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襄陽區(qū)人民法院古驛法庭的工作人員致謝,感謝他們?yōu)槲业捻樌麑嵙曀鞯膸椭团,特別是要感謝涂法官對我孜孜不倦的教導。通過近兩個月的實習,我獲得了實際工作經(jīng)驗,鞏固并檢驗了四年來本科階段學習到的法律知識。實習期間,我接觸了大量的案件事實,在一些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我全程參與了案件自立案至審理終結的過程,并對部分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獨立完成了幾份判決書和調(diào)解書。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對民事第一審審判程序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習結束,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也感覺自己逐漸成熟起來了,開始真正的像個法律人那樣去思考實際問題。
一般像我所在的法庭之類的派出人民法庭,處理的都是一些農(nóng)民的、農(nóng)村的芝麻小事,它們的受案范圍一般是: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標的額不大、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和經(jīng)濟案件,并且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的相應的管轄原則,應歸派出人民法庭管轄的案件。這些案件主要為離婚案件、普通的民事糾紛案件、簡單的經(jīng)濟合同案件等。以下是我實習的主要內(nèi)容和深切體會:
一、案件自立案到結案的過程
(一)立案資料審查
由于大多數(shù)農(nóng)民都不懂法,而且我所在的小鎮(zhèn)上根本就沒有可以進行法律咨詢的法律服務機構,僅有的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也鮮有農(nóng)民知道。因此在打官司前,許多農(nóng)民都會到法庭咨詢有關法律事宜,法官只會告訴他們基本的步驟,應該先寫訴訟狀,然后來立案,立案受理后,會對受理的案件進行排期,將在十天之內(nèi)通知何時開庭等等一些基本的程序。而其他的法官就不會告知了,因為畢竟法院并不是提高咨詢的法律服務機構,而是一個維護公正和正義的審判機構。
因為以前就是在洪山法院立案庭實習的,所以對整個立案程序還是比較熟悉的,原來立案就是當事人交起訴狀和證據(jù)材料,收下以后排期開庭就可以了?墒窃谶@里來立案的當事人大多是根本不懂法律的農(nóng)民,所以審查提交的資料是否合乎立案條件就很重要,否則將會在后來的法庭審理中增加司法成本。
(二)協(xié)助辦案工作
對法官的辦案工作進行協(xié)助,主要就是幫助書記員打印文稿、通知當事人領取各類訴訟文書或給當事人送達文書等。這要求我必須一絲不茍,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培養(yǎng)了我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認真對待每個工作細節(jié)的態(tài)度。
(三)作庭審記錄
由于法庭的人手不足,才使我有機會承擔書記員的職責,做了幾個案件的庭審記錄之后。使我的概括能力和取舍判斷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庭審的過程中,我一方面要概括當事人和審判員的當庭對話,另一方面還要跟上法官的思路去思考,做出自己的判定,著實體驗到了做一個書記員的不容易。
(四)文書寫作
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常常主動向一些法官詢問是否能夠幫上忙,所以也得到一些機會來寫法律文書。學寫各式各樣的法律文書讓我從形式上到實體上學習到了寫作法律文書的各個細節(jié),同時也讓我更深切地了解到庭審筆錄的重要性。
(五)案卷整理
審結歸檔的案件,主要是給案卷依目錄的順序排好順序,打好頁碼,打好封皮,然后裝訂成冊,簽字蓋章,填好檔案盒。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就是一些繁瑣而重復的工作。而且好像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是邊整理邊看,我發(fā)現(xiàn)在這些已經(jīng)審結的案件中有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事實的認定,證據(jù)的采信,責任的認定等等。
除此之外,我還常常主動向各個法官請教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與法官探討在案件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認真傾聽法官對此的深刻見解,使我對相關法律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和認識。
二、關于派出人民法庭審判過程的思考
(一)派出人民法庭適用的審判程序
在派出人民法庭審理案件,就我所看到的,對于案情簡單的案件,法官適用的一般都是簡易程序,即僅有一名法官和一名書記員就可以開庭審理案件了。通過向派出人民法庭的法官了解及我旁聽過程中的觀察,我認為,派出人民法庭經(jīng)常適用簡易程序,主要是因為法庭沒有足夠的人手。
(二)派出人民法庭的審判過程
1.雙方當事人來齊之后,先是我們?nèi)胱缓笤诜ü俚闹更c下,原被告雙方也依次入座了,沒有起立。
2.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簡單通俗地說了兩點法庭紀律。一這是說理講法的地方,要講理,不準罵人;二發(fā)言要聽法官的吩咐。
3.法官核對了雙方當事人的身份之后,對合議庭成員進行了介紹。
4.法庭調(diào)查期間,雙方都是信口說來,東拉一句,西扯一句。就我所看到的,當事人雙方都沒有請律師,也沒有帶任何書面性的東西。請證人作證的時候,法官也是很通俗地說,將你所知道的事實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如果說假話,要承擔法律責任。
5.法庭辯論階段,雙方你一句,我一句,像吵架似的,但法官并沒有制止,而是過了四五分鐘才制止。法官后來告訴我,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罵發(fā)現(xiàn)問題,這也是派出人民法庭法官一種獨特的審判技巧和經(jīng)驗。
6.總結陳述階段,法官一再要求,不要說前面已經(jīng)重復說過的話,但雙方當事人還是不自覺地重復了前面許多已經(jīng)說過的話,并且說了許多雞毛蒜皮的家庭生活瑣事。
后,法官問雙方愿意調(diào)解嗎,然后又說了法庭調(diào)解的好處,法官常會分別站在雙方當事人的立場上細細闡述這種調(diào)解結果對當事人可能產(chǎn)生的利害關系,促使當事人接受這種調(diào)解方案。在當?shù),調(diào)解是上級法院下達的任務,調(diào)解案件必須占到所立案件的70%以上,對于這種硬性的任務,使原本應該判決的案件為了爭取當事人的同意調(diào)解,法官往往要動許多口舌,反復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法律的尊嚴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三)問題思考
1.法官在審判過程中的地位
在派出人民法庭的法庭審判中基本沒有律師參與,且大多當事人對法律及法庭訴訟活動一竅不通。因此在庭審中,法官就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首先不得不充當一個法律解釋者的角色,其次,法官還必須得補充一些當事人遺忘的但對審結案件十分重要的法律訴求。
2.法庭審判方式
首先,法庭審判中法官不會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嚴格依法定程序走下去,因為意外因素太多,為保障順利解決糾紛,及時結案,法官不得不隨時調(diào)整庭審策略。且在宣讀起訴狀和答辯狀階段的"糾問式審理"也是法官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在這樣的普通程序中,合議庭往往成了擺設,加之在審判程序上有意或無奈的簡化,這是派出人民法庭審判過程存在的一個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
(四)解決方案
首先,加強普法宣傳,提高廣大農(nóng)民的法律知識水平,使他們知法、懂法,進而學會用法。
其次,對于基層法院,尤其是基層中的基層即人民法庭來說,對其司法特性不應要求過高。人民法庭在處理當事人的糾紛的時候,除了當事人正式的訴訟請求,還要分析當事人潛在的訴訟請求。對于這些農(nóng)村中常見的糾紛類型,需要發(fā)揮法官熟悉的農(nóng)民思維、行為模式優(yōu)勢,結合法理、道理、情理,做出讓當事人滿意的審理。
三、自身的體會
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huán)境的轉(zhuǎn)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于做人,做事,做學問。
(一)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
在學校時經(jīng)常會為了自己還算不錯的成績而沾沾自喜,到了真正的實踐部門,參與真實的法律實務工作時才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的匱乏,即使是已經(jīng)學過的條文內(nèi)容,也不能靈活運用于實際操作之中。實習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jīng)驗,為將來自己的工作之路做準備。
(二)先做人,后做事
從之前單純的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到現(xiàn)在要把握與同事及與領導之間的關系,我感到自己真正的開始成熟地去待人接物了,尤其是更加懂得了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系的重要性。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無論將來走上什么樣的工作崗位,如何與人相處是現(xiàn)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基本的問題。對于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好的老師,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總結:
實習,就是實實在在地學習,在這兩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這一點。由于實習的地方是區(qū)法院的一個派出法庭,地方小,事情多,雖然分工不夠明確,卻也因此讓我在短短的實習日子中學習更多的東西,收獲無疑是巨大的。而今,回想之時,我忽然覺得那些過去的時光,都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巨大財富,是一段不能重來的流金歲月。
篇二
實習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作用非凡的一道檻,其中充滿著磨礪與再學習的機會。若要成功的跨過去需不斷地反省并改進一些為人處世的措施。當然對于學法律的我來說,更得關注法律及其適用方面的瑣碎,不斷地從中獲得進步的經(jīng)驗,為更好的規(guī)劃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礎。這道檻對于大學生初步涉世也是非常重要的。實習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認真對待每一個案件。xx年x月x號——到xx年x月x號的實習是在新浦區(qū)人民法院進行的。平時我們都是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了解社會實踐,但說到真正的去辦案,去運用法律知識,同學們都還沒什么經(jīng)驗,所以本次實踐課——實習,成了同學們走進社會、了解社會的踏板。
回首在少年庭已經(jīng)實習的10多天,我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曾經(jīng)在學校對未來對實務工作中法律應用的困惑和迷茫,隨著這次實習的一點一滴的應用慢慢的就不見了。實習讓我從一個只看到理論上操作的學生走到了一個能自己動手的實習工作者。知道了該怎么受理案件,分析案情,從一開始只會簡單的整理卷宗到自己動手寫審理報告,從一開始參加旁聽到了自己參加庭審做筆錄。每的進步每的深入都使自己的知識的更加完善。很感激這次的實習,盡管我仍會想回學校,但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深刻的體會到自身的不足,讓我知道了掌握好牢固的法律知識,扎實的學到解決分析問題的技能,養(yǎng)成邏輯的推理思維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自然的一個轉(zhuǎn)變讓我對學習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對未來有了更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所以感恩這些天的實習,能夠有這樣的收獲,我是快樂的。
在過去的這兩周實習過程中,讓我受益多的就是——整理卷宗材料。應該說,了解并熟悉掌握案件處理的整個過程,是實習的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而這個內(nèi)容并不是僅僅只能通過親身經(jīng)歷立案、庭審、結案等才能掌握的,親身經(jīng)歷只是完成這一內(nèi)容的一個途徑,而另一個重要途徑便是整理卷宗材料。卷宗作為案件結案之后的檔案整理,是對案件的進展流程的客觀全面反映,通過對案件處理過程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中的文書材料的處理,總結時間順序,我可以清楚明晰的了解并掌握一個案件的進展過程,并且通過自己的思考,理解,在頭腦中模擬一個案件的處理,以加深對其的掌握。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整理卷宗材料是每一個實習生初的、必經(jīng)的,也是做的多的工作吧,這正是法院安排的苦心所在,是為了首先便讓實習生對一個案件,從起訴到受理,到審判,再到后的判決,都有一個清楚的思維,從而以便于以后的實習以及工作。
來法院的初衷,是為了要手握法律的正義之劍,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的安寧與穩(wěn)定。漸漸地,手上案件一個又一個后,我的心卻漸漸沉甸甸了:法律,究竟扮演一個什么角色呢?一些案件經(jīng)過了法律,罪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后,我沒有得到正義的滿足,卻是留下了滿心的惋惜。因為,在這兩個周中,我看了太多迷失的少年,聽了太多花季被折斷的聲音,見了太多不該發(fā)生的悲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我所實習的這段時間,是我所接觸的案件的主角。我統(tǒng)計了一下,僅11月份,少年法庭就接了9個未成年案,涉案34人,批捕了32人,另2人被公安機關作了其他處罰。這絕對是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它向我們發(fā)出警示:對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已刻不容緩了。結合庭里的資料,現(xiàn)對這些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及原因作如下論述:
一、未成年人的犯案,多以侵犯財產(chǎn)為主。在這9個案件中,有5個是搶劫案,1個是盜竊案。未成年人關系網(wǎng)簡單,生活需求也不多。他們大多的生活內(nèi)容是吃飯、睡覺、上網(wǎng)、玩,所以,他們需要的只是錢。而他們因為是未成年人,幾乎沒有收入,家里給的錢又不夠揮霍,因此,財物很容易成為他們的目標,侵犯財產(chǎn)型犯罪便成了未成年犯罪的突出特點。
二、未成年人犯案,很少是單獨行為,多半都是結伙作案。在這9個案件中,有6個是團伙作案,四五個人一起的居多,多的達到八個。未成年人本來就很喜歡拉幫結派,而在犯案時,由于他們年齡小、個頭不大,單獨的行為往往難以制服受害人而達到目的,所以,他們需要人多,才能“鎮(zhèn)的住場子”。這是一個未成年嫌疑人自己的交代:“人多,氣勢擺在那里,他們(受害人)就自己乖乖交出財物了”。
三、未成年人的犯罪往往伴隨有暴力的,而且多是手段殘忍、后果惡劣的。未成年人的思想簡單、心智極其幼稚,完全不能很好地預計自己行為的性質(zhì)和后果。所以,在犯案的表現(xiàn)形式上就是作案瘋狂、不計一切后果。在很多個案件中,都打傷、或打死受害人,甚至帶上工具作案,而在我們提審他們時,他們對自己行為的后果都表現(xiàn)得滿不在乎。其中有一個16歲的未成年人和一個19歲的人把一個13歲的小孩活活打死后,問他知不知道自己行為可能的后果,他很輕松地回答:“不就是死刑、無期”。我在想,他根本不知道死刑、無期對他自己的生命意味著什么,才會如此沒負擔地回答吧。人小,別人一吆喝,便跟著去搶人,知道是犯罪卻完全不知道這種行為后果很嚴重。正是對后果的無知,才在他們小小的拳頭下生出如此多的暴力。另外,他們很容易接觸的網(wǎng)絡暴力、兇殺,也可能成為了他們犯罪的藍本。還有這些未成年人幾乎都是小學生,初中文化,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接受“做人”的教育。也完全不知道觸犯法律的后果是什么。即使知道是什么后果他們的知識和人生閱歷也使他們想不明白這個后果真實的意義。很多未成年犯都只是覺得判幾年刑在里面呆幾年,一幌就出來了,沒什么事,可他們不明白、不理解:那幾年人生中寶貴的時間意味著什么……
后,想要說的是,整個社會法治觀念落后,也是未成年犯罪的成因之一。社會上沒有對法律的尊重的風氣,人們便不知道、不了解法律。這些未成年人也許完全不明白法律的性質(zhì)。也就是不畏懼觸犯法律后的條條款款,也就去大膽犯案,從而便發(fā)生了害了別人也害了他們自己的悲劇。那么,在此需要呼吁:未成年犯也是自己案件的受害人。青少年維權中心和未成年人保護法應該起到應有的作用,社會、家庭、學校、不要過早地放棄孩子。
在新浦區(qū)法院少年庭為期兩個周的實習,我收獲很大,能夠把大學三年以來所學的部分法學理論知識運用于實務工作中,并在實踐中學習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覺得這次實習不僅是把理論運用于實踐,而且是積累工作經(jīng)驗,為以后的就業(yè)打好基礎。本次實習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對法律在現(xiàn)實中運作有所了解,也對專業(yè)技能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更加堅定了我要在法律這條路繼續(xù)走下去的信心。
篇三
光陰似箭,轉(zhuǎn)眼間實習生活已接近尾聲,還沒來得及細細感受,時間就這樣被吞噬了。在法院政治處實習這段時間,自己學到的不僅僅是書本應有知識,更多的是比書本知識更寶貴的工作經(jīng)驗和人生哲理。實習是學校課堂和社會職場的磨合,是架接理論和實際的橋梁,實習不僅是一種鍛煉,更是一種學習,這種學習不單純學習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社會知識,學習社會職場上應當以一種什么樣的工作狀態(tài)去面對自己的職業(yè),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生活給了我好的詮釋:面對工作應當是耐心仔細,細心謹慎,認真負責,公私分明,這樣的工作狀態(tài)和工作態(tài)度才能真正把握自己執(zhí)業(yè)的方向及目的,司法工作人員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才能有所體現(xiàn)。剛來到法院的時候,心里確實沒底,總有些緊張不安和茫然。幸好法院工作人員對我們很熱情,指導我們十分耐心,院領導更是特別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這為剛參加社會實踐的我積極展開實習工作增強了信心、激發(fā)了動力,懷揣無比感激之情,我在心里默默起誓: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盡自己所能完成好每一項任務,絕不辜負大家對自己的期望和厚愛。
松潘縣法院的工作氣氛十分活躍,干警們友善、包容,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把院長在干警學習大會上強調(diào)的“傳幫帶”精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給我搭建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學習平臺,使我很快融入到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角色中去。政治處的工作很雜很碎,這就需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終歸一點就是要有責任心。面對主任交代下來的工作,總有種接到光榮任務,十年磨劍終有用時的感覺,做起來很是慎重仔細。即便是那樣的細心還是會出錯,這時候主任總會耐心地對我進行指導,讓我少走了很多的彎路。就這樣修修改改一段時間后,我基本了解了政治處工作的核心和要點,做起事來也就順手多了。除了就政治處工作的學習和摸索外,政治處瓊主任還認真教我業(yè)務方面的相關知識,主動幫我聯(lián)系旁聽,進行討論,積極培養(yǎng)我的法律思維,并耐心教導我該如何整理、裝訂案卷等。一個多月下來,政治處的相關工作我已基本能把握;業(yè)務方面,雖然未親自上手,但通過瓊主任的耐心指導,也基本了解了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鞏固了司法程序方面的知識,為以后從事業(yè)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帶著豐厚的精神財富,懷揣對法院工作的無限期盼與滿腔熱情,我再次踏上求學之路。通過這次法院工作人員的無償獻寶,我深知自己有太多的不足,有太多需要學習和強化的地方,是他們給我指明了學習方向,我會努力加強學習鍛煉,為有以后能更早更快更好投入法院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實習階段,讓我感觸深的是:對工作要主動,要多聽別人怎么說,要多看別人怎么做,要多想幾個為什么,要多做幾遍重復的工作,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想這些感觸將會對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它將是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