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生填好志愿需注意兩點
填報中考志愿是一項“技術活”,尤其今年政策有變化。今年,中考指標到校的招生學校范圍從2018年的公辦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擴大為公辦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和公辦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同時,指標分配比例從30%提高到50%。無論是參與學校數(shù)和指標數(shù)都增加不少。業(yè)內人士指出,指標生升學成為重要的升學途徑之一,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尤其要合理處置指標志愿和后續(xù)志愿的關系。
新政變化對學校而言會帶了哪些影響?113中學校長程印貴表示,對學校生源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但對留住本校初中優(yōu)質生源會有幫助!傲粼诒拘I细咧懈欣诔踔猩玫剡m應高中的教學要求!
東圃中學校長李其雄表示,從長遠看有利初中教育均衡,“就好比人的腰,腰好了人就站直了,初中教育發(fā)展得好就是對高中教育強有力的支撐!彼麖娬{,選擇高中,首先學生應對自己做客觀評價,再結合個人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選擇一所最適合自己的。這樣既能減少盲目性,又可以降低對高中學習生活的不適應性。
明師教育中考研究院雷曉欣指出,指標生升學成為重要的升學途徑之一,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尤其要合理處置指標志愿和后續(xù)志愿的關系。當考生本人成績達到或超越“優(yōu)先投檔線”時,若第一志愿落選,但第二、三、四志愿所填報的學校,只要學校的“最低錄取線”低于“優(yōu)先投檔線”,必然被錄取。當考生本人成績未達到“優(yōu)先投檔線”時,若第一志愿落選,則第二、三、四志愿所填報的學校,需要參考“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和“末位考生分數(shù)”。
要點1:
指標生最低控制線未必等同于必錄線
根據(jù)政策,指標生最低控制錄取分數(shù)是學校近三年最低錄取分數(shù)下浮20分。那么,對于分數(shù)達到最低控制線的考生而言,是否意味著一定被錄取?專家提醒,具體還是要看本校填報的具體情況。
模擬案例:越秀區(qū)屬一所示范高中分派給初中甲4個指標學位,而指標生最低控制線為672分。初中甲共有6人在指標生第一志愿填該示范性高中,六名考生情況如下:
考生a,中考成績689分(全級第6名)
考生b,中考成績682分(全級第13名)
考生c,中考成績679分(全級第19名)
考生d,中考成績677分(全級第24名,其中含政策性加分5分)
考生e,中考成績675分(全級第25名)
考生f,中考成績667分(全級第26名)
分析:若以上所有學生均沒有在提前批前獨立招生被錄取,按照不含政策性加分的“原始分”,在該初中,七中指標生錄取最低分數(shù)線為675分。由此可見,指標生最低控制線未必等同于必錄線。但需要提醒的是,若某初中的示范高中指標計劃在指標生三輪志愿投檔結束仍未完成,則不會進行降分錄取,而是連同宿位一并劃入到提前批統(tǒng)招生面向全市進行招生。
要點2:
指標生第二志愿仍有機會被錄取
有些考生、家長認為,對于熱門的高中,往往在第一志愿已經招滿,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其實并不然。指標生第二志愿是否有效,取決于該示范性高中“指標學位數(shù)量”和“校內達到指標生最低控制線人數(shù)”兩個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系。
一些水平較好的初中,中考成績達到目標示范性高中指標生最低分數(shù)線的學生較多,而分得的指標學位只有幾個,競爭非常激烈。往往指標生第一志愿就完成錄取,不會招收至指標生第二志愿。在一些水平較弱的初中,成績達到指標生最低控制線的考生相對少一些,容易出現(xiàn)指標生第一志愿錄不滿的情況,指標生第二志愿依然有“搏一搏”的機會。
模擬案例:假設目前有甲、乙兩間越秀初中,分別有1個華附指標名額、5個十六中指標名額、6個三中指標名額?忌∶鞣謹(shù)在年級里排名靠前,均能達到以上三所學校的錄取控制線。他的指標批次填報志愿分別為華附、十六中、三中。
分析:若小明在初中甲全校有85人成績有把握超過十六中指標生最低控制線680分,而初中甲只有5個十六中的指標學位,只要在這85人有其中的5人在指標生第一志愿填報十六中并且沒有被獨立批錄取,考生小明第二志愿十六中就會落選,落選可能性非常大。
若小明在初中乙就讀,預計初中乙中考成績達到十六中指標生最低控制線的人數(shù)只有7人,這7人中只要有部分人不是指標生第一志愿填報十六中或部分人已經被提前批前獨立招生被錄取,如果那么小明第二志愿填報十六中,仍有較大錄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