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jié)# #初中有關情人節(jié)的800字作文#】愛的玫瑰布滿所有街頭,情人的笑容蕩漾在每個角落,莫名喜歡這個原本屬于西方的節(jié)日。下面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情人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農歷七月七,牛郎織女來相會,喜鵲忙著搭喜橋,人間處處歡笑聲。
夏夜里,我與奶奶一同在庭院中納涼。這夜里的風,倒也涼爽,我便纏著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搖著蒲扇開始講起牛郎織女的故事。后來,就將七月七日作為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會的日子。在柿子樹葉嘩——嘩——的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故事。扎著牛角辨的我抬頭望著奶奶,好奇地問:什么時候才到七月七呀!隨即又為牛郎織女報起不平:王母真討厭,牛郎和織女一年就見一次,怎么夠嘛!奶奶含笑摸著我的頭說:過兩天就到七月七了!年幼的我在院子里跑來跑去,替牛郎織女們高興那是我第一次對七夕有了印象。
每年端午是媽媽都會在我的手腕上系上花繩;ɡK是由幾種顏色的線編制而成,煞是好看。媽媽說這花繩要一直戴著,到了七月七就扔到天上去,給牛郎織女做喜橋,讓他們在一起呆的時間長些,夜里的喜鵲是要睡覺的,畢竟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一年一次的相會可馬虎不得。
天空中的牛郎星與織女星離得很遠,中間那一道銀河是不是王母的簪子?有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意味。
七月七,人間也很熱鬧。古時候的公子小姐們只有在這一天可以見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或許正是距離產生美,又或是若即若離,古人的情感總是格外濃厚。
奶奶說七月七乃天要早些睡覺,夜間的離別之意小孩子受不了。一次七月七的夜晚,我偷偷地拉開竹簾向外看,天空中灰蒙蒙的,一顆心也看不見。我心想:難道牛郎織女已經分離了?忽然間第一次感到時間流逝的快速,時間的無情。竹簾一處角落中,我探出半個頭,愣愣的望著天空,竟流下了一滴不知為何的眼淚。離別這一詞我便第一次有了領會。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長大后一次跟朋友無意中談到此事,一向不文藝的朋友竟說了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看著她,靜了幾秒,心中豁然開朗。
現(xiàn)在每年七月七,我們家人都會聚在家中,一堆不知被奶奶從哪里翻出來的家鄉(xiāng)風俗,也變得有趣起來。吃過飯后,奶奶唱起了《鵲橋仙》,大家一邊聽一邊跟著打起拍子。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柿子樹葉嘩——嘩——的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歌聲,與數(shù)年前一樣,好像什么都沒變。天空中牛郎星與織女星好似也真真依偎在一起了。
七月七,向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愛的人,說出心中的情意。
【篇二】
時間過得真快,眨眼又快到七夕節(jié)了。七夕節(jié)前和家人一同回憶以前過七夕,仍是津津樂道,趣味盎然。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過七夕,男孩子供奉孔圣人,女孩子則供奉織女姐姐。男孩子希望孔圣人保佑自己學業(yè)有成,將來金榜題名。女孩子則希望織女姐姐保佑自己貌若天仙,心靈手巧,將來也能碰到像牛郎哥一樣勤勞能干,愛情專一的意中人。
過七夕最讓孩子興奮的就是榼巧餅。巧餅的樣子有很多種,有蟬、魚、花籃、樹葉和元寶等等,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活潑可愛。種類多的關鍵在于榼巧餅的榼子多,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多多益善。他們大中午頭風風火火,竄東家跑西家借榼子以充實自家的樣數(shù)。如果碰到人家正在使用,就站在旁邊耐心等待,等人家用完了就立刻興高采烈地拿回家。還有一種叫十樣景的小榼子,榼出的巧餅小巧玲瓏。大人用線串成一串掛在孩子的脖子上。每年的七夕節(jié)都在三伏天中,不干活都熱得人們透不過氣來。母親任勞任怨,揮汗如雨地為孩子烙巧餅。這就是偉大母愛的體現(xiàn)。
我最喜歡的七夕節(jié)活動可不只是吃巧餅那么簡單。記得二姑告訴我,白天的時候把篩子蓋到井上就能看到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對于好奇心極強的男孩子來說肯定是要照做的。我把篩子挪到井上,整個人都趴在上面,眼睛透過縫隙觀看水面。我把眼睛瞪得溜圓,好長時間都不敢眨一下,生怕一眨眼的功夫就錯過了什么好看的光景?墒俏遗吭谏厦婧镁枚疾灰娪信@煽椗纳碛埃腿嗳嘌劬^續(xù)看。當水面平靜時竟看到自己倒映在水里的畫面,便朝著里面做鬼臉,不小心把一顆石子碰到了井里,水面蕩起一圈一圈的漣漪,井里的那個自己立刻變得模糊了,過一會兒又出現(xiàn)了,我就這樣看著井里的那個淘氣鬼咯咯地笑,竟也覺得有趣的不得了。
晚上,一家人早早吃過飯,拿著馬扎圍坐在葡萄架下。當大人們喝著茶水就著巧餅說說笑笑拉家常時,我就做出一個“噓”的手勢讓大家安靜,以便于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說的悄悄話。這樣還嫌不夠,我站起來,挪過一個小石頭墩,搖搖晃晃地站到上面去,豎起耳朵聽。一陣風吹過,葡萄葉子沙沙作響,我立馬興奮地大叫:“我聽到神仙說話啦!我聽到神仙說話啦!”這時候,爸爸強忍著笑問我聽到他們都說了什么,我就神秘而又理直氣壯地說:“神仙說的話咱聽不懂的!”一家人聽后哈哈大笑,尤其是爸爸,笑得前仰后合。
等到第二天早上,母親把供奉的豆芽切成幾截,和上面粉做成美味的巧芽湯,讓織女姐姐喝了后好重返天庭。全家人也同時喝湯期望沾上一點仙氣。至此七夕節(jié)的主要活動就算結束了。
時間荏苒,光陰如梭。如今七夕節(jié)的有些風俗習慣已逐漸淡化消失。作為我國的“情人節(jié)”七夕從西漢至今已經歷了兩千多年,比西方的早了好幾個世紀,可謂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希望年輕人科學繼承,發(fā)揚光大,愛情幸福,過一個浪漫的七夕節(jié)。
【篇三】
七夕節(jié),又稱為“乞巧節(jié)”或“少女節(jié)”、“女兒節(jié)”,在每年農歷的七月除七,也稱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浪漫色彩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福,虔誠隆重。乞巧節(jié)是以牛郎織女的故事而傳下來的。在乞巧節(jié),古今有不同的做法,古代,很多地方的未婚女孩會在夜深人靜之時,呆在瓜果架下傾聽。據(jù)說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個少女日后便能得到甜蜜的愛情。還會接露水洗頭發(fā),傳說七夕節(jié)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七夕節(jié)在古代還有做乞巧果的習俗,乞巧果是用面粉、白糖,還有少許的芝麻。乞巧果子又名“巧果”,用麥面做的稱“面巧”;用糯米粉做的稱“粉巧”。另外,七夕節(jié)這天,少數(shù)地區(qū)還有拜織女、穿針乞巧等習俗。
今年的七夕節(jié)就是今天,8月13日。到了晚上,我來到樓下草坪。這時天早已黑了,藍紫色的天空上掛著一輪明月,許多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像小孩亮亮的眼睛,十分漂亮。我找了半天,才在眾多星星中找到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星和織女星都很大,很亮。牽牛星呈淡藍色,散發(fā)著淡藍的的光芒;織女星有一點嫩紅色,散發(fā)著淡紅色的光芒。在兩顆星星中間有一條清晰的線,那就是王母娘娘當年劃下的銀河。
我望著天空,眼前浮現(xiàn)著織女和牛郎還有那兩個孩子相逢時的情景:許許多多的喜鵲一齊飛來,用自己的生體搭起了一座結實而穩(wěn)固的鵲橋,讓牛郎織女還有兩個孩子重逢。想想那個場面,就覺得很溫馨。
在這個中國的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里引發(fā)了我的遐想,讓我對高深莫測的夜空產生了無比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