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這是我完整地讀過第一篇現(xiàn)代詩文,也是第一次讀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讀到《繁星春水》這篇動人的大作,讀完之后,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忽然在我的腦子里晃動。
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我從小就聽說的名字——冰心寫的。在小的時候,家人天天跟我講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沒有機會看她的作品,那時的我還只懂得什么叫古詩,還不清楚現(xiàn)代詩的格律與古詩詞的韻律有什么區(qū)別。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這篇文章,我才知道現(xiàn)代詩比古代詩更生動上口,給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覺中我便迷上了現(xiàn)代詩。不信,您就聽我說一說《繁星春水》這篇文章吧!
我們先看一看這一段話:繁星閃爍著——深藍的空中,何曾聽得見他們的對話?
沉默中,微光里,他們深深的互相頌贊了。短短的幾句,卻勾勒了一幅清幽、明麗、自然和諧的圖畫。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這樣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無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贊頌,作者十分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對“人類之愛”的追求。你們看一句這么短的詩,可以體現(xiàn)出一種這么偉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寫時,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這還不算什么呢,你們再看這幾句:
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寥寥幾句,贊揚了最崇高、最無私的母愛。她熱誠贊美母愛。對母親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整體聯(lián)想自然,讀來委婉柔和。
在《春水》中,有那么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懷!按簭奈⒕G的小草里和青年說:‘我的光照臨著你了,從枯冷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罷!’”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告訴人們革命勝利的曙光已經(jīng)來臨,人們應該熱情地去迎接未來的美好的生活,創(chuàng)立自己輝煌的人生。這也是詩人革命樂觀,熱情精神的寫照。
總之,我覺得冰心奶奶的詩是在茫茫夜空中閃耀著晶瑩亮澤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濱的點點小花,永遠散發(fā)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春水》這篇作品給我的汽笛很大,她告訴我人類對愛的追求,告訴我母愛的偉大,告訴我要樂觀地對待人生……這些使我冰心奶奶這種偉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篇二】
《光輝的旗幟》讀后感
如果有人問我,在你的心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會說,除了對家人的養(yǎng)育之情的感激外,更多的就是對黨深深的感謝!
黨像一盞燈,為我們照明道路,黨像一個結(jié)實的頂梁柱,為我們支撐起一片藍天。我們這些80、90、00、10后,生活在黨的光環(huán)下,從小就無憂無慮,自在快活。是這本書,讓我茅塞頓開,讓我懂得了,要不是前輩們的辛勤作戰(zhàn),要不是前輩們的流血流汗,就不會有我們這一代的幸福生活。
我記得有一位愛國詩人曾經(jīng)說過:花兒在熱烈的綻放,鳥兒在歡快的鳴唱,大地在吐露芬芳。春風送來了黨的溫暖,旭日帶來了祖國光明的一天。是的,這一句話正應了書中的一個題目: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舊中國屈辱歷史的翻寫!我們不會忘記,那個喊出“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夏明翰烈士!我們不會忘記,面對鍘刀,15歲的共產(chǎn)黨員劉胡蘭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地喊出了:“怕死不當共產(chǎn)黨!”........
李大釗、方志敏、劉胡蘭、董存瑞等等許多杰出共產(chǎn)黨員的形象在我眼前一一浮現(xiàn),這些抗日英雄堅定不移、發(fā)奮抗日的精神,值得我們高度學習!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21世紀了,而我們現(xiàn)在如何對黨表達愛意呢?最典型的例子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永寧縣第二小學五(1)的少先隊員們,用自己的紅領巾,一針一線的縫制了一面國旗。如此典型的例子,更加形象的表達了我們對黨的熱愛。雖然我們不能和他們一樣去縫國旗,但只要我們有那一種精神,就足夠啦!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你我永遠的掛念……”比天大、比海深的還有什么?那就是黨對人民的深情。只要我們牢記黨的宗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兢兢業(yè)業(yè)、追求一流,克己奉公、清正廉潔。黨的事業(yè)將更加燦爛輝煌,祖國的明天必將更加和諧美好,燦爛輝煌。
【篇三】
父母、老師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自從我讀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更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寫了海倫對光明那熱切的渴望和對人生的感慨,讓讀過這本書的人和她一起分享海倫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書字里行間,無不洋溢海倫·凱勒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tài)度勸戒世人應該珍惜享有的一切。她希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看盡世界的一切景觀。海倫·凱勒想看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只不過是一個夢。
"要是人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話,那這將會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三天光明,對于常人來說只是人生中的短暫的一刻。對于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三天光明,對于那些碌碌無為的人,無非是在漫無目的地游玩著,他們追求的生活還不如那些乞丐,至少還知道去要飯。而目前青少年學生中也有這么一些人,擁有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良好的學習條件。但他們不是去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而是吃不得半點苦,把學習當成一大苦差,無心向?qū)W。對于學習,他們總是不屑一顧,不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勤奮學習,努力拼搏,而是哀嘆命運對于自己的不公,責怨上天沒有賦予他們聰穎的天資、超人的智慧,讓他們能一舉成名天下知,F(xiàn)在的社會是靠知識才能生存的社會,沒有知識的人是不可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如果我們可以好好學習,讓學問把大腦給占據(jù)的話,就可以為以后的道路鋪上一層石頭了!
海倫·凱勒雙木失明,她還能用自己的殘疾的身軀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樣聞名于世的書。而我們擁有的健康的身體,明亮的眼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奮斗,不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呢?