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是《三毛流浪記》,主人公三毛,頭頂三根枯黃的頭發(fā),瘦小的身子,好像一陣風(fēng)就能把他吹倒。他沒有親人也沒有家。街邊、橋洞是他晚上睡覺的地方;他睡得是磚;枕的是瓦;身上蓋的是晚霞。為了生計,他賣過報紙、拉過黃包車、擦過皮鞋、賣過藝……可是他吃盡了千辛萬苦還是吃不飽穿不暖。
看到這里,我鼻子一酸,兩行珍珠像斷了線似的往下掉。心想:三毛生活在萬惡的舊社會,沒有人疼愛他,長得面黃肌瘦,大冬天得不到一點溫暖,甚至連自己的住處都沒有。窮困的生活逼迫他小小年紀(jì)就到處流浪,擔(dān)負(fù)著他不應(yīng)該擔(dān)負(fù)的工作,飽受著痛苦生活的折磨。他是多么可憐的孩子啊!可是,三毛雖然過著艱苦的生活,但他卻很善良、勇敢、樂于助人。他曾不顧個人安危,救出了落水男孩;他曾自己餓著肚子,把食物讓給饑餓的兄妹倆;他曾幫拉貨的老大爺推過車……他的這種精神讓我敬佩。
讀完《三毛流浪記》以后,我想對小伙伴們說一句話:“大家千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地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好好學(xué)習(xí),不辜負(fù)父母的一片苦心,不浪費老師的耐心教導(dǎo)。要像三毛那樣,勇敢去克服一個個困難,爭取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篇二】
暑假到了,爸爸給我買了許多書,其中我最愛看的是漫畫書,漫畫里的阿衰,不僅好玩還很有趣。
在看書的同時,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舉兩個書中例子,阿衰為了請假對老師說謊,半年內(nèi)說謊一共死了幾十個親屬,可是老師早就看穿了他的謊話,就把阿衰說的這幾十個親屬都叫來,挨個打阿衰的*。第二天,阿衰的*腫得老高,即使坐著也顯得很高。他的同桌大臉妹就問:“你怎么長高了?”阿衰就說:“你被幾十個人輪流打*試試!”好玩吧。
阿衰的媽媽有潔癖,吃的米必須洗五遍以上,吃的菜要全部剝開洗十遍,開電視得帶著消毒手套,吃飯前洗手要洗五遍以上,就連出去吃飯也得帶著口罩,帶上自己洗好的飯菜,再帶桶油,親自把飯店的鍋刷干凈,才允許飯店的廚師給她做飯。你說她的潔癖嚴(yán)重不嚴(yán)重?面對這些,因為是自己的媽媽,阿衰只能無奈地忍著……
《阿衰》這套漫畫書很好笑、很有趣,笑過之后,我也懂得了不能說謊,謊言總會被揭穿,后果很嚴(yán)重。另外,愛整潔是好事,可是過度的潔癖會讓生活變得很不方便。所以,我特別喜歡看它,它給我?guī)砹撕芏鄽g笑。
【篇三】
讀《孔融讓梨》有感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是一個具有傳統(tǒng)文化的國家;中華自古以來都傳承著禮讓的傳統(tǒng)美德,在暑假里,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禮讓,在古代的小孩都懂得禮讓,我們現(xiàn)在新時代的小學(xué)生更加要學(xué)習(xí)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講的是——在古時候,有一個小孩,名字叫做孔融,在他四歲的那年,有一天,他家里來了客人,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孔融在爸爸的同意后,就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了個的梨給客人;然后挑了兩個大的給父母;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客人問小孔融為什么拿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jì)最小,當(dāng)然應(yīng)該吃最小的?腿寺犃丝兹诘幕卮疬B連夸獎他。
對比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小孩,特別是獨生子女,家里的大人都圍著轉(zhuǎn),長輩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毫不猶豫給小孩,無比地溺愛,生怕自己的小孩受一點點委屈。
在我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對我呵護有加,千依百順,有好吃的、好穿的都是第一時間想到我,我也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給的愛,但是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要回報,也從來沒有想過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直到我進了幼兒園、然后又進了小學(xué),在老師的教導(dǎo)下,在與同學(xué)的相處中,我慢慢的懂得了,禮讓是人與人相處必不可少的一種美德,懂得禮讓才能和同伴和睦相處,才能受同學(xué)們的歡迎。在我成長中,我也慢慢地體會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的付出,在假期里,我盡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拖地板、洗碗、擦桌子等,給爸爸媽媽下班以后多得一些時間休息。我的表現(xiàn)讓父母得到欣慰。
我們要向古人學(xué)習(xí),與人相處要懂得禮讓,不要你爭我奪,不怕吃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才會和睦,才能繼續(xù)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禮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