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遠方的親人,獻上最真摯的祝福,愿你們平安如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今夜月正圓,正是思鄉(xiāng)時。
2、明月,一閃一閃,掛天邊;思念,一絲一絲,連成線;回憶,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圓全。
3、海上明月共潮生,千里相思隨云去,遙寄祝福千萬縷,化作清風入夢里。中秋快樂!
4、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5、愛情是脆弱的,真情是難得的,幸福是追求的,永恒是需要堅持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一個錯誤都需要理解的,認真對待,細心呵護才會有美好!
6、如果每年的這一天,你都能坐在我身邊看云看月出該有多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舉杯邀明月,共賀中秋時。
7、花好人更好,月圓人團圓,心有千千結,自有人相知。
8、月是中秋分外明,我以明月寄鐘情,你是明月照我心,我作星星永相親。
9、中秋喜事喜連綿,人月團圓兩相依,舉杯暢飲情人酒,唯有你我兩無猜。
10、今天沒有你在身邊,天上的月亮依然皎潔,因為你在我心里!
篇二
中秋之際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饋贈佳品。這其中除了我們的傳統(tǒng)習慣外,更多的是我們的祖先流傳給我們的民族文化,它就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中秋圓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皎潔的月光下品賞著甜甜的月餅,欣賞著美麗的夜景,那種幸福不光洋溢在臉上更多的是存在心里。
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發(fā)展。這種傳統(tǒng)的慶祝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洋節(jié)所取代。親情也在無形中慢慢淡化。我們的下一代寧愿花大把時間去過別人的節(jié)日,也不愿回頭去接受一下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再加上社會競爭的加劇和生活的壓力。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逐漸被世俗所熏染。因此,中秋佳節(jié),不單單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成了商家促銷產品的黃金時段。更是成為了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打節(jié)的一塊敲門磚。
于是乎,一盒普通的月餅在披了件漂亮的外衣后,突然身價倍增。幾十元的不算什么,上百元甚至幾百元的也比比皆是。試問,這是大眾所能消費得了的嗎?是我們這些連生活費都要斤斤計較的普通民眾所能承受得了的嗎?當然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大的實力。更沒有那么多的財力。
時至今日,中秋節(jié)已不再是小時候媽媽做的甜糕,也不是年輕時街邊商鋪里現做的帶著淡淡豆香月餅。現在的的月餅,味道增加了很多,卻越吃越吃不出過去的滋味。
好懷念過去,好向往一家人圍坐在圓桌邊品著自制的月餅,看著頭頂上的月亮從一個小小的月牙慢慢變成一個明晃晃亮晶晶的大羅盤的情形?上ВF在這樣的機會是愈來愈少甚至漸漸淡出了視線。不是我們太忙,而是我們根本就忘記了堅守。正因此,國家才在這兩年將中秋節(jié)定為法定假日。為的是提醒我們:就在我們熱衷于過洋節(jié)的時候,原本該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卻不知不覺被別人搶了注。
明月常在,親情難尋。中秋之夜能和家人圍成一桌,品著月餅,喝著可樂,望著明月,訴幾句衷腸,說些平時不愿說也不能說的秘密。那感覺比賺了大錢更讓人感到幸福。
中秋佳節(jié)帶著你的心回一趟家,看一看年邁的父母,吃一頓團圓飯,然后坐在他們身邊認真聽他們絮絮叨叨的述說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一天的時間換回我們本該有的幸福,給我們曾經迷失了的親情一個合理的釋放平臺。
不要讓月圓人不在成為我們一生的遺憾。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和我們一樣成為親情的遺失者,要讓他們知道;洋節(jié)固然要過,洋快餐也可以吃,但我們的傳統(tǒng)卻需要要用心去守護。要讓他們明白:月餅,只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載體,它永遠無法代替親情。
篇三
“花好月圓人團圓,迎風賞月合家歡!被ê迷聢A,是指美好圓滿。在這個中秋節(jié)意義卻不一樣。
首先,是在建國六十三周年喜慶的氣氛之后來臨的,天地同慶。
其次,本次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雖然很小,但是很高,讓賞月的人,仰起頭來看,就讓月亮更加高高在上。月圓如鏡,在月光下,我們也許正在庭院中觀賞者皎潔的月亮;也許正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大圓桌上吃團圓飯;也許你正在電視機前,與家人吃著月餅,但這一切現代人的方式,與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詩人在中秋之夜,仰望著天空,時不時感嘆幾句。古人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給予了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月亮、讓廣寒宮更加生機勃勃;ê迷聢A,其中有一個“月”字,它不僅代表著月亮,還代表著大家最喜歡吃的月餅。月餅古人要做成蓮花狀,而且還必須得吃時令水果,比如西瓜、蘋果、李子……而且西瓜還得切成蓮花狀。說明,古人對月亮也是寄托著一種團團圓圓,對月亮的傾訴……
中秋節(jié)還代表著中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我們不從別的說起,就從中秋節(jié)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說起吧!中國有句古話“無酒不成筵席”。以前小時候,我清楚地記得,老爸在除了重大節(jié)日上,買的都是二鍋頭白酒,現在各種各樣的國宴酒也紛紛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中國三十年欣欣向榮的發(fā)展,讓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種佳節(jié)上,也能過得非常的舒適。
不僅是中國人在自己的中秋佳節(jié)上吃上月餅,連外國友人也紛紛效仿中國的月餅,F在的月餅價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幾百元不等。原來,老外也喜歡吃月餅。頭上廣寒宮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們正在桂花盛開的中秋里,吃著月餅。但是,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親人應是同歡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中秋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的來歷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jié)。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jié)。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懊糠昙压(jié)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jié)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于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jié)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痹铝梁π叩厣w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fā)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