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孩子唱幾首過年歌謠講講年的傳說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薄疤枪霞涝,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薄@些有趣的歌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簡單幾句話就歸納了過年里要做的事情,小孩子們一唱是不是感覺特別有年味。
當孩子問你,“什么是過年”的時候,作為父母不妨不妨把關(guān)于年的傳說講給孩子聽吧。比如“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每到除夕,就來吞食牲畜,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還要放鞭炮驅(qū)趕‘年’……”想想看,這個傳說好像也是父母小時候講給我們聽的呢。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而且關(guān)于“過年”也有一些不同說法,但這還是能讓孩子對“過年”的風俗由來有更多了解的。
貳.和孩子一起貼春聯(lián)、包餃子、準備年夜飯
“二十八,貼花花”“年三十,貼對子”不管是哪一天,一定要和孩子貼貼年畫、春聯(lián)、窗花等。給孩子講講春聯(lián)的來歷、張貼春聯(lián)的講究等等。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寫寫春聯(lián)、剪剪窗花。紅紅的春聯(lián)貼起來,祥和的年味自然來。北方過年不僅要準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還有吃餃子的習俗。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參與,即使孩子幫不上大忙,讓他們在旁邊遞遞東西也是極好的,重要的是參與感,跟孩子一起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給孩子的童年留下滿滿回憶。
叁.給孩子壓歲錢、帶孩子拜年
壓歲錢一直是過年的一個傳統(tǒng)習俗,長輩通過給晚輩壓歲錢,來體現(xiàn)長輩對晚輩的關(guān)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但在給自己壓歲錢時,可以給孩子講壓歲錢的寓意,這樣孩子不僅有滿足感,還會增加對長輩的敬意與感謝。同時過年帶孩子去拜訪長輩,還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的見識與禮儀。
肆.和孩子一起放鞭炮或者煙花
春節(jié)熱鬧的氣氛總少不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但是放鞭炮畢竟有安全隱患,所以要和孩子一起放鞭炮或者煙花,既感受到過年的氛圍,又注意保護孩子的安全。
伍.逛廟會,讓孩子了解民俗歷史
逛廟會通常都是春節(jié)里的必備項目。孩子與長輩們一起其樂融融地逛廟會,觀賞著精彩的節(jié)目,品嘗著可口的美食,既度過了愉快的休閑時光,又交流了感情,還可以通過逛廟會了解民俗歷史,非常有意義。并且很多“廟會文化節(jié)”還會推出寫春聯(lián)、印福字、拉洋片、編中國結(jié)、吹糖人等各式各樣的民俗互動活動,以及舞獅、舞龍等表演。帶孩子逛廟會,增長下孩子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