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精神學習心得【一】
7月13日至15日,在辦事處黨委的組織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以"·"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培訓,來到了信陽市新縣。豐富多彩的授課內(nèi)容和形式多樣的體驗式教學,把我們帶入了當年血與火的革命歲月,感受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大無畏精神。3天的培訓,時間雖短但感觸較深,收獲頗豐。
每到一個教學點,我都認真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細致了解每件文物和展品背后的故事,惟恐遺漏一個細節(jié),盡可能的豐富自己對黨的了解,體會黨在推動歷史變革的關鍵引領作用。
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
我們學習的第一站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和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
踏著這兒的青石板,看著屋內(nèi)簡陋的擺設,很難想象這里就是曾經(jīng)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又勝利的地方。在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在這樣狹小的地方,偉大的革命者們不計較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不計較生活的清貧苦澀、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甚至放棄治療的機會帶病工作,心中堅守著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堅持同蘇區(qū)人民一起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戰(zhàn)斗凱歌。
烈士紀念館
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我們向先烈們敬獻了花籃并致以崇高的敬禮,為緬懷先烈,全體黨員干部在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廳里重溫了入黨誓詞。舉起右手時,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浮現(xiàn)在我眼前,我的眼睛早已被激動的淚水浸濕了,心靈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
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幅幅畫卷、一張張照片,講解員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黨幾代優(yōu)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志仁小道
穿紅軍服,走紅軍路,重走新縣第一位共產(chǎn)黨員、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犧牲的首位縣委書記王志仁當年宣傳革命思想、開展革命活動時所走的崎嶇山路,將紅色拓展訓練與綠色生態(tài)體驗有機結合,使我們在感受革命先輩不畏艱難險阻、堅持革命斗爭的光榮傳統(tǒng)的同時,領略大別山優(yōu)美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體驗生態(tài)文明;讓我們感受革命艱辛,體驗革命先輩堅定信念的高尚品格,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走志仁小道,聽英雄故事,承先烈遺志,強黨性修養(yǎng)。
鄂豫皖蘇區(qū)將帥館、博物館
館內(nèi)專題陳列分為兩部分:?一是《千里躍進大別山》展廳,介紹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重要歷史意義以及新縣在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將軍的搖籃》。將軍一廳是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高厚良等43?位新縣籍授銜將軍事跡陳列;?將軍二廳是吳煥先、高敬亭、張體學等50?位省軍級以上領導人的生平事跡陳列。
專題展館《鄂豫皖蘇區(qū)將帥館》主要陳展曾在鄂豫皖蘇區(qū)工作和戰(zhàn)斗過的347?位開國將帥的豐功偉績。館內(nèi)還陳列有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和全國保存下來的當年書寫在青磚墻上的《中華蘇維埃第全國代表大會土地法令草案》等珍貴文物。
許世友將軍故居
許世友將軍的故居距離新縣縣城35公里,傍山而筑。房間墻上懸掛著許世友將軍不同時期的照片,這些照片記載了將軍不同時期的經(jīng)歷,反映了將軍戎馬一生、戰(zhàn)功赫赫、心系勞苦大眾、艱苦樸素的本色。
展廳中三個用紀念章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將軍對黨和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展廳中對聯(lián)"誰能攜槍見毛公,唯有許家大將軍",充分體現(xiàn)出主席對老將軍的欣賞與厚愛。從農(nóng)民的兒子成長為共和國的將軍,歷經(jīng)千辛萬苦,沒有這種"大忠"信仰,是無法實現(xiàn)的。因為許世友的父親去世較早,兄妹八人由母親帶大,將軍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對于母親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撫育兒女的艱辛歷歷在目,為了革命不能盡孝,死后要葬在母親身邊盡孝,將軍陪在母親旁天天盡孝。
對于國家將軍是大忠,對于母親將軍是大孝。許世友將軍的大忠、大孝教育著每位參觀者。瞻仰將軍故居,可以探悉將軍傳奇一生,感受將軍忠國孝母情懷,感受當年大別山區(qū)人民為*黑暗世界,締造美好生活而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精神風貌。許世友將軍集中華民族忠孝傳統(tǒng)美德于一身,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紅田
這里是革命者用鮮血染紅的稻田,在這個不足30平米的地方,埋葬著數(shù)百個革命群眾和烈士的忠骨。1927年12月,程懷天等300多名革命志士,在一這塊稻田里,遭到駭人聽聞的*。程懷天被捕后,敵人兇殘地砍掉了他的一只手和腳,但他仍英勇不屈,充分展現(xiàn)出共產(chǎn)黨員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高尚情操和氣節(jié)。烈士的鮮血染紅了這片稻田,因此被稱為"紅田".
在英雄就義的地方,在英雄的紀念碑旁,我們舉行了小小的祭奠儀式——默哀一分鐘、深深地鞠上三個躬,對烈士們進行緬懷和追思。
是他們的無私奉獻、頑強斗爭鑄就了大別山精神;是他們的英勇不屈、大氣凜然鑄就了大別山精神;是他們的堅守信念、流血犧牲鑄就了大別山精神。
列寧小學
這個不起眼的小學校是由吳煥先等黨的領導人建設的,走出了60多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其中,數(shù)十位學員后來在艱苦的征程中為黨和人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共產(chǎn)黨員肖國清犧牲時年僅16歲,被捕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始終保守黨的秘密,敵人威逼利誘不成,將其殘忍活埋。
在這里不僅讓我學習到了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接受了靈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來到此圣地,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換來的,將所汲取到的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做到"認認真真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總結
通過辦事處組織的這次學習,我不禁再次思考:我入黨為什么、我在黨干什么、我為黨留什么
面對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形勢和工作上的新情況、新問題,我也曾有過一些的疑問和困惑,為自我價值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xiàn)而焦慮。但是,通過本次培訓,我清醒地看到了自己與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的差距與不足,找到了作為一名普通共產(chǎn)黨員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標更加明確。我們要把大別山精神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要求結合起來,和持續(xù)加強黨性鍛煉,切實提高黨性修養(yǎng)結合起來。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勇挑重擔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扎身到平凡的工作中去,在實干中提升素質,在實干中成就事業(yè),在實干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大別山精神學習心得【二】
6月18日至23日,在醫(yī)院黨委的安排下,我非常榮幸參加了為期一周的黨員培訓班,重溫革命歷史,感悟先輩的革命精神,通過現(xiàn)場教學、參觀瞻仰、對話尋根、重走紅軍路等方式,回憶紅軍史,感悟紅軍魂,讓我對大別山這片紅色土地有了深層次認知和真切體會,對于大別山精神的內(nèi)涵實質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進一步加強了黨性修養(yǎng),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爭做優(yōu)秀黨員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大別山精神是從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到新中國成立,由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導的革命群眾創(chuàng)立。大別山精神展現(xiàn)的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大別山地區(qū)的共產(chǎn)黨人、人民軍隊和革命群眾的思想意識、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作風。其精神內(nèi)涵是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斗、勇當先鋒。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立身之本,是領導干部抵御一切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永葆青春。胸懷全局是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品質和風范,團結奮斗是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重要保證,展示著我們黨的政治本色,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戰(zhàn)斗力之所在。勇當先鋒是共產(chǎn)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一個小小的縣城,先后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主力紅軍部隊;一個小小的縣城,孕育出許世友等43位共和國將軍和50多位省部級領導干部;一個小小的縣城,不足10萬人,獻出了5萬多名優(yōu)秀兒女的生命。這片土地,承載了厚重的歷史,留下了革命先輩的足跡。山水紅城紅田,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干好工作。
這次紅色之旅,學到了先輩們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信仰的執(zhí)著追求,對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和淡泊名利的胸懷;學習了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接受了靈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什么是"血肉鑄就的豐碑",什么是"堅定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斗、勇當先鋒"的大別山精神。正是因為無數(shù)先輩對黨對革命的堅定信念,才能讓大別山紅旗28年不倒。
通過這次培訓,收獲了大別山精神,堅定了理想信念,不僅感受到革命先烈為了建立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情懷,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必須有一個堅定的信仰和信念。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有一顆堅定的務實為民服務無私奉獻之心,珍惜自己的崗位,立足本職,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讓患者滿意。
大別山精神學習心得【三】
4天大別山干部學院的學習,轉瞬即逝,當脫下紅軍裝的一瞬,自己的內(nèi)心充滿不舍、眷戀和崇敬。看著這身戎裝和紅色的領徽,給我?guī)淼母且环N忠誠、責任和奮斗的力量!
回首4天的學習,從課堂教學《大別山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到現(xiàn)場參觀鄂豫皖蘇區(qū)首付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館、革命舊址群;從激情教學《大別山,我來了》,到體驗式教學《重走長征路》,我們的內(nèi)心次被激蕩、被洗禮、被凈化,大別山精神帶給我三點啟示:
①忠誠。大別山10萬英雄兒女馳騁疆場,血沃中華,以自己舍身忘死,前赴后繼的行動體現(xiàn)了對黨的忠誠。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備加珍惜,忠誠于黨,忠誠履責。
、跒槊瘛⒂^李先念故居,讓我們看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身體力行,身先士卒地踐行先國后家、先民后己的奉獻精神和人間大愛。為民永遠是我們黨員追逐的人生目標。
、蹐F結。重走長征路的切身感受,讓我們感受到,只要目標堅定,團結一心,排出萬難,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實現(xiàn)勝利。
歷史昭示未來。習總書記說過:看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看今天"人間正道是滄桑";看明天"長風破浪會有時".作為洛陽的中青年干部,有多大勇氣就有多大氣度;有多大襟懷,就有多大能量;有多大擔當,就有多大的貢獻!在學習之后,我們更應將大別山精神傳承延續(xù)在工作中。
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時,我們更應該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勇于亮劍,為人民利益奉獻,為黨的事業(yè)而努力。當我們遇到不解和質疑時,更應該身先士卒,身做表率,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護黨,做人民公仆,做黨的利益維護者。當我們遇到誘惑和不平時,更應該堅守清廉,自律精進,為民做事,替民解憂,做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壯大的踐行者和奮斗著。
古人說:"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yè);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盡責任,體現(xiàn)著生活的價值,映照著人生的意義。讓我們努力做對黨忠誠于心的人,做有價值的人,做有人生奉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