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魯濱孫這個名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就是來自《魯濱孫漂流記》的傳奇人物。他喜歡航海和冒險,到過世界上許多地方,但在一次航海中,他遇難了,整條船只有他一個人活了下來,并且他流落到了一個荒島上。魯濱孫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島上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從大船上拿了許多日用品,堅持生存了下來。他開荒、種植、養(yǎng)羊、打獵,甚至還教化了一個野人“星期五”,最后,他們就下了一名船長,并終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魯濱孫的事跡很少見,但他恰恰反映了一個道理-----災難并不可怕,只要有生存的技巧和生存下去的決心,就一定能夠順利的度過災難。記得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分,在河北唐山市發(fā)生了二十世紀以來全球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地震----唐山大地震。那次地震的震級達到了里氏7.8級,造成了24.2萬余人的死亡,70.36萬人受傷,4204名兒童成為父母雙亡的孤兒,直接經(jīng)濟損失高達一百億RMB以上,倒塌房屋更是不計其數(shù)。為什么其他國家發(fā)生比我們還要強烈的地震,卻造成的損失比我們這邊小很多呢?---就是因為不會生存,在大地震發(fā)生時,許許多多的人不知道如何避難,坐以待斃;也是因為人們沒有強烈的生存意識和不會自救,才造成了如此之大的損失。可見,學會生存是多么的重要!
人就像一串數(shù)字,只有生命是一,其他的什么金錢、名譽、地位等等都是零。而只有生命這個一,加上后面的無數(shù)零,就可以組成無限大的數(shù);而如果沒有這個一,再多的零也還是零。所以,請大家學會生存,好好保護自己,讓自己的生命煥發(fā)出無限光彩!
【篇二】
這兩天晚上睡前,陪孩子一起讀完了《小鹿斑比》這本書,故事主要講述了小鹿斑比從蹣跚學步到歷經(jīng)磨難,最后成長為鹿王的經(jīng)過。
小鹿斑比成為鹿王之前,經(jīng)歷了這些坎坷事:前往草地,認識朋友,母親失蹤,找回母親,遇到鹿王,獵人來了,失去朋友和親人等等。后來鹿王的出現(xiàn),以及斑比的種種經(jīng)歷和重重磨難,讓它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堅強,自立,自強和勇敢。斑比經(jīng)過許許多多的困苦和磨難,讓它學用自己的堅強和勇敢去克服一切困難,保護自己和弱小同伴,使它懂得了生活需要積累和學習,要憑借堅強和勇氣才能生存下去,最后,它成為了一個勇敢又聰明的真正的鹿王。
孩子的成長也和斑比的成長一樣,要讓她克服恐懼,自卑,自私,懶惰等不良習慣,從而養(yǎng)成獨立,自立,自強的好習慣,能夠堅強勇敢,積極的面對自己所經(jīng)歷的挫折,勇敢的解決問題,克服困難;能夠像小鹿斑比一樣,勇敢堅強的面對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能力來贏得屬于自己的榮譽,而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這不就是孩子教育問題嗎?孩子的學校教育,由老師們辛勤完成,而孩子的家庭教育則有我們家長來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溫室里的鮮花,其生命力永遠比不上山間的綠草;籠子里的動物,其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不一定比得上大山中的同類。同樣,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讓孩子自立,自強,勇敢,堅強。學會應對挫折,培養(yǎng)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友愛的精神,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堅強勇敢的性格。有意識的鍛煉其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質,最終使其擁有強勁的翅膀,能在人生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篇三】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閱讀了劉墉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所講述的讀書、學習之道。
作者告訴我們:努力的過程比成敗更重要。文中提到:我非常欣賞美國人常說的“IknowwhatIamdoing”(我知道我在做什么),那不是不聽別人勸說的擋箭牌,而是認定目標、鍥而不舍地做下去的精神。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在“談讀書”部分中,作者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掌握正確的方法,揭示了“自命不凡”、“作弊”、“找槍手”等投機取巧行為的危害,舉例子時的幽默語言令人忍俊不禁。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腳踏實地,學到了堅持不懈,學到了謙恭待人,學到了寬宏大量……
另外,書中所講的教育方式,也是值得借鑒的。作者對孩子犯下的過失,沒有過分激動,而是以諄諄教誨,從心靈上使他改掉這些毛病。在生活中,我希望爸爸媽媽也能像劉墉那樣,心平氣和地糾正我的過錯。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我將牢記這句話,這會是我踏實前行的指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