗ā保葱烈幕,它含苞待放時,很象荷花花苞,開后的花瓣形與色也近似荷花!吧街邪l(fā)紅萼”之“發(fā)”字,寫出辛夷花欣然開放的情景,顯示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春光。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兩句描寫辛夷花生長的環(huán)境及其凋落的景象。如果說詩的前兩句的落腳點是在“發(fā)”上,那是這兩句的落腳點則在“落”上。它開在寂靜無人的山中,點綴著寂寞的澗戶,盡管這樣,它依舊自開自敗,順著自然的本性,開時轟轟烈烈,落時紛紛揚揚。這兩句在描繪了辛夷花凋落情景的同時,也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huán)境,流露出一絲惋惜之情。結(jié)合作者王維的人生經(jīng)歷即社會背景可知:當(dāng)時,朝廷政治黑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王維對現(xiàn)實十分不滿而又無能為力,便產(chǎn)生退隱思想?yún)s又戀于祿位,以至于過著亦仕亦隱的生活。因此,在寧靜的田園中生活,作者是心有不甘的。這首詩可能是以辛夷花自開自落的可悲命運,寄托自己才能被壓抑埋沒的感傷情緒,正所謂“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詩人雖沒有明說,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擴展閱讀:王維的個人影響
王維的山水詩大都寫于后期,與前人比較,他擴大了這類詩的內(nèi)容,增添了它的藝術(shù)風(fēng)采,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其中,寫鄉(xiāng)村景物和農(nóng)家生活的田園詩充滿著牧歌情調(diào),表現(xiàn)他閑逸蕭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適的心境。如《渭川田家》,《春中田園作》。更多的作品著重寫農(nóng)村美麗如畫的風(fēng)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山居秋暝》寫暮雨方霽,山村呈現(xiàn)的美景。王詩中那些描繪大自然幽靜恬美的山水詩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如《青溪》:言入黃花川,第每逐清溪水。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沒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襯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種內(nèi)在的對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園詩著力渲染空寂意境與落寞情懷。如《竹里館》、《辛夷塢》情走淡薄,旨歸靜趣。這無疑會對后世山水詩產(chǎn)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王維具有多種才藝,不同藝術(shù)相互滲透對其詩歌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他以畫入詩,使其山水詩形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基本特征。
王詩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jié)奏富于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音樂美。總之,王維的山水詩無論從詩的題材內(nèi)容,還是詩歌的藝術(shù)豐采上都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擴展閱讀:王維的文學(xué)特色
王維的山水詩關(guān)于結(jié)構(gòu)畫面,使其層次豐富,遠近相宣,乃至動靜相兼,聲色俱佳,更多一層動感和音樂美,如“松含風(fēng)里聲,花對池中影”(《林園即事寄舍弟》)“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保h江臨眺)“草間蛩響臨秋急,山里蟬聲落暮悲。(《早秋山中作》)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有遠景近景,仰視俯視,冷色暖色,人聲水聲,把繪畫美、音樂美與詩歌美充分地結(jié)合起來。王詩的畫境,具有清淡靜謐的人性特征。如《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幽靜的竹林,皎潔的月光,讓詩人不禁豪氣大發(fā),仰天長嘯,一吐胸中郁悶。而千思萬緒,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韻的淡遠,是王維詩中畫境的靈魂。《鹿柴》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痹娭兄饷鑼懥俗髡擢毺幱诳丈缴盍郑吹揭皇﹃柕男睍,透過密林的空隙,灑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紛繁的自然景物中,詩人捕捉到最引人入勝的一瞬間,有簡淡的筆墨,細致入微地給出一幅寂靜幽清的畫卷,意趣悠遠,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